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越;王超华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急性颅脑损伤中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于定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110例,均采用16排螺旋CT机检测病灶,并回顾颅脑CT扫描获取的原始数据,进行图像后处理.评估比较影像处理前、后的质量,同时评价三种图像的病灶检出率.结果 原始轴位图像病灶检出率低于其他两种图像(P<0.05);回顾性薄层重建图像与多平面重组图像病灶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6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对CT扫描的原始数据进行回顾性薄层重建可提高病灶部位检出率.
作者:许志华;吴杭州;熊国胜;任旭;何宝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结合常规护理治疗痰瘀阻肺型肺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6-12月收治的痰瘀阻肺型肺胀患者80例,按照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呼吸科肺胀常规护理,患者在呼吸科肺胀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气促喘息、咳嗽、咳痰、胸部胀闷)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气促喘息、咳嗽、咳痰、胸部胀闷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气促喘息、咳嗽、咳痰、胸部胀闷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痰瘀阻肺型肺胀患者采取中医定向透药疗法结合常规护理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越;王超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术前胃镜活检病理与外科术后病理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于米易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80例,患者均经术前胃镜活检与术后病理检查.比较两种病理检查方法对胃癌的疑似确诊率与确诊率、不同病理类型(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低黏附性癌、黏液腺癌)的诊断情况、胃癌病理的分化程度(病理分化与分化不良)的诊断情况.结果 外科术后病理检查对胃癌的确诊率高于术前胃镜活检病理检查,对胃癌的疑似确诊率低于术前胃镜活检病理检查(P<0.05).外科术后病理检查对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低黏附性癌、黏液腺癌诊断率高于术前胃镜活检病理检查(P<0.05).外科术后病理检查方法对胃癌分化不良诊断率低于术前胃镜活检病理,对病理分化诊断率高于术前胃镜活检病理(P<0.05).结论 术前胃镜活检技术在胃癌诊断应用效果良好,但对于胃癌的全面评估与判断仍需依靠外科术后病理结果,以保证诊疗效果.
作者:何凡桂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山奈酚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山奈酚作用于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药物对细胞生长抑制的影响,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F)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确定山奈酚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作用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结果 对照组细胞轮廓较清晰,核膜完整,细胞形态多为多边形.药物组的细胞形态明显变得不规则,出现颗粒状、团块状细胞碎片,细胞数目随着药物作用浓度的升高而明显减少.MTT法检测结果显示,用3.125、6.25、12.5、25、50、100μmol/L浓度的山奈酚处理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72 h,抑制率分别为5.325%、12.148%、16.974%、34.345%、61.764%、77.716%,3.125 μmol/L山奈酚组抑制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25、50 μmol/L山奈酚作用于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 48、60、72、84 h,抑制率分别为2.262%、33.678%、38.326%、44.322%和12.023%、42.787%、61.221%、68.457%.其中,25 μmol/L山奈酚48 h组抑制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 μmol/L山奈酚60、72、84 h组抑制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0 μmol/L山奈酚48 h组抑制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 μ,mol/L山奈酚抑制率60、72、84 h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体外实验山奈酚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具有增殖抑制作用,且随着药物作用浓度的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作者:周瑶;唐毅;杜标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福建省晋江市疗养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2例双向情感障碍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丙戊酸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喹硫平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5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狂躁量表(BRM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BRMS评分、HAMD-17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RMS评分、HAMD-17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治疗双向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狂躁、抑郁状态,且安全性高.
作者:潘洪润;李长远;史玉清;洪金时;程顺智;吴丹;王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丙泊酚在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诱导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取重庆市万州区妇幼保健院2014年7月-2017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全身麻醉患者1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76例.对照组行常规麻醉,研究组行丙泊酚诱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给药前(T0)、给药后10 min (T1)、给药后20min (T2)、给药后30 min (T3)及苏醒后(T4)时的血压、心率,停药5、10、15 min拔管率,潮气量恢复时间.结果 T0时,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研究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低于对照组,T2时收缩压、舒张压高于对照组(P<0.05);T3时两组患者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舒张压高于对照组(P<0.05);T4时两组患者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收缩压高于对照组(P<0.05).T1、T2时两组患者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时研究组心率水平低于对照组,T4时研究组心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停药5、10、15 min拔管率高于对照组,潮气量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丙泊酚在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诱导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稳定血压波动,提升麻醉安全性.
作者:邬峻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急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大冶市金湖卫生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急性哮喘患者90例,按照抽签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5).对照组患者予以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茶碱缓释片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肺功能[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和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VV%)]、不良反应(皮疹、恶心、面部潮红)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标准(QOL)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71.1% (P <0.05).观察组患者FVC%、FEV1%、MVV%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低于对照组的20.0% (P >0.05).观察组患者QOL中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联合茶碱缓释片口服治疗急性哮喘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肺功能.
作者:吴亚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血液透析患者采取舒适化护理干预、饮食营养护理干预、健康指导护理干预、认知行为护理干预、情绪心理护理干预、协同护理干预、预防性护理干预、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等护理干预可改善负性情绪,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生存质量,增强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成本.
