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十宝散促进软组织损伤修复过程中b-FGF及TGF-β1表达的实验研究

赵道洲;史文宇;张鹏贵;张春雷

关键词:软组织损伤, 伤口愈合, 中药疗法,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十宝散对家兔的软组织损伤模型中创面内芽组织b-FGF及TGF-β1表达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探讨中药外用制荆促进软组织修复的机制.方法:采用经典的全层皮肤切割伤造模,用8%硫化钠脱去术野皮肤,常规消毒,硫苯妥钠30mg/kg腹腔内麻醉.剪开皮肤,钝性剥离以暴露腓肠肌,在距肌腱止点1/3处用手术刀做不完全锐性切割,做一长0.8 cm,宽0.4 cm的切口,压迫止血.治疗组外敷十宝散并包扎,清洁换药组常规清洁换药,空白组仅换敷料.收集不同时期的肉芽组织,高倍镜下进行病理切片观察,用SABC法检测创面中b-FGF及TGF-β1蛋白表达,在400倍光镜下观察,BI-2000图像分析系统分析,结果以平均灰度值表示.结果:在同一取材的条件下,3组b-FGF蛋白表达在创伤后6d存在差异(P<0.05).TGF-β1蛋白表达在创伤后10、14d存在差异(P<0.05).同时,肉芽组织的生长状况在同一时期取材时间的条件下存在组间不同,在不同取材时间的条件下存在组内差异.结论:本实验证明中药十宝散能够通过刺激创面内细胞产生内源性生长因子,进而促进创面的修复.
中国骨伤杂志相关文献
  • 加压空心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骨折是骨科常见的创伤,术后常出现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致残率较高,仍是骨折治疗中的一个难题.2004年3月至2006年7月用3枚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5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高培刚;张晨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髋部骨折患者中股骨颈强度的测定

    目的:了解老年髋部骨折和老年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选择1998年至2003年收治的50岁以上老年髋部骨折80例,测定其健侧股骨上端强度(Singh指数),同时选择门诊50岁以上其他原因摄骨盆X线片而无骨盆和股骨上端骨折的患者90例,测定其左侧股骨上端强度,将测得的数值作对比分析.结果:50-60岁组和61-70岁组股骨上端强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70岁以上组的强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其股骨上端强度明显下降,测定Singh指数对预测髋部骨折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兴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空心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135例

    自2000年至2006年采用空心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135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35例股骨颈骨折,男72例,女63例;年龄为25~91岁,平均62岁,80岁以上17例.2例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3例合并同侧胫骨平台骨折.车祸伤3例,高处坠伤2例,跌倒受伤130例.

    作者:邹先平;陈晓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手术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与髋臼骨折的体会

    目的:探讨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与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与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17例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与髋臼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经验.所有患者于伤后12h内行髋关节手法复位,并于术前通过CT定位,股骨头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髋臼骨折根据情况或予切除,或予钢板内固定.结果:17例患者术后6个月内所有骨折均骨性愈合,无股骨头坏死,按Modifie Daobigne and Postal临床分级标准评定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8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为88.2%.结论: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头骨折与髋臼骨折,采取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的预后.

    作者:万仲梅;张艺平;申明高;肖军德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重楼总皂苷对多发骨折-脂多糖两次打击模型大鼠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重楼总皂苷(RPTS)对多发骨折一脂多糖两次打击模型大鼠血清TNF-a、IL-1βIL-6水平的影响.方法:6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5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按多发骨折一脂多糖两次打击模型标准制模.制模成功后1 h,除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外各组予以不同浓度的RFIS灌胃,干预后6 h采血,以ELISA法检测血清中 TNF-a、IL-1β及IL-6浓度.结果:大鼠血清TNF-a、IL-1βIL-6浓度,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明显升高(P<0.001),而RPTS各干预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却明显下降(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楼总皂苷可以降低多发骨折一脂多糖两次打击模型大鼠血清中的TNF-a、IL-1β及IL-6水平.

    作者:周满红;贺华经;潘勇;单立婧;马懿;刘洋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中药复方干预3周模拟失重大鼠骨丢失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对3周模拟失重大鼠骨骼改变的干预作用,初步观察模拟失重情况下,复方对钙荆(牡蛎醋酸水解物)的协同作用.方法:Wistar大鼠,雄性,30只,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每组10只.尾吊模拟失重3周,中药复方(含熟地黄、怀牛膝、黄芪、当归、牡蛎醋酸水解物等)水煎剂灌胃.观察中药对模拟失重大鼠血清钙与磷水平、后身骨密度、骨矿盐含量、力学强度的影响.结果:模拟失重3周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钙磷均显著升高(P<0.01),后身骨密度、骨力学强度均显著降低(P<0.01);中药组血钙磷升高程度有减小趋势,骨密度显著提高(P<0.01或0.05),骨力学强度有较大改善趋势.结论:3周尾吊模拟失重可造成大鼠后身骨量显著丢失和强度下降,中药可较好地改善上述情况.单纯补充钙剂不足以对抗模拟失重所致骨丢失,复方中熟地黄、怀牛膝、黄芪、当归等可能对钙剂牡蛎起到了协同作用.

