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硬膜外腔中注入麻黄碱预防剖宫产术中血压下降

李士兰;代振英

关键词:麻黄碱, 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 血压
摘要:硬膜外麻醉是产科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而硬膜外麻醉下血压下降发生率为32%~72%[1].血压显著下降可使子宫-胎盘血流严重减少,即使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使母体血压回升,但因子宫动脉收缩,并不能增加子宫-胎盘血量.根本问题在于防止血压显著降低和维持母体循环系统的稳定,从而减少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笔者通过在局麻药中加入一定剂量的麻黄碱维持母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稳定,预防剖宫产术中血压下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母婴同室降低新生儿红臀发病率的观察

    新生儿红臀是发病率高、易并发其他疾病的病症之一.我院自1994年8月实行母婴同室,其发病率较以前明显降低.现就我院实行母婴同室前后各1年中新生儿红臀发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母婴同室后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共1 280例为观察组,其中顺产儿854例,难产儿426例,平均住院天数5.6 d.实行母婴同室前1993年8月至1994年7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1 141例为对照组,其中顺产儿921例,难产儿350例,平均住院天数为4.98 d.

    作者:胡玉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医务人员下呼吸道感染37例临床分析

    我们收治下呼吸道感染医务人员37例,与同期收治的38例社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观察对象自1997年1月至2000年12月,我们收治患下呼吸道感染的医务人员37例作为观察组,其中医疗人员19人,护理人员15人,药剂人员3人;男22人,女15人;诊断为肺炎20例,急性支气管炎15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2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49.6岁.同期观察社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38例作为对照组.其中农民26例,工人8例,干部4例;男24例,女14例;诊断为肺炎23例,急性支气管炎12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3例;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50.2岁.

    作者:兰成孝;崔莉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测

    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常用于手术的浸润麻醉、阻滞麻醉、腰麻、硬膜外麻醉、静脉辅助麻醉.中国药典标准中规定用家兔法进行热原检查.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该药的麻醉作用常导致家兔对热原的敏感性降低,药典中规定家兔的注射量又低于大人用量[家兔10 mg/kg,大人用量50 mg/(kg*h)],所以,即使该注射液中内毒素含量超出人用限量,采用家兔法也常出现漏检,故导致经家兔热原检查合格的产品,用于临床后可能出现热原反应,给患者安全用药造成威胁.为此,我们对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的热原检测方法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建立了反应灵敏、快速、准确、操作简便而又经济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以替代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的家兔热原检查法.

    作者:陈桂新;李玉琴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剖宫产术后肺水肿5例报告

    肺水肿并非剖宫产手术的直接并发症,而是由妊娠期孕产妇各种并发症使心功能储备能力下降,加之术后补液不当所致的肺功能失调.我们自1995年以来遇到肺水肿者5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英姿;李宗青;于金香;崔玉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胰岛素抵抗与脑梗死的关系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IR)、血脂异常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脑梗死病人急性期和恢复期胰岛素、血脂并与健康对照比较.结果:脑梗死病人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可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褚文政;王维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再生障碍性贫血误诊为冠心病1例

    患女,65岁,心慌、气短3个月,活动后加重,有时心前区疼痛,休息后可缓解,同时伴有乏力、头晕.曾在当地医院按冠心病治疗(用药不详),不见好转,且逐渐加重,转来我院.既往健康,月经生育史无特殊记录.贫血面容,皮肤无出血点,浅淋巴结不大,口唇无紫绀.心率100次/min,律齐,心尖区闻及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不传导.心界不大,腹部未见异常.心电图报告:心肌劳累.超声心动图无异常.血象Hb 4 g, WBC 10×109/L,N 0.39,L 0.59,E 0.02,PC 40×109/L,Ret 0.4%.骨髓象报告:再生障碍性贫血.

