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清海;陈强谱;欧琨;张帆;徐桂珍;周希环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使用彩色多普勒高频探头(12 MHz),对82例高血压病患者和101例健康人常规检测双侧颈动脉.结果:高血压病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为68.29%,健康组为8.91%;相同年龄段高血压病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组,且病变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呈正相关.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高血压病患者更易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孙明丽;秦真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临床上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发病率很高,但口服的药物很贫乏.1999年胃动素受体(motilin receptor, MTL-R)的克隆,为研究促胃动力药物提供了有利的工具.胃动素(motilin,MTL)是由22个氨基酸组成的脑肠肽,具有促进胃肠运动的作用. 红霉素及其衍生物--胃动内酯是一类具有MTL样促进胃肠运动作用的药物,是一种便宜可口服的MTL替代物.有文献表明,红霉素促进胃肠运动的作用是通过MTL-R而实现的,但目前尚无一种化合物与MTL-R的亲和力高于MTL本身.
作者:徐珞;Theo Peeters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一氧化氮合酶主要有三种同工酶:内皮细胞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和可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前两者又称为构成型,它们在生理情况下催化生成少量的一氧化氮执行细胞间信息传递功能.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胰岛素可上调eNOS的表达及活性,从而执行舒张血管的作用.那么,胰岛素对另一种构成型一氧化氮合酶,即nNOS,是否也有调节作用?尚未见直接的实验证据.为了进一步探索胰岛素在神经系统中的调控作用,本实验以体外培养的大鼠神经细胞为实验对象,应用流式细胞术、原位杂交、电子自旋共振等技术方法研究胰岛素对神经细胞中nNOS的调节作用.
作者:袁中瑞;陈融;郭晓笋;李瑞峰;李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为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对心肌的损害,我院近年来对32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进行了心肌酶监测,并与健康对照组心肌酶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石海英;闫安;刘淑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实验探讨丹参对大鼠冷拘束应激性溃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30只,体重230~250 g,随机分为两组,实验动物禁食18 h浸水冷拘束4 h复制应激性胃溃疡的模型.浸水前实验组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实验后观察胃溃疡指数,检测胃酸及胃黏液的分泌.
作者:裴素霞;齐贵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为了掌握本区儿童牙龋患的发病情况,探讨三年来在个幼儿园开展离子透入活动对乳发病率的影响,我们调查了在园接受化物防龋的3~6岁儿童,并对乳龋牙患及预防的调查情况进行分析报告.
作者:谢庆芝;朱胜美;谢庆环;张连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眼眶骨折的CT征象,提高其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分析100例眼眶骨折的临床与CT资料,并分为3组.Ⅰ组为爆裂骨折:眼眶骨折而眶缘无骨折;Ⅱ组为直接骨折,合并眶缘骨折;Ⅲ组为复合骨折,包括上述两种骨折.结果:100例眶骨骨折中,Ⅰ组有59例,占59%;Ⅱ组有26例,占26%;Ⅲ组有15例,占15%.爆裂性骨折以内、下壁多见;直接骨折以外壁骨折为主;复合骨折各壁均可发生.结论:CT检查能清楚显示眼眶骨折及眶内容物的损伤情况,为临床处理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赵湘;吴立德;马吉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老年人痴呆的病种分类,临床症状,影像特点和诊断、鉴别诊断方法.方法:采用综合分析方法对108例老年人(60岁以上)痴呆患者进行临床症状观察,神经心理、MRI检查,总结各种痴呆的特点及诊断要点.结果:108例老年人痴呆中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50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40例,混合性痴呆(mixed dementia,MD)18例;卒中病史在AD组中无,在VD和MD组中分别为45例和8例;神经系统局灶征在AD组中无,VD和MD组分别为48例和5例;影像学变化VD组多发性脑梗死45例,AD组全部有脑萎缩,MD组全部有脑萎缩和腔隙性脑梗死;3种痴呆均存在记忆力障碍.结论:①老年人痴呆以VD多见,AD次之;②老年人痴呆各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变化;③老年人痴呆的诊断要符合痴呆的诊断标准,再根据VD、AD、MD的标准进行分型.
