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痤愈汤加减治疗痤疮103例

张建团;王宝林;宋树玲

关键词:痤愈汤, 加减治疗, 现报道如下, 临床效果, 患者, 痤疮
摘要:自2001年5月~2004年5月,我们用痤愈汤加减治疗103例痤疮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相关文献
  • 成人Still的研究现状

    成人Still病临床上较少见,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由于临床表现复杂,故极易造成误诊或漏诊.为了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本文就成人Still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与治疗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李久宏;李波;宋芳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先天性梅毒1例

    临床资料患儿,男,55天.因少尿,双下肢浮肿3天于2004年12月12日收入院.患儿于入院前3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少尿,次数亦减少,无肉眼血尿及泡沫尿.

    作者:魏绪霞;岳林明;刘林刚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64例水母皮炎临床观察及分析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及海水浴场的开发,在沿海地区尤其是夏秋季由水母蛰伤的患者逐渐增多.海蜇毒素除引起局部的疼痛和皮疹以外,严重者还可以导致患者休克、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现将2001~2004年我院皮肤科门诊诊治的水母皮炎64例报道如下.

    作者:陈海亭;赵晔;张蕴颖;涂彩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169例疗效观察

    尖锐湿疣(CA)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一种临床常见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该病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居性传播疾病的第2位1,有文献报道,健康妇女中潜伏感染率为10%~12%.本病的治疗方法虽多,但复发率也较高,据报道2,复发率在我国为1.5%~7.1%,国外为3.0%~9.1%.如此高的感染率及其治疗后的高复发率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16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志玉;王爱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皮肤异色病样淀粉样变病1例

    皮肤异色病样淀粉样变病(poikiloderma-like cutancous amyloidosis,PCA)是一种少见的皮肤病.现将我科诊治的1例报道如下.

    作者:张俊;岳学状;朱文元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基因Ile198Thr突变与银屑病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基因(Ile19Thr)突变与银屑病的关系.方法:对50例银屑病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者,分别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及测序分析基因组DNA的突变等位基因.结果:银屑病组突变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基因(Ile19Thr)突变与银屑病无相关性,其突变可能与银屑病的发病无关.

    作者:夏天保;顾军;毕新岭;臧远胜;王洁;孙清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色素性玫瑰糠疹表皮细胞角化不良变性1例

    临床资料患者,女,7岁,躯干,四肢起浅红色斑,微痒3个月.患儿于3个月前在腋部、臀部发现数个花生米大小的浅褐色斑,偶有微痒,未予治疗.其后皮疹增多,向胸背、腰腹部和四肢蔓延,并有少量浅红色的皮疹.于2001年8月来我院诊治.患者婴幼儿期体键,无特殊疾病史.

    作者:陶晓苹;伍友成;唐素华;杨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SLE患者HSP90基因表达及其与IL-6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热休克蛋白90(HSP90)基因mRNA及IL-6的水平,探讨SLE患者HSP90基因的表达及其与IL-6间存在的相关性.方法:分别使用原位杂交法、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45例SLE患者外周血中HSP90 mRNA和IL-6的表达,并进行直线相关性分析.取15份健康人血样进行正常对照.结果:SLE活动期、非活动期PBMC中HSP90 mRNA表达的平均光度值分别为0.350±0.225,0.221±0.040,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114±0.009(P<0.01,P<0.05).SLE活动期HSP90 mRNA表达显著高于SLE非活动期(P<0.05).SLE活动期、非活动期血清IL-6水平分别为(16.82±1.79)pg/mL,(12.58±1.12)pg/m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0.13±2.95)pg/mL(P<0.01,P<0.05).SLE活动期IL-6水平显著高于SLE非活动期(P<0.01).IL-6的表达与HSP90mRNA的含量之间呈直线正相关关系(r=0.413,P<0.01).结论:SLE患者体内存在IL-6的过度表达,可导致HSP90mRNA表达的增多,进而导致HSP90蛋白增高,高表达的HSP90可参与SLE的自身免疫反应,这可能在SLE的发病机制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作者:朱里;涂亚庭;冯爱平;黄长征;刘厚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1例

    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Malignant Angioendothelioma)又称血管肉瘤(Angiosarcoma),临床上罕见,现将我们所见1例报道如下.

