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瘦素在运动减肥方面的研究现状

成茜

关键词:瘦素(Leptin), 运动, 减肥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在全球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已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水平.瘦素(leptin)是近期发现的一种存在于啮齿动物及人体的主要调节食物摄取和能量消耗的激素.自从成功地克隆出了人的肥胖基因(obese gene,ob基因)后,有关瘦素的研究使人们对瘦素生物学特性有了初步认识,为运动治疗肥胖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本文对此综述如下.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24例分析

    近十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导致各种并发症增加.晚期产后出血是剖宫产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甚至可危及产妇的生命.为探讨其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本文对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的病例24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刘春兰;赵金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血液透析治疗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50例临床分析

    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老年人所占人口构成比上升,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呈日渐上升趋势.所报道,ARF病死率高达到50%~70%,主要原因之一可能为老年病人ARF所占比例增高,以及老年人接受外科复杂手术增多[1].我院从1994年6月-2000年5月应用血液透析治疗50例老年ARF病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宗可诚;高春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特重度烧伤患者96例救治体会

    特重度烧伤患者病程长,并发症多,病情变化快,救治难度大.我科自2001年7月至2005年6月共成功救治特重度烧伤患者96例,复诊及随访结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傅勇;崔光怀;徐传臻;刘文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癌症与C型行为相关性研究的现状

    癌症对人类健康和生命的肆虐引起全球高度的关注,生物学家、医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癌症,共同致力于癌症的病因学和诱发因素的研究.目前的研究认为,癌症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且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除了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生物因素、理化因素、环境污染因素之外,很多学者更加重视了社会因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事件、心理因素、性格及行为等对癌症发生相关性的研究,本文重点介绍癌症与易感性行为--C型行为相关性研究的现状.

    作者:韩臻;陈洪华;王卫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多层螺旋CT冠脉径线测量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心脏成像技术冠脉径线测量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回顾性心电门控多层螺旋CT对36例心脏病患者进行检查,并对冠脉左右主支内径进行测量,将多层螺旋CT所测得结果与冠脉造影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多层螺旋CT心脏成像技术与冠脉造影测量所得左右冠脉主支内径的测量值非常接近,两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多层螺旋CT与冠脉造影比较,测得左右冠脉主支内径相关性较好,多层螺旋CT在冠脉内径测量方面有独到的优势,且成像时间短、无呼吸运动伪影,是一种临床使用价值很高的技术.

    作者:刘新疆;马建群;邢学玲;张培功;马爱武;张作兵;张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胰岛素瘤的外科诊治分析(附8例报告)

    目的探讨胰岛素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患者临床表现均符合Whipple三联症.平均病程23个月,B超和CT联合诊断为6例,单发瘤5例,多发瘤3例.7例行手术切除,1例术中未能找到.术后随访中,1例为MEN-Ⅰ,2例出现恶变并转移.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胰岛素瘤的主要方法,手术方式应根据病变的性质、部位、数量等因素确定,术后随访非常必要.

    作者:欧琨;陈强谱;张帆;管清海;林绪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人白细胞介素21的原核表达及初步纯化

    目的利用PCR技术从人扁桃体细胞cDNA中克隆出IL-21编码基因,并将其在原核细胞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并进行了初步纯化.方法以人扁桃体细胞经PHA刺激的cDNA文库为模板,经PCR获得IL-21全基因片段.测序确认后,分别设计含BamH Ⅰ和Sal Ⅰ酶切位点的引物,经PCR获得IL-21成熟肽的编码基因.将此IL-21基因插入表达载体pGEX-4T-2,重组克隆经酶切与测序确认后转化大肠杆菌DH5α进行IPTG诱导表达.用琼脂糖珠结合的方法纯化.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重组质粒的PCR和双酶切产物与理论大小相等.SDS-PAGE显示经IPTG诱导后的大肠杆菌DH5α亦表达一与理论相符的条带.目的蛋白约占总菌体蛋白的10%.并获得了与理论值相符的纯化条带.结论成功地构建了IL-21编码基因克隆载体并获得在原核细胞大肠杆菌中的成功表达,同时建立了该蛋白的琼脂糖珠纯化的方法.

    作者:付强;王斌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儿童胆脂瘤型中耳炎54例临床分析

    胆脂瘤型中耳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中耳炎类型,目前在儿童中发病率仍然较高,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儿童听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并可引起多种颅内外并发症,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由于儿童自身特点不同于成年人,给早期诊断带来困难.为提高对儿童胆脂瘤型中耳炎的认识,进行早期诊治,现将我院自1990年1月-2002年10月收治的54例胆脂瘤型中耳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福海;刘志红;赵景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股静脉位置及大隐静脉注入部位变异2例

    在解剖一例老年女性尸体时发现,左侧股静脉重叠于股动脉的深面稍偏内侧,股静脉内侧缘距股动脉内侧缘偏内1 mm,向下距腹股沟韧带中点191mm处股静脉移行至股动脉的内侧,大隐静脉末端越过股动脉前面至其外侧行经股动脉和股深动脉起始部夹角处,距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56 mm处注入股静脉,此处大隐静脉、股动脉和股静脉横径分别为7 mm,5 mm和6 mm.股深动脉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50 mm处从股动脉深面发出,起始处横径3mm.股深静脉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79 mm处汇入股静脉,此处股深静脉横径为4 mm.

