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动素受体突变对胃动素和红霉素激活作用的影响

徐珞;Theo Peeters

关键词:胃动素受体, 胃动素, 红霉素, 谷氨酸
摘要:临床上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发病率很高,但口服的药物很贫乏.1999年胃动素受体(motilin receptor, MTL-R)的克隆,为研究促胃动力药物提供了有利的工具.胃动素(motilin,MTL)是由22个氨基酸组成的脑肠肽,具有促进胃肠运动的作用. 红霉素及其衍生物--胃动内酯是一类具有MTL样促进胃肠运动作用的药物,是一种便宜可口服的MTL替代物.有文献表明,红霉素促进胃肠运动的作用是通过MTL-R而实现的,但目前尚无一种化合物与MTL-R的亲和力高于MTL本身.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高压氧治疗进展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的宫内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的新生儿脑损伤,可引起新生儿死亡和神经系统后遗症.近年由于采取三项支持疗法和三项对症处理,HIE患儿的存活率显著提高,其后遗症发生率亦明显降低.90年代后期,采用高压氧(HBO)治疗HIE有了很大进展.诸多资料表明HBO治疗HIE有明显效果,可加快患儿症状消失,明显改善其后期的智力和运动发育,降低脑瘫、癫痫、智力低下等发生率.

    作者:刘于嫣;朱明哲;冯学斌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疗法的体会

    近年来,我们治疗2例出生体重低于1500 g的早产儿,1例患有胃壁肌层缺损并破裂,另1例回肠扭转并坏死,经手术治疗配合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疗法,均获痊愈,报告如下.

    作者:于泽秋;贾灵芝;樊其忠;傅廷亮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中药熏洗治疗足癣200例

    1980-2003年,我们用中药煎剂熏洗治疗足癣200例,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治疗情况及临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寇惠英;王洪霞;魏铭;张连同;姜学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动脉外膜炎细胞浸润与apoE-/-小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灶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E基因剔除(apoE-/-)小鼠冠状动脉外膜炎性细胞在粥样硬化(AS)病灶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演变过程,探讨外膜炎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和作用.

    作者:王建丽;高春荣;李莉;阎树昕;郭晓笋;陈融;胡维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血清心肌酶的改变

    为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对心肌的损害,我院近年来对32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进行了心肌酶监测,并与健康对照组心肌酶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石海英;闫安;刘淑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骨膦脂质体诱导巨噬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利用薄膜法制备的骨膦脂质体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凋亡.方法:利用骨膦脂质体体外诱导不同时间阶段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凋亡,然后利用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 经1.2%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骨膦脂质体诱导腹腔巨噬细胞,3 h即有梯状带,但不甚明显;12 h梯状带比较明显;24 h出现清晰的特征性梯状带.结论:骨膦脂质体能够诱导腹腔巨噬细胞凋亡.

    作者:刘福青;韩玉霞;孙慧静;郑凤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超声波快速石蜡切片在术中快速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与体会

    1999年12月-2003年12月,我们利用超声波快速处理仪应用于术中快速病理诊断,共完成35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新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滨城区3~6岁儿童近三年乳牙龋患情况调查报告

    为了掌握本区儿童牙龋患的发病情况,探讨三年来在个幼儿园开展离子透入活动对乳发病率的影响,我们调查了在园接受化物防龋的3~6岁儿童,并对乳龋牙患及预防的调查情况进行分析报告.

    作者:谢庆芝;朱胜美;谢庆环;张连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眼眶骨折的CT诊断

    目的:探讨眼眶骨折的CT征象,提高其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分析100例眼眶骨折的临床与CT资料,并分为3组.Ⅰ组为爆裂骨折:眼眶骨折而眶缘无骨折;Ⅱ组为直接骨折,合并眶缘骨折;Ⅲ组为复合骨折,包括上述两种骨折.结果:100例眶骨骨折中,Ⅰ组有59例,占59%;Ⅱ组有26例,占26%;Ⅲ组有15例,占15%.爆裂性骨折以内、下壁多见;直接骨折以外壁骨折为主;复合骨折各壁均可发生.结论:CT检查能清楚显示眼眶骨折及眶内容物的损伤情况,为临床处理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赵湘;吴立德;马吉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器官局限性前列腺癌中NF-kB和IL-12的表达

    以往的研究表明,前列腺癌组织中TNF-α活性增加,且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目的是检测TNF-α的两个下游因子NF-kB和IL-12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通过免疫组化分析发现,NF-kB的两个常见亚基p65和p50,在正常前列腺和前列腺良性增生的腺上皮和小管上皮细胞浆中表达,而在前列腺恶性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前述组织.