    作者:周鹏;胡素敏;佟海英;傅骞;杨佳;高学敏;张建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肱骨内髁骨折5例

    肱骨内髁骨折是罕见而且非常容易漏诊和误诊的疾病,1998年7月至2007年6月,共发现5例肱骨内髁骨折被误诊,本文分析这些病例并复习有关文献.

    作者:许超;吴承亮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中国骨伤》2008年第9期继续教育试题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足跖跗骨骨折的漏诊分析

    足部外伤在日常生活中较容易发生,常出现足背肿胀、压痛、行走不便,至医院就诊,而急诊医师常以摄X线片作为辅助检查来诊断有无骨折.但由于跖骨基底及跗骨为不规则骨,仅靠体检、常规摄X线片较难诊断.且易漏诊,造成延误治疗,并因此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医疗纠纷.随着螺旋CT及三维重建检查的出现,此类骨折的诊断正确率明显提高.结合自2005年3月至2007年5月治疗的漏诊或延迟诊断的16例跖跗骨骨折,予以总结分析.

    作者:张龙君;叶锋;张建军;陈建良;王晓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中国骨伤》杂志论文中存在的统计学错误辨析(8)

    本文在前7期统计学错误辨析系列文章的基础上,继续对<中国骨伤>杂志2006年与2007年第8期所刊载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和经验交流文章进行考察.由于之前的7篇文章中对于统计学的各个方面已经有了较为全面的说明,这里不再作整体性的讨论,而只是针对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给予强调,主要涵盖实验设计中的对照原则、重复测量设计的统计分析和不同类型列联表的分析.

    作者:柳伟伟;胡良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甲及甲床部分切除术治疗女性足(足母)趾复发性嵌甲

    嵌甲合并感染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足部疾病,多见于足部(足母)趾,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对趾甲护理不当及外伤等,导致趾甲向深部勾状生长,长人甲皱襞并嵌入甲沟内,使甲沟消失,引起甲畸形[1].同时局部多合并有感染,因局部引流不畅,常导致感染时轻时重反复发作.近年来由于女性对足部趾甲美容及护理不当或不正确的修剪趾甲,经常穿高跟鞋等原因,使足部嵌甲合并感染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作者:李庆霖;刘俊志;李惠斌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硬膜外腔注射脉络宁复合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1999年至2003年用将脉络宁复合液用于硬膜外腔注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46例,其中210例完成了36个月远期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天源;侯进才;卢锦玲;徐碌琦;高飞宇;杨玉红;万政佐;支满霞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全髋置换术治疗感染后髋关节退变7例

    目的:探讨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感染后髋关节退变的适应证和临床疗效.方法:7例有既往髋关节感染病史的髋关节退变,男5例,女2例;年龄30~65岁,平均45.8岁;感染静息期均达10年以上,平均19.5年.术前采用Kim方法评估髋关节畸形的严重程度,其中I型3例,II型4例.术前主要依据体格检查以及检测血沉和C反应蛋白来排除活动性感染.手术采用髋外侧切口,彻底切除关节周围的瘢痕组织,松解软组织,全部选择非骨水泥固定的髋臼假体和股骨假体.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价手术前后髋关节的功能.结果:术后随访21~44个月.平均33.5个月.所有病例无感染复发、下肢神经功能损伤或深静脉栓塞形成等并发症.到末次随访.平均Harnis评分由术前平均44.5分提高到84分,没有出现假体的松动,或明显的假体周围骨溶解.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感染后的髋关节退变,近期临床疗效满意.但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以及术前排除活动性感染的可能.

    作者:杨胜武;朱雄白;李悦;叶澄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脊柱外固定器的研制及其在胸腰椎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胸腰椎骨折传统治疗方法多以开放复位内固定为主,手术创伤大,出血多,且术后因坚强内固定产生的应力遮挡导致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时有发生.2002年11月至2005年12月,自行设计一种脊柱骨折外固定器应用于临床,收治各类胸腰椎骨折共45例,疗效满意.

