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利珍;马康
目的 探讨多模式镇痛在胃肠肿瘤开腹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活动性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江南院区2017年收治的胃肠肿瘤患者50例,按照系统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自控镇痛进行干预,研究组患者采用多模式镇痛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12、24、48 h咳嗽、翻身和下床活动状态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首次下床行走时间、下床行走持续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及疼痛程度、疼痛信念、疼痛控制满意度及疼痛对活动的影响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6、12、24、48 h咳嗽、翻身和下床活动状态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首次下床行走时间、下床行走持续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疼痛程度、疼痛信念及疼痛对活动的影响评分低于对照组,疼痛控制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模式镇痛在胃肠肿瘤开腹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其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活动性疼痛,促进其下床活动进程和恢复进程,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王琼瑶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在中期妊娠完全性胎盘前置患者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黄石市爱康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中期妊娠完全性胎盘前置引产患者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羊膜腔穿刺进行引产,研究组患者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进行引产.比较两组患者产程、诱发临产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恶露排出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及血红蛋白(Hb)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产程、诱发临产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恶露排出时间、月经复潮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H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发热、下腹部疼痛、潮热盗汗、腰部不适、月经改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对中期妊娠完全性胎盘前置患者的引产效果较好,可促进引产,且安全性高.
作者:刘豆;刘霞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在老年腹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2016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老年腹部手术患者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3例.对照组术中给予舒芬太尼,研究组给予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12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镇静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6 h,两组患者VAS评分、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研究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在老年腹部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确切,可进一步提高镇痛镇静效果,且安全性高.
作者:高见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与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防城港市中医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产妇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0.2%罗哌卡因注射液麻醉,观察组产妇采用0.25%罗哌卡因注射液麻醉,两组均给予咪达唑仑+芬太尼.比较两组产妇麻醉前(T0)、麻醉后10 min(T1)、苏醒时(T2)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心率(HR)及术后6、12、24、36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Ramesay镇静评分,并评价两组产妇运动神经阻滞情况.结果 T0,两组产妇SpO2、SB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观察组产妇SpO2、HR高于对照组,SBP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12 h,两组患者VAS评分、Rame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36 h,观察组患者VAS评分、Ramesay镇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运动神经阻滞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0.25%罗哌卡因与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产妇中的麻醉效果明显,其具有更好的镇痛镇静效果,可维持产妇术中生命体征稳定,降低运动神经阻滞,且安全性高.
作者:梁志军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时辰给药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辰溪县人民医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给药时间给药,研究组则采用时间医学中时辰给药,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就诊时、治疗后肾功能指标(尿素氮、血肌酐、血浆清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变化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就诊时两组患者尿素氮、血肌酐、血肌酐、血浆清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血浆清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时辰给药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娄晓春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 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2017年收治的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6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给予对症治疗,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诱因及发病时间,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恢复情况.结果 (1)临床表现:心悸、情绪激动26例(40.0%),昏迷、意识不清31例(47.7%),其他8例(12.3%).(2)诱因分析:降糖药物使用过量28例(43.1%),进食量少16例(24.6%),剧烈运动8例(12.3%),糖尿病相关并发症13例(20.0%).(3)发病时间:夜间发病41例(63.1%),白天发病24例(36.9%).(4)治疗后,患者低血糖症得到纠正,意识恢复正常,血糖高于治疗前(P<0.05);2例因糖尿病肾病死亡,1例因错过佳抢救时机而诱发脑梗死并遗留后遗症.结论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的主要表现为心悸、情绪激动、昏迷、意识不清等,多数因降糖药物使用不合理导致,且多在夜间发病,经治疗多数患者低血糖症可得到纠正,意识恢复正常.
作者:刘亮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孕期保健在高龄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成都市武侯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高龄孕产妇135例,根据具体情况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87例.对照组未接受孕期保健,研究组接受孕期保健.记录两组妊娠并发症〔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焦虑/抑郁、胎儿早产(28~36周)、产后出血〕发生情况,并记录两组分娩方式及低体质量儿(体质量<2500 g)、巨大儿(体质量>4000 g)、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7分)、死胎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剖宫产率、低体质量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巨大儿及新生儿窒息/死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保健可明显降低高龄孕产妇妊娠及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改善妊娠结局,但也应加强对高龄孕产妇保健的宣传和服务力度.
作者:邵玲;杜春霞;蒋燕;魏欣;邹倩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丰城市人民医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8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吸氧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2 h、3 d的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心率(HR).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pH值、PaO2、PaCO2、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 h、3 d两组患者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 h、3 d研究组患者PaO2高于对照组、PaCO2、HR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明显,其可有效改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和HR,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钦坤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赣州市人民医院2016—2017年收治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及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毒副作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系统性护理干预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其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且可降低毒副作用发生.
作者:卢玉珍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宫炎平胶囊联合奥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萍乡市湘东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硝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宫炎平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治疗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2年,观察组患者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宫炎平胶囊联合奥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作者:黄雪英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骨板手术治疗中老年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沈阳市于洪区中医院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中老年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患者25例,行接骨板手术治疗.记录随访时间、患者腕部愈合时间,并评估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随访0.1~1.5年,患者腕部全部愈合;腕关节功能:优18例,良6例,可1例,差0例.结论 骨板手术治疗中老年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确切,可快速促进患者腕部愈合,恢复腕关节功能.
