学术投稿

单侧痣样毛细血管扩张症伴发毛囊漏斗部肿瘤1例

王涛;左亚刚;刘跃华;方凯

关键词:单侧, 痣样, 毛细血管扩张症, 毛囊漏斗部肿瘤, 发病, 诊断, 病例
摘要:后天发病的、面部以外的单侧痣样毛细血管扩张症报道非常罕见,现报道1例我科诊断的后天发病的单侧痣样毛细血管扩张症伴发毛囊漏斗部肿瘤的病例.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相关文献
  • 不完全型Reiter综合征1例

    Reiter综合征(Reiter's Syndrome, RS)又称为尿道-眼-滑膜综合征.于1916年由Hans Reiter首先报道,临床较少见,患者大多HLA-B27阳性.也常常与感染相伴发.

    作者:吕雅洁;马帅军;王欢;胡雪慧;廖文俊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60例临床分析

    对60例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患儿的临床症状、皮疹特点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58例SSSS患儿红斑均首发于眼周、口周,并在眼周或口周红斑基础上出现糜烂、结痂,口周出现放射状皲裂;另有2例表现为躯干部泛发性大疱性脓疱,所有患儿尼氏征均阳性.眼周及口周红斑伴放射状裂纹对本病有特殊的诊断意义,治疗应早期足量应用抗生素.

    作者:马静霖;孙晓慧;辛琳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

    临床资料患者男,24岁.因发热咳嗽4天、恶心呕吐2天于2007年5月24日入住我院血液科.入院前4天出现发热(39~40℃)、阵发性轻度咳嗽伴少量稀薄白色痰液,于当地医院静脉点滴抗生素及退热药(药名不详)效果不佳,同时发现血细胞低于正常,遂来我院就诊,入院前2天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伴精神不振和食欲下降.

    作者:赵淑肖;孙丽霞;张金巧;刘春平;陈强;金萌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番泻叶治疗痤疮疗效分析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大部分寻常性痤疮病人不同程度伴有便秘症状.我们观察番泻叶在治疗痤疮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则胜;彭军;王秀丽;邢卫斌;付国俊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P27,PCNA在CSCC中的表达

    目的:测定P27(一种细胞周期蛋白激酶抑制剂)和PCNA(细胞核增殖抗原)在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组织中的表达.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5例皮肤鳞癌石蜡包埋组织和8例正常皮肤组织P27,PCNA的表达.结果:P27在皮肤鳞癌组织中表达低于正常皮肤对照组(P<0.05),在CSCC组织中各分级间表达强度差异显著(P<0.05);PCNA在皮肤鳞癌组织中表达强度高于正常皮肤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SCC组织中各分级间表达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27和PCNA的异常表达可能与CSCC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作者:李灵;杨红;宋林红;董丹丹;李科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双侧带状疱疹1例

    临床资料患者女,56岁.因两侧胸背部皮肤发生红斑、水疱伴疼痛4天,于2009年2月4日来我院就诊.患者4天前无明显诱因感觉上胸两侧皮肤针刺样疼痛,随后1天双侧胸、背部出现红斑,同时在红斑基础上发生集簇性针头至粟粒大丘疹,部分迅速变为针尖大小水疱,疱液清,并发展到左上肢及掌心,右侧波及胸肋.

    作者:赵卫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中朗格汉斯细胞的表达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染色技术检测了27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NB-UVB治疗前后皮损及皮损周围正常皮肤临近非LC的表达;采用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性指数(PASI)进行病情严重程度评分.27例银屑病患者中,治疗前银屑病患者皮损中LC的表达水平高于非皮损及治疗后皮损(P<0.05);银屑病皮损的严重程度PASI评分与CD1a抗原的表达量之间无相关性(r=-0.27,P>0.05).推测NB-UVB可以通过诱导表皮中朗格汉斯细胞凋亡,调节皮肤免疫系统发挥治疗作用.

    作者:于世荣;普雄明;靳颖;石岩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沙利度胺在皮肤科的应用进展

    20世纪50年代沙利度胺作为镇静剂用于治疗早孕反应,随后发现该药有明显的致畸作用而被禁用.近年来,基础和临床研究均发现沙利度胺具有抑制血管增生,免疫调节,抗炎和抗肿瘤等多种活性而受到广泛关注.在治疗皮肤病方面,沙利度胺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沙利度胺的药理机制及皮肤科应用方面的相关进展.

