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哲君
胎儿脐带异常是导致围生儿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常见的为脐带绕颈.我国脐带绕颈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0%~25%.笔者初步探讨B超联合胎心监护对胎儿脐带绕颈情况进行产前监测的价值.
作者:孙彩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年来,国内外异位妊娠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随着早期诊断技术的进步,为药物保守治疗提供了条件,甲氨蝶呤作为一种滋养细胞高度敏感的化疗药物,用于异位妊娠的药物保守治疗已被一致公认[1].笔者用新型孕酮拮抗剂米非司酮配伍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收到较好疗效.
作者:韩美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者,男,39岁,2002年1月2日在当地乡村牙所修牙时,不慎气管内误入麻花钻头,当日下午前来我科就治.我们应用Olympus-BF-ZT10型纤维支气管镜,常规局麻下插镜,在右下基底段发现异物,异物随呼吸上下活动,时隐时现,术者再次用2%的利多卡因5 ml局部喷洒,然后进钳夹取,几次未能成功,经仔细观察,发现钻头直径大于活检钳开口,故用活检钳夹取失败,而改用活检钳和毛刷芯的细钢丝联合套取.术者将毛刷芯的细钢丝从活检钳勺部的孔中穿出,与活检钳并行经支气管镜活检通道达气管异物处,先将活检钳张开,然后推进毛刷芯的细钢丝,在支气管镜头部前段形成一个形套取异物,看到异物被套入形圈内后关闭活检钳,拉紧毛刷芯的细钢丝,异物被套牢后,随气管镜一并拉出,取异物成功.取出异物后,再次插支气管镜,注入庆大霉素8万u、甲硝唑20 ml预防感染.
作者:刘惠青;李玉珍;闫爱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评价4种抗青光眼药物对新诊青光眼病人呼吸循环系统及眼内压的影响.方法:收集新诊青光眼患者141例,进行全面的眼科、心血管及呼吸系统检查,包括心电图及肺活量测定.每位病人应用4种青光眼药物中的一种,连续观察3个月,随机选择一眼记录,4组间行χ2检验及变异数分析.结果:无论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组还是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hronic closed-angle glaucoma,CCAG)组,latanoprost都显示出明显的降眼压作用,眼压分别降低8.9 mmHg(P=0.005)和4.1 mmHg(P=0.33).应用博利尼定(brimonidine)者41%发生全身性副作用;应用噻吗洛尔(timolol)者伴有心率减慢和肺活量降低;应用倍他洛尔(betaxolol)的病人55%以上自述有眼球刺激症状,28%的病人需改用其他治疗方法.结论:拉他前列素(latanoprost)控制眼压的效果良好,且全身和局部副作用发生率低,可作为青光眼初始治疗的首选药物.鉴于老年青光眼患者有潜在的可逆性呼吸功能障碍,噻吗洛尔所致的呼吸储备降低应加以考虑.博利尼定的应用伴有大量的难以预料的全身副作用.倍他洛尔导致眼球刺激,控制眼压的效果较差.建议局部应用β受体阻断药治疗青光眼时,应进行肺活量测定.
作者:张晶;周玉梅;代惠琴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病毒性脑炎是儿科近年来常见的颅内感染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我们采用醒脑静注射液结合西药常规疗法治疗急性病毒性脑炎患儿5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淑华;王英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自1998年以来,笔者对难以取得病理结果的肺周围型实性占位病变20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肺穿刺活检,取得了较理想的病理结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佑生;刘纳新;杨启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在医院感染监测控制过程中,我们发现血液病科的医院感染有其独特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了更好的监测和控制其医院感染,我们对其进行了连续一年的监测调查,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刘建钧;王秀华;石新华;王炳玲;刘新利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西沙必利与胃动素均有促进胃肠运动的作用[1,2].胃溃疡患者有胃动力减退的现象,在胃溃疡综合治疗中,西沙必利能否通过调节胃动素的分泌,改善胃动力不足的症状.笔者通过对48例胃溃疡及46例浅表性胃炎两组患者的临床研究,探讨西沙必利与胃动素的关系.
作者:许珊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流行性出血热(EHF)系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其病程长,易误诊,有着较高的病死率.现将1988年以来发生于我辖区的EHF 236例分析如下.
作者:吴守良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胰腺位于肝外门静脉循环枢纽,胰腺的病变可直接影响门静脉系统,尤以与脾静脉关系更为密切,它可以导致孤立性脾静脉血栓形成,以致脾静脉血回流障碍,脾脏内压力升高,脾脏肿大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导致门静脉高压症的形成.此类门静脉高压症中,诊断上容易误诊.我们诊治4例,现予以报告.
