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骨伤杂志

中国骨伤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果树
  • 主办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国际刊号:11-2483/R
  • 国内刊号:11-2483/R
  • 影响因子:1.87
  • 创刊:1987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5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 国家期刊奖提名奖(99首届)
  • 外科学
中国骨伤杂志   2000年12期文献
  • 带缝匠肌蒂骨移植治疗囊内型股骨颈骨折

    笔者自1989年始采用带缝匠肌蒂骨移植治疗中青年囊内型股骨颈骨折31例,经2~9年的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1例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18~29岁8例,30~39岁10例,40~49岁13例.骨折部位:头下型10例,头颈型13例,颈中型8例.15例为粉碎性骨折.骨折类型按照Garden分型:Ⅰ型1例,Ⅱ型6例,Ⅲ型12例,Ⅳ12例.伤后至手术时间3~87天,其中伤后一周内手术者27例.

    作者:王明森;陈培龙;何奕泉;张跃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闭合复位经皮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

    我院从1990年自1996年采用X光透视下手法复位经皮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116例,取得较好效果.但同时也存在着某些失误及并发症,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16例中男79例,女37例;年龄20~83岁.均有外伤史,就诊时间为1~10天.按骨折部位分型:基底部20例,颈中50例,头颈30例,头下16例.

    作者:李伟阳;杨连忠;袁晓波;李铁良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张力带钢丝法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我院自1991年以来,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软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取得满意疗效.现就资料详尽而且随访结果比较完善的36例报告如下.

    作者:欧志根;汪仁焕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58例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折,近5年来,我科先后收治58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8例中男41例,女17例;年龄2~14岁.左侧15例,右侧43例.伸直型55例(其中尺偏型37例,桡偏型9例,单纯后移位型9例),屈曲型3例.闭合性骨折52例,开放性骨折6例.受伤原因:主要为爬高跌仆,追逐嬉戏,溜旱冰摔伤,其次为骑车跌伤.受伤当天来诊39例,2天内来诊者12例,3天内来诊者7例.全部病例不包括伴有血管、神经严重损伤,需作急诊手术治疗的病例.

    作者:刘焕鑫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双向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56例

    自1996年6月至1999年10月,我们采用双向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56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6例,男性34例,女性22例;年龄18~51岁;骨折类型,按Allman分型[1].中段骨折45例,外侧段骨折11例,其中包括骨折不愈合2例,开放性骨折1例;伤后三日内手术者33例,一周内手术者21例,四个月以上2例.

    作者:张鹏程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小切口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折之一.治疗上目前国内外学者均推崇首选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方法[1],但对开放性及陈旧性的骨折仍主张手术治疗[2].常用手术入路有四种:肘外侧、内侧、前侧及后侧[2,3].自1990年以来,我院采用肘内、外侧联合小切口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38例,疗效满意.

    作者:陈金兰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尺骨鹰嘴悬吊牵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

    关节僵硬是肱骨髁间骨折常见的并发症,临床治疗颇为困难.笔者自1986年3月~1998年2月采用尺骨鹰嘴悬吊牵引,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早期功能锻炼等综合疗法治疗新鲜肱骨髁间骨折21例,收到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孙红旗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斯氏针撬拨治疗跟骨骨折20例

    我们采用斯氏针撬拨复位治疗跟骨骨折2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0例中男18例,女2例;年龄25~58岁.左8例,右10例,左右均骨折2例.不波及跟距关节者6例,波及跟距关节者14例.贝氏角改变成20°4例,10°8例,0°6例,成负角2例.跟骨塌陷合并鸟嘴形骨折2例,跟骨严重粉碎性骨折2例.大部分为跌伤后急诊,长不超过5天.

    作者:高京鸿;林伯夫;郑斌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股骨粗隆间骨折75例疗效分析

    本文就1990年1月至1997年9月共7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不同治疗方法及其效果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75例中男56例,女19例;年龄3~90岁;60岁以上27例.骨折分型依Evans法[1]:Ⅰ型9例,Ⅱ型6例,Ⅲ型7例,Ⅳ型50例,Ⅴ型3例.伴有脑、胸、腹部或其他多发伤者27例,并有其他部位骨折、神经、韧带损伤16例.致伤原因:车祸者53例,跌伤包括高处施工跌伤22例.

