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磊;李力群
胸椎结核病灶清除的途径有经胸膜外和经胸腔两种手术方式.胸膜外途径有对侧病灶清除不够彻底,影响植骨融合之缺点.经胸腔手术有污染胸腔,手术较大等缺陷.为了选择一合适的切口,既满足良好的显露,又尽量地保护切口下组织解剖结构及功能,减少手术操作时间,同时也尽可能的美观,我们设计了腋下斜切口保留肌肉的经胸结核病灶清除术.1996年12月至1998年4月作者采用了此切口治疗12例患者,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林向进;倪一鸣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我院自1991年以来,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软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取得满意疗效.现就资料详尽而且随访结果比较完善的36例报告如下.
作者:欧志根;汪仁焕 刊期: 2000年第12期
小夹板治疗骨折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骨折治疗方法,是一种能动的,相对的弹性固定形式.近年来,众多文献证实,骨折断端微动可以促进骨痂形成与钙化,是一种有益于骨折愈合的活动[1-3].
作者:张元民;王志彬 刊期: 2000年第12期
目的运用基因重组的方法,对人TGF-β1的进行基因克隆,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进行重组TGF-β1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方法以pBV220作为原核细胞表达载体,将TGF-β1 cDNA片段定向重组到pBV220的多克隆位点上,构建原核细胞表达质粒pTGF-β1并转化至大肠杆菌中进行温度诱导表达.在兔顶骨两侧各制造直径为10mm的骨缺损,左侧缺损植入纤维蛋白加重组TGF-β1 100ug作为实验组,右侧缺损单纯植入纤维蛋白作为对照组,术后进行组织学和平均灰重测定.结果表达产物经SDS-PAGE分析,该表达体系可高效表达TGF-β1,其表达产物占菌体可溶性蛋白的23%,用NRK细胞检测本研究生产的TGF-β1具有该蛋白的野生活性.实验组缺损区组织学及平均灰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GF-β1原核表达体系的建立为TGF-β1的生产提供了高效的表达工程菌,重组TGF-β1能有效地修复骨缺损.
作者:刘强;陈君长 刊期: 2000年第12期
Colles骨折为常见病及多发病,治疗方法颇多,作者自1986~1997年间采用手法复位,应用石膏固定方法治疗Colles骨折397例,获得随访的296例,不论用何种手法复位,本文就其外固定治疗效果分析如下.
作者:梅越峰 刊期: 2000年第12期
Zielke手术又称经腹侧去旋转脊柱融合术,是一种采用胸-腹联合切口经前路矫正胸腰段,腰段脊柱侧弯的方法,我院自1993年~1996年共手术3例,在护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徐秀华;邓雪平;邓永启 刊期: 2000年第12期
近年采用股方肌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2例,治疗结果满意,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例1,××,男,56岁.1991年因肾病综合征大剂量服用激素致左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致股骨头破坏,塌陷,囊性变,髋关节活动基本丧失.例2,××,男,65岁.外伤性致股骨头无菌性坏死Ⅲ期,髋关节功能基本丧失,疼痛剧烈,跛行,丧失劳动能力.
作者:李少华;田继新;李红卫 刊期: 2000年第12期
采用自拟扶正通痹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获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86例中男76例,女10例;年龄18~39岁;病程5月~15年;有家族史者69例.受累关节分布情况:腰骶部疼痛86例,颈部29例,胸及背部32例,髋关节功能障碍18例,外周关节受累60例,病变者发于外周关节25例.实验室检查情况:血沉增快42例,血红蛋白降低30例,HLA-B27阳性85例.
作者:周燕媛 刊期: 2000年第12期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是由慢性颈椎间盘退变引起的一种脊髓和神经根功能障碍性疾病[1].它是55岁以上人群中引起脊髓功能障碍的常见病因[2].它的直接病理基础是脊髓的外部压迫和血供障碍.脊髓型颈椎病常呈隐性发病,颈、肩部症状轻微甚或毫无颈部症状,经常由于诊断和治疗不及时而导致病人生活能力的丧失[3].所以,在发病早期能及时作出诊断,以便采取正确的治疗和控制疾病发展的预防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彭宝淦;贾连顺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我科对老年股骨颈骨折,采用中医手法复位加牵引固定治疗,配合内服中药,外敷三期骨伤中药膏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4例中男10例,女14例;年龄49~86岁.外展型9例,内收型15例.头下型2例,颈中型8例,基底型14例.入院经X线拍片确诊.
作者:许正发 刊期: 2000年第12期
笔者自1989年始采用带缝匠肌蒂骨移植治疗中青年囊内型股骨颈骨折31例,经2~9年的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1例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18~29岁8例,30~39岁10例,40~49岁13例.骨折部位:头下型10例,头颈型13例,颈中型8例.15例为粉碎性骨折.骨折类型按照Garden分型:Ⅰ型1例,Ⅱ型6例,Ⅲ型12例,Ⅳ12例.伤后至手术时间3~87天,其中伤后一周内手术者27例.
