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1例

尚英彬;李久宏;毕桂娇;宋芳吉

关键词: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 血管肉瘤, 临床
摘要: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Malignant Angioendothelioma)又称血管肉瘤(Angiosarcoma),临床上罕见,现将我们所见1例报道如下.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相关文献
  • 持久性色素异常性红斑1例

    持久性色素异常性红斑(Erythema dysch romicampersians,EDP),又称灰皮肤病.现将我们所见1例报道如下.

    作者:李振洁;罗育武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色素性玫瑰糠疹1例

    色素性玫瑰糠疹是近20年来新命名的皮肤病种之一.临床上少见,近年来国内有个案报道.近,我所遇到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成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头部低度恶性增生性外毛根鞘瘤1例

    临床资料患者,男,32岁.因头皮肿块4个月于2004年11月20日就诊.患者4个月前触及左侧头皮有一花生米大小的肿块,不痛不痒,肿块迅速长大,4个月后长至鸽蛋大小.

    作者:黄淑琼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169例疗效观察

    尖锐湿疣(CA)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一种临床常见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该病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居性传播疾病的第2位1,有文献报道,健康妇女中潜伏感染率为10%~12%.本病的治疗方法虽多,但复发率也较高,据报道2,复发率在我国为1.5%~7.1%,国外为3.0%~9.1%.如此高的感染率及其治疗后的高复发率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16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志玉;王爱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高频电刀治疗皮肤病1 376例临床疗效观察

    我科于1998年5月~2003年10月使用上海医疗器械八厂生产的高频电刀治疗15种皮肤病1 376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杨建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皮肤恶性黑素瘤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组织抑制物-1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组织抑制物-1(TIMP-1)在皮肤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观察MMP-9和TIMP-1在51例皮肤黑素瘤及15例色素痣石蜡切片中的表达,使用图像分析技术对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与色素痣比较,皮肤恶性黑素瘤中MMP-9表达较强(P<0.05),MMP-9/TIMP-1比值较高(P<0.05).MMP-9和TIMP-1的表达及MMP-9/TIMP-1比值与黑素瘤浸润深度有关(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MMP-9表达较强(P<0.05),MMP-9/TIMP-1比值较高(P<0.05).结论:MMP-9、TIMP-1蛋白的表达与皮肤恶性黑素瘤的侵袭性有关,MMP-9/TIMP-1比值增高提示肿瘤具有较高侵袭转移能力.

    作者:李新功;孙莉;刘永;徐志秀;常峰;吴起嵩;董艳光;李爱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罗红霉素结合贴压耳穴治疗男性慢性非淋菌性尿道炎临床分析

    临床资料586例慢性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均为我所性病门诊病人,年龄18~70岁,平均39岁,病程6个月~3年,平均1年.合并附睾炎198例,有非婚性行为史者560例,配偶及性伴有生殖器炎症的476例,同时感染念珠菌者160例.临床症状:轻微尿痛和尿道分泌物200例,尿道微痛伴有尿道口红肿150例,尿道口红肿外翻100例,尿道不适有轻度尿频,尿道刺痒136例.除有以上症状外许多病人常伴有神经症状,包括性功能减退及遗精、多梦,有一部分并发精囊炎与附睾炎.

    作者:郝延光;张瑞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痤愈汤加减治疗痤疮103例

    自2001年5月~2004年5月,我们用痤愈汤加减治疗103例痤疮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建团;王宝林;宋树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61株甲源性近平滑念珠菌药敏试验报告

    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M27-A微量稀释法对近平滑念珠菌作了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和氟康唑3种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伊曲康唑、特比萘芬、氟康唑对61株近平滑念珠菌的平均MIC值分别为:3.20μmL、0.42μg/mL、2.33μg/mL.体外特比萘芬对近平滑念珠菌敏感性高于伊曲康唑和氟康唑.

    作者:夏修蛟;陶茂灿;郑俊惠;金海生;周谓珩;许爱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药熏蒸治疗银屑病

    根据160例银屑病患者舌质、舌苔、脉象变化及皮疹特点辨证施治,应用我院研制的中药熏蒸药1、2、3号进行熏蒸治疗,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经方差分析有显著差异(X2=80.4284,P<0.01).中药熏蒸药1、2、3号,对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关节病型银屑病及红皮病型银屑病稳定期的疗效较好,对进展期银屑病的疗效欠佳.

    作者:杨洪浦;吕兵波;蒋俊青;毛舒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皮肤假性淋巴瘤1例

    临床资料患者,女,68岁.因面、四肢反复起紫红色斑块2年,复发4个月于2004年9月6日来我院就诊.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先于下颏起一约直径1cm的红色结节,数月后四肢也出现数个皮疹,开始为扁平红色小丘疹,逐渐向四周扩大成斑块,皮疹可自行缓解,表现为颜色渐渐变淡,皮疹变硬,部分皮疹中心渐消退成环状,消退后不留瘢痕,但易反复.患者有时感轻度瘙痒,无明显季节性,日晒后无明显加重.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复发,下颏部皮损颜色加深,体积增大,故来我院诊治.病程中无发热、畏寒,睡眠食欲可,大小便正常.既往体健,前无昆虫叮咬史,未服用苯妥英钠等抗癫痫药物,未接触特殊物质,无外伤史.发病否认药物讨敏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者.

