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emberton髋臼成形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吴铁男;郭宏钰;张云飞

关键词:髋臼成形术, 外科手术,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Pemberton髋臼成形术在发育性髋脱位的治疗上具有哪些优势.方法:采用Pemberton髋臼成形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脱位106例116髋,男19例29髋,女87例87髋.左侧46髋,右侧50髋,双侧20髋.年龄18个月~13岁,平均7岁3个月,其中18个月~6岁99髋,7~13岁17髋.116髋均采用Pemberton髋臼成形术或内收肌、髂腰肌切断加Pemberton髋臼成形术加转子下股骨短缩、旋转截骨术.95髋单纯行Pemberton髋臼成形术.余21髋行全套手术.双侧髋脱位患儿均先做一侧,1年后再做另一侧,同时将第1次手术股骨内固定钢板取除.结果:病例随访时间2~10年,平均6年.按照Muihrh和Seddon标准进行功能评定,优67髋,良34髋,可10髋,差5髋,优良率87%.结论:Pemberton髋臼成形术适用于多个年龄段的儿童发育性髋脱位患者,疗效肯定,在发育性髋脱位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骨伤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髌骨上极套状骨折1例

    患者,男,14岁,因砸伤致右膝疼痛、活动受限1h入院.患者入院前1h不惧被石椅靠背砸伤石膝,当即剧烈疼痛,继而右膝肿胀,不敢活动,来院就诊.

    作者:王永军;刘宗仁;苏山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手法治疗髌股关节紊乱

    髌股关节紊乱(髌骨倾斜、髌骨半脱位)是髌骨不稳定的常见原因,而髌骨排列和运动轨迹异常及由此形成的应力分布异常所造成的关节软骨损伤,是髌股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是髌股关节常见病.表现为膝前疼痛、髌骨轨迹异常和髌股关节软骨损伤.随着人们对以软骨退变为主要特征的膝关节骨关节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髌股关节紊乱在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占有很高比例,其治疗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膝关节骨关节病的疗效.2005年12月至2007年4月完成病例治疗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俞国旭;魏敏民;徐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中国骨伤》杂志论文中存在的统计学错误辨析(8)

    本文在前7期统计学错误辨析系列文章的基础上,继续对<中国骨伤>杂志2006年与2007年第8期所刊载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和经验交流文章进行考察.由于之前的7篇文章中对于统计学的各个方面已经有了较为全面的说明,这里不再作整体性的讨论,而只是针对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给予强调,主要涵盖实验设计中的对照原则、重复测量设计的统计分析和不同类型列联表的分析.

    作者:柳伟伟;胡良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病理性表达的临床对照试验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fitis,AS)活动期骶髂关节滑膜的病理性表达及意义.方法:通过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活动期AS患者与对照组(骨盆骨折患者)骶髂关节滑膜组织中VEGF的表达,用图像分析系统比较它们的表达差异.结果:在活动期AS患者骶髂关节滑膜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而对照组骶髂关节滑膜组织中VEGF阴性表达.阳性细胞计数及平均灰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VEGF为强直性眷柱炎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因子,与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骨与软骨的破坏及成骨硬化过程密切相关,控制VEGF的表达可能阻断AS的骨质破坏及病理性成骨硬化,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钱奕铭;初同伟;李建明;刘玉刚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空心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135例

    自2000年至2006年采用空心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135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35例股骨颈骨折,男72例,女63例;年龄为25~91岁,平均62岁,80岁以上17例.2例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3例合并同侧胫骨平台骨折.车祸伤3例,高处坠伤2例,跌倒受伤130例.

    作者:邹先平;陈晓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肱骨内髁骨折5例

    肱骨内髁骨折是罕见而且非常容易漏诊和误诊的疾病,1998年7月至2007年6月,共发现5例肱骨内髁骨折被误诊,本文分析这些病例并复习有关文献.