    作者:李琳;马永强;刘德琳;武玉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心脏刀刺伤的救治体会

    心脏刀刺伤发生率虽不高,但病情危重,若处理不当,患者很快死亡.我院自1997年以来先后收治5例,均术前诊断明确,手术抢救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征宇;刘传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支气管内膜结核临床特征及误诊探讨

    支气管内膜结核(Endobronchial Tuberculosis,EBTB)是由于结核杆菌侵袭支气管粘膜、粘膜下层或进一步深入破坏弹力纤维网和肌层,终瘢痕愈合导致支气管狭窄,通常为肺结核的一部分.本病的病程和预后变异较大,可以是无症状到严重的支气管狭窄伴肺不张和支气管扩张,而且早期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因此临床误诊率较高.为了强化对EBTB早期诊断意识,本文对我院1995年1月-2004年12月间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诊的90例EBTB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

    作者:高绪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解剖型钢板治疗高龄股骨颈基底型骨折

    由于社会的老龄化趋势,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近年来不断增多.由于高龄患者骨质疏松,股骨颈基底型骨折空心钉或螺纹钉等固定,把持力差,骨皮质易断裂,给临床治疗带来不小的难题.1995年5月-2005年2月,笔者应用德国LINK公司解剖型钢板治疗70岁以上股骨颈基底型骨折21例,随访病人15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庆文;马建民;王玉海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瘦素在运动减肥方面的研究现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在全球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已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水平.瘦素(leptin)是近期发现的一种存在于啮齿动物及人体的主要调节食物摄取和能量消耗的激素.自从成功地克隆出了人的肥胖基因(obese gene,ob基因)后,有关瘦素的研究使人们对瘦素生物学特性有了初步认识,为运动治疗肥胖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本文对此综述如下.

    作者:成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浆细胞性乳腺炎95例诊治体会

    我院1994年10月至2004年10月共治疗经术后病理证实的浆细胞性乳腺炎95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帆;胡凤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导乐陪伴分娩对剖宫产率影响的临床分析

    导乐陪伴分娩[1]是指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由有经验的助产士或医生给予指导和产程观察,由一个家庭成员陪伴的分娩.我院自2002年6月开展导乐陪伴分娩,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尤其是剖宫产率明显下降.为了探讨导乐陪伴分娩对剖宫产率的影响,现将我们导乐陪伴分娩的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梁作双;刘春兰;徐宝友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经肛门局部切除治疗低位直肠癌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局部切除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2000年局部切除治疗直肠癌2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①27例肿瘤距肛缘均<7 cm.②21例肿瘤直径≤2 cm,6例>2 cm.③27例均为直肠腺癌,T0期10例,T1期13例,T2期4例.④术后2例发生排便障碍,1例发生肠道出血.⑤有3例出现局部复发,其中1例再次经肛门扩大切除治愈,另外2例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⑥本组病例术后随访均超过5年,5年生存率为92.6%(25/27).结论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经肛门局部切除治疗早期直肠癌可取得很好的疗效.

    作者:王荣华;李希路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腹腔镜修补术24例体会

    自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后,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和应用,腹腔镜外科手术无论在手术数量和范围方面,均积累了大量经验.腹腔镜用于溃疡病穿孔的治疗,首先由Mouret等报告,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该方法与开腹单纯修补术具有同样的适应证[1].作为微创外科的典型代表,其具备的不违反经典的外科手术原则、损伤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被迅速推广.作者在2003年5月-2005年10月,对24例胃溃疡穿孔行急诊腹腔镜修补术,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永刚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静脉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4例临床观察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2年12月-2005年12月,我们对2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室进行了溶栓治疗.其中男22例,女2例,大者66岁,小者42岁,平均51岁.前壁6例,前间壁、下壁3例,均发病在6 h内,平均3.8 h,胸痛持续超过30 min.含化硝酸甘油无缓解,心电图示有两个以上导联ST段抬高,无异常Q波,均无溶栓禁忌证.

    作者:刘彩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甘露聚糖肽对促进乙肝疫苗接种者抗体形成的疗效观察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疾病.接种乙肝疫苗是人体抵抗HBV侵袭的卓有成效的方法.但是接种乙肝疫苗后,成人约有15%~30%接种者无免疫应答.为何接种乙肝疫苗后不产生免疫应答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本研究选择健康成年人经0、1、6个月接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10μg进行初次免疫后7个月复查无免疫应答124例成年人,再次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并同时加服甘露聚糖肽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锐;王善玲;刘峰;张秀红;武丽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大剂量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是婴幼儿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所致,目前对毛支无特效疗法,以往采用常规剂量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疗效欠佳.我们将以上两药联合大剂量雾化吸入治疗毛支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鲁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