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陈旧性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形态组织学改变及临床意义

齐新生;樊克文;岳成斌;黄培林

关键词:陈旧性股骨颈骨折, 股骨头, 形态, 组织学改变, 临床意义, 影像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 手术治疗, 切开复位, 假体置换, 患者年龄, 线表现, 愈合, 选择, 术式, 理论, 坏死
摘要:对于未愈合的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临床上一般根据X线表现和患者年龄选择假体置换或保留股骨术式.我们对未经切开复位的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影像学检查股骨头无坏死的患者进行股骨头的形态和病理学检查,以期为手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中国骨伤杂志相关文献
  • 四肢开放性骨折早期内固定125例

    四肢开放性骨折早期内固定,多年来一直有不少争论.1990年至1995年间,对125例四肢开放性骨折实施了早期内固定,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福德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髋臼骨折的创伤机制和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的创伤机制、分类和治疗方法.方法 65例髋臼骨折患者,其中44例采用骨牵引治疗,21例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结果经平均4.5年的随访,非手术治疗44例满意率75%,手术治疗21例满意率71.4%.16例骨折移位>3 mm,经牵引后骨折移位<3 mm.7例骨折错位明显,因合并伤严重而放弃手术治疗,其结果均为不满意.手术治疗21例,术中发现17例股骨头有明显的肉眼损伤.结论髋臼骨折应力求解剖复位,恢复头臼对应关系,并早期功能锻炼,对错位明显的骨折采用手术治疗是必要的.创伤时头臼撞击部位及程度可直接影响预后效果.

    作者:张维康;蔡钰梅;颜海波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旋髂深血管骨瓣和旋股外血管束联合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

    目的探讨用带血管骨瓣加血管束移植到股骨头颈内治疗股骨颈骨折,以提高骨折的愈合率,降低股骨头的坏死率.方法骨折复位固定后,用旋髂深血管骨瓣移植到骨折处,再用旋股外血管束移植到股骨头内治疗30例,并与股方肌骨瓣治疗的30例作对照.结果股骨头坏死率从20%下降到10%,功能优良率从80%提高到90%,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缩短1/4.结论旋髂深血管骨瓣加旋股外血管束联合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可改善骨折处和股骨头血运,提高骨折愈合率和降低股骨头的坏死率.

    作者:朱少廷;廖小波;黄海滨;周滨滨;米琨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儿童开放性骨盆骨折的救治

    目的探讨降低儿童开放性骨盆骨折死亡率的有效方法.方法本组23例,其中22例发生休克,采用止血、输血及手术治疗.结果经救治,21例存活,2例死亡,死亡率为8.7%.结论有效急救止血、早期快速定量补充血容量、及时彻底清创、预防感染和认真处理好合并伤及重要脏器伤是挽救开放性骨盆骨折患儿生命的根本措施.

    作者:黄耀添;李华林;雷伟;冯志军;朱立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开放性踝关节骨折脱位44例

    开放性踝关节骨折脱位,常合并有韧带及软组织挫裂伤,且多污染严重,早期处理不当可致晚期功能障碍.我院骨科自1985年6月至1995年6月共收治4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洪春;王景乾;郭世杰;吴华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327例

    我科自1983年以来,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327例,随访15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曹成福;姜玉祥;张金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实验性动物股骨头坏死模型的制备及其病理生理机制

    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的病理演进机制及预后.方法采用12N盐酸、12N氢氧化钠依次注入家兔股骨头内灭活骨细胞、骨髓组织及破坏股骨头内的微循环.结果在短时期内复制出进展期的股骨头坏死模型,6周左右即可出现典型的骨坏死病理.结论病因、骨吸收及骨有效重建的平衡状态、生物力学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决定股骨头坏死的病理演进及预后.股骨头坏死的有效修复不仅仅是坏死的骨小梁重建,还应包括遭受损害的微循环及骨髓功能的恢复.

    作者:杨明亮;罗先正;王正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应用改良Dick钉架治疗髌骨骨折16例

    髌骨骨折在骨科创伤中较为多见,目前治疗常以手术切开固定为主,我们自1995年以来,应用改良Dick钉架配合皮外穿针治疗髌骨骨折16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善军;张振亭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陈旧性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形态组织学改变及临床意义

    对于未愈合的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临床上一般根据X线表现和患者年龄选择假体置换或保留股骨术式.我们对未经切开复位的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影像学检查股骨头无坏死的患者进行股骨头的形态和病理学检查,以期为手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齐新生;樊克文;岳成斌;黄培林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正骨理筋手法治疗颈椎病

    笔者主要介绍运用成套性正骨理筋手法治疗颈椎病的颈型、神经根型.

    作者:张继昌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50例

    股骨颈骨折由于解剖上局部血供问题,常易发生骨折不连接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1].1994年~1997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此类骨折5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钱天逸;樊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分解组合式支具在治疗胸腰椎骨折及腰椎滑脱中的应用

    我科自1993年6月至1996年6月用分解组合式全塑支具辅助治疗胸腰椎骨折及腰椎滑脱55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介绍如下.

    作者:葛振山;梁瑛琳;吴雪芹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儿童肘部损伤664例分析

    为了了解儿童肘部损伤分类情况,作者把经本人治疗的,有较完整记载的664例16岁及以下儿童肘部损伤病例作初步分析如下.

    作者:陈志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定痛点药物注射与坐位牵引治疗颈椎病

    1988年至1991年,应用定痛点药物注射与坐位牵引的方法,治疗颈、肩疼痛为主要表现的颈椎病(主要是神经根型)10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朝富;蓝俊;周绍溪;丁子金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胫腓骨干骨折治疗方法比较

    本院自1987~1996年运用七种不同方法治疗胫腓骨干骨折482例485肢,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礼河;白理智;董引娣;白丽君;白理彬;张雨春;王苏萍;白水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躯干石膏综合征28例的诊治

    1976年至1995年间,共发现28例石膏综合征患者,经及时诊治均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桑井贵;吴岳嵩;李纯志;邵卫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弓形针治疗肱骨干骨折

    我院于1986年9月~1994年10月采用逆行穿弓形针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30例,收到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泉民;李兴铭;赵宏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微型竹帘夹板在手指外固定中的作用

    手指的疾患需行外固定的情况很常见.以往在外固定时,临床常应用购置的手指外固定铝板,将整个单指全部固定在功能位或需要的位置,往往在需要固定的病变治愈后,出现患指的指间关节或掌指关节的僵硬,从而影响患指的功能和早期康复.此种弊端在年长患者更为常见.自1984年8月至1998年7月我们应用自制的微型竹帘夹板,用于手指外固定的治疗共127例,取得了肯定的效果.

    作者:孙继革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下肢骨折42例

    我院自1993年开始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以下简称单侧支架)治疗下肢各类骨折42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军强;朱式仪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前臂防旋托板治疗尺桡骨骨折

    针对前臂尺桡骨骨折稳定性差的问题,运用机械铰接约束原理和前臂旋转运动与上臂身体躯干之间的运动学关系,我们设计制作了前臂防旋托板(专利号9424191.3原称前臂尺桡骨骨折脱位辅助托板).我院于1987年~1998年应用于前臂尺桡骨骨折的外固定82例,疗效令人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陈奇;王晓峰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中国骨伤杂志

中国骨伤杂志

主管:中国果树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