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莲
目的 分析循证药学服务在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取一般方法治疗,观察组采取循证药学服务治疗,观察2组临床效果、肝损害率、疾病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3%,高于对照组的81.13%(P<0.05);观察组肝损害率、疾病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循证药物服务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便于提高治疗效果,使得肝损害率、疾病复发率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小静;方欣;陈宪晶;吴永丽;黄玉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肿瘤患者PICC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6例行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措施,观察比较2组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血栓发生率为2.91%,低于对照组的9.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明显降低肿瘤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
作者:王翠翠;武素宁;陈越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小儿咳喘灵颗粒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经诊断为小儿哮喘的患儿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使用酮替芬、布地奈德气雾剂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儿咳喘灵颗粒治疗,观察比较2组肺功能变化、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3%,高于对照组的74.14%(P<0.01);治疗前,2组肺活量(FEV)、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百分率(FEV/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EV、FEV1、FEV1/FEV数值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且观察组肺功能指标FEV、FEV1、FEV1/FEV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儿咳喘灵治疗小儿哮喘,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冯泽喜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4例,依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将患者分为A、B 2组,每组32例.A组采用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治疗后,对2组血气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脉搏血氧饱和度(SaO2)、pH]予以监测;判定患者临床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观察并处理患者临床并发症.结果 治疗后,B组各项血气指标(PaCO2、PaO2、SaO2、pH)均优于A组(P<0.01或P<0.05);B组临床指标(HR、MAP、RR)均低于A组(P<0.05);B组并发症发病率为0,低于A组的12.50%(P<0.05).结论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不仅具有抢救效果佳、并发症少的优势,还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呼吸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光昌;杨远丽 刊期: 2018年第14期
医院药房属于医院的医疗相关服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医院相关形象能予以体现,对于医院的精神面貌以及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能进行体现. 因此,将医院药房的管理工作加强具备重要性[1] . 近年来,人们对医疗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院药房是集合中、西药房,门急诊、住院药房为一体的综合性药房,存在着药房工作场地不足,功能过于集中,工作程序繁琐,药学人员知识水平不高等各种问题. 近年来,医院药房将相关规章制度不断予以完善及改进,使硬件设施相关投入应用量提升,促使医院的药学相关信息化管理程度提升,促使药学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提高,对于医院的管理水平提升和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莎莎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七氟醚和异丙酚在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对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行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七氟醚吸入和异丙酚泵注维持麻醉至手术结束,于麻醉前(T0),主动脉开放后30 min(T1)、12 h(T2)、24 h(T3)测定cTnI、CK-MB浓度,观察比较2组效果.结果 2组患者从T1开始cTnI、CK-MB浓度较T0时均升高(P<0.01),T2时达高峰,T3时又明显下降,但仍显著高于T0(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cTnI和CK-MB在各时点均明显较低(P<0.01或P<0.05);观察组正性肌力药用量较对照组减少(41μg/kg vs 49μg/kg).结论 七氟醚维持麻醉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优于异丙酚,可减少正性肌力药用量,是一种更为简单、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
作者:王文法;孙林凤;王鹤;杨涛;马永林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左氧氟沙星治疗宫颈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宫颈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各项症状改善时间,为期半年的随访了解患者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 高于对照组的76.1%(P<0.01),下腹坠痛、腰骶骨疼痛、白带异常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经半年随访观察组复发率为4.3% 低于对照组的17.4%(P<0.05).结论 宫颈炎患者加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清华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卡前列甲酯栓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行人工流产术孕妇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术前2 h阴道放置卡前列甲酯栓治疗,对照组不放置,2组其他手术方法相同,观察2组宫颈扩张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2.0%(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术中均未出现颈面部及前胸出现红色丘疹等麻醉不良反应.结论 卡前列甲酯可缩短无痛人工流产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翠伶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宫颈癌活检病理与术后石蜡病理的符合率及意义.方法 选取宫颈癌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阴道镜活检及术后石蜡病理诊断,并对其病理类型进行观察及分析.结果 宫颈癌活检病理与术后石蜡病理的符合率为97.50%,2种检查方法对比的数据无差异(P>0.05).经术后石蜡病理诊断后宫颈鳞状细胞癌160例、宫颈腺癌21例、宫颈腺鳞癌10例、宫颈小细胞癌2例、宫颈腺肉瘤3例、宫颈癌肉瘤1例、宫颈恶性PEComas 1例、神经内分泌瘤2例.而经阴道镜活检病理诊断后宫颈鳞状细胞癌155例、宫颈腺癌21例、宫颈腺鳞癌15例、宫颈小细胞癌2例、宫颈腺肉瘤3例、宫颈癌肉瘤1例、宫颈恶性PEComas 1例、神经内分泌瘤2例;其中误诊5例,主要是将宫颈鳞状细胞癌误诊为宫颈腺鳞癌.结论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可出现漏诊现象,尤其是对原位癌Ⅰa期宫颈癌患者,为此在临床上对CINⅢ或CINⅢ累及腺体患者,需高度警惕宫颈早期是否存在浸润癌.
