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脊柱手术时俯卧位致患者左眼失明一例

尹学军;谢卫农;司家英

关键词:脊柱手术, 俯卧位, 患者, 左眼, 眼科检查, 右眼, 哈氏棒, 色觉检查, 裸眼视力, 矫正视力, 矫形手术, 脊柱侧弯, 常规检查, 心前区, 心电图, 线检查, 肾功能, 内固定, 电解质, 暗适应
摘要:患者,女,18岁,体重48kg.1996年在外院行脊柱侧弯哈氏棒矫形手术.2003年6月29日来本院行哈氏棒拔除手术.术前X线检查:内固定棒扭曲,一侧棒杆断裂.血、尿、便常规检查正常,肝、肾功能、电解质和心电图未见异常.心前区听诊无异常杂音.眼科检查:形觉检查中裸眼视力左眼0.1,右眼0.2;矫正视力左眼1.0,右眼1.2;光觉检查中明适应和暗适应均中等;色觉检查中左眼色弱,右眼尚可.
中华麻醉学杂志相关文献
  • 恶性高热救治成功一例

    患者女性,15岁,ASAⅡ级,体重35kg.诊断为特发性脊柱侧弯,拟行脊柱侧弯后路矫形术.既往史及家族史无特殊,临床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均未见异常.

    作者:郑曼;徐福涛;徐洁;张媛;金陵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论著摘要应符合本刊要求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脊柱手术时俯卧位致患者左眼失明一例

    患者,女,18岁,体重48kg.1996年在外院行脊柱侧弯哈氏棒矫形手术.2003年6月29日来本院行哈氏棒拔除手术.术前X线检查:内固定棒扭曲,一侧棒杆断裂.血、尿、便常规检查正常,肝、肾功能、电解质和心电图未见异常.心前区听诊无异常杂音.眼科检查:形觉检查中裸眼视力左眼0.1,右眼0.2;矫正视力左眼1.0,右眼1.2;光觉检查中明适应和暗适应均中等;色觉检查中左眼色弱,右眼尚可.

    作者:尹学军;谢卫农;司家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氯胺酮预给药对体外谷氨酸诱导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氯胺酮预给药对谷氨酸诱导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CGNs)凋亡的作用及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将原代培养的大鼠CGNs随机分为8组:C组:培养基中不加药液;G组:培养基中加入300μmol/L谷氨酸;K1、K2、K3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10、100、1000μmol/L氯胺酮预先孵育1h后,再加入谷氨酸;LK3组:培养基中加入20μmol/LLy294002,30min后加入1000μmol/L氯胺酮,1h后加入谷氨酸;L组:培养基中加入Ly294002;LG组:培养基中加入Ly294002,30min后加入谷氨酸.20h后,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神经元形态学,Hoechst33258核染色后,观察凋亡CGNs;提取DNA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二乙酸荧光素染色法测定CGNs的存活率.结果谷氨酸可诱导大鼠CGNs凋亡.CGNs存活率:与G组比较,C组、K1、K2、K3、L组升高幅度下降(P<0.05),LG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与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K3组低于K3组(P<0.01).CGNs存活率(Y)与氯胺酮浓度(X)呈线性回归,回归方程为Y=0.202logX+0.2596,r2=0.919(P<0.01).结论氯胺酮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谷氨酸诱导大鼠CGNs的凋亡,而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参与了其抗神经元凋亡作用.

    作者:曹林;曹德雄;苏兴文;江伟健;邱鹏新;颜光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患者不同方式给药维库溴铵时效关系的比较

    心脏术后肌松药残余作用所致并发症已逐渐引起重视[1].多种因素可影响非去极化肌松药的作用时效,不同给药方式即是诸多影响因素之一.本研究拟比较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患者持续静脉输注与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的时效关系,为心脏手术合理应用肌松药提供依据.

    作者:栾秀姝;陈雷;张东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手汗症患者纵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中不同通气模式效果的比较

    约有3‰的亚洲地区年轻人患有手汗症,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是常用的治疗手段.纵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具有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但要求术野暴露清晰[1].双腔气管导管麻醉是常用的麻醉方法,但技术要求高、费用昂贵.本研究拟比较手汗症患者纵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中不同通气模式的效果.

    作者:欧伟明;王汉兵;章绵华;刘洪珍;杨承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严重左心功能不全冠脉搭桥术病人围术期的麻醉处理

    冠心病伴严重左心功能不全的预后较差,左室射血分数(LVEF)<30%被认为是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的禁忌证,主张进行心脏移植.近年来,随着对冠心病病理生理认识的深入及围术期处理水平的提高,CABG的适应证不断扩大[1].1998年10月至2003年2月,本院为31例严重左心功能不全病人(LVEF<30%)成功施行了CABG,现将围术期处理的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汪炜健;吴辉;李立环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异氟醚麻醉对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

