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组转化因子β1的表达及修复骨缺损的研究

刘强;陈君长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 骨疾病, 基因重排
摘要:目的运用基因重组的方法,对人TGF-β1的进行基因克隆,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进行重组TGF-β1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方法以pBV220作为原核细胞表达载体,将TGF-β1 cDNA片段定向重组到pBV220的多克隆位点上,构建原核细胞表达质粒pTGF-β1并转化至大肠杆菌中进行温度诱导表达.在兔顶骨两侧各制造直径为10mm的骨缺损,左侧缺损植入纤维蛋白加重组TGF-β1 100ug作为实验组,右侧缺损单纯植入纤维蛋白作为对照组,术后进行组织学和平均灰重测定.结果表达产物经SDS-PAGE分析,该表达体系可高效表达TGF-β1,其表达产物占菌体可溶性蛋白的23%,用NRK细胞检测本研究生产的TGF-β1具有该蛋白的野生活性.实验组缺损区组织学及平均灰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GF-β1原核表达体系的建立为TGF-β1的生产提供了高效的表达工程菌,重组TGF-β1能有效地修复骨缺损.
中国骨伤杂志相关文献
  • 小切口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折之一.治疗上目前国内外学者均推崇首选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方法[1],但对开放性及陈旧性的骨折仍主张手术治疗[2].常用手术入路有四种:肘外侧、内侧、前侧及后侧[2,3].自1990年以来,我院采用肘内、外侧联合小切口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38例,疗效满意.

    作者:陈金兰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治疗

    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是一种少见而又严重的损伤,预后较差,不同程度影响肩关节功能.多为上肢外展、外旋暴力导致肩关节前脱位,暴力继续作用,而引起肱骨外科颈骨折.作者1977~1996年收治10例此类病人.经保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希胜;印心奇;尹峰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消瘀接骨散促进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

    目的验证消瘀接骨散促进骨折愈合的疗效和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选用40只健康雄性家兔,做双侧桡骨中、下1/3人工骨折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外敷消瘀接骨散和对照组不敷药,术后7天、14天、22天和32天分别处死动物,取桡骨标本X线片检查、作生物力学测试和称取骨痂干重.结果实验组的X线平片显示骨折修复优于对照组,而且生物力学性能和骨痂干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消瘀接骨散能缩短骨折愈合过程和提高骨折愈合质量.

    作者:江树连;丁锷;李保泉;曹日隆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13例

    胸椎黄韧带骨化常致胸椎管狭窄,压迫脊髓.今将我院自1992年~1998年手术治疗的13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3例中男9例,女4例;年龄41~69岁.病程2月~4年,均无明显外伤史.病人主要症状是进行性的双下肢麻木、无力,不灵活及行走不稳、足底踩棉感等.胸腹部束带感(8例),足底踩棉感(10例),腰腿疼(4例),大小便障碍(7例).体征主要有:下肢肌力减退(13例),出现明显感觉平面(10例),锥体束征阳性(13例),相应节段胸背叩疼(7例),下肢放射疼(4例).

    作者:胡思斌;姜淑华;付薇;王华柱;崔青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双向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56例

    自1996年6月至1999年10月,我们采用双向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56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6例,男性34例,女性22例;年龄18~51岁;骨折类型,按Allman分型[1].中段骨折45例,外侧段骨折11例,其中包括骨折不愈合2例,开放性骨折1例;伤后三日内手术者33例,一周内手术者21例,四个月以上2例.

    作者:张鹏程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支架固定治疗指骨骨折120例体会

    自1990年以来我院用单蕊电线自制的支架固定治疗指骨骨折120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20例,男76例,女54例;年龄8~67岁;近节指骨骨折51例,中节指骨骨折49例,远节指骨骨折10例;其中拇指指骨骨折30例,开放性骨折27例,粉碎性骨折15例,锤状指8例;伤后就诊时间短1小时,长8天.

    作者:张中林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重组转化因子β1的表达及修复骨缺损的研究

    目的运用基因重组的方法,对人TGF-β1的进行基因克隆,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进行重组TGF-β1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方法以pBV220作为原核细胞表达载体,将TGF-β1 cDNA片段定向重组到pBV220的多克隆位点上,构建原核细胞表达质粒pTGF-β1并转化至大肠杆菌中进行温度诱导表达.在兔顶骨两侧各制造直径为10mm的骨缺损,左侧缺损植入纤维蛋白加重组TGF-β1 100ug作为实验组,右侧缺损单纯植入纤维蛋白作为对照组,术后进行组织学和平均灰重测定.结果表达产物经SDS-PAGE分析,该表达体系可高效表达TGF-β1,其表达产物占菌体可溶性蛋白的23%,用NRK细胞检测本研究生产的TGF-β1具有该蛋白的野生活性.实验组缺损区组织学及平均灰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GF-β1原核表达体系的建立为TGF-β1的生产提供了高效的表达工程菌,重组TGF-β1能有效地修复骨缺损.

    作者:刘强;陈君长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

    作者自1992年3月~1995年8月采用手法加钢针撬拨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移位成角30度以上桡骨颈骨折32例,有效地防止了前臂旋转及肘关节屈伸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振龙;柳伟;刘其斌;雷利生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股骨粗隆间骨折75例疗效分析

    本文就1990年1月至1997年9月共7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不同治疗方法及其效果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75例中男56例,女19例;年龄3~90岁;60岁以上27例.骨折分型依Evans法[1]:Ⅰ型9例,Ⅱ型6例,Ⅲ型7例,Ⅳ型50例,Ⅴ型3例.伴有脑、胸、腹部或其他多发伤者27例,并有其他部位骨折、神经、韧带损伤16例.致伤原因:车祸者53例,跌伤包括高处施工跌伤22例.

