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四联药物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解放军第三〇三医院2015—2016年收治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性慢性胃炎患者240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20例.研究组患者予以四联药物(替硝唑片+克拉霉素片+枸缘酸铋钾片+雷贝拉唑)治疗,对照组予以三联药物(雷贝拉唑+克拉霉素片+胶体铋剂)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临床疗效及症状评分.结果 研究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腹胀、腹痛及嗳气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四联药物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许祯 刊期: 2018年第06期
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方案的设计与实践,实施周全的药学监护,对促进临床药物治疗安全、有效、经济,降低风险等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临床药师参与一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病例诊疗过程,从用药治疗和药学监护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探讨临床药师通过会诊参与临床治疗的方法和作用.临床药师在治疗用药过程中给出合理化用药方案,均被医师采纳,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兰;钟文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全州县中医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6月收治的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HbA1c及BUN、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HbA1c及BUN、Scr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改善肾功能,降低中医证候积分.
作者:张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在弥漫性细支气管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光明中医医院2014—2016年收治的弥漫性细支气管炎患者6例,分析其胸部HRCT征象及临床表现.结果弥漫性细支气管炎HRCT征象:弥漫粟粒小结节伴树芽征,无融合趋势;小气道支气管扩张,细支气管成柱状扩张及细支气管壁增厚;肺间质纤维化;小斑片状磨玻璃影.结论 HRCT有助于弥漫性细支气管炎的早期诊断与鉴别.
作者:赵美华;曹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抬高床头联合呼吸配合在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异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年收治的需置入PICC治疗的肿瘤患者7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360例与对照组34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抬高床头联合呼吸配合法进行PICC置管操作,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体位配合法进行PICC置管操作.比较两组患者PICC导管异位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PICC导管异位发生率为1.39%,低于对照组的9.71%(P<0.01).结论 PICC置管操作中,抬高床头联合呼吸配合可降低PICC置管术中导管异位发生率.
作者:范彬;黄芬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64排CT在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100例,患者均于术前接受64排CT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统计64排CT诊断符合率、误诊率、漏诊率,并分析患者CT影像学特征.结果 64排CT检查确诊95例,漏诊3例,误诊2例,诊断符合率为95.0%,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3.0%、2.0%.CT影像学特征主要为脑挫伤可见多发斑点状,颅骨骨折骨质连续性中断表现,血肿及出血的主要表现则为高密度影或脑实质内圆形.结论 64排CT在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较高,可提高诊断符合率,减少漏诊及误诊,且影像学特征明显.
作者:肖兴武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螺旋CT诊断在腹部空腔脏器破裂穿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湖北省当阳市中医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腹部空腔脏器破裂穿孔患者22例,分析所有患者的螺旋CT表现,以明确CT诊断价值.结果 21例患者诊断为腹部空腔脏器破裂,1例漏诊,诊断准确率为95.45%.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10例,CT表现为剑突下隐窝游离气体征、肝下肝圆韧带间隙小泡状游离气体征;空、回肠穿孔患者7例,CT表现为剑突下隐窝积气、下腹部腹壁下小泡积气、剑突下隐窝游离气体征、肝下肝圆韧带间隙小泡状游离气体征;异物至乙状结肠穿孔患者2例,CT表现为剑突下隐窝少量积气;粪块性乙状结肠直肠穿孔患者1例,CT表现为剑突下隐窝和腹膜后间隙大量游离气体;子宫穿孔患者2例,CT表现为剑突下隐窝和肝下肝圆韧带间隙少量游离气体.结论 对腹部空腔脏器破裂穿孔患者采用螺旋CT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能够有效观察患者脏器破裂穿孔情况,可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许奎;齐振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德阳市旌阳区中医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止痛时间、止痂时间、治疗时间及后遗神经痛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3.53%,止痛时间、止痂时间、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控制并发症.
作者:付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黄梅县人民医院2016年5月—2017年7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等常规对症,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纤溶酶原激活物水平及血细胞比容;治疗前及治疗后5、15、30 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F-36评分、纤溶酶原激活物水平及血细胞比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纤溶酶原激活物水平及血细胞比容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15、30 d,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作者:吴祥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黄葵胶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夹江县人民医院2016年收治的IgA肾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与联合用药组,每组34例.厄贝沙坦组患者予以厄贝沙坦治疗,联合用药组患者在厄贝沙坦组基础上予以黄葵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缓解率、24 h尿蛋白定量、清蛋白、肾小球滤过率及收缩压、舒张压.结果 联合用药组患者症状缓解率高于厄贝沙坦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清蛋白、肾小球滤过率及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低于厄贝沙坦组(P<0.05).结论 采用黄葵胶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IgA肾病可提高症状缓解率,可更有效减少尿蛋白.