    作者:宋西正;汪向东;王文军;刘洪;韦建;王麓山;姚女兆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十宝散促进软组织损伤修复过程中b-FGF及TGF-β1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十宝散对家兔的软组织损伤模型中创面内芽组织b-FGF及TGF-β1表达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探讨中药外用制荆促进软组织修复的机制.方法:采用经典的全层皮肤切割伤造模,用8%硫化钠脱去术野皮肤,常规消毒,硫苯妥钠30mg/kg腹腔内麻醉.剪开皮肤,钝性剥离以暴露腓肠肌,在距肌腱止点1/3处用手术刀做不完全锐性切割,做一长0.8 cm,宽0.4 cm的切口,压迫止血.治疗组外敷十宝散并包扎,清洁换药组常规清洁换药,空白组仅换敷料.收集不同时期的肉芽组织,高倍镜下进行病理切片观察,用SABC法检测创面中b-FGF及TGF-β1蛋白表达,在400倍光镜下观察,BI-2000图像分析系统分析,结果以平均灰度值表示.结果:在同一取材的条件下,3组b-FGF蛋白表达在创伤后6d存在差异(P<0.05).TGF-β1蛋白表达在创伤后10、14d存在差异(P<0.05).同时,肉芽组织的生长状况在同一时期取材时间的条件下存在组间不同,在不同取材时间的条件下存在组内差异.结论:本实验证明中药十宝散能够通过刺激创面内细胞产生内源性生长因子,进而促进创面的修复.

    作者:赵道洲;史文宇;张鹏贵;张春雷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骨性关节炎诱导性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率明显增加的退行性关节疾病,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该痛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是十分清楚,因此通过建立OA动物模型来探讨其病理机制并寻找合理有效的诊疗手段成为研究OA的重要方法,而诱导性动物模型又是其中较常用的一种.它包括非手术方法和手术方法两种.非手术方法主要有药物注入、关节制动、关节撞击等,手术方法主要有破坏关节稳定性、改变关节应力、关节刻痕等.该文就以上内容作一简要综述,以期能为正确合理地选择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沈彦;金红婷;童培建;肖鲁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合并桡神经损伤的肱骨干骨折

    桡神经损伤是肱骨干中下段骨折常见的并发症,能否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是神经功能恢复的关键.2003年10月至2006年12月,对13例合并桡神经损伤的肱骨于骨折患者,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骨折,同时行桡神经探查修复,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

    作者:姚保兵;孙秀梅;韩冰;王文德;赵风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手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45例

    目的:探讨应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经手术复住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的髋臼后壁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1例,女14倒;年龄19-68岁,平均37.6岁.合并髋关节脱位者41例.全部后侧Kocher-Langenbeek切口.结果:4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48个月.平均26个月.按Matta的X线复位标准和Matta改良的d'Aubigne临床标准评估,解剖复位38例,满意复位7例;临床结果优30例,良10例,一般5例,优良率为88.9%.本组中发生创伤性关节炎4例.股骨头坏死2例,异位骨化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无切口感染和骨不愈合.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髋臼后壁骨折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骨折复位质量、伤后至手术时间、骨折粉碎程度、手术经验是影响髋臼后壁骨折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陈红卫;赵钢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青少年体育赛跑中髂前上棘撕脱骨折5例

    自2004年1月至2006年10月收治青少年髂前上棘撕脱骨折5例,患者均为体育400m接力及100m短距离赛跑的竞技者,采用早期手术、骨折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方;李国庆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后凸成形术结合体位复位治疗创伤性胸腰椎椎体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现察在体位复位辅助下后凸成形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椎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7例新鲜单节段胸腰椎椎体骨折患者,男28例,女9例;年龄24~79岁,平均48岁.通过体位复位及Sky扩张器撑开复位后,经双侧推弓根穿刺充填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CPC).根据Denis胸腰椎骨折的分型:压缩性骨折.B型27例.C型3例,D型5例;爆裂性骨折2例,均为B型.利用体位复位.经皮穿刺,Sky椎体成形器扩张椎体,注入可降解的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根据术前和术后侧位X线片测量椎体高度、后凸畸形角度,并计算椎体高度丢失率和后凸畸形矫正率,记录分析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伤椎形态变化.结果:术后随访9~24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伤椎处疼痛均显著缓解.VAS评分改变从术前平均(7.6±2.5)分降至术后平均(1.8±1.5)分,椎体前壁高度和中间高度明显恢复,后凸畸形得到矫正.随访期间疗效满意,伤椎高度无明显丢失.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选择合适病例的前提下,采用体位复位辅助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椎椎体骨折,能迅速缓解疼痛,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和矫正后凸畸形.

    作者:黄洪斌;鲍丰;季向荣;范顺武;陈红卫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中国骨伤杂志

中国骨伤杂志

主管:中国果树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