    作者:于小玲;孙向荣;叶俊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迟发性脾破裂28例诊治分析

    我院1998年1月-2003年12月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病人176例,其中迟发性脾破裂28例,占同期脾破裂病人的15.9%,现报告如下.术为妥.

    作者:戚晓庄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糖皮质激素对柯萨奇B3病毒感染小鼠免疫状态的调控

    目的:研究病毒性心肌炎时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机体免疫指标的调控作用.方法:将240只4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40只,包括正常对照组、激素对照组、病毒对照组、早期激素治疗组、中期激素治疗组和晚期激素治疗组.正常对照组每只小鼠腹腔接种0.1 ml不含病毒的Eagle液,其他组每只小鼠均腹腔接种0.1 ml 107.5TCID50/ml的柯萨奇B3(CVB3)病毒液.正常及病毒对照组小鼠均予以生理盐水0.2 ml灌胃,激素治疗组小鼠分别在感染病毒后不同时期给予泼尼松1 mg/kg,灌胃给药10 d.采用膜联蛋白V(Annexin V)联合碘化丙啶(PI)染色双参数技术,即Annexin V/PI法,通过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胸腺、脾脏淋巴细胞的凋亡,应用流式细胞仪自动细胞计数法测定外周血及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心磷脂抗体(ACA).结果:正常小鼠外周血、胸腺、脾脏有少量淋巴细胞凋亡,短期服用激素不升高淋巴细胞凋亡率;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淋巴细胞凋亡增加,应用激素治疗可诱导活化淋巴细胞凋亡,减少其对心肌细胞的浸润.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外周血CD+3、CD+4、CD+8下降与应用激素治疗的心肌炎小鼠CD+3、CD+4、CD+8下降无显著性差异.正常小鼠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很低,病毒性心肌炎小鼠ACA阳性率升高,早期及中期应用激素可降低ACA阳性率.结论:病毒性心肌炎应用激素治疗对细胞免疫功能无严重不良影响,还可明显抑制细胞毒T淋巴细胞对心肌的损害作用以及降低自身免疫应答.

    作者:王述昀;宋军华;邵东风;陈融;李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不同浓度半边莲生物总碱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蛇毒与内皮素(ET)有共同的祖基因、同源染色体结构和相似的生物学效应.前期整体动物实验发现,含抗蛇毒中药半边莲的中药方剂不能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水平,但显著降低动脉内皮细胞合成和释放ET,并进而证明半边莲生物总碱是保护动脉内皮细胞和抑制动脉SMC增殖的有效成分.本课题采用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建立培养的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模型,初步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半边莲生物总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根据增殖活性和毒性实验确定半边莲生物总碱的有效浓度范围.

    作者:王婧婧;范秀珍;陈融;李莉;胡维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X线分析

    当纤维环发生退行性变或纤维环局部发育脆弱,椎间盘又受超负荷压力时,髓核可突破周围组织结构的限制而发生移位.向上或向下方穿过软骨板进入椎体,形成Schmorls结节;向后或后外侧移位可压迫硬膜囊和/或脊神经根产生一系列神经症状[1].本文就手术证实的由于纤维环部分或完全破裂所致髓核等椎间盘组织后突或脱出的182例进行临床X线分析,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刘勇;史永刚;李天金;殷志杰;董艳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脑出血病人早期肠内营养疗效观察

    脑出血病人在应激状态下引起高代谢,导致机体负氮平衡,影响患者免疫防御能力,同时高代谢后器官功能不全是常见的死亡原因,早期营养能帮助病人增强抵抗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自1998年11月至今,我们对53例GCS评分<10分的脑出血病人实行早期肠内营养.本组53例病人较前期病人,营养状况、并发症发生率,均有明显改善.提示早期营养对病人的恢复有明显的疗效,而且肠内营养(EN)不仅维持病人营养状况,更重要的是维持内脏器官的各种生理功能,较全肠外营养(TPN)有明显的优点.

