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氧化维生素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水平

徐茂锦;邹大进;叶江洪;冯正康;张小瑛

关键词: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维生素C(抗坏血酸), 维生素E
摘要:目的研究补充大剂量维生素C、维生素E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sV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用ELISA法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补充维生素前后血清sVCAM-1水平并分析其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ET)、HbA1c、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胰岛素(IRI)的关系.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补充大剂量维生素C、维生素E后sVCAM-1、TNF-α、ET水平下降,联合服用组下降更明显;sVCAM-1与TNF-α、ET及HbA1c呈正相关.结论大剂量维生素C、维生素E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VCAM-1的水平并具有协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维生素C、维生素E的抗氧化、抗糖化作用致HbA1c生成减少、TNF-α、ET水平减低有关.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相关文献
  •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关系

    以PCR-RFLP检测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基因TagⅠB多态性.CETP基因第1内含子TagⅠ B2B2基因型可能是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发生的保护性基因型.

    作者:杨军;闫胜利;马瑞欣;王娈;王斐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伴发浸润性突眼二例

    浸润性突眼,又称甲状腺相关性自身免疫性眼病,为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raves病,GD)的特殊表现之一,可伴有或不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突眼可在甲亢经过抗甲状腺药物、手术或同位素治疗后发生,而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伴发突眼则极为少见,现报告2例病例.

    作者:陈蔚;张朝云;叶红英;俞茂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抗氧化维生素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水平

    目的研究补充大剂量维生素C、维生素E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sV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用ELISA法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补充维生素前后血清sVCAM-1水平并分析其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ET)、HbA1c、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胰岛素(IRI)的关系.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补充大剂量维生素C、维生素E后sVCAM-1、TNF-α、ET水平下降,联合服用组下降更明显;sVCAM-1与TNF-α、ET及HbA1c呈正相关.结论大剂量维生素C、维生素E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VCAM-1的水平并具有协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维生素C、维生素E的抗氧化、抗糖化作用致HbA1c生成减少、TNF-α、ET水平减低有关.

    作者:徐茂锦;邹大进;叶江洪;冯正康;张小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钙、维生素D缺乏大鼠长骨成骨细胞的维生素D受体水平

    对正常、钙缺乏和维生素D缺乏的大鼠,观察其体外培养的长骨成骨细胞的维生素D受体大结合容量,结果显示维生素D缺乏组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

    作者:王华;黎海芪;杨锡强;瞿平;刘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Graves病患者甲状腺组织中凋亡蛋白Fas、FasL、Bcl-2和Bax的表达

    目的探讨凋亡调节蛋白Fas、FasL、Bcl-2和Bax与Graves病(GD)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4例GD和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Fas、FasL、Bcl-2、Bax表达,应用Mias 99图像分析系统对检测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1)GD甲状腺细胞Fas、FasL、Bcl-2及Bax表达增高,其阳性颗粒面积、平均光密度及积分光密度均明显高于正常甲状腺(均P<0.01);(2)GD组甲状腺组织Bcl-2阳性颗粒面积、平均光密度及积分光密度均高于Bax(P<0.01),而正常甲状腺Bcl-2阳性颗粒面积及积分光密度与Bax比较差异无显著性;(3)Bcl-2阳性颗粒面积及积分光密度与Bax的比值,GD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GD甲状腺浸润淋巴细胞亦表达一定水平的Fas、FasL、Bcl-2、Bax,但明显低于同组甲状腺细胞(均P<0.01).结论 Fas、FasL、Bcl-2及Bax表达异常尤其是Bcl-2高表达导致的甲状腺细胞和浸润淋巴细胞凋亡减少可能与GD甲状腺体积增大、功能亢进有关.

    作者:王加林;赵亚平;范智勇;吴和军;周玮;刘泽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甲状腺结节和肿瘤的诊断、治疗与展望

    简要讨论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肿瘤的定义和分类,及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核素扫描和超声等检查在其诊断及指导治疗中的价值.评述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肿瘤的治疗原则及新进展.