    作者:林昂如;胡罢生;曾国庆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闭合复位双头加压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

    1993年3月-1998年8月,我们采用C型臂X光机监控下闭合复位双头加压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术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6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8例中男26例,女42例;年龄48~73岁,平均60岁;头下型16例,经颈型29例,基底型23例;按Garden分型[1],Ⅰ型19例,Ⅱ型23例,Ⅲ型26例;急症手术42例,牵引1~3天后手术26例.

    作者:赵成;李牧;殷西川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手术治疗小儿肱骨内上髁骨折

    肱骨内上髁在儿童和少年此年龄组尚未与肱骨下段相融合,系属骨骺,遭受暴力后极易发生撕脱性骨折.肱骨内上髁骨折属关节外骨折,容易误诊,传统的手法复位治疗甚感棘手,效果欠佳.本文总结了1994年1月~1997年12月,我院采用切开复位治疗小儿肱骨内上髁骨折7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国辉;杨述华;杜靖远;郑启新;刘国平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空心自攻螺丝钉带钢丝治疗髌骨骨折

    我院自1990年3月以来采用空心自攻螺丝钉带钢丝治疗32例髌骨骨折,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2例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18~66岁.新鲜骨折28例,陈旧性骨折4例.横形骨折19例,粉碎骨折10例,下极骨折3例.

    作者:张旭;徐泽贵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治疗

    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是一种少见而又严重的损伤,预后较差,不同程度影响肩关节功能.多为上肢外展、外旋暴力导致肩关节前脱位,暴力继续作用,而引起肱骨外科颈骨折.作者1977~1996年收治10例此类病人.经保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希胜;印心奇;尹峰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床边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我院自1995年5月~1998年8月应用床边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50例,经随访观察28例,疗效满意,报导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0例,男24例、女26例;左侧29例、右侧21例;均为内收型骨折,骨折部位:基底的13例、颈中骨折21例、头下骨折16例;伤后至入院治疗时间:伤后2周以内者26例、2周以上~3个月内者26例、3个月以上~半年以内者4例,半年以上~1年以内者3例;随访28例,时间为出院后3个月~3年2个月,平均为1年2个月.

    作者:温志刚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钢丝环加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61例

    1988年8月至1998年6月应用矩形钢丝环加8字形张力带钢丝固定术治疗严重分离移位的髌骨骨折61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1例中男39例,女22例;年龄16岁~65岁.59例为新鲜骨折,2例为陈旧性骨折,均为单侧骨折.闭合性骨折56例,开放性骨折5例.横断骨折33例,粉碎性骨折28例.左膝37例,右膝24例.有7例合并其他部位的损伤.手术时间伤后1小时~17天.平均住院天数13天.

    作者:夏跃文;李照明;袁仕炜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骨圆针加可吸收缝线治疗锁骨粉碎骨折

    锁骨粉碎性骨折,尤其是移位大的粉碎性骨折治疗有一定难度.从1993年开始,我们结合临床实践,根据髓内针固定的原理,应用骨圆针加可吸收缝线治疗移位粉碎性锁骨骨折32例,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欣然;王凤军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管形石膏横向角度截除矫正干骨骨折成角畸形

    四肢干骨骨折在诊治过程中常遇到对位良好,而对线有成角畸形.成角超过15°以上者必须矫正.采用管形石膏横向相等角度截除矫正四肢干骨骨折成角畸形,简便、安全、实用.

    作者:曾土金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交锁钉内固定治疗下肢长骨干骨折

    我科自1995年12月~1997年12月开展交锁钉内固定治疗下肢长骨干骨折25例,其中股骨干骨折10例,胫腓骨骨折15例,经8至10个月随访,所有骨折均获愈合,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叶林根;杨少岩;汪伟;俞光荣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双头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髋部骨折

    1994~1998年我院采用双头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0例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60~96岁,平均73.5岁,其中年龄60~69岁18例,70~79岁25例,80~89岁4例,90岁以上3例.骨折类型:股骨粗隆间骨折27例,按Evan氏标准分类:Ⅰ型11例,Ⅱ型13例,ⅢA型3例;股骨颈骨折23例,其中头下型1例,颈中型8例,基底型14例.伴有并存病者32例(占64%),其中心血管系统疾病24例,呼吸系统疾病6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2例.伤后至手术时间短4天,长14天,平均8天.随访时间:短1年,长3年,平均2年.