    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手术中可发生全身炎性反应,其中多种炎性细胞因子释放、粘附分子表达增加,可促进活化的白细胞与内皮细胞间的粘附,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进而导致心肌损伤[1].离体实验证实,异氟醚不仅可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2,3],还抑制粘附分子的表达[4,5].异氟醚是否可以抑制粘附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及粘附分子表达,进而对心肌产生保护作用尚未定论.本研究拟观察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前吸入异氟醚围术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P-选择素、L-选择素、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变化,评价其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谭嵘;徐军美;冯华;常业恬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不同程度血液稀释对深低温停循环大鼠脑损伤及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血液稀释对深低温停循环大鼠脑损伤及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方法48只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红细胞压积(Hct)10%组(H1组)、Hct20%组(H2组)、Hct30%组(H3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2只.H1、H2、H3组建立大鼠深低温停循环模型(18℃,90min),C组不进行体外循环转流.复温到36~37℃后循环、呼吸功能稳定60min时处死大鼠,取脑组织,测定皮层、海马和丘脑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甘氨酸(Gly)、γ-氨基丁酸(GABA)和牛磺酸(Tau)含量,并进行三个脑区的病理学观察.结果与H2组比较,H1组皮层和海马受损神经元个数增加,而H3组皮层和海马受损神经元个数减少(P<0.05),三组间丘脑受损神经元个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1、H2和H3组皮层、海马和丘脑GLu、Asp、Gly、GABA和Tau含量均高于C组(P<0.05).与H2组比较,H1组皮层和海马Glu、Asp和Gly含量增加,H3组皮层和海马Glu、Asp和Gly含量降低(P<0.05).三组各脑区GABA和Tau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稀释到Hct为30%时深低温停循环大鼠复灌后的脑损伤较轻,与脑内兴奋性氨基酸的含量较低有关.

    作者:苏殿三;王祥瑞;郑拥军;赵延华;张挺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期间病人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及心血管反应的变化

    目的观察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在全麻诱导气管插管过程中的变化及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或地卡因喷喉对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方法拟全麻诱导气管插管的择期病人36例,ASA分级及Mallampati插管分级均为Ⅰ或Ⅱ级,年龄19~55岁,随机分为3组(n=12),即对照组(C组)、利多卡因静脉组(L组)和地卡因喷喉组(T组),诱导药物和剂量相同,当AAI达10左右时,C组直接行气管插管,L组和T组患者分别在气管插管前给予1%利多卡因静脉注射和1%地卡因喷喉,记录气管插管前后1min的AAI、血压、心率及开始插管距肌松药注入的时间.结果三组AAI值、血压及心率在全麻气管插管后1min明显升高,T组AAI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L组的血压和心率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听觉诱发电位指数是反映气管插管反应的敏感指标,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可减小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

    作者:汤如荣;裴凌;王俊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L-精氨酸联合缺血预处理对下肢手术患者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L-精氨酸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1],但与缺血预处理联合应用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尚未定论.本研究拟通过比较L-精氨酸、缺血预处理及联合应用对下肢手术患者血浆肌酸磷酸激酶(CK)活性和丙二醛(MDA)浓度的影响,探讨L-精氨酸联合缺血预处理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作者:燕建新;刘彬;张铁铮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关于文后参考文献表中期刊杂志著录格式的要求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致本刊作者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冠心病病人治疗效果的观察

    动物实验表明胸段硬膜外阻滞(TEA)可缓解心肌缺血[1,2],TEA有助于体外循环术后病人呼吸、循环功能的稳定[3].但TEA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如何尚未定论.本研究拟观察冠心病病人TEA前后心肌灌注显像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探讨其对冠心病病人的疗效.

    作者:杨玲;王雄;王陆健;刘建中;胡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本刊对统计学符号及统计学方法的要求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微囊化人嗜铬细胞对大鼠异种移植的免疫隔离作用

    目的探讨微囊化人嗜铬细胞(ME-HCC)移植于大鼠眼前房或足胝部的免疫隔离作用.方法雌性SD大鼠48只,3月龄,体重180~250g.随机分为3组,HCC组、空微囊组、ME-HCC组,每组16只.HCC组、空微囊组、ME-HCC组分别将HCC、空微囊、ME-HCC移植于大鼠的眼前房(n=8)或足胝部(n=8).移植术后7d大鼠断尾取血,测定白细胞介素-2(IL-2)、IgG和IgM浓度.移植术后28d处死大鼠,光镜下观察右侧眼球或左侧足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HCC组比较,空微囊组和ME-HCC组大鼠血清IL-2、IgG、IgM浓度均降低(P<0.01);ME-HCC、空微囊组血清IL-2、IgG、IgM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大鼠眼前房和足胝部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空微囊组、ME-HCC组大鼠眼前房和足胝部仅见少量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结论微囊化人HCC对大鼠异种移植的免疫排斥具有隔离作用.

    作者:陈冀衡;杨茂元;李继勇;林献忠;毕好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计量资料中有效数字的确定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氨基己酸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患者纤溶系统的影响

    目的探讨氨基己酸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直视手术患者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40例心脏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氨基己酸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20例.A组在CPB预充液中单次加入氨基己酸200mg/kg,B组在CPB预充液中加入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切皮前即刻(T0)、CPB8min(T1)、30min(T2)、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10min(T3)、术后2h(T4)时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纤溶酶(Plm)活性及D-二聚体(D-dimer)浓度,同时记录术后24h内出血量及输库血量.结果与T0比较,B组血浆t-PA、t-PA/PAI活性在T1~3、Plm活性在T1,2、D-dimcr浓度在T1~4时升高(P<0.05或0.01).与B组比较,A组血浆t-PA活性、t-PA/PAI在T1~3、Plm活性在T1,3、D-dimer浓度在T2~4时降低(P<0.05或0.01).术后24h出血量及输库血量A组少于B组(P<0.05).结论CPB可激活纤溶系统;氨基己酸可抑制CPB引起的纤溶系统激活,减少术后出血和输库血量.

    作者:石凤梧;陈子英;刘苏;张文立;陈立华;赵宏;刘林力;韩建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参考文献文内著录格式要求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中华麻醉学杂志

中华麻醉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