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君
1 溶栓治疗1.1 静脉溶栓(梗死发作6h内) 对于急性缺血性梗死发病3h内,无溶栓禁忌证者,推荐静脉内使用rt-PA(A级推荐)或UK.rt-PA 0.9mg/kg(大用量90mg),UK100~150万IU.其中10%的药物静脉推注(时间>1min),90%的药物加入液体中连续静脉点滴(1h).治疗后24h内不得使用抗凝药或阿司匹林,24h后CT显示无出血,可行抗血小板和/或抗凝治疗.
作者:马锐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亲属的心理状况,为心理健康咨询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亲属进行测试,并与国内常模对照.结果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亲属所有各因子分均高于常模,其中焦虑、抑郁、恐怖、躯体化、精神病性和人际关系尤为显著,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0.001).中度以上焦虑与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45.1%和54.9%.结论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亲属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在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同时,应注意对其亲属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
作者:娄渊敏;刘书莲;王惠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近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Jeger医师等报道,入院时即存在心源性休克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可从急诊血运重建术中获益.为了明确在入院时发生心源性休克的AMI患者的临床相关因素和优化治疗策略,Jeger医师等在SHOCK研究中入选了1053例合并左室功能障碍的AMI患者.
作者:《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围生期心肌病是妊娠后发生,妊娠晚期和产后1个月多见.主要症状是心悸,气短,乏力,严重者可致心衰引起孕产妇死亡.文献报道占孕产妇死亡率的15%~60%.本文收集1994~2004年我院临床诊断为围生期心肌病4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明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近几年,肺癌与肺结核发病率不断上升,其并存的机会也增多.由于两病的临床表现有诸多相似,常引起误诊、漏诊.现将我院2000~2004年诊治的肺癌合并肺结核23例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子杰;李印;闫振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哮喘急性发作的院前急救措施.方法 在常规平喘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用甲基泼尼松龙8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0.9%氯化钠溶液)40ml中静脉注射,对照组用地塞米松1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0.9%氯化钠溶液)20ml中静脉注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组比对照组起效快,疗效好,两组疗效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甲基泼尼松龙是老年重症哮喘院前急救的首选方法,尽早使用,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张淇钏;陈楚鹏;隋敏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失血性休克是创伤患者经常发生的综合征,一旦瞳孔散大,抢救成功者不多见,我院于2004年1月~2005年1月抢救成功5例失血性休克并瞳孔散大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樊宪义;曹燕;陈强;刘峰;王建敏;宋文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因便秘,用力排便而诱发并发症或死亡,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治疗得当,能有效预防便秘的发生,现将我科9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邱秀云;安建敏;纵鲁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外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深静脉血栓形成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可以导致肺梗死,威胁患者生命或造成血栓后综合征,长期影响生活质量.
作者:马芹;张绿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应用无创通气和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度百草枯中毒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重度百草枯中毒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用无创通气联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和治疗1h后,观察呼吸次数(RR)、血氧饱和度(SpO2)、氧分压(PaO2、)、碳酸氢根(HCO-3)、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pH.结果 治疗1h后患者的呼吸频率、PaCO2较通气前明显下降;PaO2、SpO2明显提高;HCO-3明显得到改善,使pH趋于平衡,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或0.05).结论 重度百草枯中毒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无创通气联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明显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玉萍;陈江红;蒋学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为避免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 achnoid Hemorrhage,SAH)CT误诊,现对我院42例中的7例误诊患儿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2例患儿,男22例,女20例.年龄为出生~生后6d.围生期窒息20例,早产儿9例,过期产6例,胎头吸引者3例,剖腹产4例.Apgar评分2~9分.临床表现可分3型:Ⅰ型:患儿拒奶,哭声微弱.
作者:张胜美;于卫中;田维泽;江志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的抢救和护理经验,旨在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2005年1月~8月我院153例行冠脉介入术患者,其中行冠脉造影术104例,行支架植入术49例.分析发生迷走神经反射13例的原因,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经及时发现、积极采取有效措施,13例患者症状均在30min内缓解.结论 心脏介入手术发生迷走神经反射,虽病情凶险,若密切观察,及时发现,采取有效措施,就会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张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早报道于1987年,我国自1991年开始这项工作,并迅速在全国展开.至今接受消融的病例已逾数万.治疗的范围已从室上性心动过速扩展到室速和房颤.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消融成功率已达96%以上.局灶房颤消融也在部分医院开展,对合适病例的消融成功率可达70%.以下就射频消融的适应证和不同类型快速心律失常的特点及其消融简述如下.
作者:方全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18例.结果 12例溶栓后0.5h再通,6例1.0h内再通,再通率100%,无脑出血并发症发生.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是一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福全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肌酸激酶(CK)及脑型同工酶(CK-BB)在病毒性脑炎(VE)患儿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2002年1月~2004年6月19例重症VE患儿,17例轻症VE患儿,在入院后第1d、第3d、7d分别取血,用磷酸肌酸激酶法和电泳法测定血清中总CK及CK-BB.结果 重症患儿血清CK、CK-BB与对照组和轻症组比较,暴发型与重型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重症组其水平以入院第1d高,与第3d、7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0.05);重症患儿第3d与第7d比较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血清CK、CK-BB水平及动态变化与VE脑损伤密切相关,脑损伤程度越重,其水平越高.
作者:张宝林;李宁;刘长茹;高惠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 对16例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在吸氧、镇静、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常规治疗无效后紧急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观察上机后pH、PaO2、PaCO2、SaO2、R、HR、MAP各项指标,并与上机前比较.结果 13例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pH、PaO2、PaCO2、SaO2、R、HR、MAP各项指标比通气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结论 机械通气是抢救重症急性左心衰竭的一种有效措施.
作者:朱国伟;贾晓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慢性病,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气流受限通常呈进行性,并且与人体暴露于有害颗粒或气体后肺内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1].
作者:陈杭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1 病例简介患者,女,82岁,主因突然讲话不清,右侧肢体活动不利10h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当日查体:Bp 260/150mmHg(1mmHg=0.133kPa),P 110次/min,R 24次/min,嗜睡,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存在,左眼外展受限,四肢瘫,折刀样肌张力增高,双侧腱反射活跃,双侧巴氏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阴性.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痰鸣音,心、肝、脾无异常体征.
作者:王翠;王苏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我们进行各种操作前后,都要用肥皂洗手以保持清洁.肥皂一般放置在肥皂盒内,由于肥皂盒内时常存有积水,浪费肥皂且利于细菌的滋生.我科用废弃的手套剪成橡皮筋拴住一废用钥匙,把它插进肥皂内,再把橡皮筋系在接近水龙头的管子上.
作者:邢丽娜;田艳;齐培 刊期: 2006年第05期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67岁.2005年4月25日22时30分入院,主因3h前在看电视时突然出现心前区压榨样疼痛,持续性、阵发性加重,伴心慌、气短、头昏、全身大汗淋漓.血压80/50mmHg(1mmHg=0.133kPa),心电图示Ⅱ、Ⅲ、aVF ST段增高.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4项:凝血酶原时间(PT)14.5s、凝血酶时间(TT)10.0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26.8s、纤维蛋白原(FIB)2g/L.
作者:李惠珍;梅皎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