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指骨牵引治疗Bennett骨折

郑仁德;赵龙

关键词:骨牵引治疗, 效果满意, 骨折, 报告
摘要:1998年至2004年,我科对36例Bennett骨折采用指骨牵引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中国骨伤杂志相关文献
  • 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治疗

    目的:探讨影响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因素,以提高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疗效.方法:周围神经损伤186例186条,男146例,女40例;年龄10~67岁.尺神经32条,桡神经65条,正中神经根24条,坐骨神经19条,腓总神经18条,股神经9条,胫后神经11条,腋神经6条,肌皮神经2条.新鲜损伤Ⅰ期缝合神经,缺损>2.5 cm的酌情行自体神经移植术.陈旧性损伤根据损伤情况分别行神经缝合术、神经移植、神经松解术.116条全断神经,其中76条采用肉眼下外膜缝合;18条显微镜下外膜缝合或束间固定加外膜缝合;22条行自体神经移植:移植神经取自腓肠神经19条,上臂内侧皮神经3条.神经部分断裂挫伤16条,行束间移植10条,肌桥吻合移植6条.神经挫伤、瘢痕粘连54条,行肉眼下外膜松解39条,显微镜下外膜加束膜松解15条.结果:上肢神经损伤中桡神经损伤修复优良率79.2%,尺神经优良率30.76%.下肢神经损伤中胫神经及股神经修复优良率83.1%和71.4%,腓总神经和坐骨神经优良率50%和42.8%.结论:周围神经损伤后应争取尽早手术修复,显微镜下外膜缝合能有效地预防神经挫伤引起的瘢痕粘连,当神经缺失>2.5 cm行自体神经移植术有利于神经再生.

    作者:李平生;林国叶;何向阳;阮雄星;王怀云;方国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后路手术治疗齿状突骨折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枢椎齿状突骨折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脊柱损伤,约占颈椎骨折10%~14%[1],是引起寰枢椎不稳的重要原因.经颈后路手术治疗危险性大,且并发症多、致残率高,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和正确处理并发症是术后护理的关键,可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成败.我院2002-2003年采用后路手术治疗齿状突骨折共7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干预介绍如下.

    作者:徐欢红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活络效灵丹加味对兔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活络效灵丹加味在兔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骨骼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成年兔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应用止血带环扎家兔后肢造成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Ⅰ组(活络效灵丹加味预防和治疗)于造模前活络效灵丹加味灌胃5 d,并于恢复血流再灌注始继续活络效灵丹加味灌胃5 d;Ⅱ组(活络效灵丹加味治疗)、Ⅲ组(甘露醇治疗)及Ⅳ组(模型对照)于恢复血流再灌注始分别中药灌胃、静推20%甘露醇、蒸馏水灌胃各5 d.测定肢体缺血再灌注后2 d和5 d血清MDA、SOD、NO、LDH的含量;制备肢体缺血再灌注后5 d的骨骼肌切片,进行光镜观察并比较各组组织学变化.结果:再灌注2 d及5 d活络效灵丹加味预防和治疗组、活络效灵丹加味治疗组、甘露醇治疗组血清MDA、LDH值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SOD、NO值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光镜下活络效灵丹加味预防治疗组、活络效灵丹加味治疗组、甘露醇治疗组骨骼肌损害轻于空白对照组;活络效灵丹加味预防治疗组、活络效灵丹加味治疗组骨骼肌细胞再生现象较甘露醇治疗组、模型对照组明显,而以活络效灵丹加味预防治疗组为著.结论:活络效灵丹加味在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骨骼肌有保护作用且能促进骨骼肌细胞再生.

    作者:孙德舜;李忠娈;王小鹤;邢攸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评价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例,男11例,女4例;平均年龄39.8岁.在椎间盘镜下行腰椎间盘髓核切除、椎板减压及神经根管扩大术.术前在X线机下,分别于病变节段上位棘突下缘、上位椎板下缘中点定位,置入内窥镜头.在椎间盘镜配套的监视器下咬除部分椎板下缘及黄韧带,扩大椎板间隙,清除椎间盘髓核组织,扩大神经根管.结果:本组除1例患者因术中硬膜囊破裂改为开放手术,其余14例平均手术出血量60ml,平均手术时间86 min.本组平均随访时间13.2个月,按照Nakai评级,优11例,良3例,可1例.结论: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比常规手术方法视野清晰、创伤小、恢复快,基本保持了脊柱后柱完整.

