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向进;倪一鸣
四肢干骨骨折在诊治过程中常遇到对位良好,而对线有成角畸形.成角超过15°以上者必须矫正.采用管形石膏横向相等角度截除矫正四肢干骨骨折成角畸形,简便、安全、实用.
作者:曾土金 刊期: 2000年第12期
自1990年以来我院用单蕊电线自制的支架固定治疗指骨骨折120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20例,男76例,女54例;年龄8~67岁;近节指骨骨折51例,中节指骨骨折49例,远节指骨骨折10例;其中拇指指骨骨折30例,开放性骨折27例,粉碎性骨折15例,锤状指8例;伤后就诊时间短1小时,长8天.
作者:张中林 刊期: 2000年第12期
胸椎结核病灶清除的途径有经胸膜外和经胸腔两种手术方式.胸膜外途径有对侧病灶清除不够彻底,影响植骨融合之缺点.经胸腔手术有污染胸腔,手术较大等缺陷.为了选择一合适的切口,既满足良好的显露,又尽量地保护切口下组织解剖结构及功能,减少手术操作时间,同时也尽可能的美观,我们设计了腋下斜切口保留肌肉的经胸结核病灶清除术.1996年12月至1998年4月作者采用了此切口治疗12例患者,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林向进;倪一鸣 刊期: 2000年第12期
小夹板治疗骨折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骨折治疗方法,是一种能动的,相对的弹性固定形式.近年来,众多文献证实,骨折断端微动可以促进骨痂形成与钙化,是一种有益于骨折愈合的活动[1-3].
作者:张元民;王志彬 刊期: 2000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骺板受到牵拉后其胶原纤维超微构筑的变化.方法正常对照骺板取自11岁男童离体新鲜胫骨近端骺板1例,13岁女童胫骨远端骺板1例;牵拉分离后的骺板取自11岁男童截肢后残肢胫骨远端骺板.将经外固定器牵拉分离后的儿童胫骨远端骺板和未经牵拉的儿童胫骨远端及近端骺板制成标本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及结论骺板经牵拉后其胶原纤维超微构筑发生了改变,胶原纤维趋向于力的纵轴方向排列.
作者:陈亚平;李杰;王丽;丁宁;林振福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林××,女,71岁,因救落水儿童致左6~8肋多处骨折.入院当晚7时,因转侧活动后,突感胸痛,严重呼吸困难,被迫采取端坐位,面色青灰,唇绀,大汗淋漓,手足冰冷,咳嗽伴粉红色泡沫痰,心率加快,脉细弱,血压下降,神志模糊.心电图检查,左房左室肥大伴劳损,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立即给病人取坐位,两足下垂,高流量氧气吸入,镇静止痛,强心利尿扩血管等药物治疗,半小时后病人神志转清,胸痛窒息感好转,尿量增多,汗出止,手足转温,3小时后病人呼吸渐趋平和,安静入睡.在医务人员严密的病情监测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护理20多天,病人痊愈出院.
作者:沈文化;王元潮 刊期: 2000年第12期
自1996年6月至1999年10月,我们采用双向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56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6例,男性34例,女性22例;年龄18~51岁;骨折类型,按Allman分型[1].中段骨折45例,外侧段骨折11例,其中包括骨折不愈合2例,开放性骨折1例;伤后三日内手术者33例,一周内手术者21例,四个月以上2例.
作者:张鹏程 刊期: 2000年第12期
锁骨粉碎性骨折,尤其是移位大的粉碎性骨折治疗有一定难度.从1993年开始,我们结合临床实践,根据髓内针固定的原理,应用骨圆针加可吸收缝线治疗移位粉碎性锁骨骨折32例,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欣然;王凤军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我们自1995年至今,应用力臂式外固定架治疗股骨颈、粗隆间骨折35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5例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30~89岁.股骨颈骨折15例(其中股骨颈中型骨折6例,基底型9例),粗隆间骨折20例(其中顺粗隆间骨折18例,反粗隆间骨折2例).患者入院后首先给予持续皮牵引,3至7天安排手术,术后3至7天可扶床边或扶双拐下床活动,术后固定时间:股骨粗隆间骨折3到4个月,股骨颈骨折6至10个月.
作者:张志成;王明晨;李江山;闫立平;朱先龙;何彦国 刊期: 2000年第12期
采用手法按摩及中药直流电离子导入治疗髌骨软化症6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68例中男25例,女43例;年龄小19岁,大65岁,平均年龄29岁.病程短24天,长12年,平均8.4个月.单膝患病46例,双膝22例.X线检查:有骨质改变41例,无改变的27例.就诊前均不同程度采用过口服消炎镇痛祛风湿药物式理疗,针灸及中药外敷等疗法,疗效不显.