作者:梅长军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100例,经过回顾性分析得出患者的发病位置、临床表现、预后等情况.结果 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在直肠中发病的几率较高,临床上患者出现排便异常腹部剧烈疼痛等症状.经过随访发现患者的预后情况,在5年内患者出现死亡22例,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转移与患者的年龄、发病位置以及病理学分期有密切的关系.结论 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在直肠中多发,其中男性的发病率较高,影响肠道肿瘤转移的重要因素是年龄.
作者:肖斌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探索减少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局部出血发生率的技术和方法.方法 选取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22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13例和改良组11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注射方法,改良组采用全面改良的注射方法与技术.比较2组患者注射局部48 h后皮下出血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改良组注射局部皮下出血发生率为15.97%,低于对照组的3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全面改良低分子肝素注射方法与技术可降低 PCI 术后患者注射局部皮下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陆宁愿;黄晓清;曾萍;谢雪莲;罗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分析D2-40、CD34和单克隆抗体 β-链蛋白(β-catenin)在ⅠA1期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医院就诊的ⅠA1期宫颈鳞癌患者65例进行分析,根据病理诊断进行分组,HE染色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染色为观察组,采用D2-40、CD34及 β-catenin进行标记,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免疫组化染色阳性检出率明显著高于HE染色检出率(P<0.05).对照组单克隆抗体 β-catenin阳性3例(4.62%),CD34阳性1例(1.54%),D2-40阳性2例(3.08%);观察组单克隆抗体 β-catenin阳性11例(16.92%),CD34阳性7例(10.77%),D2-40阳性8例(12.31%).结论 D2-40、CD34及 β-catenin检测在ⅠA1期宫颈鳞癌脉管浸润患者中可有效确诊疾病,术后复查阳性检出率确切,为临床预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陈燕;曹学锋;曾四元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替硝唑辅助氢氧化钙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观察组在氢氧化钙基础上加入替硝唑联合封闭根管治疗,对照组则给予氢氧化钙加入生理盐水封闭根管治疗.观察2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牙龈沟液中IL-1β 及TNF-α 水平及1年内的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79.03%(P<0.05);治疗前2组牙龈沟液中IL-1β 及TNF-α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牙龈沟液中IL-1β 及TNF-α 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观察组IL-1β 及TNF-α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慢性根尖周炎的复发率为3.23%,低于对照组的12.90%(P<0.05).结论 替硝唑辅助氢氧化钙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疗效显著,能降低患者牙龈沟液中炎性因子IL-1β、TNF-α 水平,这对临床根管治疗消毒药物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孟美妍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2组基础治疗均相同,对照组加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加用炎琥宁治疗.观察2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3 d内体温正常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2.6±1.4)d,短于对照组的(3.7±1.5)d(P<0.01);观察组3 d内体温正常率为86.0%,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2.0%(P<0.01).结论 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刚要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磁共振加权成像(MRI-DWI)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疑似脑梗死患者50例,发病时间均在6 h以内.采用MRI-DWI和磁共振常规检查(MRI),比较2种检查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50例卒中样起病的患者,终确诊为脑梗死患者34例.病变部位主要是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12例)、丘脑梗死(4例)、脑干梗死(5例)、小脑梗死(5例)、基底节区脑梗死(8例).16例患者确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MRI-DWI检出率为100.0%,常规的MRI检出率为32.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RI-DWI对临床超急性期脑梗死有较高敏感度,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孙志学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无痛人流术实施麻醉复合应用丙泊酚、地佐辛的效果.方法 依据麻醉方式,将医院接受无痛人流术的女性120例分为单药组和复合组,每组60例.单药组单纯以丙泊酚展开麻醉,复合组以丙泊酚复合地佐辛展开麻醉,观察比较2组麻醉效果,苏醒、恢复定向力时间,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复合组麻醉优良率为98.33%,高于单药组的83.33%(P<0.01);复合组苏醒、恢复定向力时间短于单药组,VAS评分低于单药组(P均<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5.0%vs 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人流术实施麻醉时,复合应用丙泊酚、地佐辛麻醉效果优越、安全性高.
