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做好免疫组化的几点体会

朱玉红;吕增华

关键词:免疫组化, 病理诊断
摘要: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是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和病理形态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病理诊断和基础研究,为疾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和判断预后提供了重要依据.但是,由于影响免疫组化的因素较多,任一环节操作上的不当都可能造成整个实验的失败.为此,我们对免疫组化程序中的一些主要技术问题进行了实际探索,现结合我们所做的两个典型的例子讨论如下.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周林频谱治疗仪促进伤口愈合的临床观察

    伤口愈合是外科病人康复的终末环节,其是否愈合是手术成败的关键.为了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感染机会,缩短病人住院时间,我们采用周林频谱治疗仪对小腿外伤及手术病人伤口进行照射,将结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翠华;方秀新;张玉枝;李风英;黄秀芝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冷冻切片1 027例病理诊断分析

    冷冻切片作为一种快速病理诊断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因其诊断过程短,准确率高,为临床手术中确定良恶性及手术范围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为了进一步提高冷冻切片诊断水平,现将我院病理科术中冷冻切片1 027例进行分析总结.

    作者:田东;张祥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牙源性颌下间隙感染引发脓胸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60岁,于2001年7月6日因呼吸困难入住内科,后经内科检查以胸腔积液转至外科行右胸腔插管对口引流术,放出腐臭脓液约1 000 ml,用0.2%替硝唑注射液与配有青霉素的生理盐水交替冲洗,到冲洗液清亮为止,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引流.症状明显改善,但脓液仍断断续续流出.

    作者:杨伟;乔立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股骨旋转缩短截骨在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治疗中的应用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一旦保守治疗失败,即需手术治疗.手术目的旨在改善股骨头的包容,使其同心圆复位.为纠正股骨颈过大的前倾角及减少股骨头臼间的压力,预防股骨头坏死,可行股骨近端缩短旋转截骨.我院骨科应用该手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3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岳思东;王希兖;朱晓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气管导管治疗肺脓肿24例疗效观察

    近年来,我们利用纤支镜留置导管结合X线表现对肺脓肿进行抽吸、冲洗,并局部用药取得了良好疗效.现对我们治疗过的24例肺脓肿进行回顾总结,介绍如下.

    作者:孔建营;王玉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尿道膀胱镜治疗尿道损伤63例

    我院自1994年以来,利用尿道膀胱镜置管治疗男性尿道损伤63例,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天亭;李杰;孙冠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水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我院从2000年5月-2001年6月采用水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0例,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程振兰;舒美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内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目的:观察内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内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术.结果:8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吞咽困难症状完全缓解,近期有效率为100%.无大出血与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安全有效,是该病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吴广利;许春华;陈传福;牟爱芹;崔树华;朱培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葛根与消栓通络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常见病多发病,以阵发性眩晕为主要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我们运用葛根与消栓通络胶囊治疗该病,利用多普勒脑血流超声检查仪观察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变化,均有明显改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俊美;邢宪坤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庆大霉素等药物喉滴配合水杨酸钠离子透入治疗急慢性声带炎临床观察

    声带炎主要因发声过度,滥用嗓音,持续超负荷用声而造成声带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声门闭合不良,临床表现以声音嘶哑、发声疲劳为主.我们采用庆大霉素、玻璃酸酶等药物释液直接喉滴声带,配合水杨酸钠离子透入治疗声带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殷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近年来,我们采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翠莲;伊学;于建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髂窝脓肿误诊股疝1例

    患者,男,39岁.因右下腹疼痛、腹胀、右下肢活动受限伴发热2 d收入内科.查体见右腹股沟区肿胀、压痛,腹部稍隆起,右下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无移动性浊音.给予抗生素防治感染及对症处理.24 h后逐渐出现右下腹疼痛加剧,并扩散至全腹,腹胀加重,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腹部透视见多个气液平面.以右股疝嵌顿致绞窄性肠梗阻转入外科.

