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妹;苏少清;周郁青;詹艳青;蒋赛珍
目的 观察结膜瓣遮盖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4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接受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结膜瓣遮盖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55.0%(P<0.01);治疗后,2组视力值均升高,且观察组视力值高于对照组(P均<0.01);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膜瓣遮盖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丽;王金亮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宫颈癌活检病理与术后石蜡病理的符合率及意义.方法 选取宫颈癌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阴道镜活检及术后石蜡病理诊断,并对其病理类型进行观察及分析.结果 宫颈癌活检病理与术后石蜡病理的符合率为97.50%,2种检查方法对比的数据无差异(P>0.05).经术后石蜡病理诊断后宫颈鳞状细胞癌160例、宫颈腺癌21例、宫颈腺鳞癌10例、宫颈小细胞癌2例、宫颈腺肉瘤3例、宫颈癌肉瘤1例、宫颈恶性PEComas 1例、神经内分泌瘤2例.而经阴道镜活检病理诊断后宫颈鳞状细胞癌155例、宫颈腺癌21例、宫颈腺鳞癌15例、宫颈小细胞癌2例、宫颈腺肉瘤3例、宫颈癌肉瘤1例、宫颈恶性PEComas 1例、神经内分泌瘤2例;其中误诊5例,主要是将宫颈鳞状细胞癌误诊为宫颈腺鳞癌.结论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可出现漏诊现象,尤其是对原位癌Ⅰa期宫颈癌患者,为此在临床上对CINⅢ或CINⅢ累及腺体患者,需高度警惕宫颈早期是否存在浸润癌.
作者:梅长军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检测脐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S)与舒张末期流速(D)的比值(S/D)联合胎心监护预测胎儿窘迫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足月妊娠160例孕妇进行超声脐血流S/D检测联合胎心监护,根据检查结果将其分为正常组(112例),S/D值异常组(14例),胎心监护异常组(10例),均异常组(24例).观察4组孕妇脐血流及胎心监护结果与胎儿宫内窘迫的关系.结果 160例孕妇经超声脐血流S/D检测及胎心监护,检出无应激试验(NST)反应型占87.50%,无反应型占12.50%;S/D值≥3占11.25%,S/D值<3占88.75%.脐血流S/D检测及胎心监护均异常组的孕妇中,发生羊水污染(87.50%)、新生儿窒息(50.00%)及胎儿宫内窘迫(70.83%)的比率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 超声脐血流S/D检测联合胎心监护能早期发现胎儿宫内窘迫,比单用一种诊断方法准确性更高,能防止不良妊娠结局,改善围生儿预后.
作者:龚莲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观察比较2组急救时间、抢救效果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评估时间为(0.8±0.1)min短于对照组的(2.6±0.6)min,抢救时间为(39.1±8.2)min短于对照组的(59.2±10.1)min(P均<0.01),抢救成功率和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抢救过程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护理流程优化措施,具有显著的抢救效果,不但能够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还能够缩短抢救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颖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间苯三酚联合米非司酮用于利凡诺中期引产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中期妊娠要求终止妊娠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羊膜腔穿刺术注入利凡诺100 mg,同时给予米非司酮片200 mg顿服,且服药前后需空腹或禁食2 h;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用药出现宫缩后予生理盐水20 ml+间苯三酚80 mg缓慢静推.观察比较2组宫缩阵痛程度,宫缩发动时宫颈成熟情况、排胎时间、总产程、引产成功率及阴道出血量.结果 2组孕妇疼痛程度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总产程中≤8 h孕妇所占比例为56.67%,高于对照组的26.67%(P<0.01);2组引产成功率均为100.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盘娩出后2、24 h阴道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米非司酮在利凡诺中期妊娠引产宫缩规律后加用间苯三酚,缩短了引产时间,减轻痛苦.
