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鲁军
自1997年1月我室开展介入性超声以来,已对65例盆腔囊肿进行了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酒精硬化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牛卫东;李剑戈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髌骨骨折为关节内骨折,移位明显者需手术治疗,以往多采用金属丝棒行张力带固定,缺点是需二次手术取内固定物,我科自1999年3月-2002年3月应用可吸收丝棒治疗髌骨骨折28例,取得成功.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学水;张文涛;刘少举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鼻腔及鼻窦乳头状瘤是鼻部常见良性肿瘤之一,治疗主要靠手术切除,由于术后易复发且恶变率较高,成为临床上难题之一.笔者收集1981-2001年有完整资料58例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吴玉坤;蒲章杰;刘亭彦;蒋东英;马秀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伊曲康唑治疗脓癣资料较少,有报道其对小孢子菌的疗效较差[1].近年来我科收治28例脓癣患者,应用伊曲康唑加外用药物治疗,效果良好,分析如下.
作者:王秀敏;王素萍;苏培茂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老年人高血压(HT)收缩压增高较明显,呈不对称性收缩期或纯收缩期HT.老年人收缩压增高是冠心病、心衰等的危险因子,脉压大是重要的预测指标,随年龄增长,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均明显增高[1].为此,本文分析了有HT病史的老年人AMI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无高血压(NHT)史的老年人AMI临床资料对比,探讨其临床特点.
作者:韩吉福;张清潭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产科常见并发症,笔者回顾性总结1995年7月-2001年7月在本院收治的重度妊高征166例分娩时间及围生儿情况,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秀伟;刘桂凤;冯玉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2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血和赘生物培养阳性15例,超声心动图发现赘生物18例.所有病例在感染活动期手术,彻底清除感染灶,同时纠治先心病.结果:21例治愈,随访5~36个月,均恢复正常学习和工作.1例死亡,死亡率为4.5%.结论:①心脏结构异常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基础病因;②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有重要价值;③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应积极手术治疗.
作者:李勇;邢西忠;张秀辉;张玉春;瞿晓昆;张凤伟;王恩伟;李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患者,女,27岁,因人工流产后阴道流血20+d入院.患者平时月经规律,于25 d前因停经44d在本院行人工流产,术中取出陈旧性绒毛,术后病理示妊娠.人流后阴道少量流血至今,偶有下腹痛,B超示右附件妊娠,以宫外孕入院治疗.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无异常;外阴(-),阴道畅,宫口见咖啡样物,并陈旧性出血,宫体中位略大,活动好,压痛(+).行腹腔镜右输卵管切除术,术中见右输卵管壶腹部充血增粗,呈紫蓝色,同侧卵巢、子宫及对侧附件无异常,盆腔无积血.术后病理报告:右输卵管壶腹部妊娠.
作者:周立;于加海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过程中,膀胱内大出血较少见,有时处理起来十分困难.我院1999年1月-2002年6月发现大出血4例,经处理,效果满意,现将我们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尹向东;苏雨行;王学东;孙德马;杨存让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美施康定不同给药途径对癌性疼痛的镇痛效果及其副作用.方法:46例经病理确诊的癌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经直肠给药,B组口服给药.均采用美施康定30 mg,每12 h给药一次.结果:A、B组疼痛明显缓解率分别为82.6%、91.3%,经统计学处理其疗效及副作用无明显差异.结论:美施康定直肠给药是癌痛病人安全、有效、简便的给药途径.
作者:赵洪发;蒋雪超;张继宝;周广信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颈髓损伤多继发于颈椎骨折及脱位,但也有一部分颈椎过伸性损伤在X线片上未见骨折和脱位征象,被称为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此类损伤较易漏诊或误诊.我院自1996年5月-2000年5月共医治颈髓损伤102例,其中无骨折脱位型损伤36例,取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分析如下.
作者:李忠华;王廷安;李金伟;张新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妇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欧美国家的发病率较高,我国的发病率近年有升高的趋势,若不及时诊断和处理,多有血栓形成,长时期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质量,少数并发肺栓塞,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故术后预防,早期诊治十分重要.笔者对我院18年来共发生的18例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徐国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患者,男,40岁.因发热、头痛、腰痛5 d入院.查体:T 38.9 ℃,P 92次/min,R 20次/min,BP 14/10 kPa,神志清,精神差,面色潮红,球结膜及咽部充血.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肝区及双肾区叩击痛.
作者:裴丽欣;张士森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院在1994年12月-2000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157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其中87例溶栓后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现就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作者:詹志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从1976年FAB分型方案提出至今,多数医院仍以形态学观察为主,随着医学检验的不断发展,人们认识到,骨髓细胞染色体的异常,对急性白血病(AL)的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我院自1998年开始对初诊的AL患者,除形态学观察外,还开展了白血病细胞的染色体检查,现将成功地做了核型分析的52例病人染色体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韩爱兰;方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1990年3月-2000年12月,我院共收治60岁以上老年人胆囊炎胆石症76例,现结合文献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双江;苗红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评价贲门失弛缓症球囊扩张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0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行球囊扩张术.结果:20例患者共进行了31次球囊扩张,人均1.5次(其中12例扩张1次,5例扩张2次,3例扩张3次).术后患者吞咽困难明显缓解,主要并发症为疼痛和返流.术后随访无症状期为3~13个月.结论:球囊扩张术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孙殿敬;薛海波;秦东京;庄悦新;赵明东;张培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椎管减压术后病人,促进功能缺损恢复、降低致残率的方法.方法:对128例脊髓损伤椎管减压术后功能康复期病人,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68例,对照组60例,常规治疗药物相同.结果:高压氧治疗组功能恢复治愈率为20.6%,总有效率为97.1%,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压氧是促进脊髓损伤术后病人功能缺损恢复的有效方法,具有疗程短、见效快、致残率低等优点.
作者:周升新;李萍;祝成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60年代初,ADR监测体制相继在一些发达国家建立,它虽不能阻止不良反应的发生,但却能及早的监测出来,可大程度的减少ADR对人类的影响,并为药品的安全性提供证据.我院建立ADR监测中心以来,将重点放在新药的ADR或老药少见的ADR上,共收到呈报的各类ADR共56例,将其作一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洁;何旭东;李冬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加用米索前列醇对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的影响.方法:将305例早孕妇女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于首服米索前列醇3~4 h后,直肠给予200 μg米索前列醇,对照组不直肠给药.结果:两组完全流产率、平均阴道出血时间、阴道出血量差异都有极显著性.结论:药物流产后加用米索前列醇能缩短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
作者:张洪芹;张英姿;崔景晶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