作者:曹柯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治疗新生儿惊厥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江油九○三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惊厥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均采用血液生化检查、脑电图检查及CT、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确诊.对照组患儿予以地西泮治疗,试验组患儿予以利多卡因治疗,两组患儿均持续治疗6d.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惊厥停止时间及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7~12 d神经行为测评分数.结果 试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惊厥停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神经行为测评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7~12d,试验组患儿神经行为测评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利多卡因治疗新生儿惊厥的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赵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液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钦北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50例为糖尿病组,另选取本院同期健康志愿者1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血糖指标[空腹血糖(GLU)、2h糖耐量试验(OGTT 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胱抑素C(CysC)、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 糖尿病组患者GLU、OGTT 2 h PG、HbA1c、TC、TG、LDL、CysC、CRP、Hcy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HDL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血液生化检验的操作简单、检测快速、价格低廉,不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且检验结果可为糖尿病的诊断提供依据,为患者治疗提供指导.
作者:黄广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浦北县人民医院2014年3月-2016年7月收治的76例帕金森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比组(n=36)和观察组(n=40).对比组患者给予多巴丝肼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比组基础上加用吡贝地尔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帕金森综合评分表(UPDRS)评分及Webster评分,观察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比组的80.6% (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UPDRS评分、Webst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UPDRS评分、Webster评分低于对比组(P<0.05).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率为7.5%,低于对比组的16.7% (P <0.05).结论 采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且用药安全性高.
作者:吴俊霖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早期ICU监护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在普通病房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ICU室接受早期ICU监护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人工气道建立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术前准备时间、降温治疗时间及CT复查时间,预后及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人工气道建立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术前准备时间、降温治疗时间及CT复查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ICU监护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改善预后.
作者:赵剑斌;谢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糖尿病属于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患病率逐年上升,且2型糖尿病发病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个案管理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更好地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改善糖尿病相关代谢指标,减少和延缓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降低医疗费用.本文就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测量工具、影响因素及患者护理干预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唐超燕;蓝海云;傅婵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诱导麻醉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中体征及术后脑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彭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右美托咪定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0.9%氯化钠溶液,右美托咪定组予以右美托咪定诱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躁动、呛咳、呼吸抑制)发生情况,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和血清S100β水平,心率、平均动脉压、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结果 右美托咪定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入室前两组患者NSE与S100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术后12 h及24h右美托咪定组NSE水平和S100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术中心率、平均动脉压、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诱导麻醉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中体征及术后脑功能的影响较小,可维持术中生命体征稳定,减少躁动、呛咳等不良反应发生,有效保护患者脑功能.
作者:刘琳;黄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视频喉镜在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2016年于福建龙岩市永定区医院收治的行全身麻醉外科手术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8例,患者均行气管插管,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喉镜引导下经口气管插管,试验组患者在宏济视频喉镜引导下经口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患者插管情况(插管次数、声门暴露时间);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即刻、气管插管后不同时间点(1、2、3、4、5 min)心率(HR)、血压(BP)[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变化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插管次数少于对照组,声门暴露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气管插管前,两组患者MAP、SBP、DBP均低于麻醉诱导前(P<0.05);气管插管即刻,两组患者HR、MAP、SBP、DBP高于气管插管前(P<0.05);试验组患者气管插管后1 min HR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视频喉镜引导下经口气管插管,效果较理想,有助于减少插管次数,维持血流发动力学变化稳定.
作者:卢恩文;李雪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在宫颈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2月于苍溪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鳞状细胞癌患者90例为宫颈癌组,另选取本院同期正常宫颈组织患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患者IGF-Ⅱ阳性率.结果 宫颈癌组患者IGF-Ⅱ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高分化患者IGF-Ⅱ阳性率高于中低分化者,临床Ⅱ期患者IGF-Ⅱ阳性率高于Ⅰ期者,淋巴转移患者IGF-Ⅱ阳性率高于无转移患者(P<0.05).结论 检测IGF-Ⅱ对宫颈癌患者的病情诊断、疗效判断、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松珂;俞思全;杨双;王宛冰;张成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高通量血液滤过联合乌司他丁及奥曲肽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2月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高通量血液滤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腹胀、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及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患者治疗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腹胀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及尿淀粉酶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高通量血液滤过联合乌司他丁及奥曲肽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恢复快,安全可靠,且患者高度认可.
作者:肖杰峰;刘兴贵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并冠心病患者甲襞微循环状态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德阳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并冠心病患者54例为A组,另选取本院同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4例为B组,冠心病患者54例为C组,健康体检者54例为D组,检测比较4组受试者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襻周状态积分、血流状态积分、管襻形态积分及总积分)及其他指标(管襻畸形率、白微栓率、输入枝长度及输出枝长度).结果 A组患者襻周状态积分、血流状态积分、管襻形态积分及总积分高于B、C、D组(P<0.05);B、C组患者襻周状态积分、血流状态积分、管襻形态积分及总积分高于D组(P<0.05).B、C组患者襻周状态积分、血流状态积分、管襻形态积分及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管襻畸形率、白微栓率高于B、C、D组,输入枝长度、输出枝长度短于B、C、D组(P<0.05);B、C组患者襻畸形率、白微栓率高于D组,输入枝长度、输出枝长度短于D组(P<0.05).B、C组患者襻畸形率、白微栓率及输入枝长度、输出枝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并冠心病患者甲襞微循环状态相对较差,应针对患者的微循环状态变化情况进行针对性干预.
作者:鲍晓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产后出血量和负性心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公安县中医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出血量、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患者出血量少于对照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出血量,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且安全性好.
作者:姚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胃镜在胃间质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江西省高安市八景卫生院确诊并行手术治疗的胃间质瘤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预后.结果 观察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预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促进肠道功能尽快恢复,且安全性高,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谢维汉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