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杏枝;李宗峰
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是近20多年来研究为活跃和发展进步快的领域.1977年Gruentzig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开创了介入性心脏病学的新纪元.据估计,2001年全世界进行了各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约260万例,仅在美国即达89万例.我国于1984年开始了PCI,2001年完成了2万余例,发展较为迅速.
作者:李跃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加用米索前列醇对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的影响.方法:将305例早孕妇女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于首服米索前列醇3~4 h后,直肠给予200 μg米索前列醇,对照组不直肠给药.结果:两组完全流产率、平均阴道出血时间、阴道出血量差异都有极显著性.结论:药物流产后加用米索前列醇能缩短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
作者:张洪芹;张英姿;崔景晶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桡骨下端骨折是常见的骨科疾病,往往伴有下尺桡关节的脱位,如果早期不能正确的复位,导致后期骨折的畸形愈合.下尺桡关节处于脱位状态,腕关节处于桡偏畸形,不但影响了外观,也严重的影响到腕关节的旋转功能,必须通过手术截骨矫形治疗,才能矫正桡偏畸形.过去的手术可行尺骨小头切除,但往往影响到手的握力,并且遗留腕关节的疼痛,影响到病人的生活质量,我科应用桡骨下端截骨并尺骨假关节成形术治疗此类病人11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岳思东;王希兖;朱晓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自1996年开始我们采用5 ml一次性注射器(7号针头)代替传统骨穿针,进行小儿胸骨骨髓穿刺85例,均获成功,报告如下.
作者:王燕莉;慈惠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顺铂(PDD)和卡介苗(BCG)化学免疫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88例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患者分为两组:①PDD和BCG交替组44例,PDD 60 mg和BCG 60 mg,每周1次进行交替膀胱灌注,共灌注12次,以后每1个月交替灌注1次,持续2年;②BCG组44例,BCG 120 mg每周膀胱灌注1次,连续6次,以后每1个月1次,持续2年.结果:随访2~7年,平均4年,PDD和BCG交替组复发率为9.1%,BCG组复发率为25%,两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DD和BCG交替膀胱灌注预防治膀胱癌术后复发优于单用BCG灌注.
作者:安成涛;安成功;于秋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自1997年1月我室开展介入性超声以来,已对65例盆腔囊肿进行了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酒精硬化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牛卫东;李剑戈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患者,女,27岁,因人工流产后阴道流血20+d入院.患者平时月经规律,于25 d前因停经44d在本院行人工流产,术中取出陈旧性绒毛,术后病理示妊娠.人流后阴道少量流血至今,偶有下腹痛,B超示右附件妊娠,以宫外孕入院治疗.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无异常;外阴(-),阴道畅,宫口见咖啡样物,并陈旧性出血,宫体中位略大,活动好,压痛(+).行腹腔镜右输卵管切除术,术中见右输卵管壶腹部充血增粗,呈紫蓝色,同侧卵巢、子宫及对侧附件无异常,盆腔无积血.术后病理报告:右输卵管壶腹部妊娠.
作者:周立;于加海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评价贲门失弛缓症球囊扩张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0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行球囊扩张术.结果:20例患者共进行了31次球囊扩张,人均1.5次(其中12例扩张1次,5例扩张2次,3例扩张3次).术后患者吞咽困难明显缓解,主要并发症为疼痛和返流.术后随访无症状期为3~13个月.结论:球囊扩张术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孙殿敬;薛海波;秦东京;庄悦新;赵明东;张培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儿童时期主要的生活环境是家庭,家庭是儿童少年接触社会的第一场所,是他们认识社会准则和建立行为规范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儿童的教育方式将直接影响其心理行为的发育.有人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提出[1],在影响儿童行为发育的环境因素中,教育方式是主要因素.为进一步明确家长育儿方式对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我们对600名4~5岁的学龄前儿童行为及家长育儿方式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
作者:孙殿凤;刘金兰;李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进性肾炎(RPGN),起病急,病情进展快,若无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病人多于半年之内死亡.我们分析了我院住院的30例PRGN的临床病理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宗可诚;张红斌;周芹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系慢性消耗性疾病,由于疾病反复发作,免疫成分大量消耗.为观察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病人血清补体 C3、C4水平的变化,自1998年11月-2000年4月,我们对部分住院治疗的慢性肺心病病人血清 C3、C4水平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爱君;乔秀丽;滕海风;张剑;张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以其钠盐形式存在于关节滑液中,是关节滑液的主要成分,也是软骨基质的成分之一,是由滑膜B型细胞分泌的,关节液的许多特性和生理作用与它有关,已在关节外科、眼科、腹部外科等临床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在颞下颌关节中的作用已被人们认识并开始应用.