    作者:许超;吴承亮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髂骨取骨术后并发症及对策

    髂骨取骨术是一常见手术,其术后并发症也不少见,但并未引起广大临床骨科医师的重视.我们随访到1996年5月至2006年7月因各种原因行髂骨取骨术的患者607例,对其引起并发症的原因与机制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作者:赵福亭;王超;吕爱军;丁树伟;董永伟;赵军旗;张寿强;何福友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全髋置换术治疗感染后髋关节退变7例

    目的:探讨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感染后髋关节退变的适应证和临床疗效.方法:7例有既往髋关节感染病史的髋关节退变,男5例,女2例;年龄30~65岁,平均45.8岁;感染静息期均达10年以上,平均19.5年.术前采用Kim方法评估髋关节畸形的严重程度,其中I型3例,II型4例.术前主要依据体格检查以及检测血沉和C反应蛋白来排除活动性感染.手术采用髋外侧切口,彻底切除关节周围的瘢痕组织,松解软组织,全部选择非骨水泥固定的髋臼假体和股骨假体.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价手术前后髋关节的功能.结果:术后随访21~44个月.平均33.5个月.所有病例无感染复发、下肢神经功能损伤或深静脉栓塞形成等并发症.到末次随访.平均Harnis评分由术前平均44.5分提高到84分,没有出现假体的松动,或明显的假体周围骨溶解.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感染后的髋关节退变,近期临床疗效满意.但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以及术前排除活动性感染的可能.

    作者:杨胜武;朱雄白;李悦;叶澄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后侧腓骨钢板内固定在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治疗的新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42例,对其中资料完整的34例进行分析,男19例,女15例.根据Webe-AO分类:B型28例,C型6例.应用Baird和Jackson评分系统对其术后疗效进行评定,并将骨折类型、骨折固定方法、术后功能锻炼时阃与终功能的关系进行分析.对34例 Weber-A0分型的B型及C型踝关节骨折,采用腓骨后侧钢板内固定.以避免螺钉对关节面的损伤.对同时伴有后踝骨折的病例,同时一个切口对腓骨及后踝进行固定.结果:随访时间1.2~3.2年,平均1.8年.34例中疗效为优24例,良6例,可4例,优良率为88.2%.结论:腓骨后侧钢板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避免了螺钉对关节面的损伤,增加了螺钉的把持力,并可一个切口同时完成外踝及后踝骨折的治疗,为踝关节骨折治疗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作者:朱春桥;许硕贵;吴亚乐;张春才;潘思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手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45例

    目的:探讨应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经手术复住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的髋臼后壁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1例,女14倒;年龄19-68岁,平均37.6岁.合并髋关节脱位者41例.全部后侧Kocher-Langenbeek切口.结果:4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48个月.平均26个月.按Matta的X线复位标准和Matta改良的d'Aubigne临床标准评估,解剖复位38例,满意复位7例;临床结果优30例,良10例,一般5例,优良率为88.9%.本组中发生创伤性关节炎4例.股骨头坏死2例,异位骨化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无切口感染和骨不愈合.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髋臼后壁骨折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骨折复位质量、伤后至手术时间、骨折粉碎程度、手术经验是影响髋臼后壁骨折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陈红卫;赵钢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硬膜外腔注射脉络宁复合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1999年至2003年用将脉络宁复合液用于硬膜外腔注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46例,其中210例完成了36个月远期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天源;侯进才;卢锦玲;徐碌琦;高飞宇;杨玉红;万政佐;支满霞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髋部骨折患者中股骨颈强度的测定

    目的:了解老年髋部骨折和老年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选择1998年至2003年收治的50岁以上老年髋部骨折80例,测定其健侧股骨上端强度(Singh指数),同时选择门诊50岁以上其他原因摄骨盆X线片而无骨盆和股骨上端骨折的患者90例,测定其左侧股骨上端强度,将测得的数值作对比分析.结果:50-60岁组和61-70岁组股骨上端强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70岁以上组的强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其股骨上端强度明显下降,测定Singh指数对预测髋部骨折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兴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Barton骨折

    Barton骨折是桡骨远端背侧、掌侧缘骨折.合并腕的半脱位,是一种较少见的关节内骨折.自1998年以来对2l例Barton骨折患者采用闭合手法整复、石膏夹板外固定治疗,经随访观察,疗效满意.

    作者:胡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重楼总皂苷对多发骨折-脂多糖两次打击模型大鼠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重楼总皂苷(RPTS)对多发骨折一脂多糖两次打击模型大鼠血清TNF-a、IL-1βIL-6水平的影响.方法:6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5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按多发骨折一脂多糖两次打击模型标准制模.制模成功后1 h,除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外各组予以不同浓度的RFIS灌胃,干预后6 h采血,以ELISA法检测血清中 TNF-a、IL-1β及IL-6浓度.结果:大鼠血清TNF-a、IL-1βIL-6浓度,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明显升高(P<0.001),而RPTS各干预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却明显下降(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楼总皂苷可以降低多发骨折一脂多糖两次打击模型大鼠血清中的TNF-a、IL-1β及IL-6水平.

