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邻关节骨囊肿一例

孙桂森;刘斌;张启旭;丁立祥

关键词:骨内腱鞘囊肿, 邻关节骨囊肿, 关节疼痛, 术前诊断, 手术探查, 软骨下骨, 囊腔, 关节活动, 骨质硬化, 病理诊断, 病变, 边缘清晰, 硬膜外, 外伤史, 麻醉下, 间歇性, 骨皮质, 组织, 走时, 圆形
摘要:邻关节骨囊肿(骨内腱鞘囊肿)是局限在关节的软骨下骨内良性囊性病变,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60岁,右踝关节疼痛2年,行走时加重,休息后缓解,1月前疼痛加重,呈间歇性隐痛.无明显外伤史.查体:右踝关节活动正常,内踝压痛,皮温不高,局部无肿胀.X线片示右内踝有1cm×1.5cm×1.5cm大小圆形透光区,密度均匀,边缘清晰.术前诊断:右内踝骨囊肿.硬膜外麻醉下手术探查,凿开右内踝骨皮质后见有1cm×1cm×1.5cm大小囊腔,囊壁呈灰白色,内有胶冻样组织,周围骨质硬化,刮除病变后碘伏冲洗,取右髂骨填充囊腔.病理诊断:右内踝骨内腱鞘囊肿.
中国骨伤杂志相关文献
  •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髁上骨折21例

    我院自1993年2月至1998年12月,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髁上骨折2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1例全部为新鲜骨折;男17例,女4例;年龄23~67岁.左侧13例,右侧8例.闭合性骨折19例,开放性骨折2例.粉碎性骨折13例,横断骨折2例,斜形或螺旋形骨折6例.受伤原因:车祸伤14例,高处坠落伤2例,重物压伤5例.合并损伤:合并其它部位骨折5例.

    作者:李文恒;杨有猛;杨吉恒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小夹板治疗骨折的微动观

    小夹板治疗骨折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骨折治疗方法,是一种能动的,相对的弹性固定形式.近年来,众多文献证实,骨折断端微动可以促进骨痂形成与钙化,是一种有益于骨折愈合的活动[1-3].

    作者:张元民;王志彬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小切口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折之一.治疗上目前国内外学者均推崇首选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方法[1],但对开放性及陈旧性的骨折仍主张手术治疗[2].常用手术入路有四种:肘外侧、内侧、前侧及后侧[2,3].自1990年以来,我院采用肘内、外侧联合小切口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38例,疗效满意.

    作者:陈金兰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髌骨骨折两种内固定方法比较

    目的探讨改良AO张力带与镍钛-聚髌器(NT-PC)治疗髌骨骨折的佳适应症.方法采用张力带法治疗48例,NT-PC法治疗37例.比较两法治疗各型髌骨骨折的疗效及各自的优缺点.结果对横型骨折、髌底骨折及髌体粉碎型骨折,两法疗效无显著性差异,张力带法具有简单、体内异物小、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对髌尖骨折及全髌粉碎型骨折,NT-PC法疗效显著优于张力带法(P<0.05).结论对横型骨折、髌底骨折及髌体粉碎型骨折,张力带法应视为有效、可靠的方法而列为首选;对髌尖骨折及全髌粉碎型骨折,NT-PC为佳选择.

    作者:蒋泽刚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闭合复位经皮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

    我院从1990年自1996年采用X光透视下手法复位经皮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116例,取得较好效果.但同时也存在着某些失误及并发症,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16例中男79例,女37例;年龄20~83岁.均有外伤史,就诊时间为1~10天.按骨折部位分型:基底部20例,颈中50例,头颈30例,头下16例.

    作者:李伟阳;杨连忠;袁晓波;李铁良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经皮撬拨弹力固定治疗Barton骨折

    1990年以来应用克氏针撬拨弹力固定治疗Barton′s骨折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6例,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20~35岁,平均28岁;前缘型骨折4例,后缘型骨折2例.受伤后得到治疗时间1小时~7天,平均27小时.本组病例均为闭合骨折.