    作者:雷廷文;李方燕;梁兵;段佳忠;陈春;苟廷举;金文胜;冉瑞江;申先涛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手法复位加牵引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我科对老年股骨颈骨折,采用中医手法复位加牵引固定治疗,配合内服中药,外敷三期骨伤中药膏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4例中男10例,女14例;年龄49~86岁.外展型9例,内收型15例.头下型2例,颈中型8例,基底型14例.入院经X线拍片确诊.

    作者:许正发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

    作者自1992年3月~1995年8月采用手法加钢针撬拨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移位成角30度以上桡骨颈骨折32例,有效地防止了前臂旋转及肘关节屈伸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振龙;柳伟;刘其斌;雷利生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经皮撬拨弹力固定治疗Barton骨折

    1990年以来应用克氏针撬拨弹力固定治疗Barton′s骨折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6例,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20~35岁,平均28岁;前缘型骨折4例,后缘型骨折2例.受伤后得到治疗时间1小时~7天,平均27小时.本组病例均为闭合骨折.

    作者:孙永强;邵巍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骨外固定术后再骨折

    我科自1992年始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四肢骨折300余例,拆架后2例发生再骨折,虽不到1%,由于其严重性,应当引起人们重视.1 病例资料病例1:张××,男,26岁.住院号368912.左肱骨干横断骨折外固定术后3个月,X线片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拆架.乘车时手抓扶手,突然刹车,再骨折.手法复位后夹板固定治愈.

    作者:李浩鹏;贺西京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踝部旋前一外旋型骨折的治疗

    踝部旋前一外旋型骨折是踝关节损伤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类型,多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我院从1990年~1996年共收治此类骨折30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6~70岁;高处坠落伤9例,车祸13例,砸伤8例.Ⅰ°7例,Ⅱ°6例,Ⅲ°10例,Ⅳ°7例.

    作者:张颖平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钢针内固定治疗下尺桡关节脱位

    单纯下尺桡关节脱位多保守治疗,但多造成复发性半脱位引起腕部无力和疼痛.我院自1993~1997年治疗38例,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8例中男29例,女9例;年龄15~58岁;右侧35例,左侧3例;半脱位36例,全脱位2例.

    作者:张明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高位胫骨弧形截骨术矫治膝内翻

    自1993年以来,采用高位胫骨弧形截骨术治疗膝内翻25例47肢,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5例中男5例,女20例.双侧者22例,单侧者3例;年龄24岁至56岁,平均48.6岁.佝偻病性4例8肢,外伤性3例,均为单侧,骨质疏松引起膝内翻18例36肢.

    作者:邱诚;邱凤兰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扶正通痹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86例

    采用自拟扶正通痹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获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86例中男76例,女10例;年龄18~39岁;病程5月~15年;有家族史者69例.受累关节分布情况:腰骶部疼痛86例,颈部29例,胸及背部32例,髋关节功能障碍18例,外周关节受累60例,病变者发于外周关节25例.实验室检查情况:血沉增快42例,血红蛋白降低30例,HLA-B27阳性85例.

    作者:周燕媛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跟痛症

    采用跖筋膜切断和骨赘切除等综合手术疗法结合术前及术后用自制中药方剂熏洗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顽固性跟痛症15例21足,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5例21足,男9例15足,女6例6足;年龄20~65岁;左侧13例,右侧8例;病史6月~10年;静息痛者5例6足,跟骨广泛压痛.本组全部病例均经减轻足跟负重,服用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局部封闭及理疗等治疗至少一月而无明显疗效.

    作者:欧阳晓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塑形夹板固定治疗柯雷氏骨折

    我科从1993年~1996年采用塑形夹板固定治疗柯雷氏骨折92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92例中男58例,女34例;年龄7岁~85岁;受伤时间半小时~7天.骨折类型:单纯骨折背侧及桡侧移位52例,粉碎性骨折27例,骨折累及关节面13例.

    作者:周本庆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股方肌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2例

    近年采用股方肌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2例,治疗结果满意,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例1,××,男,56岁.1991年因肾病综合征大剂量服用激素致左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致股骨头破坏,塌陷,囊性变,髋关节活动基本丧失.例2,××,男,65岁.外伤性致股骨头无菌性坏死Ⅲ期,髋关节功能基本丧失,疼痛剧烈,跛行,丧失劳动能力.