    作者:施秉银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亚临床甲减患者甲状腺激素治疗后血浆脂蛋白(a)水平的变化

    40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以甲状腺激素(左旋甲状腺素或甲状腺片)治疗.经治疗后,这些患者的血浆脂蛋白(a)水平由(3.02±0.80)mmol/L降至(2.74±0.75)mmol/L(P<0.05).

    作者:向光大;陈志松;蒋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异位ACTH综合征二例

    例1,女性,47岁,因全身浮肿一个月余,发热、咳嗽一周入院.

    作者:傅世华;全会标;陈道雄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C肽对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的糖尿病肾病的干预作用

    以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后C肽治疗8周,以肾小球体积及肾小球截面积为指标,均较高糖对照组下降,显示对糖尿病肾病有保护作用.

    作者:孙蔚;高鑫;刘智慧;夏其昌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人甲状腺激素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5与甲状腺激素受体的相互作用

    目的确立人甲状腺激素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5(hTRIP15)与甲状腺激素受体(TR)的相互作用及其作用方式.方法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及半乳糖苷酶定性或定量测定.结果将构建质粒(BD-TRIP15与AD-TR)共转化AH109酵母细胞后,在高严格度选择的培养基(SD-Leu-Trp-Ade-His)10天克隆长出,相比阳性对照质粒(BD-P53+AD-Tag)共转后3天克隆生长.将构建载体及对照载体转化Y187酵母菌株,检测LacZ报告基因的表达(β-gal单位),阳性对照质粒(BD-P53+AD-Tag)为149.57±0.51,BD-TRIP15+AD-TR为3.23±10.15,加入T3后为2.02±0.08,而阴性对照质粒(BD-P53+AD-LamC)仅为0.02±0.01 β-gal单位,且T3呈剂量依赖方式抑制两者的相互作用.结论 hTPIR15能与TR共相互作用,T3呈剂量依赖方式抑制两者间的作用,仅在超大剂量时才可完全阻断hTRIP15与TRα间的作用.

    作者:彭永德;张新;宋怀东;曲建;胡仁明;韩泽广;陈家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褪黑素抑制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垂体-肾上腺轴功能

    观察褪黑素对以四氧嘧啶诱发大鼠糖尿病时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结果提示褪黑素对糖尿病模型大鼠的垂体-肾上腺轴有抑制作用,对急性代谢紊乱有保护作用.

    作者:钟历勇;金晖;高峰;王惠;TIPOE GL;王维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93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随访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碘摄入量地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的流行病学特点和影响转归的因素.方法选择盘山、彰武和黄骅3个农村社区(分别为低碘、适碘和高碘地区),在入户调查的基础上行采样调查.测定血清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尿碘浓度及进行甲状腺B超检查,TSH异常者测定FT3、FT4,筛选出118例亚临床甲减患者.盘山和彰武社区于2年后、黄骅社区于1年后进行随访,再次进行以上检查.结果盘山、彰武和黄骅社区亚临床甲减的患病率分别为0.73%、2.90%和5.96%.亚临床甲减的病因33.1%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在随访到的93例亚临床甲减患者中有4例女性进展为临床甲减.结论随着碘摄入量的增加亚临床甲减的患病率增加,但无明显性别差异.随访研究证实女性、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是亚临床甲减患者进展至临床甲减的危险因素,碘摄入量与亚临床甲减的转归无关.