    作者:林昂如;胡罢生;曾国庆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带缝匠肌蒂骨移植治疗囊内型股骨颈骨折

    笔者自1989年始采用带缝匠肌蒂骨移植治疗中青年囊内型股骨颈骨折31例,经2~9年的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1例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18~29岁8例,30~39岁10例,40~49岁13例.骨折部位:头下型10例,头颈型13例,颈中型8例.15例为粉碎性骨折.骨折类型按照Garden分型:Ⅰ型1例,Ⅱ型6例,Ⅲ型12例,Ⅳ12例.伤后至手术时间3~87天,其中伤后一周内手术者27例.

    作者:王明森;陈培龙;何奕泉;张跃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闭合复位经皮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

    我院从1990年自1996年采用X光透视下手法复位经皮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116例,取得较好效果.但同时也存在着某些失误及并发症,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16例中男79例,女37例;年龄20~83岁.均有外伤史,就诊时间为1~10天.按骨折部位分型:基底部20例,颈中50例,头颈30例,头下16例.

    作者:李伟阳;杨连忠;袁晓波;李铁良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塑形夹板固定治疗柯雷氏骨折

    我科从1993年~1996年采用塑形夹板固定治疗柯雷氏骨折92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92例中男58例,女34例;年龄7岁~85岁;受伤时间半小时~7天.骨折类型:单纯骨折背侧及桡侧移位52例,粉碎性骨折27例,骨折累及关节面13例.

    作者:周本庆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床边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我院自1995年5月~1998年8月应用床边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50例,经随访观察28例,疗效满意,报导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0例,男24例、女26例;左侧29例、右侧21例;均为内收型骨折,骨折部位:基底的13例、颈中骨折21例、头下骨折16例;伤后至入院治疗时间:伤后2周以内者26例、2周以上~3个月内者26例、3个月以上~半年以内者4例,半年以上~1年以内者3例;随访28例,时间为出院后3个月~3年2个月,平均为1年2个月.

    作者:温志刚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交锁钉内固定治疗下肢长骨干骨折

    我科自1995年12月~1997年12月开展交锁钉内固定治疗下肢长骨干骨折25例,其中股骨干骨折10例,胫腓骨骨折15例,经8至10个月随访,所有骨折均获愈合,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叶林根;杨少岩;汪伟;俞光荣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可吸收张力带和金属张力带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生物可吸收张力带(Biofix棒和Biopoly人工韧带)与金属张力带(克氏针和钢丝)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两种张力带治疗35例尺骨鹰嘴骨折.其中,可吸收组18例;金属张力带组17例.随访时间8~37月,平均24月.根据术后X线片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定疗效.结果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7周.可吸收张力带治疗组:优16例,良2例,差0例;金属张力带治疗组:优14例,良2例,差1例.两种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无统计学差别.结论生物可吸收张力带象金属张力带一样是治疗尺骨鹰嘴骨折较理想的有效方法之一,并具有无需二期手术取出内固定物的优点.

    作者:陈爱民;侯春林;苟三怀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手术治疗小儿肱骨内上髁骨折

    肱骨内上髁在儿童和少年此年龄组尚未与肱骨下段相融合,系属骨骺,遭受暴力后极易发生撕脱性骨折.肱骨内上髁骨折属关节外骨折,容易误诊,传统的手法复位治疗甚感棘手,效果欠佳.本文总结了1994年1月~1997年12月,我院采用切开复位治疗小儿肱骨内上髁骨折7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国辉;杨述华;杜靖远;郑启新;刘国平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Zielke手术的护理配合

    Zielke手术又称经腹侧去旋转脊柱融合术,是一种采用胸-腹联合切口经前路矫正胸腰段,腰段脊柱侧弯的方法,我院自1993年~1996年共手术3例,在护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徐秀华;邓雪平;邓永启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小夹板治疗骨折的微动观

    小夹板治疗骨折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骨折治疗方法,是一种能动的,相对的弹性固定形式.近年来,众多文献证实,骨折断端微动可以促进骨痂形成与钙化,是一种有益于骨折愈合的活动[1-3].

    作者:张元民;王志彬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邻关节骨囊肿一例

    邻关节骨囊肿(骨内腱鞘囊肿)是局限在关节的软骨下骨内良性囊性病变,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60岁,右踝关节疼痛2年,行走时加重,休息后缓解,1月前疼痛加重,呈间歇性隐痛.无明显外伤史.查体:右踝关节活动正常,内踝压痛,皮温不高,局部无肿胀.X线片示右内踝有1cm×1.5cm×1.5cm大小圆形透光区,密度均匀,边缘清晰.术前诊断:右内踝骨囊肿.硬膜外麻醉下手术探查,凿开右内踝骨皮质后见有1cm×1cm×1.5cm大小囊腔,囊壁呈灰白色,内有胶冻样组织,周围骨质硬化,刮除病变后碘伏冲洗,取右髂骨填充囊腔.病理诊断:右内踝骨内腱鞘囊肿.

    作者:孙桂森;刘斌;张启旭;丁立祥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髁上骨折21例

    我院自1993年2月至1998年12月,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髁上骨折2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1例全部为新鲜骨折;男17例,女4例;年龄23~67岁.左侧13例,右侧8例.闭合性骨折19例,开放性骨折2例.粉碎性骨折13例,横断骨折2例,斜形或螺旋形骨折6例.受伤原因:车祸伤14例,高处坠落伤2例,重物压伤5例.合并损伤:合并其它部位骨折5例.

    作者:李文恒;杨有猛;杨吉恒 刊期: 2000年第12期

中国骨伤杂志

中国骨伤杂志

主管:中国果树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