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乙肝宁颗粒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8例疗效观察

綦秀丽;孙永花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乙肝宁颗粒剂, 治疗
摘要:乙肝宁颗粒剂由黄芪、党参、首乌、丹参、茵陈等13味中药组成.近几年临床上广泛使用,疗效确切,被卫生部确定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首选药物.从1997年初起,我院肝病门诊应用湖南省长沙九芝堂制药厂生产的乙肝宁颗粒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人58例,疗效明显,将有关资料总结如下.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再生障碍性贫血误诊为冠心病1例

    患女,65岁,心慌、气短3个月,活动后加重,有时心前区疼痛,休息后可缓解,同时伴有乏力、头晕.曾在当地医院按冠心病治疗(用药不详),不见好转,且逐渐加重,转来我院.既往健康,月经生育史无特殊记录.贫血面容,皮肤无出血点,浅淋巴结不大,口唇无紫绀.心率100次/min,律齐,心尖区闻及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不传导.心界不大,腹部未见异常.心电图报告:心肌劳累.超声心动图无异常.血象Hb 4 g, WBC 10×109/L,N 0.39,L 0.59,E 0.02,PC 40×109/L,Ret 0.4%.骨髓象报告:再生障碍性贫血.

    作者:王月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银屑病患者血清及尿中表皮生长因子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评价表皮生长因子(EGF)在银屑病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血清及尿液中EGF含量.结果:银屑病患者血清及尿液中EGF均显著升高.结论:EGF在银屑病初次发病及复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忠永;邱会芬;谭升顺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蓖麻凝集素协同乐铂杀伤非小细胞

    目的:研究蓖麻凝集素(RCA)协同乐铂(Lob)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运用MTT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分别测定原代培养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在Lob、RCA、RCA+Lob的作用下生长增殖的情况.结果:RCA+Lob组细胞生长抑制率(45.0±8.4)%比Lob组(14.2±5.0)%明显增高(P<0.01);RCA+Lob组癌细胞中PCNA的含量低于对照及Lob组(P<0.01).结论:RCA增强Lob对癌细胞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

    作者:徐艳岩;肖军军;刘丹丹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中年脂肪肝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年脂肪肝病人的临床特点.方法:空腹静脉血检测肝功能、血脂、血糖(G)、血浆胰岛素(INS),并分别于餐后0.5、1、2、3 h行糖耐量测定.ELISA法检测乙肝五项和抗-HCV.免疫分析法检测Ⅲ型前胶原蛋白(PIIIP)和层连蛋白(IN).计算体重指数(BMI)和腹围对臀围的比例(ACR).结果:脂肪肝组血脂、G、IN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酒精性、肝炎性脂肪肝血清酶和PIIIP、IN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脂肪肝组与ACR之间存在显著性负相关(r=-0.73,P<0.01).结论:脂肪代谢紊乱是中年脂肪肝发病的始动环节,伴发的心脑血管疾病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酒精性、肝炎性脂肪肝存在纤维化;脂肪肝的胰岛素抵抗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魏秀俊;王竹文;徐新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头颅CT及临床分析

    笔者对12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脑CT结果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对CT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自1995年5月至2000年8月在我院儿科住院并经临床诊断的HIE患儿126例,均符合诊断标准.男72例,女54例;胎龄≤37周者14例,~42周者102例,>42周者10例;Apgar评分:≤3分者16例,~6分者66例,>6分者34例,评分不详者10例,>6分的患儿均有宫内窘迫史或羊水混浊史.

    作者:李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测

    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常用于手术的浸润麻醉、阻滞麻醉、腰麻、硬膜外麻醉、静脉辅助麻醉.中国药典标准中规定用家兔法进行热原检查.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该药的麻醉作用常导致家兔对热原的敏感性降低,药典中规定家兔的注射量又低于大人用量[家兔10 mg/kg,大人用量50 mg/(kg*h)],所以,即使该注射液中内毒素含量超出人用限量,采用家兔法也常出现漏检,故导致经家兔热原检查合格的产品,用于临床后可能出现热原反应,给患者安全用药造成威胁.为此,我们对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的热原检测方法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建立了反应灵敏、快速、准确、操作简便而又经济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以替代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的家兔热原检查法.