    作者:尚英彬;李久宏;毕桂娇;宋芳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淋球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淋球菌耐药现象越来越严重.目前不但对常用治疗药物耐药性普遍增加,而且对临床推荐的一线治疗药物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耐药,给淋病治疗带来很大困难.耐药状况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淋球菌mtr基因系统与其耐药性密切相关,是耐药的基本原因之一.本文综述了淋球菌耐药流行趋势、mtr基因系统及相关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刘庆东;侯建玲;李中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金葡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30例分析

    金葡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是一种由凝固酶阳性噬菌体2组金葡菌引起的急性严重皮肤病.本病起病急骤,全身出现弥漫性红斑,皮肤触痛,红斑上出现松弛性大疱或大片表皮剥脱,尼氏征阳性,形如大面积烫伤,大多见于婴幼儿.2002-2004年,我院共收治金葡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3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姬爱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梅花针叩刺加得宝松外搽治疗斑秃的临床观察

    斑秃是常见皮肤病,目前国内外多采用外涂刺激性药物,口服及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和内服滋肝补肾养阴益气补血之中药,但其疗程长、见效慢,且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笔者从2002年7月开始尝试局部使用梅花针扣刺加得宝松溶液外搽治疗斑秃效果显著、疗程短、见效快,治疗后无明显副作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小青;江光明;赖小娟;黄春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色素性玫瑰糠疹1例

    色素性玫瑰糠疹是近20年来新命名的皮肤病种之一.临床上少见,近年来国内有个案报道.近,我所遇到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成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微波联合其他方法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由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引起,近年来发病率逐年提高.CA的治疗方法很多,但从控制复发、降低治疗费用等方面来看,各种治疗差异很大,我们自2000年3月~2004年3月,应用以微波为主的治疗方法治疗CA患者253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裴广德;贾百全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麻风患者角膜损害部位及其相关眼病分析

    麻风角膜损害可由麻风菌直接侵犯所致,也可继发于兔眼,角膜感觉障碍等眼部残疾1,国内外对其报道一向较多2,但对于角膜损害具体部位及其相关眼病目前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对我院麻风寄养病人角膜损害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景权;姚建军;王江南;尤卫平;谭又吉;许亚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1例附家系调查

    临床资料先证者,男,35岁.因间擦部位反复起红斑、水疱、糜烂伴轻度瘙痒18年,于2004年12月就诊于我科.患者17岁时无明显诱因肛周出现渗出伴瘙痒,3年后头部出现类似表现,均未治疗,皮疹可消退.8年前,颈部开始出现红斑、水疱,疱破后形成糜烂、结痂,在当地医院就诊,按湿疹给予皮炎平、泼尼松等药物治疗,皮损减轻,但停药后又加重,如此反复渐累及腋窝、腹股沟等间擦部位,皮疹冬季缓解,夏季加重.家族中3代共6例患病,见图1.

    作者:刘建军;郭淑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闭塞性干燥性龟头炎1例

    临床资料患者,男,35岁,军人.因外生殖器皮肤黏膜变白1年伴尿线细4个月,于2004年12月来我科就诊.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龟头处扁平皮疹,扁豆大小,呈淡红色,略高出皮面,数日后局部颜色减退为白色.4个月前患处受外伤,皮疹逐渐增大,包皮出现相同皮疹数个,大小不等,并且逐渐出现尿线变细,排尿困难.无瘙痒,无疼痛,无破溃及渗液,无尿频,尿急,尿痛.期间未行任何诊治.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食欲、睡眠及大小便正常.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相同患者.

    作者:杜丽霞;傅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自体表皮移植配合窄波UVB照射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分析

    我们在自体表皮移植术后10天的白斑区,配合窄波UVB照射,每周照射3次,3个月为1疗程.结果表明局部窄波UVB照射,可加速存活皮片的复色率和色素的扩展,与单纯采用自体表皮移植相比,明显提高了疗效(P<0.01).其疗效与治疗时间、病程、部位、分型有关.节段型与局限型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泛发型效果较差;面部、颈部效果优于其他部位,以肢端效果差;病程越短效果越好,病程越长效果越差.

    作者:刘国艳;刘志香;李惠贞;毕兴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头部低度恶性增生性外毛根鞘瘤1例

    临床资料患者,男,32岁.因头皮肿块4个月于2004年11月20日就诊.患者4个月前触及左侧头皮有一花生米大小的肿块,不痛不痒,肿块迅速长大,4个月后长至鸽蛋大小.

    作者:黄淑琼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近年来,解脲支原体感染日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解脲支原体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甚至可导致男性不育或女性不孕,为探讨解脲支原体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指导临床用药,本文对近3年来972例解脲支原体的药敏结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亓志鹏;刘益民;马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