    作者:陈佳;曾学思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银屑病动物模型

    银屑病罕见于任何非人类动物,且自然出现的病例极其少见,不适于进行科学研究,所以,银屑病动物模型的建立显得尤为必要.

    作者:张开明;牛旭平;李新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153例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回顾性分析我科近4年诊断为脂溢性角化病153例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情况.病理诊断主要是棘层肥厚型、角化过度型、棘层肥厚型和角化过度型的混合型、腺样型、刺激型、菌落型与黑素棘皮瘤型.该病临床诊断与组织病理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性,本组临床诊断为脂溢性角化病的115例中,组织病理符合91例,临床误诊率为20.9%;病理诊断为脂溢性角化病的153例中临床误诊62例.应注意与相关疾病鉴别,日光对脂溢性角化病的形成及其发病年龄提前有一定影响.

    作者:王傲雪;王美娜;孙令;孙晓慧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各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抗结核分枝杆菌及其提取物抗体水平的研究

    目的:探讨各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抗结核杆菌及其提取物的抗体水平和可能的意义.方法:用ELISA法测定各型银屑病患者及正常对照血清中抗结核杆菌的整菌、培养液和胞浆提取物的IgG、IgM和IgA抗体水平.结果:各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检出不同水平的抗此菌三类成份的抗体,常见型(点滴状、斑块状)银屑病的IgG抗体,少见型(红皮病型、脓疱型、关节病型)的IgA抗体水平与正常对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常见型银屑病和少见型银屑病IgM水平皆高于正常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且,这些与正常对照有差异的银屑病患者与肺结核病患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血清中存在与肺结核病患者差异不明显的抗结核杆菌整菌、培养液和胞浆提取物的IgG、IgM和IgA抗体水平,三类抗体在各型银屑病中的抗体水平可能不同.

    作者:陈小红;吴勤学;刘训荃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伊曲康唑(美扶)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观察

    我们于2004年5月~2005年4月用伊曲康唑(商品名:美扶,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取得很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丁玉玲;杨红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特应性皮炎皮损角质形成细胞TLR2和TLR4的表达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TLR)2和TLR4在特应性皮炎(AD)表达及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例中至重度AD患者急性发作期炎性皮损TLR2和TLR4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检测显示在正常皮肤基底细胞层角质形成细胞(KC)胞膜散在表达TLR2和TLR4.TLR2和TLR4均在AD急性发作期炎性皮损KC胞膜及胞浆过度表达,以膜表达为主,主要定位于基底细胞层至棘细胞层.结论:AD皮损角质形成细胞TLR2和TLR4过度表达可能与AD皮肤天然免疫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谢志强;刘玲玲;窦霞;闻卫兢;王娣;赵俊郁;朱学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成人水痘38例临床分析

    水痘(varicella)一般多见于2~10岁的儿童,但近年来,成人水痘逐渐增多,且病情较儿童水痘重.现将临床所见38例成人水痘的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儿童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张武;王昕;李铮;李淑燕;谈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氟康唑对白念珠菌菌丝相与酵母相体外药物敏感性差异比较

    目的:以同一亲本来源的7株白念珠菌为对象,研究氟康唑对其菌丝相与酵母相抗菌活性的差异.方法:参照NCCLS M27-A方案,测定氟康唑对7株白念珠菌菌丝相与酵母相的MIC值,并比较其差异.结果:白念珠菌菌丝相与酵母相对氟康唑的敏感性不同,对菌丝相的MIC值低于酵母相.结论:氟康唑对白念珠菌菌丝相的抗菌活性强于酵母相.

    作者:张宏;石婧;乔建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闭塞性干燥性龟头炎1例

    临床资料患者,男,35岁,军人.因外生殖器皮肤黏膜变白1年伴尿线细4个月,于2004年12月来我科就诊.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龟头处扁平皮疹,扁豆大小,呈淡红色,略高出皮面,数日后局部颜色减退为白色.4个月前患处受外伤,皮疹逐渐增大,包皮出现相同皮疹数个,大小不等,并且逐渐出现尿线变细,排尿困难.无瘙痒,无疼痛,无破溃及渗液,无尿频,尿急,尿痛.期间未行任何诊治.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食欲、睡眠及大小便正常.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相同患者.

    作者:杜丽霞;傅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1例

    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Malignant Angioendothelioma)又称血管肉瘤(Angiosarcoma),临床上罕见,现将我们所见1例报道如下.

    作者:尚英彬;李久宏;毕桂娇;宋芳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