    作者:王月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25例

    目的:回顾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冠心病的早期效果和经验.方法:25例冠心病病人92%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10例左室射血分数(EF)≤45%,其中4例<30%.所有患者均有心绞痛症状,CCSⅡ~Ⅳ级.10例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手术,余为低温体外循环(CPB)下手术.14例采用左乳内动脉与左前降支搭桥,余均为大隐静脉桥,人均搭桥3.08支.同期行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TMLR)3例.结果:25例CABG临床效果良好,无手术死亡.术后96%的患者心绞痛症状完全消失.结论:CABG是一种治疗冠心病安全和有效的方法,近期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宋强;盖东和;燕书能;蒋正怀;郭银堂;郭敏;刘明林;赵希学;鲁子仁;陈鑫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冠心病心电图PTFV1改变与心脏形态及功能的关系

    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1)负值增大常表示左心房压力增高,可能为左心衰竭,特别是舒张功能障碍性心力衰竭的早期征象.笔者对56例PTFV1负值增大的冠心病患者行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测心脏结构及功能,并与PTFV1正常者对照,旨在探讨心电图PTFV1与心脏形态的关系及在评估心功能方面的意义.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冠心病组56例,男42例,女14例;年龄50~65岁,平均年龄(58.4±4.5)岁,均符合WHO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其中心绞痛45例,陈旧性心肌梗死11例.除外引起心电图PTFV1异常的其他心肺疾患、心房颤动及心动过速.体检前停用心血管药物1周,必要时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正常对照组52例,男37例,女15例;年龄51~63岁,平均年龄(56.3±2.9)岁.

    作者:王继红;李林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水牛角粉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研究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为自身免疫出血性疾病,有15%~35%患者治疗无效.由于目前尚缺乏治疗本病的特效药,临床上称之为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难治性ITP).12年来我们采用水牛角粉治疗该病患者146例,获得了显著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自1988-2000年共观察本病226例,能接受定期随访、资料完整者219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46例,其中男36例,女110例;年龄12~62岁,平均年龄32.5岁;工人64例,农民38例,干部20例,学生24例;疗程1年~6.8年,平均3.7年.对照组74例,男性24例,女性50例;年龄12~63岁,平均年龄32.6岁;工人25例,农民29例,干部8例,学生12例;疗程1年~6年,平均3.2年.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职业、病程、病情均基本一致.经统计学处理(χ2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病例经系统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骨髓象等证实,并排除继发病因.

    作者:王俊荣;刘风真;吕长俊;武美秀;牟爱芹;陈佳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胃肠舒对小鼠子宫切除术后肠麻痹的影响

    目的:探讨胃肠舒对小鼠子宫切除术后肠麻痹的影响.方法:将雌性小鼠30只,随机分为3组,乙醚麻醉,行子宫切除术,造成疼痛性肠麻痹.用胃肠舒灌胃,观察其对肠蠕动的影响.以生理盐水为空白对照组,普瑞博思为阳性对照组.结果:胃肠舒300 mg/kg,普瑞博思2 mg/kg灌胃,均能提高小鼠肠道卡红推进率,分别为57.88%、46.92%.结论:胃肠舒可促进肠蠕动,加速肠麻痹恢复.

    作者:刘在贵;姜秀清;吕耀凤;陈秀霞;孙贻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大肠肿瘤发生的主要基因学变化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目前已升至消化道肿瘤的第2位.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已认识到本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基因、多阶段、多步骤渐进演化的过程.该过程涉及到众多原癌基因的激活和肿瘤抑制基因的突变和/或失活.另外,近年的研究还发现,某些细胞凋亡调控基因(如Bcl-2等)及细胞因子(如CD44,转化生长因子β1等)在大肠癌的发生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现就近年来有关大肠肿瘤发生的主要基因学变化综述如下.

    作者:刘成霞;张尚忠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硫酸镁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硫酸镁除外用热敷可消肿、消炎、止痛[1],口服用于各种便秘[2]、阻塞性黄疸、慢性胆囊炎及食物和某些中毒[2]的治疗外,据报道尚可静脉内给药治疗支气管哮喘、小儿重症肺炎、百日咳、甲状腺功能亢进、肌强直综合征等疾病的治疗.但近年来对其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研究报道较多,现就其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简述如下.1 心绞痛心脏病猝死病人心脏中的Mg2+含量低于正常,用硫酸镁1 g加10%的葡萄糖溶液20 ml缓慢静注,每日1次,连用10 d治疗,效果较好[3].

