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罗氏电化学发光法在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中的应用对比

李北坤;欧秀月;陆雯静;黄劲柏;苏明珍

关键词:孕中期, 血清标志物, 唐氏综合征, 全自动免疫分析仪, 罗氏电化学发光法, 磁性分离酶免疫法
摘要:在临床使用的唐氏综合征( Down Syndrome , DS)筛查方法中,有化学发光法、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和酶免疫法等。本研究通过对罗氏电化学发光法和酶免疫法对DS的筛查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以观察罗氏电化学发光法在DS的产前筛查中的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间苯三酚治疗产程活跃期宫颈水肿的临床观察

    分娩是一个生理过程,但大多数孕妇对分娩有一种恐惧心理,担心阴道分娩不顺利,尤其在临产宫缩阵痛刺激时,精神更加紧张,往往不自主地过早使用腹压而发生宫颈水肿,以致出现产程延缓、停滞、胎儿窘迫,后导致剖宫产终止妊娠的结局。间苯三酚是一种平滑肌解痉药,能直接作用于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平滑肌,是一种亲肌性解痉药[1];可缓解宫颈痉挛、水肿,加快宫颈扩张,缩短产程,降低难产发生率[2]。本文应用间苯三酚静脉推注治疗产程活跃期出现的宫颈水肿,取得良好效果,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孙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VSD治疗复杂压疮17例的围手术期护理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vacuumsealingdrainage , VSD)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它为治疗复杂性皮肤软组织缺损及皮肤创面感染开辟了新的有效途径[1],并已成功的应用于多学科临床实践。2009年7月~2012年6月,我科采用VSD 治疗复杂压疮17例,效果满意,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孙程;蒋延伟;于俊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右心室心尖起搏对自身P波PtfV1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随着心脏起搏技术的进展,人们对起搏血液动力学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早安装心脏起搏器的目的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恢复机体生理需要范围内正常的血液动力学状态,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止猝死。而近年来,有关对起搏器术后血流动力学的研究越来越多,许多研究[1]证实心室起搏,尤其是右心室心尖起搏可以导致心功能不全,如何早期发现、预防起搏器术后心功能不全日益受到重视。如何能够找到一个简单、方便、易于推广的指标,本研究选择心电图PtfV1变化这一标准,结合血浆脑利钠肽( BNP )水平进行了相关的尝试。

    作者:滕志涛;李妍枚;蔡爱宁;乔燕燕;赵培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预见性护理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 ,SSSS )是由凝固酶阳性的第II噬菌体组(尤其是71型)感染引起的急性皮肤病[1]。本病好发于婴幼儿,成人罕见,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如治疗或护理不当可继发支气管肺炎、败血症等感染而导致死亡。2010年8月-2012年5月我科共收治20例SSSS 患儿,经积极治疗和有效的预见性护理,均治愈出院,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宁;李慧卿;王芸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宫内节育环异位膀胱2例分析

    子宫内放置宫内节育环( Intra-uterine device , IUD)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可逆的避孕工具,是目前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约70%的妇女选用IUD作为避孕方法,占世界IUD避孕总人数的80%[1]。放置IUD后常见的副作用及并发症有阴道出血、不同程度的腹痛、盆腔感染、环异位、嵌顿、带器妊娠等。节育环异位有节育环部分嵌顿、节育环完全嵌顿、节育环异位子宫外。 IUD异位可致避孕失败、脏器损伤、出血和疼痛,病情严重者甚至需开腹手术取环,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损伤。导致IUD异位的原因可能与置入节育环的技术、指征的掌握等有关[2]。现将我院确诊为宫内节育环异位膀胱的2例患者记录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IUD膀胱异位的诊断、治疗及相关预防措施进行探讨。

