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静楠;米杰
目的:探讨卷柏有效部位对高血糖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卷柏原药材经水煎煮提取后得水溶性总提物,用50%乙醇溶液将卷柏总提物分离为醇溶物部分与醇沉物部分;以四氧嘧啶诱导高血糖大鼠模型,并以每天0.688 mg/kg(于粉)剂量分别以总提物、醇溶物、醇沉物灌胃3周;给药结束后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内皮素(ET)、葡萄糖(GLU)及C肽(IRC)的血清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卷柏的三个分离部位都能不同程度地降低高血糖大鼠的血清GLU、ET、MDA水平(P<0.05),总提物还能改善高血糖大鼠体内NO及IRC水平(P<0.05).结论:卷柏三个分离部位都能不同程度地改善高血糖大鼠的血糖水平和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其中总提物对改善高血糖大鼠内皮细胞和胰岛β细胞功能有较显著的效果.
作者:连松刚;李兰;张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检测不同产地北沙参的氨基酸含量.方法: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不同产地的北沙参进行氨基酸检测.结果:北沙参至少含有19种氨基酸,不同产地的氨基酸含量有明显差异,山东莱阳产北沙参总氨基酸和精氨酸含量高.结论:为不同产地的北沙参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作者:李宝国;李军;欧阳兵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横隔膜在人体中具有重要的结构位置,其主要生理功能是辅助呼吸,调畅气机;协助脾胃,正常运化;阻隔上下,清浊相分.客气扰胃动隔,可出现心肺、胃肠相关证候,治疗以调理相关脏腑为主.
作者:宋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分别从分子、细胞、生理生化以及系统生物学层面,概述多种生物学指标与冠心病痰浊证、血瘀证的相关性,为明确冠心病不同证型现代病理生理机制提供证据.参考文献26篇.
作者:孟冰雪;赵启韬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加味温胆汤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以孤养结合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将48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每组12只.中药组胃饲加味温胆汤12~(kg·d),西药组胃饲氟西汀1.8mg/(kg·d),模型组、空白组胃饲生理盐水2mL/(kg·d).在实验第7,14,21,28天,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在抑郁形成过程中可见,模型组神经元突触数目明显减少,突触前后界限不清,结构不完整;细胞核不规则,胞质浓缩,胞体皱缩,胞膜逐渐出现皱褶,胞浆内出现空泡;中药组、西药组第21,28天较前改善明显均可见神经元突触数目增加,部分突触前后成分边界比较清楚,结构基本完整;部分细胞胞核形态不规则,染色质边集,胞浆内仍有较多空泡.结论:加味温胆汤可逆抑郁模型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超微结构损害所致的神经元萎缩.
作者:武丽;张曼;张丽萍;李庆和;高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根据《史记》、《难经》、《韩非子》、《鹖冠子》等文献记载,认为扁鹊及扁鹊学派的学术思想特点,可归纳为注重整体联系、主张以人为本、强调防重于治、立足动态变化四方面.扁鹊及扁鹊学派的学术思想对中医学理论体系构建产生了重要影响,她与以《内经》为代表的黄帝学派相互参伍、印证,对中医理论的形成与丰富功不可没.
作者:王小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检索《张聿青医案》应用礞石滚痰丸的10例医案进行证候学分析,认为张乃修主要将礞石滚痰丸用于有神志改变和便秘表现的痰热证的辅助治疗.
作者:宋红波;田财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针刺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均采用特色调神通络针刺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HRV的改变.结果:针刺后患者HRV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指标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HRV具有改善作用,单纯针刺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HRV改善有局限性.
作者:赵援非;王学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古籍医案中内风病证的用药规律及病机特点.方法:从电子丛书《中华医典》“医案类”著作中收集内风医案777份,对药物进行标准化处理,建立内风病证医案药物信息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进行挖掘分析.结果:内风病证中用药频率较高的药物有:茯苓、白芍、半夏、当归、甘草、生地黄、钩藤、菊花、牡丹皮、茯神、石决明、羚羊角、天麻、麦冬、生牡蛎、阿胶等;常应用的治疗药物种类依次是:补虚药、清热药、平肝熄风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利水渗湿药,此外,解表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安神药也有应用;药物因子分析结果提示,内风病证的病机变化涉及气虚、血瘀、痰热、风热、肝阳、火热、阴虚、痰浊、痰瘀、瘀热、肝郁、血虚、血热、气滞等证候要素.结论:内风病证用药以补虚药、清热药、平肝熄风药等药物种类为主;病机特点以虚实夹杂病变多见,诸多证候因素可单独致病,更易与其他因素相兼为病.