作者:王明森;陈培龙;何奕泉;张跃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我科从1993年~1996年采用塑形夹板固定治疗柯雷氏骨折92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92例中男58例,女34例;年龄7岁~85岁;受伤时间半小时~7天.骨折类型:单纯骨折背侧及桡侧移位52例,粉碎性骨折27例,骨折累及关节面13例.
作者:周本庆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我们采用斯氏针撬拨复位治疗跟骨骨折2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0例中男18例,女2例;年龄25~58岁.左8例,右10例,左右均骨折2例.不波及跟距关节者6例,波及跟距关节者14例.贝氏角改变成20°4例,10°8例,0°6例,成负角2例.跟骨塌陷合并鸟嘴形骨折2例,跟骨严重粉碎性骨折2例.大部分为跌伤后急诊,长不超过5天.
作者:高京鸿;林伯夫;郑斌 刊期: 2000年第12期
臀肌挛缩症是由于臀肌及其筋膜纤维变性挛缩,引起髋关节外展、外旋畸形和屈曲障碍,表现出蹲、坐及行走的异常姿势和步态.1996年4月以来,我科采用俞氏[1]环大转子后上方弧形切口入路、单纯松解挛缩组织法,治疗该症患儿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海高;郑雨龙;陈荣权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患者男性,16岁,1992年5月29日在学校参加体育活动,踢足球时被同学踢伤右手中指,当时麻木、不感疼痛,伤处出血较多,伤后半小时来院.检查:右手中指第一指间关节掌侧一横形伤口,流血,第一指间关节外露、关节脱位,给予复位后查伸屈功能良好,清创缝合伤口.X线表现:第二节指骨背侧可见芝麻大小撕脱骨片.中指行小夹板外固定,于第二天来院,诉:伤指肿胀,麻木、剧烈疼痛,门诊医生未给局部松解,给口服杜冷丁.回到家中服过药,右手局部症状未缓解,疼痛麻木加重,第三天再次来院,查体:体温37.2℃~38.1℃,右手中指指腹组织发黑,坏死脱落,屈指肌腱外露,X线表现:第一指间关节骨与关节感染,收住院,治疗给大量抗菌素使用,积极抗炎治疗,局部皮瓣移植,创面愈合,右中指第一、二指间关节僵直,伸屈功能丧失.
作者:梁建江;李朝荣 刊期: 2000年第12期
骨盆不稳定性骨折或脱位,特别是严重的耻骨联合分离或骶髂关节骨折与脱位,应用传统方法治疗,卧床时间长,易发生不同程度的再脱位.自1990年10月以来,我们应用自行研制的环形或半环形骨盆外固定器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方法如下.
作者:张功林;葛宝丰;曾述强;荆浩;张军华 刊期: 2000年第12期
四肢干骨骨折在诊治过程中常遇到对位良好,而对线有成角畸形.成角超过15°以上者必须矫正.采用管形石膏横向相等角度截除矫正四肢干骨骨折成角畸形,简便、安全、实用.
作者:曾土金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林××,女,71岁,因救落水儿童致左6~8肋多处骨折.入院当晚7时,因转侧活动后,突感胸痛,严重呼吸困难,被迫采取端坐位,面色青灰,唇绀,大汗淋漓,手足冰冷,咳嗽伴粉红色泡沫痰,心率加快,脉细弱,血压下降,神志模糊.心电图检查,左房左室肥大伴劳损,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立即给病人取坐位,两足下垂,高流量氧气吸入,镇静止痛,强心利尿扩血管等药物治疗,半小时后病人神志转清,胸痛窒息感好转,尿量增多,汗出止,手足转温,3小时后病人呼吸渐趋平和,安静入睡.在医务人员严密的病情监测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护理20多天,病人痊愈出院.
作者:沈文化;王元潮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我们自1995年至今,应用力臂式外固定架治疗股骨颈、粗隆间骨折35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5例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30~89岁.股骨颈骨折15例(其中股骨颈中型骨折6例,基底型9例),粗隆间骨折20例(其中顺粗隆间骨折18例,反粗隆间骨折2例).患者入院后首先给予持续皮牵引,3至7天安排手术,术后3至7天可扶床边或扶双拐下床活动,术后固定时间:股骨粗隆间骨折3到4个月,股骨颈骨折6至10个月.
作者:张志成;王明晨;李江山;闫立平;朱先龙;何彦国 刊期: 2000年第12期
作者自1992年3月~1995年8月采用手法加钢针撬拨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移位成角30度以上桡骨颈骨折32例,有效地防止了前臂旋转及肘关节屈伸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振龙;柳伟;刘其斌;雷利生 刊期: 200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