    作者:吴清安;尹晓丹;崔春生;倪敬学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MSCT 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胆总管恶性梗阻中的研究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胆总管恶性梗阻性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均行常规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之后进行MPR、CPR、MIP及MinIP等重建,对病变作出病因诊断,结合病理结果进行评价。结果38例胆总管梗阻患者病变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94.7%(36/38);CT平扫横轴位图像显示病变能力与横轴位图像加重建图像相比无明显差异;三期增强扫描横轴位加重建图像显示病变能力明显高于增强扫描横轴位图像。结论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为胆总管恶性梗阻性病变的有效检查方法。

    作者:王红霞;董景敏;姜兴岳;张培功;卞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三血管-气管心脏超声切面在诊断胎儿永存左上腔静脉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胎儿心脏三血管-气管超声切面在诊断胎儿永存左上腔静脉的诊断价值。方法我们科室2009年10月~2012年1月,共接诊9例永存左上腔静脉( PLSVC)胎儿心脏畸形的胎儿。总结胎儿心脏三血管-气管切面在PLSVC声像图变化特点,旨在探讨该切面筛查胎儿永存PLSVC的应用价值。结果共诊断PLSVC 9例,均经引产尸检和产后超声复查证实。结论本切面在诊断胎儿PLSVC上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海珍;范树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AML-SCID 小鼠模型的建立及鉴定*

    目的:筛选出高表达HOXA9、HOXA10基因的急性髓系白血病(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细胞株,并建立AML模型,为研究HOXA9、HOXA10与AML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经RT-PCR检测HOXA9、HOXA10在U937、HL-60、NB4、Jur-kat中的表达情况,筛选出高表达的细胞株;外周血瑞氏染色、骨髓流式细胞仪、脏器HE染色鉴定移植性U937人白血病重度联合免疫缺陷(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SCID)小鼠模型。结果 HOXA9、HOXA10在U937中均高表达,在HL-60、Jurkat中不表达(或表达水平较低),NB4高表达HOXA10;U937细胞在濒死小鼠骨髓细胞所占的比例为(20.62±9.6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病理检查发现 U937细胞可浸润肝、脾、肺、肾器官。结论 U937高表达HOXA9、HOXA10,是研究HOXA9、HOXA10基因与白血病关系的合适细胞株,并成功建立U937-SCID人M5型急性髓性白血病模型。

    作者:贾秀红;张艳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中的体会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逐年增加,老年性疾病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其中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 OVCF)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其腰背疼痛、功能活动受限、脊柱后凸畸形以及继发性的心肺功能损害等主要症状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椎体成形术( PVP)和椎体后凸成形术( PKP)是近些年逐渐发展起来的在影像引导下通过将穿刺针经皮穿刺到病变椎体后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以达到缓解腰背疼痛,增强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甚至部分恢复椎体高度的一种微创脊柱外科技术。目前PVP和PKP常用于治疗OVCF、症状性椎体血管瘤、椎体转移瘤等。本文我们将探讨 PVP 和 PKP 治疗OVCF时疼痛缓解及日常功能恢复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璐;吴启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Sod1p缺失对酿酒酵母氟康唑、两性霉素B耐药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酿酒酵母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SOD1对抗真菌药物氟康唑( FLC)、两性霉素B( AmB)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平板滴定生长试验,检测酿酒酵母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缺失菌株( sod1Δ)对FLC和AmB的药物敏感性;以及外源添加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 NAC)和谷胱甘肽( GSH)对sod1Δ药物敏感性的影响。结果与野生菌株相比,sod1Δ菌株对FLC和AmB均表现出敏感性表型;外源添加NAC和GSH可恢复sod1Δ对FLC和AmB的耐药性。结论 SOD1基因和抗氧化能力在调控酿酒酵母FLC和AmB耐药性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张小华;王晓芝;王群林;李岩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药注射剂在儿科临床应用的安全性评价研究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在儿科应用引发不良反应/不良事件( ADR/ADE)的特点和规律,评价其安全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我院近五年发生的166例儿科中药注射剂ADR/ADE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66例ADR/ADE中男性122例次,女性64例次,涉及中药注射剂12种,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是致儿童ADR/ADE的主要药物;变态反应发生率高,其中痰热清注射液引起ADR/ADE的例数多,为80例次,占43.01%。所致ADR/ADE常见的是皮肤及附件损害,占58.72%。结论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应进一步规范儿童用量,医院应高度重视儿科应用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ADE并加强ADR/ADE报告和监测工作,严格遵循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加强监护并及时处理,保障患儿用药安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丁长玲;张树平;赵永德;李建厂;丁昌成;成文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罗氏电化学发光法在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中的应用对比