    作者:孙永强;邵巍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扶正通痹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86例

    采用自拟扶正通痹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获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86例中男76例,女10例;年龄18~39岁;病程5月~15年;有家族史者69例.受累关节分布情况:腰骶部疼痛86例,颈部29例,胸及背部32例,髋关节功能障碍18例,外周关节受累60例,病变者发于外周关节25例.实验室检查情况:血沉增快42例,血红蛋白降低30例,HLA-B27阳性85例.

    作者:周燕媛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尺骨鹰嘴悬吊牵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

    关节僵硬是肱骨髁间骨折常见的并发症,临床治疗颇为困难.笔者自1986年3月~1998年2月采用尺骨鹰嘴悬吊牵引,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早期功能锻炼等综合疗法治疗新鲜肱骨髁间骨折21例,收到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孙红旗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空心自攻螺丝钉带钢丝治疗髌骨骨折

    我院自1990年3月以来采用空心自攻螺丝钉带钢丝治疗32例髌骨骨折,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2例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18~66岁.新鲜骨折28例,陈旧性骨折4例.横形骨折19例,粉碎骨折10例,下极骨折3例.

    作者:张旭;徐泽贵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应用力臂式外固定架治疗股骨颈粗隆间骨折

    我们自1995年至今,应用力臂式外固定架治疗股骨颈、粗隆间骨折35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5例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30~89岁.股骨颈骨折15例(其中股骨颈中型骨折6例,基底型9例),粗隆间骨折20例(其中顺粗隆间骨折18例,反粗隆间骨折2例).患者入院后首先给予持续皮牵引,3至7天安排手术,术后3至7天可扶床边或扶双拐下床活动,术后固定时间:股骨粗隆间骨折3到4个月,股骨颈骨折6至10个月.

    作者:张志成;王明晨;李江山;闫立平;朱先龙;何彦国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重组转化因子β1的表达及修复骨缺损的研究

    目的运用基因重组的方法,对人TGF-β1的进行基因克隆,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进行重组TGF-β1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方法以pBV220作为原核细胞表达载体,将TGF-β1 cDNA片段定向重组到pBV220的多克隆位点上,构建原核细胞表达质粒pTGF-β1并转化至大肠杆菌中进行温度诱导表达.在兔顶骨两侧各制造直径为10mm的骨缺损,左侧缺损植入纤维蛋白加重组TGF-β1 100ug作为实验组,右侧缺损单纯植入纤维蛋白作为对照组,术后进行组织学和平均灰重测定.结果表达产物经SDS-PAGE分析,该表达体系可高效表达TGF-β1,其表达产物占菌体可溶性蛋白的23%,用NRK细胞检测本研究生产的TGF-β1具有该蛋白的野生活性.实验组缺损区组织学及平均灰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GF-β1原核表达体系的建立为TGF-β1的生产提供了高效的表达工程菌,重组TGF-β1能有效地修复骨缺损.

    作者:刘强;陈君长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手法复位加牵引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我科对老年股骨颈骨折,采用中医手法复位加牵引固定治疗,配合内服中药,外敷三期骨伤中药膏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4例中男10例,女14例;年龄49~86岁.外展型9例,内收型15例.头下型2例,颈中型8例,基底型14例.入院经X线拍片确诊.

    作者:许正发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踝部旋前一外旋型骨折的治疗

    踝部旋前一外旋型骨折是踝关节损伤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类型,多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我院从1990年~1996年共收治此类骨折30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6~70岁;高处坠落伤9例,车祸13例,砸伤8例.Ⅰ°7例,Ⅱ°6例,Ⅲ°10例,Ⅳ°7例.

