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孝舟;李业海;陈宏赋;鲁志斌;赵常青
采用手法按摩及中药直流电离子导入治疗髌骨软化症6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68例中男25例,女43例;年龄小19岁,大65岁,平均年龄29岁.病程短24天,长12年,平均8.4个月.单膝患病46例,双膝22例.X线检查:有骨质改变41例,无改变的27例.就诊前均不同程度采用过口服消炎镇痛祛风湿药物式理疗,针灸及中药外敷等疗法,疗效不显.
作者:陈晓风;韩立军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患者男性,16岁,1992年5月29日在学校参加体育活动,踢足球时被同学踢伤右手中指,当时麻木、不感疼痛,伤处出血较多,伤后半小时来院.检查:右手中指第一指间关节掌侧一横形伤口,流血,第一指间关节外露、关节脱位,给予复位后查伸屈功能良好,清创缝合伤口.X线表现:第二节指骨背侧可见芝麻大小撕脱骨片.中指行小夹板外固定,于第二天来院,诉:伤指肿胀,麻木、剧烈疼痛,门诊医生未给局部松解,给口服杜冷丁.回到家中服过药,右手局部症状未缓解,疼痛麻木加重,第三天再次来院,查体:体温37.2℃~38.1℃,右手中指指腹组织发黑,坏死脱落,屈指肌腱外露,X线表现:第一指间关节骨与关节感染,收住院,治疗给大量抗菌素使用,积极抗炎治疗,局部皮瓣移植,创面愈合,右中指第一、二指间关节僵直,伸屈功能丧失.
作者:梁建江;李朝荣 刊期: 2000年第12期
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是一种少见而又严重的损伤,预后较差,不同程度影响肩关节功能.多为上肢外展、外旋暴力导致肩关节前脱位,暴力继续作用,而引起肱骨外科颈骨折.作者1977~1996年收治10例此类病人.经保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希胜;印心奇;尹峰 刊期: 2000年第12期
单纯下尺桡关节脱位多保守治疗,但多造成复发性半脱位引起腕部无力和疼痛.我院自1993~1997年治疗38例,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8例中男29例,女9例;年龄15~58岁;右侧35例,左侧3例;半脱位36例,全脱位2例.
作者:张明 刊期: 2000年第12期
自1990年10月以来,笔者采用超膝关节固定法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3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35例中男24例,女11例;年龄3~11岁.股骨上1/3骨折16例,中1/3骨折13例,下1/3骨折6例.横形骨折10例,斜形骨折22例,粉碎型骨折3例.35例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
作者:叶树强 刊期: 2000年第12期
1993年3月-1998年8月,我们采用C型臂X光机监控下闭合复位双头加压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术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6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8例中男26例,女42例;年龄48~73岁,平均60岁;头下型16例,经颈型29例,基底型23例;按Garden分型[1],Ⅰ型19例,Ⅱ型23例,Ⅲ型26例;急症手术42例,牵引1~3天后手术26例.
作者:赵成;李牧;殷西川 刊期: 2000年第12期
骨盆不稳定性骨折或脱位,特别是严重的耻骨联合分离或骶髂关节骨折与脱位,应用传统方法治疗,卧床时间长,易发生不同程度的再脱位.自1990年10月以来,我们应用自行研制的环形或半环形骨盆外固定器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方法如下.
作者:张功林;葛宝丰;曾述强;荆浩;张军华 刊期: 2000年第12期
胸椎黄韧带骨化常致胸椎管狭窄,压迫脊髓.今将我院自1992年~1998年手术治疗的13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3例中男9例,女4例;年龄41~69岁.病程2月~4年,均无明显外伤史.病人主要症状是进行性的双下肢麻木、无力,不灵活及行走不稳、足底踩棉感等.胸腹部束带感(8例),足底踩棉感(10例),腰腿疼(4例),大小便障碍(7例).体征主要有:下肢肌力减退(13例),出现明显感觉平面(10例),锥体束征阳性(13例),相应节段胸背叩疼(7例),下肢放射疼(4例).
作者:胡思斌;姜淑华;付薇;王华柱;崔青 刊期: 2000年第12期
关节僵硬是肱骨髁间骨折常见的并发症,临床治疗颇为困难.笔者自1986年3月~1998年2月采用尺骨鹰嘴悬吊牵引,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早期功能锻炼等综合疗法治疗新鲜肱骨髁间骨折21例,收到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孙红旗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我院自1988年6月~1997年10月共收治9例四肢主要动脉损伤后一期处理不当的患者,行二期动脉重建手术,术后肢体均得以保留,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男8例,女1例;年龄16~42岁.损伤原因:锐器伤6例(刀刺伤4例,骨折断端刺伤1例,骨折闭合穿针固定损伤1例),钝性损伤3例(挤压伤2例,绞轧伤1例).血管损伤部位:股动脉4例,动脉3例,锁骨下动脉1例,腋动脉1例.