作者:齐育英;周玲;崔晓娟;李平华;董静;侯振平;李建敏;张建芳;吴梦迪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2组显效率及术后复发率,排卵恢复时间、月经恢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排卵恢复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子铃 刊期: 2018年第14期
临床上将同一器官、同一系统或不同系统的器官发生 2 个或 2 个以上彼此无关的原发性肿瘤称为重复癌,将同时发现或在 6 个月内相继发现的重复癌称为同时癌[1] . 食管、胃同时癌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但随着胃镜技术等发展,临床发现率明显增加. 在食管根治术过程中,常用的食管替代器官是胃,因其创伤小,符合生理被广泛应用,对于食管下段、贲门重复癌,仍可使用残胃代食管,行残胃食管吻合,且由于远端残胃保留了足够血液供应,术后吻合口瘘及胃壁坏死等并发症少,手术相对简单. 而对于食管下段、胃窦同时癌治疗因残胃血运不能保障,手术相对复杂,通常会采用空肠或结肠代食管等方法进行吻合,操作复杂,并发症多. 本文结合我院 2 例食管下段、胃窦同时癌行保留胃网膜右血管弓残胃代食管一期吻合的临床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分析 2 例临床实践结果评价该手术方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报道如下.
作者:权永志;赵志敏;常建伟;焦志凯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霉菌性阴道炎采用氟康唑联合克霉唑阴道栓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12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采用克霉唑阴道栓治疗,观察组采用氟康唑联合克霉唑阴道栓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和消失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2%,高于对照组的82.81%(P<0.01);观察组排尿痛、腰腹疼痛、白带异常以及外阴瘙痒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应用氟康唑联合克霉唑阴道栓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巧芬;田辉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老年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胃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2组均治疗2周后进行疗效观察及Hp根除率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Hp根除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 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老年慢性胃炎患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兴桥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分析D2-40、CD34和单克隆抗体 β-链蛋白(β-catenin)在ⅠA1期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医院就诊的ⅠA1期宫颈鳞癌患者65例进行分析,根据病理诊断进行分组,HE染色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染色为观察组,采用D2-40、CD34及 β-catenin进行标记,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免疫组化染色阳性检出率明显著高于HE染色检出率(P<0.05).对照组单克隆抗体 β-catenin阳性3例(4.62%),CD34阳性1例(1.54%),D2-40阳性2例(3.08%);观察组单克隆抗体 β-catenin阳性11例(16.92%),CD34阳性7例(10.77%),D2-40阳性8例(12.31%).结论 D2-40、CD34及 β-catenin检测在ⅠA1期宫颈鳞癌脉管浸润患者中可有效确诊疾病,术后复查阳性检出率确切,为临床预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陈燕;曹学锋;曾四元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关节镜下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于关节镜下行韧带重建术,患者术后均进行为期12~18个月的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84例患者术前Lysholm评分为(51.52±3.48)分,术后Lysholm评分为(92.45±2.28)分.IKDC评分:术前A级0例,B级2例,C级36例,D级46例;术后A级54例,B级20例,C级10例,D级0例,患者恢复总优良率达到了88.10%;54例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良好,基本可恢复至损伤前运动水平,24例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尚可,基本可满足日常生活及体育活动,其余6例患者膝关节功能活动恢复尚可,但偶有疼痛、关节不稳感.结论 关节镜下,采用自体腘绳肌腱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进行重建,有利于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且具有创伤小、生物力学性好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CD44对鼻咽癌CNE2细胞的影响.方法 采用转染技术将CD44反义RNA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Anti-CD44)转入CNE2细胞;qRT-PCR与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转染效率;采用划痕实验、侵袭实验分别检测反义CD44对CNE2细胞迁移与侵袭的影响.结果 qRT-PCR结果显示,pcDNA3.1-Anti-CD44组CD44 mRNA表达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明显下调;Western blot显示,pcDNA3.1-Anti-CD44组CD44蛋白表达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明显下调;划痕实验显示,pcDNA3.1-Anti-CD44组MGC-803细胞的迁移能力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减弱;侵袭实验结果显示,pcD-NA3.1-Anti-CD44组CNE2细胞的侵袭能力较空白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 反义CD44能抑制鼻咽癌CNE2细胞的迁移与侵袭.