    在临床使用的唐氏综合征( Down Syndrome , DS)筛查方法中,有化学发光法、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和酶免疫法等。本研究通过对罗氏电化学发光法和酶免疫法对DS的筛查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以观察罗氏电化学发光法在DS的产前筛查中的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北坤;欧秀月;陆雯静;黄劲柏;苏明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疾病感知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冠脉介入治疗术( PCI )后患者的疾病感知状况。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感知问卷修订版对95例PCI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PCI术后患者的疾病感知得分:症状识别部分平均得分4.87±3.50;病情认知部分各维度平均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病程(3.68±1.10)分,个人控制(3.59±0.83)分,治疗控制(3.54±0.65)分,疾病一致性(3.02±1.04)分,后果(2.79±0.87)分,情感陈述(2.24±0.86)分,周期性(1.92±1.06)分;疾病归因部分得分高的前五位依次是食物或进食习惯、高血压、肥胖或超重、高血脂症、衰老。②病情认知各维度间存在相关关系。结论 PCI术后患者的症状识别能力较低,病情认知、疾病归因情况总体较好,但对冠心病疾病知识了解不够。医护人员应给予针对性的冠心病知识教育,提高症状识别水平及冠心病知识水平。

    作者:王菊;张晓丽;陈琪尔;谭坚铃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环氧合酶-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膀胱移行细胞癌是泌尿系统疾病的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基因可能与癌基因、抑癌基因失调有关。近年研究发现多种恶性肿瘤环氧合酶-2( COX-2)的表达上调,表明 COX-2与恶性肿瘤的发病关系密切。本试验通过免疫组化检测COX-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表达,以探讨COX-2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病的关系。

    作者:胡永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家庭陪护对老年痴呆症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了解家庭陪护对老年痴呆症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使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MMSE)、功能活动调查表(FAQ)与瑞文标准推理测验(SPM)量表对病人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3个量表的分数作为病人认知功能的原初指标。1年后将仍保持随访的病人用初测的量表及同样的方法复测认知功能。根据陪护情况确定检验组及对照组。将3个量表的初测与复测的分数进行统计学处理,了解每个量表分数前后变化情况,分析检验组与对照组病人前后认知功能的差异。结果检验组MMSE初测均数高于复测均数,均数的差异不显著(初测15.91±3.66,复测14.20±3.74,t=1.94,P>0.05);对照组初测均数高于复测均数,均数的差异非常显著(初测15.84±3.95,复测12.91±3.30, t=3.23, P<0.01);检验组FAQ初测均数低于复测均数,均数的差异不显著(初测9.91±3.15,复测11.83±3.59,t=2.37,P>0.05),对照组初测均数低于复测均数,均数的差异非常显著(初测10.03±3.16,复测13.78±3.48,t=4.52,P<0.01);检验组SPM初测均数高于复测均数,均数的差异不显著(初测11.34±3.64,复测10.91±3.09,t=0.53,P>0.05),对照组初测均数高于复测均数,均数的差异非常显著(初测11.13±3.29,复测8.75±2.41, t=3.30, P<0.001)。结论家庭陪护可减缓老年痴呆症病人认知功能的减退。