作者:甄平;刘兴炎;李旭升;高秋明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我科自1992年始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四肢骨折300余例,拆架后2例发生再骨折,虽不到1%,由于其严重性,应当引起人们重视.1 病例资料病例1:张××,男,26岁.住院号368912.左肱骨干横断骨折外固定术后3个月,X线片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拆架.乘车时手抓扶手,突然刹车,再骨折.手法复位后夹板固定治愈.
作者:李浩鹏;贺西京 刊期: 2000年第12期
Zielke手术又称经腹侧去旋转脊柱融合术,是一种采用胸-腹联合切口经前路矫正胸腰段,腰段脊柱侧弯的方法,我院自1993年~1996年共手术3例,在护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徐秀华;邓雪平;邓永启 刊期: 2000年第12期
目的运用基因重组的方法,对人TGF-β1的进行基因克隆,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进行重组TGF-β1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方法以pBV220作为原核细胞表达载体,将TGF-β1 cDNA片段定向重组到pBV220的多克隆位点上,构建原核细胞表达质粒pTGF-β1并转化至大肠杆菌中进行温度诱导表达.在兔顶骨两侧各制造直径为10mm的骨缺损,左侧缺损植入纤维蛋白加重组TGF-β1 100ug作为实验组,右侧缺损单纯植入纤维蛋白作为对照组,术后进行组织学和平均灰重测定.结果表达产物经SDS-PAGE分析,该表达体系可高效表达TGF-β1,其表达产物占菌体可溶性蛋白的23%,用NRK细胞检测本研究生产的TGF-β1具有该蛋白的野生活性.实验组缺损区组织学及平均灰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GF-β1原核表达体系的建立为TGF-β1的生产提供了高效的表达工程菌,重组TGF-β1能有效地修复骨缺损.
作者:刘强;陈君长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林××,女,71岁,因救落水儿童致左6~8肋多处骨折.入院当晚7时,因转侧活动后,突感胸痛,严重呼吸困难,被迫采取端坐位,面色青灰,唇绀,大汗淋漓,手足冰冷,咳嗽伴粉红色泡沫痰,心率加快,脉细弱,血压下降,神志模糊.心电图检查,左房左室肥大伴劳损,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立即给病人取坐位,两足下垂,高流量氧气吸入,镇静止痛,强心利尿扩血管等药物治疗,半小时后病人神志转清,胸痛窒息感好转,尿量增多,汗出止,手足转温,3小时后病人呼吸渐趋平和,安静入睡.在医务人员严密的病情监测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护理20多天,病人痊愈出院.
作者:沈文化;王元潮 刊期: 2000年第12期
自1990年以来我院用单蕊电线自制的支架固定治疗指骨骨折120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20例,男76例,女54例;年龄8~67岁;近节指骨骨折51例,中节指骨骨折49例,远节指骨骨折10例;其中拇指指骨骨折30例,开放性骨折27例,粉碎性骨折15例,锤状指8例;伤后就诊时间短1小时,长8天.
作者:张中林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本文就1990年1月至1997年9月共7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不同治疗方法及其效果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75例中男56例,女19例;年龄3~90岁;60岁以上27例.骨折分型依Evans法[1]:Ⅰ型9例,Ⅱ型6例,Ⅲ型7例,Ⅳ型50例,Ⅴ型3例.伴有脑、胸、腹部或其他多发伤者27例,并有其他部位骨折、神经、韧带损伤16例.致伤原因:车祸者53例,跌伤包括高处施工跌伤22例.
作者:林昂如;胡罢生;曾国庆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我科对老年股骨颈骨折,采用中医手法复位加牵引固定治疗,配合内服中药,外敷三期骨伤中药膏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4例中男10例,女14例;年龄49~86岁.外展型9例,内收型15例.头下型2例,颈中型8例,基底型14例.入院经X线拍片确诊.
作者:许正发 刊期: 2000年第12期
采用跖筋膜切断和骨赘切除等综合手术疗法结合术前及术后用自制中药方剂熏洗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顽固性跟痛症15例21足,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5例21足,男9例15足,女6例6足;年龄20~65岁;左侧13例,右侧8例;病史6月~10年;静息痛者5例6足,跟骨广泛压痛.本组全部病例均经减轻足跟负重,服用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局部封闭及理疗等治疗至少一月而无明显疗效.
作者:欧阳晓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我科自1995年12月~1997年12月开展交锁钉内固定治疗下肢长骨干骨折25例,其中股骨干骨折10例,胫腓骨骨折15例,经8至10个月随访,所有骨折均获愈合,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叶林根;杨少岩;汪伟;俞光荣 刊期: 2000年第12期
踝部旋前一外旋型骨折是踝关节损伤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类型,多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我院从1990年~1996年共收治此类骨折30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6~70岁;高处坠落伤9例,车祸13例,砸伤8例.Ⅰ°7例,Ⅱ°6例,Ⅲ°10例,Ⅳ°7例.
作者:张颖平 刊期: 200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