作者:唐一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辽宁省本溪市明山区明山街道明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采用非洛地平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舒张压、收缩压变化情况,并记录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具有疗效高、操作简单、用药安全性高的优势.
作者:李云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南安市医院2015年9月—2017年2月收治的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68例,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早期快速补液复苏治疗,观察组予以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24 h乳酸恢复正常率、复苏时间、液体输入量、氧消耗、氧输送及血氧饱和度.结果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与24 h乳酸恢复正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复苏时间短于对照组,液体输入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氧消耗、氧输送及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维持患者机体脏器组织的血流灌注与供氧,缩短复苏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预后.
作者:谢志勇;潘志强;张邦唐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江西省赣州开发区潭口中心卫生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分娩产妇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产妇未进行分娩镇痛直接进入产程,观察组产妇采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进行分娩镇痛.比较两组产妇产程(第一产程潜伏期、第一产程活跃期、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疼痛分级、缩宫素使用率、剖宫产率及阴道助产率,并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和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产妇第一产程潜伏期、第三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活跃期、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分娩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缩宫素使用率、剖宫产率和阴道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及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较理想,可有效缓解产妇的疼痛程度,缩短产程,且并不会增加母婴不良结局.
作者:严达贵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重庆市南岸区精神卫生中心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10例,根据盲选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氮平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氨磺必利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病理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病理症状评分及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氨磺必利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与奥氮平疗效相当,但其在安全性上略胜一筹.
作者:刘海波;吴小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四川省乐山市老年病专科医院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阿替普酶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其可更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且安全性好.
作者:王瑶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贵阳市第六人民医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行下腹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麻醉,研究组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以及心率、麻醉效果〔完全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双下肢恢复运动时间及运动阻滞程度评分量表(Brooage)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DBP、SBP及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完全起效时间、双下肢恢复运动时间短于对照组,麻醉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Brooage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患者麻醉过程中较平稳,麻醉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肖玉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黄土汤加减治疗急性非食管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7月于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急性非食管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4例,按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土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止血情况(12 h、24 h、48 h、72 h止血成功率)、隐血转阴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腹痛、恶心、腹胀、胸闷)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28%,高于对照组的81.08%(P<0.05).治疗12 h、24 h、48 h、72 h后,观察组患者止血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隐血转阴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应用黄土汤加减治疗急性非食管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提高止血成功率,缩短治疗时间,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严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法与比浊法在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功能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资溪县人民医院2015年8月—2017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8例,依照检测结果分为正常血脂组39例和高血脂组49例.依照是否伴有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分为高血脂ACS组22例,高血脂非ACS组27例;正常血脂ACS组21例,正常血脂非ACS组18例.患者均予以比浊法和血栓弹力图法,观察4组患者临床检测结果情况.结果 研究对象的血栓弹力图法与比浊法检测结果相关性呈低度.血栓弹力图法与比浊法经正常血脂组直线相关分析无相关性(P>0.05);两检测方法经高血脂组相关性分析存在相关性(P<0.05),且相关程度属于显著相关,但仍为非高度线性相关.经Kappa一致性分析,在高血脂非ACS组和高血脂组、总体组和高血脂ACS组中,血栓弹力图法与比浊法检测方法存在一致性,K值分别为0.39和0.44、0.25和0.50,P<0.05;其中,高血脂非ACS组与总体组的血栓弹力图法与比浊法检测方法检测一致性为0.4≥K≥0.21,高血脂组和其亚组高血脂ACS组的一致性为0.60≥K≥0.41.而在正常血脂非ACS组、正常血脂ACS组及正常血脂组中,血栓弹力图法与比浊法检测方法无一致性,K值分别是-0.157、0.14及0,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功能检测中予以比浊法和血栓弹力图法,二者的相关性较差,且检测一致性也较弱.但在高血脂患者中,两种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作者:黄武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膝关节镜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射阳县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6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1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在膝关节镜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明显,有助于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促进疾病康复,进而改善预后.
作者:时丽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改良后体位摆置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安溪县医院妇科2015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需行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选择改良后体位的摆置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体位摆置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体位摆放所需人数及时间,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体位摆放所需医护人员人数少于对照组,体位摆放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后体位摆置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安全性较高.
作者:吴宝城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