    作者:陈桂新;李玉琴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臀部肌肉注射致神经损伤病人28例肌电图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8年8月-2000年9月,我们对28例臀部肌肉注射后致坐骨神经损伤的儿童进行肌电图检查.28例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11个月~5岁,均在注射后10 min~1 h出现下肢剧烈疼痛,不能行走.第一次肌电图检查为注射后5 d~1个月,平均15 d.检查患儿均表现足下垂,跛行.随访8个月,3例基本恢复正常.

    作者:郝华;朱桂玲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便携式腰椎牵引器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0例

    目的:观察便携式腰椎牵引器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方法:使用便携式腰椎牵引器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同时以腰椎牵引床牵引治疗组作对照.结果:治疗组360例,临床观察和随访资料表明,优275例(占76.4%),良71例(占19.7%),优良率为96.1%;对照组270例,优152例(占56.3%),良80例(占29.63%),优良率为85.93%,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便携式腰椎牵引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闵凡锦;许春胜;张卫国;齐传厚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亚临床状态治疗观察

    目的:研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1995-1997年门诊和住院确诊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亚临床状态患者116例,随机分A组和B组.A组给予禁食高碘食物,B组作为对照组饮食习惯不变.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TSH、FT3、FT4、甲状腺吸131I率.随访时间为4年.随访期间每6个月测定一次血清TSH、FT3、FT4,若血清TSH、FT3、FT4有异常者再测定甲状腺吸131I率.结果:禁食高碘食物组(A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患病率比对照组有降低趋势,χ2=5.06,P<0.05.结论: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高危人群,尤其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亚临床状态患者,禁食高碘食物可以延缓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发生、发展.

    作者:王秀云;杨旭东;赵兴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伸膝装置粘连松解治疗膝关节僵硬(附41例报告)

    对膝部外伤及组成膝关节各骨骨折的治疗,既要尽早使伤口及骨折愈合,又要大限度地恢复膝关节功能.但常常由于伸膝装置粘连致关节僵硬,使患者不能正常地工作及生活.我院自1992年1月-1999年12月,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特点,选用非手术或手术治疗膝关节僵硬病人41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新春;李保文;房清敏;穆卫东;陈方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多巴胺与速尿连日腹腔内注射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

    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占我院同期肝硬化腹水住院病人的17.4%,虽占比例不大,但不同于一般肝性腹水,其腹水量大,腹水持续时间长,利尿效应差.我院自1997年5月至2000年10月采用多巴胺20~40 mg,速尿40~80 mg连日腹腔内注射治疗43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43例顽固性腹水,男27例,女16例;年龄大者81岁,小者25岁;肝炎后肝硬化31例,酒精性4例,淤血性3例,药物性2例,胆汁淤积性1例,病因不明者2例.饮食,保肝,口服及静脉应用利尿剂,补充有效循环血容量等综合措施治疗无效.有18例24 h尿量不足500 ml,腹部膨胀难以平卧,17例血清蛋白<25 g/L,13例血清钠<120 mmol/L.

    作者:牟卫平;张晓荣;林钦;高金祥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双黄连注射液致不良反应5例

    双黄连注射液广泛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扁桃体炎等病毒或细菌感染的疾病.随其临床上广泛使用,出现的不良反应也逐渐增多.笔者在临床中发现5例,报告如下.1 皮肤过敏患者男性,76岁.因左髂骨隐痛、咳嗽、发热住院.给予双黄连注射液6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输入约30 min后,患者诉胸背部瘙痒,出现散在红色小丘疹.立即停止输液,给予地塞米松20 mg静脉注入,异丙嗪12.5 mg肌肉注射,约5 min后皮疹消退.次日继续输注该液体,约15 min时又出现上述情况.再次抗过敏治疗,约5 min后皮疹消退.

    作者:田霞;李惠滨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医务人员下呼吸道感染37例临床分析

    我们收治下呼吸道感染医务人员37例,与同期收治的38例社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观察对象自1997年1月至2000年12月,我们收治患下呼吸道感染的医务人员37例作为观察组,其中医疗人员19人,护理人员15人,药剂人员3人;男22人,女15人;诊断为肺炎20例,急性支气管炎15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2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49.6岁.同期观察社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38例作为对照组.其中农民26例,工人8例,干部4例;男24例,女14例;诊断为肺炎23例,急性支气管炎12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3例;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50.2岁.