作者:陈晓风;韩立军 刊期: 2000年第12期
1993年3月-1998年8月,我们采用C型臂X光机监控下闭合复位双头加压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术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6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8例中男26例,女42例;年龄48~73岁,平均60岁;头下型16例,经颈型29例,基底型23例;按Garden分型[1],Ⅰ型19例,Ⅱ型23例,Ⅲ型26例;急症手术42例,牵引1~3天后手术26例.
作者:赵成;李牧;殷西川 刊期: 2000年第12期
关节僵硬是肱骨髁间骨折常见的并发症,临床治疗颇为困难.笔者自1986年3月~1998年2月采用尺骨鹰嘴悬吊牵引,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早期功能锻炼等综合疗法治疗新鲜肱骨髁间骨折21例,收到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孙红旗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我们采用斯氏针撬拨复位治疗跟骨骨折2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0例中男18例,女2例;年龄25~58岁.左8例,右10例,左右均骨折2例.不波及跟距关节者6例,波及跟距关节者14例.贝氏角改变成20°4例,10°8例,0°6例,成负角2例.跟骨塌陷合并鸟嘴形骨折2例,跟骨严重粉碎性骨折2例.大部分为跌伤后急诊,长不超过5天.
作者:高京鸿;林伯夫;郑斌 刊期: 2000年第12期
肱骨内上髁在儿童和少年此年龄组尚未与肱骨下段相融合,系属骨骺,遭受暴力后极易发生撕脱性骨折.肱骨内上髁骨折属关节外骨折,容易误诊,传统的手法复位治疗甚感棘手,效果欠佳.本文总结了1994年1月~1997年12月,我院采用切开复位治疗小儿肱骨内上髁骨折7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国辉;杨述华;杜靖远;郑启新;刘国平 刊期: 2000年第12期
邻关节骨囊肿(骨内腱鞘囊肿)是局限在关节的软骨下骨内良性囊性病变,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60岁,右踝关节疼痛2年,行走时加重,休息后缓解,1月前疼痛加重,呈间歇性隐痛.无明显外伤史.查体:右踝关节活动正常,内踝压痛,皮温不高,局部无肿胀.X线片示右内踝有1cm×1.5cm×1.5cm大小圆形透光区,密度均匀,边缘清晰.术前诊断:右内踝骨囊肿.硬膜外麻醉下手术探查,凿开右内踝骨皮质后见有1cm×1cm×1.5cm大小囊腔,囊壁呈灰白色,内有胶冻样组织,周围骨质硬化,刮除病变后碘伏冲洗,取右髂骨填充囊腔.病理诊断:右内踝骨内腱鞘囊肿.
作者:孙桂森;刘斌;张启旭;丁立祥 刊期: 2000年第12期
1988年8月至1998年6月应用矩形钢丝环加8字形张力带钢丝固定术治疗严重分离移位的髌骨骨折61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1例中男39例,女22例;年龄16岁~65岁.59例为新鲜骨折,2例为陈旧性骨折,均为单侧骨折.闭合性骨折56例,开放性骨折5例.横断骨折33例,粉碎性骨折28例.左膝37例,右膝24例.有7例合并其他部位的损伤.手术时间伤后1小时~17天.平均住院天数13天.
作者:夏跃文;李照明;袁仕炜 刊期: 2000年第12期
自1993年以来,采用高位胫骨弧形截骨术治疗膝内翻25例47肢,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5例中男5例,女20例.双侧者22例,单侧者3例;年龄24岁至56岁,平均48.6岁.佝偻病性4例8肢,外伤性3例,均为单侧,骨质疏松引起膝内翻18例36肢.
作者:邱诚;邱凤兰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我科自1992年始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四肢骨折300余例,拆架后2例发生再骨折,虽不到1%,由于其严重性,应当引起人们重视.1 病例资料病例1:张××,男,26岁.住院号368912.左肱骨干横断骨折外固定术后3个月,X线片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拆架.乘车时手抓扶手,突然刹车,再骨折.手法复位后夹板固定治愈.
作者:李浩鹏;贺西京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我院从1990年自1996年采用X光透视下手法复位经皮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116例,取得较好效果.但同时也存在着某些失误及并发症,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16例中男79例,女37例;年龄20~83岁.均有外伤史,就诊时间为1~10天.按骨折部位分型:基底部20例,颈中50例,头颈30例,头下16例.
作者:李伟阳;杨连忠;袁晓波;李铁良 刊期: 2000年第12期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折之一.治疗上目前国内外学者均推崇首选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方法[1],但对开放性及陈旧性的骨折仍主张手术治疗[2].常用手术入路有四种:肘外侧、内侧、前侧及后侧[2,3].自1990年以来,我院采用肘内、外侧联合小切口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38例,疗效满意.
作者:陈金兰 刊期: 200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