作者:黄远见;李巧云;肖娟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子宫动脉插管栓塞术(TUAE)对妇科多种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行TUAE治疗的患者47例,其中12例由于各种原因所致出血而行TUAE,9例由于完全性前置胎盘须行终止妊娠而行TUAE,26例由于宫颈癌化疗而行TUAE.结果 出血患者行TUAE治疗后,出血状况大大改善甚至完全停止;前置胎盘者经TUAE后,均顺利引产或剖宫产,术时出血较少;宫颈癌经灌注化疗结合TUAE后,22例患者得到不同程度临床缓解,缓解率达84.6%(22/26).结论 TUAE应用于妇科多种疾病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沈华;郭金鸿;李全康;赵岗;徐虎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采用西医常规联合中医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治疗的DKA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观察2组DKA患者血糖恢复正常时间、尿酮体消失时间、酸中毒纠正时间及胰岛素(RI)日均用量(7、24 h),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74%(P<0.01);观察组血糖恢复正常时间、尿酮体消失时间、酸中毒纠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7、24 h RI用量(20.18±5.26)U、(31.78±8.51)U均少于对照组的(22.28±6.17)U、(35.67±9.35)U(P<0.05).结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采用西医常规联合中医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丽辉 刊期: 2018年第14期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临床上更加关注患者手术后的舒适度,从而加速术后康复(ERAS)应运而生. 所谓的 ERAS 主要是指为改善和加速手术患者术后康复,在围手术期综合采用多种学科进行临床干预和管理,其中主要的一种治疗就是术后镇痛治疗[1-2] . 为了实现 ERAS 的目的,相关组织针对腹盆部手术出台了多部镇痛治疗的指南,其中镇痛治疗的基础方案为胸段硬膜外镇痛,并综合采用多种镇痛方式和药物形成多模式镇痛治疗模式.
作者:尚晋晔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替硝唑辅助氢氧化钙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观察组在氢氧化钙基础上加入替硝唑联合封闭根管治疗,对照组则给予氢氧化钙加入生理盐水封闭根管治疗.观察2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牙龈沟液中IL-1β 及TNF-α 水平及1年内的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79.03%(P<0.05);治疗前2组牙龈沟液中IL-1β 及TNF-α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牙龈沟液中IL-1β 及TNF-α 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观察组IL-1β 及TNF-α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慢性根尖周炎的复发率为3.23%,低于对照组的12.90%(P<0.05).结论 替硝唑辅助氢氧化钙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疗效显著,能降低患者牙龈沟液中炎性因子IL-1β、TNF-α 水平,这对临床根管治疗消毒药物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孟美妍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对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PCNL)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方法从医院实施PCNL手术的患者中选取8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2种麻醉方法进行分组,观察组(40例)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实施麻醉,对照组(40例)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及术后麻醉苏醒情况.结果 实施麻醉前5 min,2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数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麻醉后及术中大部分时间段,观察组SBP、DBP、HR数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观察组自主呼吸出现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瑞芬太尼麻醉在PCNL术中的麻醉效果满意,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平稳,可控性高,安全性较好,麻醉苏醒快.
作者:颜克麒;穆林;刘光胜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乳酸依沙吖啶溶液治疗麻风足底溃疡的疗效.方法 选择60例麻风足底溃疡患者合计89处溃疡开展临床研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46处)和对照组30例(43处).观察组采用乳酸依沙吖啶溶液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清洁换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高于对照组的8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治疗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乳酸依沙吖啶溶液治疗麻风足底溃疡可加快患者的创面愈合速度,提高患者的康复效率,安全性高,价格便宜,操作简单,患者易接受.
作者:方永光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在显微镜下应用ProTaper镍钛锉对上颌第一磨牙mb2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口腔科收治的牙髓病与根尖周病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临床检查后均发现存在上颌第一磨牙mb2根管,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将患者均分为传统组与改良组,每组20例.传统组接受K锉预备处理,改良组则接受显微镜下Pro-Taper镍钛锉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根管填充处理情况、疼痛情况以及患者预备根管的具体时间.结果 改良组填充率为100.0%,高于传统组的65.0% 例(P<0.05);改良组VAS评分为(2.3±0.4)分,低于传统组的(6.2±0.9)分(P<0.01);改良组根管预备时间为(5.4±0.7)min,短于传统组的(12.2±1.4)min(P<0.01).结论 在临床上颌第一磨牙mb2根管具体治疗中,患者接受ProTaper镍钛锉治疗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雯静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结石的近期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胆结石行手术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观察组实施微创保胆取石术,观察2组治疗相关指标如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并评估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生活质量各个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微创保胆取石术对患者创伤小,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且保留了胆囊的生理功能,保障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军 刊期: 2018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