作者:盖俊华;张曙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例1.女,11岁,因右上腹疼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乏力,尿黄20 d于2002年1月26日收入传染病房.查体:T 36.5℃,P 76次/min,R 19次/min,BP 12/7 kPa,神志清,精神差,巩膜及全身皮肤重度黄染,皮肤粘膜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肋下2 cm,剑突下3 cm,质中缘钝,触痛明显,脾肋下未触及,肝区叩痛(+).肝功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659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1 670 U/L,直接胆红素(DBIL)295.55 μmol/L,总胆红素(TBIL)458.06 μmol/L,HBsAg阴性,腹部B超符合急性肝炎声像图表现.入院诊断为急性黄疸型肝炎.给予相应治疗,病情逐渐加重,且出现发热,T 37.0~38.1 ℃,鼻出血不止;血常规:RBC 3.69×1012/L,HGB 95 g/L,PC 70×109/L,WBC 1.2×109/L,Lym 0.59,MID 0.08,Gr 0.33;甲肝抗体、乙肝五项均阴性.住院第7天,行骨髓穿刺示:原、幼淋巴细胞占71%,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1),住院第10天,患儿死于脑出血.
作者:燕惠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伴有Q波的心肌炎临床少见,病情严重易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笔者将我院近年所见急性Q波心肌炎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作对比,为两者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何随荣;王健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病人越来越多,合并糖尿病的大肠癌病人也逐年增加.我院自1998-2000年间共收治合并糖尿病的大肠癌病人23例进行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彦福;杨堂斗;吕贤荣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院自2001年1月至12月共收治Ⅱ度烧伤患者61例,分别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磨痂术+东方1号药膏+氯霉素注射液)治疗36例(治疗组)和SD-Ag涂创25例(观察组),并进行比较,兹报告如下.
作者:张永刚;蒋淑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肠套叠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352例肠套叠行空气灌肠整复失败改为手术治疗的6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术中3例未发现肠套叠,但有回肠压迫性水肿.徒手复位42例,肠切除13例,必须切除阑尾、憩室各3例,死亡2例.结论:小儿肠套叠,一般情况好,在X线荧屏下,可适当延长注气时间,增加注气压力.对中毒严重、肠生机不良者,采用肠切除术.
作者:闫学翔;杨庆岩;于永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1.1 对象本院1995-2000年收住脑血管病患者480例,其中男299例,女181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65岁.均符合中华医学会1995年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且经颅脑CT或脑脊液检查证实.
作者:刘明;张秀华;刘莹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分泌性中耳炎为耳科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以鼓室积液和听力下降为特征的疾病,轻者为一过性,重者迁延不愈,病程可长达5年以上,容易复发.近年来,许多国内外耳科专家对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进行研讨,但尚无统一结论,其临床治疗方法繁多,疗效也不尽相同,尚不能令人满意,在工作中每遇到迁延不愈、反复发作者颇感棘手.笔者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获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福喜;徐永哲;闫浩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腹小切口子宫手术的优点.方法:对本院因子宫良性疾病需手术治疗的150例行下腹小横切口手术,并对手术方法及步骤进行改良,与同期内子宫良性疾病需手术治疗的50例腹部正中纵切口进行比较及术后随访.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总出血量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排气时间、切口愈合及术后腹壁瘢痕形成等方面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研究组术中出血少,术后排气快,术后病率低,切口愈合好,瘢痕形成小,无网膜及肠管粘连,病人痛苦小.
作者:王桂梅;任爱兰;魏敏;李家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急诊大出血病人回收自体血液的再输入.方法:选18例急诊大出血病人进行自体血液回收(自体组),根据病情分别进行Ⅰ法-回收血液过滤后回输病人,Ⅱ法-经离心、洗涤后回输,Ⅲ法-两者结合等不同处理.观察其对纠正休克的效果,围术期血常规、生化和肝功变化,输血并发症的发生及病人预后情况,并与同期12例大出血输库血病人(对照组)比较.结果:17/18例病人痊愈出院.回收自体血共6.3万ml,回收率为87.5%,结合输入晶、胶体液,维持循环稳定.对照组需输入大量库血,且死亡率高.结论:术中自体血回输是抢救急诊大出血病人的重要措施.
作者:田国刚;袁振涛;张海山;刘美凤;王继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食管、贲门癌易引起管腔狭窄、吞咽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置放内支架是改善吞咽困难,提高中晚期食管、贲门癌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重要手段.兹收集有完整的诊疗随访资料,因各种原因失去手术机会,置放内支架治疗的11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蒋忠铭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