    作者:李少华;田继新;李红卫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手法药直流电离子导入治疗髌骨软化症

    采用手法按摩及中药直流电离子导入治疗髌骨软化症6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68例中男25例,女43例;年龄小19岁,大65岁,平均年龄29岁.病程短24天,长12年,平均8.4个月.单膝患病46例,双膝22例.X线检查:有骨质改变41例,无改变的27例.就诊前均不同程度采用过口服消炎镇痛祛风湿药物式理疗,针灸及中药外敷等疗法,疗效不显.

    作者:陈晓风;韩立军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家系一例

    患儿,男,11岁.因双下肢行走步态异常4年余,于1997年6月收入院.患儿为足月顺产儿,出生时无缺氧窒息史.1周岁时能独立行走,幼儿期生长良好.长至8岁时,患儿行走逐渐出现双下肢痉挛步态,症状下午较上午为重,双足内翻逐渐加重,为了矫正畸形入院.查体:智力发育正常,独立行走,呈双下肢痉挛步态,双下肢肌张力增高,双足呈马蹄内翻畸形,以跟骨内翻为主,双膝反射、跟腱反射亢进,双侧的踝阵挛及Babinski征阳性.

    作者:毛瑞君;关家文;牛其昌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邻关节骨囊肿一例

    邻关节骨囊肿(骨内腱鞘囊肿)是局限在关节的软骨下骨内良性囊性病变,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60岁,右踝关节疼痛2年,行走时加重,休息后缓解,1月前疼痛加重,呈间歇性隐痛.无明显外伤史.查体:右踝关节活动正常,内踝压痛,皮温不高,局部无肿胀.X线片示右内踝有1cm×1.5cm×1.5cm大小圆形透光区,密度均匀,边缘清晰.术前诊断:右内踝骨囊肿.硬膜外麻醉下手术探查,凿开右内踝骨皮质后见有1cm×1cm×1.5cm大小囊腔,囊壁呈灰白色,内有胶冻样组织,周围骨质硬化,刮除病变后碘伏冲洗,取右髂骨填充囊腔.病理诊断:右内踝骨内腱鞘囊肿.

    作者:孙桂森;刘斌;张启旭;丁立祥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手指外伤包扎过紧致残一例教训

    患者男性,16岁,1992年5月29日在学校参加体育活动,踢足球时被同学踢伤右手中指,当时麻木、不感疼痛,伤处出血较多,伤后半小时来院.检查:右手中指第一指间关节掌侧一横形伤口,流血,第一指间关节外露、关节脱位,给予复位后查伸屈功能良好,清创缝合伤口.X线表现:第二节指骨背侧可见芝麻大小撕脱骨片.中指行小夹板外固定,于第二天来院,诉:伤指肿胀,麻木、剧烈疼痛,门诊医生未给局部松解,给口服杜冷丁.回到家中服过药,右手局部症状未缓解,疼痛麻木加重,第三天再次来院,查体:体温37.2℃~38.1℃,右手中指指腹组织发黑,坏死脱落,屈指肌腱外露,X线表现:第一指间关节骨与关节感染,收住院,治疗给大量抗菌素使用,积极抗炎治疗,局部皮瓣移植,创面愈合,右中指第一、二指间关节僵直,伸屈功能丧失.

    作者:梁建江;李朝荣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诊断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是由慢性颈椎间盘退变引起的一种脊髓和神经根功能障碍性疾病[1].它是55岁以上人群中引起脊髓功能障碍的常见病因[2].它的直接病理基础是脊髓的外部压迫和血供障碍.脊髓型颈椎病常呈隐性发病,颈、肩部症状轻微甚或毫无颈部症状,经常由于诊断和治疗不及时而导致病人生活能力的丧失[3].所以,在发病早期能及时作出诊断,以便采取正确的治疗和控制疾病发展的预防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彭宝淦;贾连顺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小夹板治疗骨折的微动观

    小夹板治疗骨折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骨折治疗方法,是一种能动的,相对的弹性固定形式.近年来,众多文献证实,骨折断端微动可以促进骨痂形成与钙化,是一种有益于骨折愈合的活动[1-3].