    作者:兰成孝;崔莉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闭合性腹部脏器损伤110例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近12年来,我们共手术治疗闭合性腹部脏器损伤患者110例.其中男80例,女30例,平均年龄26.5岁.伤后就诊时间:5 h内65例,6~12 h 24例,13~20 h 12例,21~48 h 4例,2 d以上5例.外伤原因:车祸66例,民事纠纷11例,工矿作业性外伤14例,农村建筑性外伤19例.体征和检查:腹膜刺激征阳性者103例,占93.6%;腹腔穿刺阳性者98例,占89%;穿刺抽出不凝全血者93例,占94.8%.腹部透视84例,其中12例见膈下游离气体.血红蛋白在5 g以下者29例,占19.3%;血压在休克水平以下者47例,占42.7%.损伤类型及合并症:脾破裂28例,其中合并肾挫伤2例;肋骨骨折12例;肝破裂12例,合并胰腺损伤1例;上肢骨折1例;空肠破裂15例;结肠破裂5例;回肠损伤13例;肾破裂11例;胃破裂14例;膀胱破裂12例.110例均行手术治疗.28例脾破裂中24例行脾切除术,4例行脾破裂修补术.12例肝破裂,9例行肝破裂修补术,3例行清创止血术.47例胃肠破裂31例行修补术,16例行肠切除、肠吻合术.11例肾破裂,10例行修补术,1例行肾切除术.12例膀胱破裂均行膀胱修补术.

    作者:郝传海;赵怀启;王洁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静滴人血白蛋白致过敏性休克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8岁.胃癌术后于2000年10月12日入院.入院后第2天静滴20%人血白蛋白50 ml(10 g),1.5 ml/min.当滴入30 ml时,病人突然意识障碍,呼之不应,脉搏测不清,心跳微弱,叹息样呼吸,血压4/0 kPa(30/0 mmHg),T 38.2 ℃,口唇紫绀,口鼻涌出大量泡沫样痰液,双肺布满水泡音.心电图示房颤.立即高流量吸氧,静注呼吸兴奋剂、氨茶碱0.25 g,停用白蛋白,静滴50%葡萄糖500 ml加多巴胺80 mg和阿拉明38 mg.5 min后,能扪清桡动脉搏动,140次/min,呼吸微弱规则,血压8/6 kPa(60/mmHg).20 min后,意识清楚,血压11/7.5 kPa(82/56 mmHg),病情逐渐好转并稳定.次日上午10点再次静注人血白蛋白,当滴入10 ml时,病人又突然出现上述类似症状,继而出现皮疹、搔痒.立即停用白蛋白,肌注盐酸异丙嗪25 mg和对症处理,2 h后病人渐趋平稳.

    作者:王英;王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剖宫产术后肺水肿5例报告

    肺水肿并非剖宫产手术的直接并发症,而是由妊娠期孕产妇各种并发症使心功能储备能力下降,加之术后补液不当所致的肺功能失调.我们自1995年以来遇到肺水肿者5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英姿;李宗青;于金香;崔玉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阴道分泌物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敏分析

    近年来,葡萄球菌引起阴道炎的病例明显增多,且耐药现象较为普遍,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笔者自1998年6月至2000年4月对1 028份阴道分泌物进行培养,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优势菌,现分析如下.

    作者:李炳法;刘永云;鞠胜芝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血液透析抢救急性肾功能衰竭32例体会

    血液透析(HD)是抢救及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有效的措施.早期HD可以预防或缩短ARF患者病程及降低死亡率,同时HD可稳定机体内环境,清除机体代谢产物,对高钾血症、水钠潴留所致肺水肿、脑水肿、代谢性酸中毒均可纠正,使患者顺利度过少尿期,提高ARF治愈率.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0年12月应用HD抢救治疗各种病因所致ARF者32例,疗效肯定,现报告如下.

    作者:屈明芬;刘玉夏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乳腺癌根治术389例分析

    笔者收集1985-1999年手术治疗的乳腺癌病人389例,对其手术方式、手术感染率、再手术率以及5年、10年存活率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89例,男1例,女388例;年龄22~79岁,中位年龄46岁.左乳癌200例,右乳癌189例.全部病例属临床Ⅰ、Ⅱ期病例.其中340例病人接受乳腺癌根治术,10例接受乳腺癌扩大根治术,39例接受乳腺癌仿根治术.

    作者:杨宏新;张庆广;李玉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近年来用普通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已获得肯定疗效,但因在治疗中发生出血而限制了其广泛应用.近期国外报道用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1,2].笔者对1998年8月至2000年2月收治的34例脑梗死患者应用LMWH治疗,并设对照组对比研究,以探讨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安可英;郭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