作者:王盛斌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纵隔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治疗及预后.方法 选取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2015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原发性纵隔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患者45例,均采用胸根治性切除肿瘤术及姑息性切除肿瘤术治疗,并采用如下化疗方案:顺铂+异环磷酰胺+长春花碱(VIP)、顺铂+异环磷酰胺+紫杉醇(TIP)、顺铂+足叶乙苷+博来霉素(PEB).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学特征、治疗方式及预后(临床疗效及随访2年的生存率、复发率)情况.结果 (1)45例患者中男32例,女13例;主要临床表现为憋气、气促、胸闷、胸痛、咳嗽、发热等;病理分型:精原细胞瘤23例、卵黄囊瘤14例、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8例.(2)治疗方案有放疗、化疗、手术及联合治疗.1例患者单纯采用放疗治疗,治疗1个周期后患者肿瘤扩散而放弃治疗,出院后20 d死亡.3例患者采用VIP治疗1个周期,其中1例病变局限于纵隔,2例病变进展,3例患者于3个月内死亡.5例患者单纯采用手术治疗,其中2例病变局限于纵隔,1例病情稳定,2例病变进展,5例患者于5个月内死亡.36例患者采用手术联合化疗治疗,18例采用VIP化疗,12例采用TIP化疗,6例采用PEB化疗.(3)36例患者中,完全缓解21例,部分缓解8例,稳定5例,进展2例.随访2年,患者生存率为73.3%(33/45),复发率为45.4%(15/33).结论 原发性纵隔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好发于男性,主要临床表现为憋气、气促、胸闷、胸痛、咳嗽、发热等,主要为精原细胞瘤、卵黄囊瘤、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联合化疗,可提高生存率和预后.
作者:刘美;尤玮;郑成丽;高扬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莆田市妇幼保健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7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硫酸镁注射液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红细胞聚集指数(AI)、血浆黏度(PV)、24 h尿蛋白定量、血细胞比容(Hct)及治疗后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变化情况,并观察两组母婴结局.结果 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AI、PV、24 h尿蛋白定量、Hct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SDP、SBP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产后出血、胎盘早剥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氨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确切,其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而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杨杭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七氟醚在小儿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协和京山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患儿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氯胺酮吸入麻醉诱导,观察组给予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比较两组患儿麻醉效果、干预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并比较两组患儿苏醒时间、麻醉诱导时间及并发症(血压升高、HR加快、呼吸抑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麻醉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儿MAP、HR、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MAP、HR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清醒时间、麻醉诱导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七氟醚在小儿手术中的麻醉效果确切,可维持患儿血流动力学稳定,缩短苏醒时间、麻醉诱导时间,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晏文潇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江阴市人民医院2014—2016年门急诊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使用情况,以提高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质量,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 收集江阴市人民医院2014—2016年每月门急诊抗菌药物专项点评处方175373张,统计不合理处方,分析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类型、科室、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结果 (1)每月门急诊抗菌药物专项点评处方数呈下降趋势,不合理处方共557张,且每月不合理处方数呈下降趋势;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呈下降趋势,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无明显变化;处方合格率无明显变化.(2)557张不合理处方中有12张为2项不合理用药,共计569项.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类型以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用法用量不适宜为主.(3)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科室主要以妇科、急诊科、耳鼻喉科、儿科、呼吸内科、胃病专科、心内科、泌尿外科、产科、口腔科等为主.(4)2014—2016年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院2014—2016年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特别需要加强对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严格根据临床用药指征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慎重选择治疗用药,以减少耐药菌株出现和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梅小芬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黄平县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12月—2018年4月收治的HAP患者9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试验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感染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14 d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及氧合指数、临床疗效,并观察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WBC、CRP、PCT、CPIS及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试验组患者WBC、CRP、CPIS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PCT、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试验组患者WBC、CRP、PCT、CPIS低于对照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现腹泻、腹痛等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盐酸氨溴素注射液治疗HAP的临床疗效确切,其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炎性反应,改善肺功能,且安全性高.
作者:马莉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肾动态显像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接受肾动态显像检查患者60例,按照平行对照法分为参考组与观察组,各30例.参考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显像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显像失败率低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参考组,护理满意评分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在肾动态显像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显像失败率,有助于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林玲云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内毒素与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麻城市妇幼保健院儿科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42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本院同期常规健康体检儿童4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内毒素、C反应蛋白水平及其阳性率.结果 入院初,研究组患儿内毒素与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恢复期,两组受试者内毒素与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初,研究组患儿内毒素与C反应蛋白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恢复期,两组受试者内毒素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C反应蛋白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内毒素与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甘军宏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赣州市赣县区人民医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各40例.常规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部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并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PT、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PTT长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延缓或防止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杨萍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儿科阿奇霉素不同用药途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选取泉州市第一医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接受阿奇霉素治疗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片口服治疗,两组患儿均持续用药7 d.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不良反应症状出现后均立即停药,并未造成严重后果.结论 阿奇霉素不用给药途径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口服给药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另外儿科医务工作者在用药过程中,需合理控制用药剂量,加强监管力度,增强用药合理性,营造安全的用药环境.
作者:林俊;王琦凡 刊期: 201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