    作者:周红羽;黄曹;张连仁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克氏针加张力带钢丝治疗胸锁关节脱位

    胸锁关节脱位手术复位内固定的方法很多[1-3],多因固定不够牢固而遗留不同程度脱位畸形,疗效不理想.特别是合并有胸锁端锁骨骨折时,固定更为困难,为提高疗效,我们改进了克氏针加钢丝的固定方法,经12例临床观察,疗效满意.

    作者:谭俊良;覃同昌;罗顺昌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微型皮瓣瓦合修复示指末节脱套伤

    2000年6月-2004年5月,我院应用中指中节带指背神经的邻指皮瓣和示指近节的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急诊修复示指末节脱套伤,临床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吴立志;郑有卯;孙捷;王相;金鑫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胫骨近端MAY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目的:探讨胫骨近端MAY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1998年3月-2002年9月收治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6例,男43例,女13例;左侧38例,右侧18例.Schatzker分型:Ⅲ型18例,Ⅳ型15例,V型16例,Ⅵ型7例.行切开复位胫骨近端MAY解剖钢板内固定,根据分型的不同决定手术方式.Ⅲ型骨折行切开复位植骨MAY解剖钢板内固定,Ⅳ、V、Ⅵ型骨折行切开复位MAY解剖钢板加螺栓、螺钉内固定.结果:5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48个月,平均20个月.按Merchant评分标准,优38例,良10例,中5例,差3例.结论:MAY解剖钢板是胫骨平台骨折可靠的内固定.合并韧带半月板损伤应及时处理,早期行CPM功能锻炼有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焦宁;姜海;温世明;薛金山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CT引导经皮置钉治疗病理性骶髂关节疼痛

    目的:探讨在CT引导下经皮微创技术置入空心拉力螺钉治疗病理性骶髂关节疼痛.方法:骶髂关节转移肿瘤患者8例,男4例,女4例;年龄12~83岁,平均53岁.单侧转移5例,双侧3例.肺癌2例,乳腺癌1例,卵巢癌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横纹肌肉瘤1例,骨髓瘤1例,前列腺癌1例.试行在CT引导下经皮微创技术置入空心拉力螺钉稳定病理性骶髂关节不稳.术前和术后通过Ennek-ing疼痛评分进行比较.结果: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个月~29个月,平均18.2个月.均1周内疼痛缓解,无并发症发生,3例术后6个月内死亡,余5例疼痛明显减轻.结论:CT引导下经皮置入空心拉力螺钉能有效缓解病理性骶髂关节不稳所致的疼痛.

    作者:胡勇;Ebraheim NA;徐荣明;薛波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带肩峰骨瓣喙肩韧带转移修复喙锁韧带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的新方法.方法:2000年8月-2004年3月收治TossyⅢ度肩锁关节脱位14例,男10例,女4例;年龄17~54岁,平均42.5岁;新鲜脱位9例,陈旧脱位5例.采用带肩峰骨瓣喙肩韧带转移修复喙锁韧带加内固定治疗,其中采用锁骨钩钢板固定6例,骨片钉固定8例.结果:所有患者经过3个月~3年(平均2.4年)随访,根据Karlsson评定标准:A级9例,B级5例.结论:喙肩韧带替代喙锁韧带确保肩锁关节的稳定,骨瓣与锁骨固定愈合较韧带与骨愈合更可靠,手术操作简单,功能恢复快.

    作者:彭国栋;张云飞;林勇;历强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腓骨长肌转位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

    陈旧性跟腱断裂手术修复较困难,术后效果与新鲜断裂相比较差,且重建的跟腱由于瘢痕增生而粗大,踝关节活动受限.