    作者:徐浩翔;王宝玺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儿童重症药疹25例临床分析

    药疹是近年来病死率高的皮肤病之一,重症药疹是指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及内脏器官损害的药疹,包括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Steven-Johnson syndrome, SJS)、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和剥脱性皮炎型药疹(exfoliative dermatitis, ED).重症药疹在儿童中虽然少见,但病情重,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需引起足够的重视.我院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25例儿童重症药疹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康晓静;居哈尔·吉米提;徐益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及针灸联合抗病毒药物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我们观察了抗病毒药物联合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商品名:恩再适,威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2080704-1)和抗病毒药物联合针刺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PHN)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晓燕;尚志刚;杜风雁;郑雪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冷喷联合抗组胺药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我们应用冷喷联合抗组胺药治疗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PACU),观察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洪明;单长英;陈红梅;毕志刚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综合评分法用于腋臭治疗的疗效判定

    查阅近5年国内外治疗腋臭的文献有几百篇之多,疗效各异.但是在腋臭治疗的疗效判定的设立上没有统一的标准,致无法对两种治疗方法或两个不同单位的同一种手术方法的疗效做横向比较,我们对此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汤依晨;徐晓云;赖永贤;陈晓罡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Fas/FasL在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

    目的:检测Fas/FasL在基底细胞癌(BCC)和鳞状细胞癌(SCC)中的表达.方法:采用SABC技术分别检测Fas/FasL在BCC、SCC及正常人对照皮肤中的表达.结果:Fas/FasL在BCC组不表达或弱表达,较正常人组无显著差异(P>0.05);SCC组Fas和FasL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皮肤(P<0.05和<0.01).Fasl染色主要集中于肿瘤细胞,弥漫染色,在肿瘤团块边缘表达更强;Fas在角珠处表达较强.结论:FasL在基底细胞癌不表达或弱表达,表明BCC侵袭扩散能力低,而在鳞状细胞癌中高表达可能与肿瘤的侵袭扩散能力高有关.

    作者:张瑞;王晓彦;苏秀兰;王文鑫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13例临床分析

    临床资料 13例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患者均为我院2005-2008年经病理确诊患者.其中男11例,女2例.发病年龄17~43岁,平均23.6岁,17~26岁11例,43岁2例,病程2个月~7年.皮损均为褐色或淡褐色斑丘疹、丘疹,融合成网状,表面角化,皮损分布于颈、胸、背、腹部、腋下及上肢,均未累及下肢及黏膜.

    作者:卢万丁;翁立强;黄卫东;黄剑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Q开关Nd:YAG激光治疗色素增多性皮肤病疗效观察

    常见的内源性色素增多性疾病(如雀斑、太田痣、咖啡斑、色素痣等)和外源性色素增多性疾病(如各种纹刺、外源性色素沉着等),传统的治疗方法有CO2激光/电离子烧灼、冷冻、磨削、化学剥脱、手术等,但疗效都不满意,易出现色素沉着、瘢痕等不良反应.我科自2005年5月至2008年6月,应用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多种色素增多性皮肤病共1587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健;曾祥康;曾海;黄春平;刘燕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幼儿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

    临床资料患者男,9个月.因全身起红斑、水疱伴瘙痒4个月,加重1个月,于2008年5月30日入院.入院前4个月,患儿无明显诱因于腋窝、颈部等皮肤皱褶处出现红斑,其上或正常皮肤上起水疱,水疱米粒至绿豆大,一般2~3周消退,但同时有更多水疱出现.伴有轻微瘙痒,患儿生命体征平稳.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作者:程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麻风合并动眼神经麻痹3例

    动眼神经麻痹是由提上睑肌瘫痪伴随多条眼外肌同时受累的眼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上因麻风而发病者少见,易漏诊且愈后极差.我们在对麻风畸残病人进行眼病调查时发现了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建省;门发德;邓文忠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吡硫翁锌气雾剂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MIF和VEGF的影响

    吡硫翁锌能有效抑制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过度增殖,并能抑制皮脂过度分泌,有抑菌作用,可减轻皮损处的炎性反应,缓解皮损处的瘙痒及疼痛.我们应用吡硫翁锌治疗银屑病,并检测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FEGF)的变化,报道如下.

    作者:赵洪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急性放射性皮炎1例

    射线引起的皮肤反应是肿瘤放疗后的常见副作用,而颈胸椎CT检查引起急性放射性皮炎少见报道,笔者诊治1例报道如下.

    作者:任昌贵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巨大毛囊皮脂腺囊性错构瘤1例

    巨大毛囊皮脂腺囊性错构瘤(Giant folliculosebaceous cystic hamartoma, GFSCH),近年来国内罕见报道,我们诊治1例,报道如下.

    作者:郑力强;韩向春;包图雅;樊静媛;刘玉华;刘玉峰;廖文俊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