    作者:周世凯;周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配合Doula式分娩在分娩镇痛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一种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方法:采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阻滞麻醉并配合Doula式分娩,用于100例进入活跃期的初产妇作为观察组,将单纯采用Doula式分娩的100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及其对产科质量的影响.结果:两组镇痛效果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产程时间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联合阻滞麻醉配合Doula式分娩用于分娩镇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

    作者:王秀芹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近年来用普通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已获得肯定疗效,但因在治疗中发生出血而限制了其广泛应用.近期国外报道用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1,2].笔者对1998年8月至2000年2月收治的34例脑梗死患者应用LMWH治疗,并设对照组对比研究,以探讨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安可英;郭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恶性阻塞性黄疸治疗体会

    阻塞性黄疸的原因以胆管结石、胆管炎症及胆管狭窄为主,恶性肿瘤为次.但恶性阻塞性黄疸起病隐匿,临床上不易早期发现,当出现黄疸时大多已属中晚期,所以在治疗上多以姑息性手术为主.现结合我院自1990年9月至2000年9月治疗的8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资料,作一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80例病人中,男58例,女22例;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57岁.入院时的主要症状均为黄疸,其中术前、术中及术后病理诊断:胰头癌32例,胆总管下端癌18例,胆囊癌6例,肝门胆管癌19例,肝癌压迫肝外胆管引起黄疸5例.术前均经B超和CT检查,确诊者58例,确诊率为72.5%.实验室检查:总胆红素128~485 μmol/L.

    作者:苏英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川琥宁注射液致药物热6例

    1 临床资料我院近2年因静脉滴注川琥宁注射液引起药物热者6例.女5例,男1例;年龄6~50岁.就诊时高热2例,中度热3例,低热1例.全部病例均采用抗生素与川琥宁注射液(哈尔滨三联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联合静脉滴注.川琥宁用量:儿童5~10 mg*kg-1*d-1,成人400~800 mg*d-1溶于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6例均在用药首次滴注过半或结束1 h内出现体温升高,体温达38.5~39.7 ℃,伴畏寒,无皮疹,无胃肠反应及其它不良反应.给予对症治疗.其中2例次日继续用该药治疗又出现上述情况,疑为川琥宁所致发热反应而停药,其它药物治疗继续.停药当天体温正常者4例,低热2例,后未再出现体温升高,可见发热为该药所致.6例中1例有青霉素药物过敏史.

    作者:靳春爱;侯晓燕;丁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急性氟乙酰胺中毒42例报告

    近年来,氟乙酰胺等有机氟内吸性杀虫剂中毒者较少见,自1994年5月至1998年7月,我们共收治急性氟乙酰胺中毒病人42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42例,男25例,女17例;<3岁者12例,~5岁者24例,~10者岁4例,>10岁者2例,全部经口误服中毒.发现时间短者50 min,长者12 h.1.2 中毒程度轻度者12例,中度者19例,重度者11例(死亡3例).

    作者:孙登军;赵振乾;郭念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后部球周麻醉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后部球周麻醉作为眼内手术的一种局麻方式,因其安全有效,并发症少,越来越受到眼科医师的认可.笔者对50例病人行人工晶体植入术,现就后部球周麻醉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为我院眼科1999年3-6月间集中大批行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者,均为老年性白内障病人.其中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者15例,现代囊外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者35例.术中均顺利一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男31例,女19例;年龄49~72岁,平均年龄63.1岁.

    作者:李卫国;孙晓波;王延飞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NS加单方丹参注射液与易善力联合静脉滴注治疗脂肪肝并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脂肪肝100例,男性61例,女性39例;年龄30~60岁,平均年龄36岁.按临床超声影像诊断学标准:轻度40例,中度39例,重度21例.血糖6.5~7.0 μmol/L(酶法)32例,余正常.乙肝病毒标志物:HBsAg、抗-HBc均阳性20例,余80例全部阴性.HBsAg、抗-HBc20例肝活检病理定性诊断(按照1995年北京全国第5次肝炎防治诊断标准)轻度慢性乙型肝炎15例,中度慢性肝炎5例.彩超检查:使用美国GE公司产SYSTGM、FIUE,探头3.5MHz.检查肝、胆、脾.

    作者:伊方善;韩向义;甘天福;王万忠;崔守永;孙希峰;刘桂香;黄爱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药物不能控制持续高眼压的手术治疗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应迅速使用强有力的局部和全身综合性降眼内压药物治疗,待眼压降至正常,炎症反应静止后即选择手术.如经充分药物治疗24 h后仍不能有效控制眼内压,即应急症进行降眼内压手术,以挽救和保护视功能.我院1990年2月-2000年10月间,对住院的26例26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持续高眼压经药物治疗24 h仍不能控制者,施行了小梁切除术,取得了较理想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春;郭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