作者:刘爱良;李宁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伊曲康唑治疗脓癣资料较少,有报道其对小孢子菌的疗效较差[1].近年来我科收治28例脓癣患者,应用伊曲康唑加外用药物治疗,效果良好,分析如下.
作者:王秀敏;王素萍;苏培茂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孕妇26岁,公交车司机,孕1产0.孕30周查体时胎心不规律入院.孕妇月经规律,停经早期无妊娠反应.孕5个月时曾无明显诱因出现少量阴道流血,未诊治好转.孕五个半月时自觉胎动良好,孕24、28周二次查体胎心均好.孕妇既往体健,孕期无病毒性疾病或用药史,无放射线接触史.无糖尿病或先心病等遗传病史.入院查体孕妇无异常,听胎心率约130次/min,强弱不一,呈二联律、三联律样.偶有胎心率120~140次/min且无早搏.辅助检查:①胎心监护无明显基线,记录呈上、下两条点线状,上条约150次/min,不连续;下条约75次/min,不连续,显示器为70~90次/min.
作者:郝凤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乳癌是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尽管目前手术方式很多,但传统的乳癌根治术仍是治疗此病的主要术式.由于手术损伤范围大,术后因皮瓣处理不当所致的皮下积血、感染、皮瓣坏死等近期并发症较多.自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我们共施行乳癌根治术27例,随机分成皮瓣戳孔加压包扎组(甲组)和皮下置管负压吸引组(乙组),结果显示皮瓣戳孔加压包扎法能有效地防止上述并发症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荣海;辛宗海;王美先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合并症之一.糖尿病人一旦发生肾脏损害,将出现持续性蛋白尿,且病情不可逆转,常呈进行性发展,直到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因此DN已成为糖尿病病人,尤其是年轻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近年来,随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广泛应用,发现ACEI除有降压作用外,还能降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及糖尿病肾病等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尿蛋白的排泄量,延缓肾功能不全的进展,改善预后[1~2].我们选用ACEI抑制剂--洛丁新对糖尿病肾病患者104例进行治疗,观察其对蛋白尿的治疗作用.
作者:张洪源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标准和分类均存在较多的分歧[1].现汇集我院病理科1985-1990年间35例乳腺叶状肿瘤的病例,重新阅片诊断,并根据随访情况进一步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郝青;胡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为了预防脑梗死的复发,我们对1991-2000年在我院住院的548例病人进行了跟踪随访调查,了解脑梗死的复发情况,并按血压正常与否,分为血压控制良好与不良两组,分别对其复发率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石海成;王树德;田俊林;刘树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斑疹伤寒是由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以发热、头痛、皮疹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笔者收集了我科近3年来误诊为病毒性脑炎的7例斑疹伤寒临床资料并分析误诊原因.
作者:陈金波;杨忠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急性心肌梗死(AMI)与稳定型心绞痛之间的一种表现.如果不能恰当及时的处理,病人可能发展成为AMI,甚至猝死,故临床工作中应当充分重视[1].近年来对UAP的治疗研究较多,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意义.UAP治疗的目的是缓解心绞痛症状,降低心脏事件发生率,改善疾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2].我们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采用扩冠、抗凝、溶栓、降脂等措施联合治疗以观察其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的治疗价值.
作者:惠波;栾绪义;李景森;张清潭;曹庆博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