    作者:史晓光;崇巍;滕卫平;单忠艳;李玉姝;关海霞;滕晓春;佟雅洁;陈威;李智;满娜;滕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甲巯咪唑与甲氨蝶呤对Graves病免疫功能的影响

    以健康人群为对照,Graves病患者分成甲巯咪唑(MMI)组(MMI 20 mg/d)和甲氨蝶呤(MTX)组(MMI 20 mg/d+MTX 7.5 mg/w),测得患者组CD4、Th增高而Tc低下,治疗6周后该异常虽无明显改变,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sIL-2)受体和甲状腺自身抗体下降,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提示Graves病治疗前存在免疫异常,MMI及其加用MTX治疗6周使sIL-2受体及甲状腺自身抗体明显下降,加用MTX未见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优于单用MMI.

    作者:张楚;娄加陶;吴寅;马丽珍;彭凤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吉林省不同碘摄入量地区食用碘盐前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流行病学对比研究

    在吉林省的缺碘和适碘地区,食盐碘化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发病率升高.

    作者:侯祥;王洁;齐全;朱丽霞;薛晓凤;谭云鹏;苑晶慧;罗艳华;赵景深;杨丽芬;韩淑芬;万晓艳;宋晓范;王珉;李紫旋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长沙地区女性胫骨超声速率随年龄的变化

    目的横断面调查长沙地区女性胫骨超声速率(SOU)随年龄的变化,建立定量超声(QUS)诊断骨质疏松(OP)参考数据库.方法采用SoundScan 2000型QUS仪测量1596例12~96岁女性右侧胫骨中点SOU.结果按每5岁年龄分组分析的结果显示,胫骨SOU的峰值为(3991.4±68.0)m/s,出现于35~39岁;35岁前SOU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平均每5年增长几何均数(G)为1.41%;40岁后SOU随年龄增加而下降,平均每5年下降G为1.07%.SOU随年龄的变化曲线用三次回归分析模型拟合优度佳(R2=0.505,P<0.001),其三次方程为SOU=3383+39.9×(年龄)-0.78×(年龄)2+0.0039×(年龄)3;胫骨SOU达到OP诊断标准的发生率是:40~49岁为4.7%,50~59岁为27.0%,60~69岁为62.2%,70~79岁为79.6%,≥80岁为89.7%.结论女性胫骨SOU随年龄的变化曲线用三次回归分析模型拟合优度佳,其峰值在35~39岁,40岁后OP检出率随增龄而增加.

    作者:伍贤平;廖二元;邓小戈;黄干;彭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甲状腺激素与妊娠

    本文复习了妇女妊娠期甲状腺功能的变化,以及胎儿甲状腺功能的发育并介绍了对妊娠并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处理原则.

    作者:李晨阳;滕卫平;尚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用基因芯片研究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中基因差异表达

    在正常大鼠和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中,以基因芯片技术测定S-腺苷蛋氨酸合成酶、精氨酸酶及氧化应激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在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中S-腺苷蛋氨酸合成酶、精氨酸酶基因的表达上调,氧化应激相关基因的表达下调,这些变化可能与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制有关.

    作者:陈刚;林丽香;庄维特;姚瑾;梁继兴;黄惠彬;林帆;林建立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阿魏酸钠对糖尿病大鼠主动脉胶原非酶糖基化的影响

    将链脲佐菌素诱发的糖尿病大鼠,以阿魏酸钠处理8周,可使糖尿病大鼠主动脉的胶原和胶原中糖基化终末产物的含量降低,其机制可能与阿魏酸钠保护抗氧化酶有关.

    作者:赵同峰;邓华聪;赵江佩;肖彧君;郑丹;孙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131I转换率在Graves病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通过对300名以131I治疗Graves病患者的分析,显示了131I转换率与有效半衰期的关系,认为131I转换率是131I剂量设计的重要指标,并证实131I转换率<1者治愈率较高.

    作者:李从心;康增寿;吴贵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TSH受体基因突变与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相关性

    从16例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TMG)患者的甲状腺结节组织提取DNA,经PCR后对PCR产物测序,发现TSH受体基因有3例点突变(A1964T)和2例插入性突变(在1928位核苷酸之后插入一个G),推测这些突变在TMG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凤军;盖宝东;金仲田;张德恒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