    作者:张元民;王志彬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利用下肢等速力矩差异评价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是下腰痛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此而引起的腰部肌肉及下肢运动功能的失调又将影响该症的康复,但对肌肉运动功能的定量研究,国内尚无准确、实用的指标,国外的相关结果也有限[1、2],我们用等速测试的双下肢力矩差异指标来评定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下肢的运动功能,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成鹏;郎海涛;杨红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四肢动脉损伤的晚期修复

    我院自1988年6月~1997年10月共收治9例四肢主要动脉损伤后一期处理不当的患者,行二期动脉重建手术,术后肢体均得以保留,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男8例,女1例;年龄16~42岁.损伤原因:锐器伤6例(刀刺伤4例,骨折断端刺伤1例,骨折闭合穿针固定损伤1例),钝性损伤3例(挤压伤2例,绞轧伤1例).血管损伤部位:股动脉4例,动脉3例,锁骨下动脉1例,腋动脉1例.

    作者:甄平;刘兴炎;李旭升;高秋明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大转子后上方弧形入路治疗臀肌挛缩症

    臀肌挛缩症是由于臀肌及其筋膜纤维变性挛缩,引起髋关节外展、外旋畸形和屈曲障碍,表现出蹲、坐及行走的异常姿势和步态.1996年4月以来,我科采用俞氏[1]环大转子后上方弧形切口入路、单纯松解挛缩组织法,治疗该症患儿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海高;郑雨龙;陈荣权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13例

    胸椎黄韧带骨化常致胸椎管狭窄,压迫脊髓.今将我院自1992年~1998年手术治疗的13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3例中男9例,女4例;年龄41~69岁.病程2月~4年,均无明显外伤史.病人主要症状是进行性的双下肢麻木、无力,不灵活及行走不稳、足底踩棉感等.胸腹部束带感(8例),足底踩棉感(10例),腰腿疼(4例),大小便障碍(7例).体征主要有:下肢肌力减退(13例),出现明显感觉平面(10例),锥体束征阳性(13例),相应节段胸背叩疼(7例),下肢放射疼(4例).

    作者:胡思斌;姜淑华;付薇;王华柱;崔青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腋下斜切口经胸治疗胸椎结核

    胸椎结核病灶清除的途径有经胸膜外和经胸腔两种手术方式.胸膜外途径有对侧病灶清除不够彻底,影响植骨融合之缺点.经胸腔手术有污染胸腔,手术较大等缺陷.为了选择一合适的切口,既满足良好的显露,又尽量地保护切口下组织解剖结构及功能,减少手术操作时间,同时也尽可能的美观,我们设计了腋下斜切口保留肌肉的经胸结核病灶清除术.1996年12月至1998年4月作者采用了此切口治疗12例患者,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林向进;倪一鸣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带血管游离腓骨移植修复上肢骨关节缺损

    应用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重建上肢骨关节是良好的选择,其要领报道如下.1 适应症选择1.1 我们认为桡骨下端,肱骨上端的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重建,以吻合血管的自体腓骨头移植为佳.长期随访未发现如异体或合成移植物置入后的异物反应、松动、关节活动受影响的现象.Murrary曾在18例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的患者使用不吻合血管的腓骨头移植,结果有5例腓骨和桡骨对接部发生骨不连,3例发生移植腓骨骨折[1].

    作者:汤成华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超膝关节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

    自1990年10月以来,笔者采用超膝关节固定法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3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35例中男24例,女11例;年龄3~11岁.股骨上1/3骨折16例,中1/3骨折13例,下1/3骨折6例.横形骨折10例,斜形骨折22例,粉碎型骨折3例.35例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

    作者:叶树强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环形外固定器治疗下肢长骨骨不连畸形

    1987年4月以来我们应用自行设计的环形外固定器[1]治疗股骨、胫骨骨不连,畸形58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临床应用58例,男36例,女22例;年龄12~61岁,平均38岁;骨不连39例,其中股骨18例,胫骨骨不连21例.骨折不连时间6月~3年4个月,平均1年2个月.骨折畸形愈合19例,股骨9例.胫骨骨折畸连10例.2例12岁和14岁男孩患有胫腓骨下段畸连同时伴有下肢短缩5~5.5cm.骨折畸形愈合时间2.5月~5年4个月.平均8.5月,58例骨不连及畸连病人属内固定失败28例,外固定失效26例,4例病人由于各种原因未及时医治造成.

    作者:黄孝舟;李业海;陈宏赋;鲁志斌;赵常青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支架固定治疗指骨骨折120例体会

    自1990年以来我院用单蕊电线自制的支架固定治疗指骨骨折120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20例,男76例,女54例;年龄8~67岁;近节指骨骨折51例,中节指骨骨折49例,远节指骨骨折10例;其中拇指指骨骨折30例,开放性骨折27例,粉碎性骨折15例,锤状指8例;伤后就诊时间短1小时,长8天.