作者:尹玉林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对玉溪市无偿献血者29503例核酸检测与酶免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以玉溪市29503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为例,分别进行血液酶免与核酸检测,对检测结果及其对降低输血相关病毒感染风险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29503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中,酶免检测显示阳性样本数414例,阳性率为1.40%;29503例剔除酶免检测结果为双试剂阳性的样本后,29351例样本中经核酸检测显示30例样本结果为阳性,核酸检测阳性率为0.102%,其中包含29例HBV-DNA检测不合格样本,样本不合格率为0.099%,1例HIV-RNA检测不合格样本,样本不合格率为0.003%.结论 对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的核酸与酶免检测,能够通过有效互补降低输血有关病毒感染风险,作用意义显著.
作者:马丽;沈华仙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闭合性十二指肠胰腺外伤患者应用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闭合性十二指肠胰腺外伤患者12例为研究对象,对所选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观察和分析手术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2例发生C级胰外瘘,2例并发胰腺假性囊肿,经治疗后终痊愈,1例手术次日死于严重失血性休克,随访结果显示生还患者未发生肠梗阻,预后良好.结论 闭合性十二指肠胰腺外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同时采取有效的并发症预防措施能够使术后并发症得到控制.
作者:周斌;李永智;吕铁辉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足叶乙苷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对患者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106例进行观察,对所选患者均采用足叶乙苷联合顺铂方案进行一线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检测患者的神经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199(CA199)的水平.结果 经化疗2个疗程后,完全缓解(CR)占0.00%,部分缓解(PR)占45.28%,稳定(SD)占31.13%,进展(PD)占23.59%,客观有效率为45.28%.化疗后,CR+PR患者的NSE、CY-FRA21-1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化疗前(P<0.01),CA199指标水平与化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化疗后,SD+PD患者的NSE、CYFRA21-1、CA199指标水平与化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化疗后,CR+PR患者的NSE、CYFRA21-1指标水平明显低于SD+PD患者(P<0.01),CA199指标水平与SD+PD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血清NSE可以作为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疗效的评价指标,但对化疗无效患者的检测无明显意义.
作者:向湘元;刘红梅;吴华;贺红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宫颈注入纳米碳混悬液检测前哨淋巴结(SLN)在早期宫颈癌转移预测及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择取医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早期宫颈癌的初治患者80例,术前所有患者在腹腔镜引导下注入纳米碳混悬液,观察、识别黑色染区SLN并加以剔除,同时对盆腔淋巴结(PLN)进行MRI扫查,记录SLN、PLN转移区域及分布枚数,然后行全子宫切除术+PLN清扫术治疗,比较SLN、PLN转移情况.结果 80例患者中,SLN转移检出率为97.5%,PLN为95.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0例患者SLN转移共226枚,其中闭孔区占65.5% 、髂外占23.0% 、髂内占8.0% 、髂总占2.6% 、其他占0.9%;其PLN转移共408枚,其中闭孔区占68.6% 、髂外占18.9% 、髂内占8.8% 、髂总占2.7% 、其他占1.0%,SLN、PLN的转移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宫颈癌患者的SLN、PLN病理转移情况在检出率及分布情况上具有高度一致性.腹腔镜下注入纳米碳混悬液检测SLN安全、可靠、可行,值得在早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和诊断中加以应用.
作者:刘怡;向延芳 刊期: 2018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