作者:吴建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健脾解毒方防治肝癌化疗栓塞术(TACE)后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原发性肝癌患者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TACE治疗前1周服用健脾解毒方,对照组16例,TACE治疗后出现肝功能损害时加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易善复)口服.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对照组第1次TACE后1周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第1次TACE后1周血清ALT,第2次TACE后4周血清AST,与同时间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解毒方对肝癌TACE所致肝功能损害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薛维伟;朱超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健脾清肝化瘀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方法:82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健脾清肝化瘀方,每天1剂,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每次456 mg,每日3次,3个月为1疗程.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血脂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8.09%,对照组57.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治疗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健脾清肝化瘀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疗效显著.
作者:孔庆辉;刘春芳;隋杨;毕媛媛;高乘成;李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具有益气养阴、宁心安神作用的平心定悸汤辅以针刺治疗气阴两虚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气阴两虚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平心定悸汤,观察疗程均为8周.观察心律失常发作次数,中医症状,舌、脉等变化.结果:心律失常总有效率治疗组83.33%,对照组80.00%,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心悸、胸闷、头晕、乏力、寐差的积分均有显著性改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寐差积分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平心定悸汤联合针刺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在改善症状方面疗效优于单纯针刺组.
作者:宗文静;薛一涛;吴桐;林鑫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从药理作用和制剂工艺方面对红景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红景天具有抗疲劳、抗缺氧、抗衰老、抗辐射、抗肿瘤、增强免疫系统能力等药理作用,以其为原料的新剂型、新工艺的研究取得一定的进展.参考文献33篇.
作者:顾正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评价黄芪注射液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按照Meta-分析的要求,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生物医学、中国知网、维普及万方等数据库,文献的检索起止日期为各数据库收录早文献的日期至2012年10月,两名评价者独立检索、筛选、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提取有效数据并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从检索的63篇文献中,按照纳入标准筛出9篇.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①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24h尿蛋白、尿微量清蛋白、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的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②安全性评价显示黄芪注射液的不良反应较少.结论:就目前能获得的临床证据表明,黄芪注射液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
作者:郭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对川黄柏、关黄柏饮片和水煎液中3种生物碱含量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两种黄柏主要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HPLC测定川黄柏、关黄柏饮片和水煎液中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和盐酸黄柏碱的含量.结果:川黄柏饮片中盐酸小檗碱含量是关黄柏的3.6倍,川黄柏水煎液中盐酸小檗碱含量是关黄柏含量的4.5倍.川黄柏饮片和水煎液中盐酸巴马汀含量均低于检出限,关黄柏饮片和水煎液中盐酸巴马汀含量分别为0.79%和0.32%.川黄柏饮片中盐酸黄柏碱的含量是关黄柏盐酸黄柏碱含量的6.4倍,川黄柏水煎液中盐酸黄柏碱含量为0.21%,关黄柏水煎液中盐酸黄柏碱含量低于检出限.结论:关黄柏与川黄柏饮片和水煎液中所含主要成分种类及含量有所不同,应进一步对关黄柏和川黄柏的药效与化学成分相关性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发挥两种黄柏的治疗作用.
作者:刘江亭;李慧芬;崔伟亮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从药物治疗、非药物疗法、中医治疗等方面对中西医治疗运动神经元病(MND)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在此基础上,对中医及多种疗法联合治疗本病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参考文献14篇.
作者:樊瑞震;崔莎莎;胡志强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系统评价杞菊地黄丸(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搜集杞菊地黄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运用RevMan 5.1软件完成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敏感性分析,倒漏斗图分析等相关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合格研究,共计1 033例患者,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普遍较低,Meta-分析结果显示杞菊地黄丸与西药常规治疗相比降压疗效总有效率RR=1.09,95%CI[1.00,1.18],无显著性差异;改善中医证候表现总有效率RR=1.51,95%CI[1.15,1.98],有显著性差异;未见关于杞菊地黄丸不良反应的报道;倒漏斗图分析显示不对称.结论:现有证据尚不能证实杞菊地黄丸可提高降压疗效,但可显著改善患者中医证候表现,且较为安全,低质量的原始研究和研究间异质性影响了本系统评价的可靠性,有必要开展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评价.
作者:鞠建庆;李运伦;杨传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综述了溃疡性结肠炎发生癌变的机制及马齿苋预防溃疡性结肠炎癌变的作用机制,为降低结肠癌的发病率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参考文献25篇.
作者:王倩;范文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综述了针刺、灸法、温针灸、穴位注射、穴位贴敷、耳穴等中西医非药物疗法治疗肾脏病蛋白尿并改善肾功能的研究进展.参考文献22篇.
作者:唐静楠;米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系统梳理刘完素学术思想并探讨其对消渴病机的认识,刘完素学术思想的主体是运气学说、玄府气液学说和火热怫郁学说;认为脾肾亏虚,燥热内生,胃肠三焦玄府郁闭,气液代谢障碍是消渴的主要病机.
作者:刘巨海;吴建林;陈静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