    作者:朱文梅;王会溪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白花蛇舌草对小鼠骨髓细胞增殖和IL-2生成的影响

    目的:从免疫学方面探讨白花蛇舌草对小鼠骨髓细胞增殖反应和IL-2生成的影响.方法:用100%白花蛇舌草水煎液定期给小鼠连续灌胃15 d,1次/天,检测小鼠骨髓细胞增殖反应和IL-2的产生.结果:白花蛇舌草对以上两项免疫学指标均有明显增强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白花蛇舌草可促进小鼠骨髓细胞增殖反应和IL-2的分泌.

    作者:孟玮;邱世翠;刘志强;韩兆东;张海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丹参对大鼠冷拘束应激性溃疡的影响

    目的:通过实验探讨丹参对大鼠冷拘束应激性溃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30只,体重230~250 g,随机分为两组,实验动物禁食18 h浸水冷拘束4 h复制应激性胃溃疡的模型.浸水前实验组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实验后观察胃溃疡指数,检测胃酸及胃黏液的分泌.

    作者:裴素霞;齐贵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败血症大鼠促炎性细胞因子与炎性细胞变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败血症大鼠不同时间血浆促炎性细胞因子(IL-8、TNF-α)及外周血液和腹腔渗出液中炎性细胞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盲肠结扎加穿刺法复制大鼠败血症模型,分别在0、8、16 h取血和腹腔渗出液,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浆IL-8、TNF-α含量;用光镜计数外周血和腹腔渗出液中的白细胞数.结果:败血症组大鼠8、16 h血浆IL-8、TNF-α水平均较0 h明显增高(P<0.01),且以8 h增高更为显著,败血症组大鼠血浆IL-8、TNF-α在8、16 h均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8 h和16 h水平(P<0.05);败血症组大鼠8、16 h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较0 h明显降低(P<0.01),且呈递减趋势,败血症组大鼠8、16 h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明显低于假手术对照组;败血症大鼠腹腔渗出液中白细胞计数8、16 h较0 h明显增高(P<0.01),且呈递增趋势;败血症组大鼠8、16 h腹腔渗出液中白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结论:IL-8、TNF-α在大鼠败血症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败血症大鼠外周血和腹腔渗出液中炎性细胞异常分布与IL-8、TNF-α密切相关.

    作者:石增立;刘凤;于小玲;王宝娃;董晓青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蚤休总皂甙与半边莲生物碱对内皮素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合成影响的对比研究

    前期工作显示,清热解毒类中药半边莲和蚤休对动脉内皮具有一定保护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半边莲上述保护作用的有效成分主要是其生物碱组分,而蚤休的有效成分为其总蚤甙.按照祖国医学的观点,半边莲与蚤休同属抗蛇毒中药,其药用机制基本相同;按照现代医学观点,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病变为动脉内皮损伤,其中,动脉内皮细胞的内皮素(endothelin,ET)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表达失衡是重要参与因素.

    作者:陈融;李莉;温海涛;邴鲁军;李瑞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胃动素受体突变对胃动素和红霉素激活作用的影响

    临床上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发病率很高,但口服的药物很贫乏.1999年胃动素受体(motilin receptor, MTL-R)的克隆,为研究促胃动力药物提供了有利的工具.胃动素(motilin,MTL)是由22个氨基酸组成的脑肠肽,具有促进胃肠运动的作用. 红霉素及其衍生物--胃动内酯是一类具有MTL样促进胃肠运动作用的药物,是一种便宜可口服的MTL替代物.有文献表明,红霉素促进胃肠运动的作用是通过MTL-R而实现的,但目前尚无一种化合物与MTL-R的亲和力高于MTL本身.

    作者:徐珞;Theo Peeters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