    作者:周主青;唐骅;张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缺血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缺血性结肠炎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断步骤.方法:回顾1990年5月-2001年7月间37例病例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缺血性结肠炎病因达12种,血管阻塞性因素近70%,51~70岁年龄段者62.2%,发病部位75%于左半结肠,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部触痛、便血、腹泻及腹胀,约90%急性发病.钡灌肠检查80%显示有肠粘膜紊乱、点片状溃疡或肠管挛缩等,结肠镜检查依结肠缺血程度不同而有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肠腔变形及狭窄等.结论:缺血性结肠炎多数病因为肠血流阻塞性病变,急性发作的腹痛是其临床特点,内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牟卫平;李兰英;尹洪民;崔书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老年轻度认知障碍之间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甲状腺功能与老年轻度认知障碍(MCI)的相关性,探讨激素分泌和作用异常在MCI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放免方法测定120例老年MCI患者和153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TT3、TT4、FT3、FT4、TSH水平,并用MMSE量表进行临床智能精神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老年MCI组患者血清TT4、FT4下降,而TSH升高(P<0.01),且TT4、FT4与MMSE呈正相关,TSH与MMSE呈负相关.结论:甲状腺激素分泌和作用异常是老年认知障碍的重要发病因素,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所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

    作者:宋守君;张杰涛;孙国建;朱玉琴;韩学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在校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学生的主要心理障碍的性质,以便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方法:使用<心理健康测查表>(PHI)对在校学生进行心理测验,首先从整体上与常模做对照,观察与常模的差异,再统计各分量表标准分(T分)超过70的人数,统计心理障碍的发生人数.再将各分量表分数明显升高的人数进行统计,了解各类心理障碍发生的频率.结果:在校学生PHI各分量表原始分与常模没有明显差异,各分量表分数均在正常范围.某一分量表或多个分量表T分超过70的人数为115人,占总数的10.79%,其中男生占12.30%,女生占8.64%.按超过的人数将各分量表排位,由高到低依此为:男生--躯体化、焦虑、抑郁、病态人格、脱离现实、兴奋状态、疑心;女生--躯体化、抑郁、疑心、焦虑、病态人格、脱离现实、兴奋状态.结论:有障碍的学生中主要是SOM、ANX、DEP分量表升高明显,学生的心理障碍主要是神经症性障碍.PHI测查简便易行,对及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车白;孙锦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2例

    1 临床资料病例1.男,36岁,木工,因突发意识不清12 h入院.患者于12 h前休息时突发意识不清,伴恶心、呕吐,无肢体抽搐及大小便失禁.既往史不详.入院后查体:T 37.3 ℃,P 75/min,R 20/min,BP 170/90 mmHg,一般情况差,昏睡,右侧瞳孔散大,左瞳孔缩小,可见自发性垂直眼震,左鼻唇沟浅,四肢发作性伸性强直,左上、下肢自发活动少,左下肢病理征(+),右下肢病理征(±).

    作者:郑麒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鼻内窥镜下蝶腭孔电凝术治疗变应性鼻炎

    变应性鼻炎是临床上难以治愈的一种疾病.近两年来,我们采用鼻内窥镜下鼻腔电凝蝶腭孔区粘膜--蝶腭孔电凝术治疗2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获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该方法是在直视下,定位准确,电凝程度易掌握,病人痛苦小,简单易行,同时可进行双侧治疗.

    作者:吴玉坤;刘亭彦;蒲章杰;马秀芳;蒋东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巨大单发子宫体肌壁间平滑肌瘤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53岁,因下腹部包块13余年,明显增大3~4年,下腹坠胀伴腰痛5 d,于2001年3月5日入院.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未见异常,宫颈暴露困难,宫颈Ⅱ度糜烂,宫体规则增大如孕6个月大,质硬无压痛,表面光滑未触及结节,双侧附件未扪及异常.B超示:①子宫增大,宫体右侧肌瘤体积约为20 cm×13.6 cm×12.5 cm大,内膜不清晰,内部回声不均.

    作者:郝凤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HRCT在颞骨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HRCT在颞骨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1例颞骨病变患者行薄层轴位扫描,其中10例加薄层冠扫.结果:51例患者中,外伤8例,先天畸形14例,中耳乳突炎24例,肿瘤5例,分别进行影像学特点分析.结论:HRCT对颞骨病变有良好显示,是目前好的检查方法.

    作者:周善伟;刘凯;刘新疆;姜保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胸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附19例报告)

    目的:探讨胸椎间盘突出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例中央型、旁正中型、外侧型胸椎间盘突出症进行了椎板切除减压和椎体后外侧切除肋骨横突入路手术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疗效令人满意,其中9例优,6例良,2例可,2例差.结论:后外侧切除肋骨横突入路对中央型胸椎间盘突出摘除彻底,而半椎板切除对外侧或软性胸椎间盘突出比较适宜.

    作者:刘俊宾;夏仁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