    作者:张中林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应用力臂式外固定架治疗股骨颈粗隆间骨折

    我们自1995年至今,应用力臂式外固定架治疗股骨颈、粗隆间骨折35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5例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30~89岁.股骨颈骨折15例(其中股骨颈中型骨折6例,基底型9例),粗隆间骨折20例(其中顺粗隆间骨折18例,反粗隆间骨折2例).患者入院后首先给予持续皮牵引,3至7天安排手术,术后3至7天可扶床边或扶双拐下床活动,术后固定时间:股骨粗隆间骨折3到4个月,股骨颈骨折6至10个月.

    作者:张志成;王明晨;李江山;闫立平;朱先龙;何彦国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髁上骨折21例

    我院自1993年2月至1998年12月,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髁上骨折2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1例全部为新鲜骨折;男17例,女4例;年龄23~67岁.左侧13例,右侧8例.闭合性骨折19例,开放性骨折2例.粉碎性骨折13例,横断骨折2例,斜形或螺旋形骨折6例.受伤原因:车祸伤14例,高处坠落伤2例,重物压伤5例.合并损伤:合并其它部位骨折5例.

    作者:李文恒;杨有猛;杨吉恒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效果分析

    Colles骨折为常见病及多发病,治疗方法颇多,作者自1986~1997年间采用手法复位,应用石膏固定方法治疗Colles骨折397例,获得随访的296例,不论用何种手法复位,本文就其外固定治疗效果分析如下.

    作者:梅越峰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介绍一种环形和半环形骨盆外固定器

    骨盆不稳定性骨折或脱位,特别是严重的耻骨联合分离或骶髂关节骨折与脱位,应用传统方法治疗,卧床时间长,易发生不同程度的再脱位.自1990年10月以来,我们应用自行研制的环形或半环形骨盆外固定器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方法如下.

    作者:张功林;葛宝丰;曾述强;荆浩;张军华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孟氏骨折复位固定器配合小夹板治疗胫腓骨骨折32例

    我们自1994年6月~1998年3月,应用孟氏骨折复位固定器配合小夹板治疗胫腓骨骨折32例,收到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2例中男25例,女7例;年龄16~70岁;开放性骨折3例,闭合性骨折29例;斜形骨折15例,螺旋形骨折5例,横形骨折9例,粉碎型骨折3例;上1/3骨折7例,中1/3骨折20例,下1/3骨折5例.

    作者:王化京;邢荣珍;石福明;尹吉琳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可吸收张力带和金属张力带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生物可吸收张力带(Biofix棒和Biopoly人工韧带)与金属张力带(克氏针和钢丝)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两种张力带治疗35例尺骨鹰嘴骨折.其中,可吸收组18例;金属张力带组17例.随访时间8~37月,平均24月.根据术后X线片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定疗效.结果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7周.可吸收张力带治疗组:优16例,良2例,差0例;金属张力带治疗组:优14例,良2例,差1例.两种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无统计学差别.结论生物可吸收张力带象金属张力带一样是治疗尺骨鹰嘴骨折较理想的有效方法之一,并具有无需二期手术取出内固定物的优点.

    作者:陈爱民;侯春林;苟三怀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髋关节中心性骨折脱位

    目的探讨髋关节中心性骨折脱位的发病机理、治疗方法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新鲜损伤12例采用三向分力牵引治疗,陈旧损伤3例采用手术治疗.结果新鲜损伤优良率占83%,陈旧损伤,以髋关节功能作为评价标准,满意者2例,不满意者1例.结论良好的治疗效果有赖于完整的髋臼拱顶和股骨头与髋臼的良好关系,治疗的关键是在砸碎的髋臼和向内变位的骨架内塑造一个新的臼窝.