    作者:黄车白;傅振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数字化模板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前设计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数字化模板测量在发育性髋节发育不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数字化模板测量在假体选择上的精确性、可靠性及在均衡双下肢长度中作用。方法自2011年1月-2012年12月,对36例发育性髋节发育不良的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前通过数字化模板测量预测假体的类型、型号、位置、旋转中心及股骨颈截骨高度、双下肢长度,与术后实际应用相比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36例发育性髋节发育不良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假体符合优良率率75%,股骨假体符合优良率83.3%,71.8%的患者恢复双下肢长度。术前与术后相比较,旋转中心在水平距离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垂直距离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数字化模板进行术前设计,在发育性髋节发育不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可信度,对于均衡双下肢长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高升焘;张鹏;刘泽淼;孙伟;万连平;孔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5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患者围术期护理体会

    我科自2009年4月~2012年4月共收治了56例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经临床护理,效果满意。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尹明;田荣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大黄酸通过抑制 SGK1信号通路防治糖尿病大鼠肾纤维化

    目的:探讨大黄酸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中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蛋白激酶1( SGK1)表达及相关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 NC组)、糖尿病组( DM组)、大黄酸组( R组)各8只,大黄酸剂量70 mg· kg -1· d-1。第8周末分别检测各组血糖、体重、肾重/体重、24 h尿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及纤维连接蛋白( FN)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GK1的蛋白表达,Real time RT-PCR检测SGK1 mRNA及CTGF mRNA水平。结果与DM组比较,R组血糖、肾重/体重、24 h尿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明显下降,病理检查发现R组较DM组系膜细胞及基质增生明显减轻。肾皮质SGK1 mRNA及CTGF mRNA水平在R组明显降低,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GF-β1及FN均有不同程度下调。结论大黄酸可能通过抑制SGK1信号传导通路阻止糖尿病大鼠肾脏纤维化,延缓疾病向终末期进展。

    作者:王学彬;王芳芳;张晓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Ⅰ型菌毛重组质粒 pcDNA3畅0-fimH 的免疫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Ⅰ型菌毛重组质粒pcDNA3.0-fimH产生的免疫反应及其对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选取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为3组( PBS对照组、空质粒对照组、疫苗免疫组),3组分别用构建成功的重组质粒pcDNA3.0-fimH(为疫苗免疫组),载体质粒(pcDNA3.0)(为空质粒对照组)和PBS液(为PBS对照组),经股四头肌注射免疫小鼠,于第21天和第35天加强免疫。于免疫第0、14、28及42天收集小鼠膀胱冲洗液,检测各组SIgA水平。于免疫第42天采血,检测各组特异性IgG、IgG1、IgG2a水平。结果免疫后,疫苗免疫组小鼠膀胱灌洗液中sIgA水平随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且明显高于PBS对照组及空质粒组(F=10.08,P<0.05);疫苗免疫组小鼠血清特异性IgG、IgG1、IgG2a抗体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空质粒组(P<0.05);结论 pcDNA3.0-fimH基因疫苗可诱导BALB/c小鼠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对小鼠尿道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

    作者:耿丽;吴玉龙;柏雪莲;张玉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造口护肤粉在小儿腹泻红臀中的临床应用

    小儿腹泻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以6个月~2岁婴幼儿多见,是我国婴幼儿常见的疾病之一[1]。由于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对婴幼儿娇嫩皮肤造成一定损害。当婴儿腹泻时,稀薄粪便多次浸泡皮肤,同时粪便中的尿素在产氨菌的作用下,分解产生氨,对皮肤进一步刺激,加之尿不湿不透气及更换不及时,使肛周皮肤发红,严重者出现表皮脱落或糜烂[2]。患儿的肛周症状及不适感加重了家属的担忧。为了更好的减少患儿的不适,自2009年5月~2012年7月,本研究使用造口护肤粉治疗腹泻所致小儿的红臀,观察其在红臀中的应用疗效。

    作者:冯德香;孔德海;刘焕焕;江燕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