    作者:周满红;贺华经;潘勇;单立婧;马懿;刘洋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股骨颈前倾角导向器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自2003年至2007年,采用自行设计的股骨颈前倾角导向器用于股骨颈穿钉手术中,其中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与粗隆问骨折21例,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5例,共计36例,应用方便,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王振奎;高杰;孙泰安;朱承涛;赵红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脊柱外固定器的研制及其在胸腰椎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胸腰椎骨折传统治疗方法多以开放复位内固定为主,手术创伤大,出血多,且术后因坚强内固定产生的应力遮挡导致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时有发生.2002年11月至2005年12月,自行设计一种脊柱骨折外固定器应用于临床,收治各类胸腰椎骨折共45例,疗效满意.

    作者:宋西正;汪向东;王文军;刘洪;韦建;王麓山;姚女兆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枢椎椎弓根拉力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Hangman骨折

    目的:探讨枢椎椎弓根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Hangman骨折的适应证,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3年7月至2007年6月共收治Hangman骨折患者28例.Levine-Edwards分型:I型6例.Ⅱ型17例.Ⅱa型5例.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D级3例,E级7例.取C2侧块中点为进针点.根据C2椎弓根的内缘和上缘走行确定进针方向,向头侧倾斜25°~30°,向中线倾斜30°~35°.应用测深器确定螺钉长度,一般为24~30mm.结果:术中未发生椎动脉损伤及其他并发症.术后所有患者随访4~48个月,平均20个月.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所有骨折均在术后6个月愈合,颈椎活动范围接近正常,未出现颈椎不稳和螺钉松动.结论:单节段枢椎椎弓根拉力螺钉内固定技术可使Hangman骨折获得良好的即刺稳定性,且较少干扰上颈椎的生理功能.其适应证应限于骨折可复住的病例.

    作者:胡勇;马维虎;徐荣明;阮永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Pemberton髋臼成形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目的:探讨分析Pemberton髋臼成形术在发育性髋脱位的治疗上具有哪些优势.方法:采用Pemberton髋臼成形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脱位106例116髋,男19例29髋,女87例87髋.左侧46髋,右侧50髋,双侧20髋.年龄18个月~13岁,平均7岁3个月,其中18个月~6岁99髋,7~13岁17髋.116髋均采用Pemberton髋臼成形术或内收肌、髂腰肌切断加Pemberton髋臼成形术加转子下股骨短缩、旋转截骨术.95髋单纯行Pemberton髋臼成形术.余21髋行全套手术.双侧髋脱位患儿均先做一侧,1年后再做另一侧,同时将第1次手术股骨内固定钢板取除.结果:病例随访时间2~10年,平均6年.按照Muihrh和Seddon标准进行功能评定,优67髋,良34髋,可10髋,差5髋,优良率87%.结论:Pemberton髋臼成形术适用于多个年龄段的儿童发育性髋脱位患者,疗效肯定,在发育性髋脱位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吴铁男;郭宏钰;张云飞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治疗中青年肱骨近端骨折疗效的比较

    肱骨近端骨折手术内固定材料有多种,各具有其适应证,特别是近年来肱骨近端锁定钢板(10cking proximal humerus plate.LPHP)对老年或伴骨质疏松患者的使用,报道比普通钢板(T形及三叶草形钢板)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及可靠的疗效.但锁定钢板价格相当昂贵,是普通钢板的数倍.那么对中青年LPHP是否具有同样的性价比?是否可取而代之(普通钢板)?自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采用普通钢板和LPHP治疗中青年肱骨近端骨折59例,回顾性分析两种固定方法的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盛子建;马越虹;田耜奇;顾建月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内固定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分析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交通事故及坠落伤引起的胫骨平台骨折病例逐渐增多.胫骨平台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治疗不当会出现创伤性关节炎、关节不稳定及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目前多主张手术干预.2000年至2006年收治63例胫骨平台骨折,现对内固定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各种具体的治疗方法,以期进一步提高手术的远期效果.

    作者:黄海涛;周中;江宁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中国骨伤杂志

中国骨伤杂志

主管:中国果树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