    作者:张颖平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手术治疗小儿肱骨内上髁骨折

    肱骨内上髁在儿童和少年此年龄组尚未与肱骨下段相融合,系属骨骺,遭受暴力后极易发生撕脱性骨折.肱骨内上髁骨折属关节外骨折,容易误诊,传统的手法复位治疗甚感棘手,效果欠佳.本文总结了1994年1月~1997年12月,我院采用切开复位治疗小儿肱骨内上髁骨折7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国辉;杨述华;杜靖远;郑启新;刘国平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腋下斜切口经胸治疗胸椎结核

    胸椎结核病灶清除的途径有经胸膜外和经胸腔两种手术方式.胸膜外途径有对侧病灶清除不够彻底,影响植骨融合之缺点.经胸腔手术有污染胸腔,手术较大等缺陷.为了选择一合适的切口,既满足良好的显露,又尽量地保护切口下组织解剖结构及功能,减少手术操作时间,同时也尽可能的美观,我们设计了腋下斜切口保留肌肉的经胸结核病灶清除术.1996年12月至1998年4月作者采用了此切口治疗12例患者,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林向进;倪一鸣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肋骨骨折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抢救和护理一例

    林××,女,71岁,因救落水儿童致左6~8肋多处骨折.入院当晚7时,因转侧活动后,突感胸痛,严重呼吸困难,被迫采取端坐位,面色青灰,唇绀,大汗淋漓,手足冰冷,咳嗽伴粉红色泡沫痰,心率加快,脉细弱,血压下降,神志模糊.心电图检查,左房左室肥大伴劳损,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立即给病人取坐位,两足下垂,高流量氧气吸入,镇静止痛,强心利尿扩血管等药物治疗,半小时后病人神志转清,胸痛窒息感好转,尿量增多,汗出止,手足转温,3小时后病人呼吸渐趋平和,安静入睡.在医务人员严密的病情监测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护理20多天,病人痊愈出院.

    作者:沈文化;王元潮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股骨粗隆间骨折75例疗效分析

    本文就1990年1月至1997年9月共7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不同治疗方法及其效果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75例中男56例,女19例;年龄3~90岁;60岁以上27例.骨折分型依Evans法[1]:Ⅰ型9例,Ⅱ型6例,Ⅲ型7例,Ⅳ型50例,Ⅴ型3例.伴有脑、胸、腹部或其他多发伤者27例,并有其他部位骨折、神经、韧带损伤16例.致伤原因:车祸者53例,跌伤包括高处施工跌伤22例.

    作者:林昂如;胡罢生;曾国庆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斯氏针撬拨治疗跟骨骨折20例

    我们采用斯氏针撬拨复位治疗跟骨骨折2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0例中男18例,女2例;年龄25~58岁.左8例,右10例,左右均骨折2例.不波及跟距关节者6例,波及跟距关节者14例.贝氏角改变成20°4例,10°8例,0°6例,成负角2例.跟骨塌陷合并鸟嘴形骨折2例,跟骨严重粉碎性骨折2例.大部分为跌伤后急诊,长不超过5天.

    作者:高京鸿;林伯夫;郑斌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

    作者自1992年3月~1995年8月采用手法加钢针撬拨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移位成角30度以上桡骨颈骨折32例,有效地防止了前臂旋转及肘关节屈伸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振龙;柳伟;刘其斌;雷利生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正常骺板及牵拉分离后胶原纤维构筑的扫描电镜观察

    目的探讨骺板受到牵拉后其胶原纤维超微构筑的变化.方法正常对照骺板取自11岁男童离体新鲜胫骨近端骺板1例,13岁女童胫骨远端骺板1例;牵拉分离后的骺板取自11岁男童截肢后残肢胫骨远端骺板.将经外固定器牵拉分离后的儿童胫骨远端骺板和未经牵拉的儿童胫骨远端及近端骺板制成标本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及结论骺板经牵拉后其胶原纤维超微构筑发生了改变,胶原纤维趋向于力的纵轴方向排列.

    作者:陈亚平;李杰;王丽;丁宁;林振福 刊期: 2000年第12期

中国骨伤杂志

中国骨伤杂志

主管:中国果树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