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天源;侯进才;卢锦玲;徐碌琦;高飞宇;杨玉红;万政佐;支满霞
目的:探讨分析Pemberton髋臼成形术在发育性髋脱位的治疗上具有哪些优势.方法:采用Pemberton髋臼成形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脱位106例116髋,男19例29髋,女87例87髋.左侧46髋,右侧50髋,双侧20髋.年龄18个月~13岁,平均7岁3个月,其中18个月~6岁99髋,7~13岁17髋.116髋均采用Pemberton髋臼成形术或内收肌、髂腰肌切断加Pemberton髋臼成形术加转子下股骨短缩、旋转截骨术.95髋单纯行Pemberton髋臼成形术.余21髋行全套手术.双侧髋脱位患儿均先做一侧,1年后再做另一侧,同时将第1次手术股骨内固定钢板取除.结果:病例随访时间2~10年,平均6年.按照Muihrh和Seddon标准进行功能评定,优67髋,良34髋,可10髋,差5髋,优良率87%.结论:Pemberton髋臼成形术适用于多个年龄段的儿童发育性髋脱位患者,疗效肯定,在发育性髋脱位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吴铁男;郭宏钰;张云飞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随着现代交通和工农渔业的快速发展,骨折、脱位合并四肢主干血管损伤者也随之增加.动脉开放损伤容易诊断,多能得到及时治疗,而闭合性损伤容易被忽视而漏诊或误诊,如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轻者造成患肢缺血性损害,部分肢体功能丧失,重者则须截肢.甚至危及生命.自2000年至2006年收治四肢主干动脉闭合损伤患者34例,修复动脉34条.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红军;毕卫伟;王晨霖;丛海波;隋海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应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经手术复住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的髋臼后壁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1例,女14倒;年龄19-68岁,平均37.6岁.合并髋关节脱位者41例.全部后侧Kocher-Langenbeek切口.结果:4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48个月.平均26个月.按Matta的X线复位标准和Matta改良的d'Aubigne临床标准评估,解剖复位38例,满意复位7例;临床结果优30例,良10例,一般5例,优良率为88.9%.本组中发生创伤性关节炎4例.股骨头坏死2例,异位骨化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无切口感染和骨不愈合.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髋臼后壁骨折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骨折复位质量、伤后至手术时间、骨折粉碎程度、手术经验是影响髋臼后壁骨折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陈红卫;赵钢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治疗的新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42例,对其中资料完整的34例进行分析,男19例,女15例.根据Webe-AO分类:B型28例,C型6例.应用Baird和Jackson评分系统对其术后疗效进行评定,并将骨折类型、骨折固定方法、术后功能锻炼时阃与终功能的关系进行分析.对34例 Weber-A0分型的B型及C型踝关节骨折,采用腓骨后侧钢板内固定.以避免螺钉对关节面的损伤.对同时伴有后踝骨折的病例,同时一个切口对腓骨及后踝进行固定.结果:随访时间1.2~3.2年,平均1.8年.34例中疗效为优24例,良6例,可4例,优良率为88.2%.结论:腓骨后侧钢板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避免了螺钉对关节面的损伤,增加了螺钉的把持力,并可一个切口同时完成外踝及后踝骨折的治疗,为踝关节骨折治疗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作者:朱春桥;许硕贵;吴亚乐;张春才;潘思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嵌甲合并感染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足部疾病,多见于足部(足母)趾,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对趾甲护理不当及外伤等,导致趾甲向深部勾状生长,长人甲皱襞并嵌入甲沟内,使甲沟消失,引起甲畸形[1].同时局部多合并有感染,因局部引流不畅,常导致感染时轻时重反复发作.近年来由于女性对足部趾甲美容及护理不当或不正确的修剪趾甲,经常穿高跟鞋等原因,使足部嵌甲合并感染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作者:李庆霖;刘俊志;李惠斌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感染后髋关节退变的适应证和临床疗效.方法:7例有既往髋关节感染病史的髋关节退变,男5例,女2例;年龄30~65岁,平均45.8岁;感染静息期均达10年以上,平均19.5年.术前采用Kim方法评估髋关节畸形的严重程度,其中I型3例,II型4例.术前主要依据体格检查以及检测血沉和C反应蛋白来排除活动性感染.手术采用髋外侧切口,彻底切除关节周围的瘢痕组织,松解软组织,全部选择非骨水泥固定的髋臼假体和股骨假体.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价手术前后髋关节的功能.结果:术后随访21~44个月.平均33.5个月.所有病例无感染复发、下肢神经功能损伤或深静脉栓塞形成等并发症.到末次随访.平均Harnis评分由术前平均44.5分提高到84分,没有出现假体的松动,或明显的假体周围骨溶解.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感染后的髋关节退变,近期临床疗效满意.但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以及术前排除活动性感染的可能.