作者:刘明;闫红梅;张秀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微血管是由内皮细胞单层和基膜组成的一层半选择性通透屏障,控制着血管内外物质交换;微血管通透性是指血液成分通过微血管壁到血管外的现象,既包括正常情况下无损伤组织的微血管对水分和亲水性物质的通透,又包括某些病理状态下微血管对大分子物质尤其是血浆蛋白通透性增加及其伴随的大量水分的漏出,因而其直接关系到组织细胞和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病理条件下的异常变化.定量研究微血管通透性变化规律有助于了解炎症、烧伤、休克等许多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病理生理基础.
作者:牟道玉;王述昀;邵东风;宋军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我们对脐带缠绕与羊水过少的关系,羊水性状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薄万红;王铭;董春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随着异位妊娠诊疗技术的发展,其保守治疗的无创伤性之优势尤为突出[1].为此,我们将传统的中药与米非司酮联合用于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结果明显优于单纯中药保守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鞠文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脑出血病人在应激状态下引起高代谢,导致机体负氮平衡,影响患者免疫防御能力,同时高代谢后器官功能不全是常见的死亡原因,早期营养能帮助病人增强抵抗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自1998年11月至今,我们对53例GCS评分<10分的脑出血病人实行早期肠内营养.本组53例病人较前期病人,营养状况、并发症发生率,均有明显改善.提示早期营养对病人的恢复有明显的疗效,而且肠内营养(EN)不仅维持病人营养状况,更重要的是维持内脏器官的各种生理功能,较全肠外营养(TPN)有明显的优点.
作者:朱文梅;王会溪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蛇毒与内皮素(ET)有共同的祖基因、同源染色体结构和相似的生物学效应.前期整体动物实验发现,含抗蛇毒中药半边莲的中药方剂不能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水平,但显著降低动脉内皮细胞合成和释放ET,并进而证明半边莲生物总碱是保护动脉内皮细胞和抑制动脉SMC增殖的有效成分.本课题采用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建立培养的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模型,初步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半边莲生物总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根据增殖活性和毒性实验确定半边莲生物总碱的有效浓度范围.
作者:王婧婧;范秀珍;陈融;李莉;胡维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我院自1996年8月-2002年7月对5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共69膝,应用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取得了较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罗亮;韩兴冰;张爱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在体实验探讨香丹注射液(成分为丹参、降香)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Wistar大鼠60只,体重250~350g,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IR+NS,B组为IR+香丹注射液.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10 min,松开丝线复灌20 min,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结扎冠状动脉同时A组经股静脉推注NS,B组推注香丹注射液.处死动物测定心肌匀浆中MDA含量,SOD活力,Na+-K+-ATP酶和Ca2+-ATP酶的活性,光镜观察心肌变化.
作者:齐贵胜;裴素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红霉素注射液在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疾病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其肠道反应及注射部位疼痛的发生率非常高,为减少红毒素的副作用,本文对几种配伍用药的情况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毛素英;李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生期新生儿常见的颅内病变,长期以来对HIE的治疗均限于支持疗法和对症处理.我院2001年1月-2003年1月在原有治疗的基础上,加纳洛酮、维思肽治疗36例新生儿HIE,并作了随访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金焕;李玉华;韩淑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尿激酶血肿内灌注联合静脉应用疏血通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80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联合治疗组40例,对照组(常规疗法)40例.比较2组患者疗效、并发症及致残率.结果:联合治疗组临床症状很快好转,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住院2周时疗效,联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05),并发症显著降低.随访半年,病人恢复良好者,联合治疗组24例,对照组12例,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25).结论:早期尿激酶血肿内灌注联合静脉应用疏血通疗效显著.
作者:吴刚;程方敏;周风平;王忠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麻醉苏醒期烦躁较常见,与麻醉中用药、苏醒期应用催醒药和术后疼痛等有关.考虑术前患者存在许多心理问题,术前心理内稳态失衡可能与麻醉苏醒期烦躁有关.因此进行该研究,以期观察术前心理支持疗法对麻醉苏醒期烦躁发生率的影响.
作者:李鸿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我院自1999年10月至2003年10月收治68例高血压脑病患者,均在发病72 h之内经颅脑CT和MRI检查证实在椎基底动脉供血区顶枕叶发生脑水肿,当血压降低后水肿即可逆性消散.
作者:王爱茹;杨合田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