    作者:李林涛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多发伤中长骨干骨折的早期髓内固定

    目的探讨多发伤中长骨干骨折的处理时机和方法.方法共166例多发伤中长骨干骨折,伤员损伤严重度评分(ISS)平均为21.6分,伴休克者39例(23.5%),83%的伤员在到院后24小时内(95%在48小时内)施行手术治疗,204处长骨干骨折(包括66处开放骨折)均采用髓内固定.结果伤口一期愈合率为95%,骨折愈合率为93%,未发生脂肪栓塞、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深静脉炎和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等并发症.结论对多发伤中长骨干骨折早期复位和髓内固定有利于稳定伤员病情、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

    作者:邓磊;李力群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髌骨骨折两种内固定方法比较

    目的探讨改良AO张力带与镍钛-聚髌器(NT-PC)治疗髌骨骨折的佳适应症.方法采用张力带法治疗48例,NT-PC法治疗37例.比较两法治疗各型髌骨骨折的疗效及各自的优缺点.结果对横型骨折、髌底骨折及髌体粉碎型骨折,两法疗效无显著性差异,张力带法具有简单、体内异物小、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对髌尖骨折及全髌粉碎型骨折,NT-PC法疗效显著优于张力带法(P<0.05).结论对横型骨折、髌底骨折及髌体粉碎型骨折,张力带法应视为有效、可靠的方法而列为首选;对髌尖骨折及全髌粉碎型骨折,NT-PC为佳选择.

    作者:蒋泽刚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正常骺板及牵拉分离后胶原纤维构筑的扫描电镜观察

    目的探讨骺板受到牵拉后其胶原纤维超微构筑的变化.方法正常对照骺板取自11岁男童离体新鲜胫骨近端骺板1例,13岁女童胫骨远端骺板1例;牵拉分离后的骺板取自11岁男童截肢后残肢胫骨远端骺板.将经外固定器牵拉分离后的儿童胫骨远端骺板和未经牵拉的儿童胫骨远端及近端骺板制成标本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及结论骺板经牵拉后其胶原纤维超微构筑发生了改变,胶原纤维趋向于力的纵轴方向排列.

    作者:陈亚平;李杰;王丽;丁宁;林振福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消瘀接骨散促进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

    目的验证消瘀接骨散促进骨折愈合的疗效和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选用40只健康雄性家兔,做双侧桡骨中、下1/3人工骨折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外敷消瘀接骨散和对照组不敷药,术后7天、14天、22天和32天分别处死动物,取桡骨标本X线片检查、作生物力学测试和称取骨痂干重.结果实验组的X线平片显示骨折修复优于对照组,而且生物力学性能和骨痂干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消瘀接骨散能缩短骨折愈合过程和提高骨折愈合质量.

    作者:江树连;丁锷;李保泉;曹日隆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重组转化因子β1的表达及修复骨缺损的研究

    目的运用基因重组的方法,对人TGF-β1的进行基因克隆,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进行重组TGF-β1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方法以pBV220作为原核细胞表达载体,将TGF-β1 cDNA片段定向重组到pBV220的多克隆位点上,构建原核细胞表达质粒pTGF-β1并转化至大肠杆菌中进行温度诱导表达.在兔顶骨两侧各制造直径为10mm的骨缺损,左侧缺损植入纤维蛋白加重组TGF-β1 100ug作为实验组,右侧缺损单纯植入纤维蛋白作为对照组,术后进行组织学和平均灰重测定.结果表达产物经SDS-PAGE分析,该表达体系可高效表达TGF-β1,其表达产物占菌体可溶性蛋白的23%,用NRK细胞检测本研究生产的TGF-β1具有该蛋白的野生活性.实验组缺损区组织学及平均灰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GF-β1原核表达体系的建立为TGF-β1的生产提供了高效的表达工程菌,重组TGF-β1能有效地修复骨缺损.

    作者:刘强;陈君长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Zielke手术的护理配合

    Zielke手术又称经腹侧去旋转脊柱融合术,是一种采用胸-腹联合切口经前路矫正胸腰段,腰段脊柱侧弯的方法,我院自1993年~1996年共手术3例,在护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徐秀华;邓雪平;邓永启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肋骨骨折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抢救和护理一例

    林××,女,71岁,因救落水儿童致左6~8肋多处骨折.入院当晚7时,因转侧活动后,突感胸痛,严重呼吸困难,被迫采取端坐位,面色青灰,唇绀,大汗淋漓,手足冰冷,咳嗽伴粉红色泡沫痰,心率加快,脉细弱,血压下降,神志模糊.心电图检查,左房左室肥大伴劳损,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立即给病人取坐位,两足下垂,高流量氧气吸入,镇静止痛,强心利尿扩血管等药物治疗,半小时后病人神志转清,胸痛窒息感好转,尿量增多,汗出止,手足转温,3小时后病人呼吸渐趋平和,安静入睡.在医务人员严密的病情监测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护理20多天,病人痊愈出院.

    作者:沈文化;王元潮 刊期: 200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