    作者:芈吉强;李玉宝;陈小兵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撬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治疗较为困难,我院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跟骨结节牵引下用撬拨手法治疗19例,获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刘永强;苏敬阳;冯晓勇;范金鹏;杨晓锋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多方向牵引治疗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

    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是临床上较棘手的问题,我院自1995年至2003年采用多克氏针多方向牵引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5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林世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间歇挤压髋部辅助治疗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骨折,有多种内固定治疗方法.但绝大多数病例是囊内骨折,血供差,愈合时间较长,易形成骨延迟愈合,骨不连,骨吸收,以及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作者:王珏;王化南;王国喜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脂肪栓塞的早期诊断分析

    多发骨折患者伤后24 h~7 d是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FES)的多发时期,术后或经过反复手法复位后,经常发生无明显诱因的意识变化,发热或呼吸困难,在临床工作中多对症处置后可缓解,未引起注意,但重症突发者则危险性大,尤其是于24 h内暴发者,死亡率较高.

    作者:刘强;吕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经皮双头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损伤,股骨颈骨折的不愈合率及股骨头坏死率分别为10%~30%和20%~40%[1-3],骨折的部位和移位程度是影响股骨颈骨折预后的根本因素.

    作者:白立榜;陈新中;常建琪;刘世平;张文生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双头中空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

    目的:观察双头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股骨颈骨折202例,男97例,女105例;年龄15~83岁,平均63.8岁.在闭合复位后,行2枚双头中空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手术,观察其疗效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后192例获得随访,平均38.2个月.按照梁雨田等制定的疗效标准:优76例,良99例,可9例,差8例,优良率为91.1%.股骨头坏死9例,占4.68%;骨折不愈合10例,占5.2%.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6.8±0.5)个月.结论:使用2枚双头加压螺纹钉固定牢固,能明显促进股骨颈骨折的愈合,降低股骨头坏死及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

    作者:张开伟;陈久毅;刘金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皮牵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胫腓骨干骨折

    目的:观察皮肤牵引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加中药辨证论治对胫腓骨干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306例胫腓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53例,男104例,女49例;年龄21~65岁,平均(38.33±8.40)岁;采用皮肤牵引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加中药辨证论治.对照组153例,男102例,女51例;年龄20~64岁,平均(38.12±9.30)岁;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丝钉内固定.观察两组疗效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全部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6年,平均38个月.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率治疗组(128例,占83.66%)明显优于对照组(108例,70.59%)(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98.69%)明显优于对照组(88.89%)(P<0.01);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治疗组(38.83±3.92)d明显优于对照组(57.24±4.53)d(P<0.01).结论:皮牵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加中药辨证论治治疗胫腓骨干骨折固定可靠,经济方便,骨折愈合时间短,疗效显著.

    作者:王纪武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重建钛钢板治疗跟骨骨折

    近10年来,跟骨骨折内固定材料发展很快,内固定种类较多.2002年11月-2004年6月我院采用AO跟骨重建钛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9例12足,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刘新;李卫国;张建发;吉勇;齐识;何勇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交锁髓内钉结合带血管髂骨瓣移植治疗骨缺损性骨不连

    由于创伤、炎症和肿瘤等因素造成的骨缺损性骨不连临床并非罕见,治疗方法较多,各有其优缺点[1].我科1993年以来,应用交锁髓内钉联合带血供的髂骨瓣移植治疗四肢骨不连、骨缺损患者15例,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陈桂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异形钢板的研制及其在肩胛骨骨折的应用

    目的:设计一种用于治疗不稳定肩胛骨骨折的新型内固定钢板,并评价其近期疗效.方法:根据肩胛骨解剖特点以及对18例不稳定肩胛骨骨折患者的X线片和CT扫描及其手术观察,设计出适用于肩胛骨骨折内固定治疗的异形钢板.所有患者按Hardegger的骨折分型:肩胛骨体部骨折9例,外科颈骨折3例,解剖颈骨折1例,盂缘骨折3例,肩胛岗骨折2例.均行新型内固定钢板内固定.结果:1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个月.按Rowe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优14例,良3例,可1例.结论:本钢板设计合理,生物力学性能良好,适用于各型不稳定肩胛骨骨折.

    作者:陈敏;白龙;马灿泽;陈秀文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中国骨伤杂志

中国骨伤杂志

主管:中国果树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