作者:杨胜武;朱雄白;李悦;叶澄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患者,男,14岁,因砸伤致右膝疼痛、活动受限1h入院.患者入院前1h不惧被石椅靠背砸伤石膝,当即剧烈疼痛,继而右膝肿胀,不敢活动,来院就诊.
作者:王永军;刘宗仁;苏山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痛风性关节炎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国内只有30例左右的报道,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逐渐增多,而有些医师临床诊治水平却并未随之提高,出现了不少误诊病例,现就我们近年来接诊的部分误诊病例作一分析.
作者:张国如;王体沛;王佰亮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fitis,AS)活动期骶髂关节滑膜的病理性表达及意义.方法:通过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活动期AS患者与对照组(骨盆骨折患者)骶髂关节滑膜组织中VEGF的表达,用图像分析系统比较它们的表达差异.结果:在活动期AS患者骶髂关节滑膜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而对照组骶髂关节滑膜组织中VEGF阴性表达.阳性细胞计数及平均灰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VEGF为强直性眷柱炎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因子,与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骨与软骨的破坏及成骨硬化过程密切相关,控制VEGF的表达可能阻断AS的骨质破坏及病理性成骨硬化,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钱奕铭;初同伟;李建明;刘玉刚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与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与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17例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与髋臼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经验.所有患者于伤后12h内行髋关节手法复位,并于术前通过CT定位,股骨头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髋臼骨折根据情况或予切除,或予钢板内固定.结果:17例患者术后6个月内所有骨折均骨性愈合,无股骨头坏死,按Modifie Daobigne and Postal临床分级标准评定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8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为88.2%.结论: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头骨折与髋臼骨折,采取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的预后.
作者:万仲梅;张艺平;申明高;肖军德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桡神经损伤是肱骨干中下段骨折常见的并发症,能否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是神经功能恢复的关键.2003年10月至2006年12月,对13例合并桡神经损伤的肱骨于骨折患者,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骨折,同时行桡神经探查修复,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
作者:姚保兵;孙秀梅;韩冰;王文德;赵风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Barton骨折是桡骨远端背侧、掌侧缘骨折.合并腕的半脱位,是一种较少见的关节内骨折.自1998年以来对2l例Barton骨折患者采用闭合手法整复、石膏夹板外固定治疗,经随访观察,疗效满意.
作者:胡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肱骨近端骨折手术内固定材料有多种,各具有其适应证,特别是近年来肱骨近端锁定钢板(10cking proximal humerus plate.LPHP)对老年或伴骨质疏松患者的使用,报道比普通钢板(T形及三叶草形钢板)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及可靠的疗效.但锁定钢板价格相当昂贵,是普通钢板的数倍.那么对中青年LPHP是否具有同样的性价比?是否可取而代之(普通钢板)?自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采用普通钢板和LPHP治疗中青年肱骨近端骨折59例,回顾性分析两种固定方法的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盛子建;马越虹;田耜奇;顾建月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自2004年1月至2006年10月收治青少年髂前上棘撕脱骨折5例,患者均为体育400m接力及100m短距离赛跑的竞技者,采用早期手术、骨折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方;李国庆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足部外伤在日常生活中较容易发生,常出现足背肿胀、压痛、行走不便,至医院就诊,而急诊医师常以摄X线片作为辅助检查来诊断有无骨折.但由于跖骨基底及跗骨为不规则骨,仅靠体检、常规摄X线片较难诊断.且易漏诊,造成延误治疗,并因此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医疗纠纷.随着螺旋CT及三维重建检查的出现,此类骨折的诊断正确率明显提高.结合自2005年3月至2007年5月治疗的漏诊或延迟诊断的16例跖跗骨骨折,予以总结分析.
作者:张龙君;叶锋;张建军;陈建良;王晓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髂骨取骨术是一常见手术,其术后并发症也不少见,但并未引起广大临床骨科医师的重视.我们随访到1996年5月至2006年7月因各种原因行髂骨取骨术的患者607例,对其引起并发症的原因与机制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作者:赵福亭;王超;吕爱军;丁树伟;董永伟;赵军旗;张寿强;何福友 刊期: 2008年第09期
1999年至2003年用将脉络宁复合液用于硬膜外腔注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46例,其中210例完成了36个月远期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天源;侯进才;卢锦玲;徐碌琦;高飞宇;杨玉红;万政佐;支满霞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肱骨内髁骨折是罕见而且非常容易漏诊和误诊的疾病,1998年7月至2007年6月,共发现5例肱骨内髁骨折被误诊,本文分析这些病例并复习有关文献.
作者:许超;吴承亮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桡骨远端陈旧骨折一般需要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才能恢复正常的解剖关系,自2003年2月至2007年3月采用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陈旧骨折48例,总结如下.
作者:王晓波;刘波;戴振国;李伟元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股骨颈骨折是骨科常见的创伤,术后常出现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致残率较高,仍是骨折治疗中的一个难题.2004年3月至2006年7月用3枚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5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高培刚;张晨阳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