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云
我科对锁骨骨折手术治疗的情况,认为克氏针内固定方法符合生物力学原理,值得推广.临床资料我科从1990年7月~1997年7月共手术治疗35例锁骨骨折,男22例,女13例;年龄12~50岁.均为手法复位失败患者.其中开放性骨折2例,粉碎性骨折10例,陈旧性骨折4例.另19例为锁骨中段横行和短斜形骨折.内固定为单纯钢丝结扎加石膏外固定5例,克氏针固定30例,其中加钢丝捆扎10例,粗线环扎3例.
作者:刘德昌;吴兴 刊期: 1999年第01期
自1992年以来应用骨牵引及管型石膏固定,治疗胫腓骨干不稳定性骨折71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71例中男60例,女11例;年龄16~58岁;胫腓骨双骨折59例(其中双段骨折6例),单纯胫骨干骨折12例;骨折类型:斜形骨折42例,螺旋形骨折13例,粉碎性骨折16例.受伤至入院时间1~6天.
作者:曾凯生;陶建华 刊期: 1999年第01期
侧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比较少见,现将我院1992~1997年收治16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6例中男9例,女7例;年龄23~54岁.单发型14例,多发型2例.左侧凸型7例,右侧凸型9例.
作者:韦赤勇;卢家灵;杨有猛;唐克阳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我院对28例腰椎管狭窄患者采用保留棘突及部分椎板节段性扩大减压术治疗,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16例,女12例;年龄45~68岁.病程2~15年.
作者:谢小庆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男,26岁,于1997年10月8日入院.因从5米高处坠伤致左髋部疼痛、畸形、活动障碍、皮肤青紫6小时急诊入院.查:脉搏110次/分,血压10/6kPa,神志清楚,对答切题,表情淡漠,贫血貌,急性痛苦面容,胸廓挤压征(-),双肺呼吸音清,腹平软,压痛(-),反跳痛(-),左髋前、左大腿上段前外侧皮下瘀血,部分呈花斑样皮纹,阴囊皮肤青紫、肿胀,左髋关节呈内收畸形,无法纠正,左股骨大粗隆上移.
作者:洪庆南;徐新华 刊期: 1999年第01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以下简称LDH)是因腰椎间盘退变,破裂后突压迫神经根或马尾所出现的腰腿痛综合征.现将LDH非手术疗法综述如下.1.口服药物 (1)皮质激素类,如地塞米松、强的松.(2)非激素类,如秋水仙碱、消炎痛、芬必得.(3)肌肉松弛剂类,如氯唑沙宗.这些药物对部分轻症的LDH有一定疗效.口服药物服用简单、方便,对于早期患者,可配合选用.
作者:贝朝湧 刊期: 1999年第01期
国内文献多数认为应用经皮切除要严格掌握适应症,把腰突症并有椎管及侧隐窝狭窄者列为手术禁忌症.本文应用经皮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突症并腰椎管狭窄,也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余庆阳;曹俊寿;刘锦;李线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我院1992年11月~1997年10月收治肩锁关节脱位32例中行切开复位锁骨喙突松质骨螺钉内固定24例,脱位全部纠正,肩关节功能良好,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9例,女5例;年龄27~51岁.左侧17例,右侧7例.跌伤15例,车祸4例,肩部遭撞击致伤2例,记录不详3例.局部表现肿胀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锁骨远端隆起,压痛,按之有弹性感.前后位X线片显示肩锁关节分离大于1cm6例,1.5cm13例,2cm以上5例.合并伤:颅脑外伤3例,肋骨骨折2例,桡骨骨折及手外伤各1例.
作者:潘月勤;王惠永;陈桂元;韩杰中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我院自1986年9月~1997年3月共行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手术279例,其中二次手术共16例17次,其中原位复发9例共10次,占同期二次手术的58%,现就此作一分析.
作者:戴志和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笔者1991年以来采用中药接骨丹外敷为主,配合中成药内服治疗骨折迟缓愈合6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例中男5例,女1例;年龄35~58岁.病程5月~2年.骨折部位:肱骨干骨折、尺桡骨双骨折、腕舟骨骨折、胫骨骨折、胫腓骨双骨折、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各1例,其中腕舟骨骨折和跖骨骨折曾经手法复位和石膏固定,其余4例骨折均经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
作者:朱保华 刊期: 1999年第01期
腰椎间盘突出的一个主要症状就是腰部及下肢疼痛.致痛的机理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后髓核液释出的糖蛋白和β蛋白对神经根产生强烈的化学性刺激所致[1].周秉文[2]证明髓核和突出的椎间盘组织的pH值是酸性的,作者还用微电极测组织中的pH值,发现疼痛处也是酸性的,因此引起下肢痛的原因可能是纤维环的微小破损.
作者:张贵春 刊期: 1999年第01期
自八十年代以来逐渐发展起来的APLD技术(即电动式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是属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限手术,它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比较安全和并发症少等优点而受到病人欢迎.但其治疗效果乃至这种技术的适应症仍存有争议.我院自1994年以来开展该技术共45例,下面就此对其适应症的选择谈些体会.
作者:林佳俊;宋建榕;陈奋勇;李卫峰;李建东;王锋 刊期: 1999年第01期
张×,男,23岁.因车祸伤于1995年1月3日入院.除脑外伤外,左股骨中上段及髁间均系开放性、粉碎型骨折,左髌骨横形骨折.经抢救治疗,伤后14天行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上段骨折使用AO角钢板,下端用AO髁钢板同时内固定.术后伤口一期愈合,拆除缝线后单髋人字型石膏固定.3个月后去除石膏.术后6个月复查X光片示骨折修复差,骨干变形,有死骨形成.无发热、寒颤等伴随症状出现.
作者:赵贵能;吴瑞智;彭厚立 刊期: 1999年第01期
1994年2月~1996年1月,我们接诊了由颈椎病引起颈性眩晕患者150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50例中男55例,女95例;年龄14~74岁,以30~50岁者多(86例).有颈部扭伤史者2例,无明显诱因者148例.病程2时~10年,其中1月以下者89例.
作者:韦良渠;刘世杰 刊期: 1999年第01期
作者自1989年以来,对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患者采用中药外敷加自制硬纸壳夹板外固定治疗4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42例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25岁以下11例,26~45岁9例,46岁以上22例;左踝17例,右踝25例(其中3例并外踝无明显移位骨折).病程2小时~3天,本组病例均为门诊病人.
作者:赵文;杨世玉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我院应用中药熏洗法治疗跟痛症128例,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28例中男48例,女80例;年龄20~81岁;病程3月~12年;单足跟痛78人,左足35例,右足43例,双足跟痛50人,共178足;拍片有跟骨刺的71人101足.临床表现:(1)无急性外伤史,绝大多数无静止痛,少数病人有灼性痛,其疼痛程度轻重不一,一般起病缓慢,逐渐加重;(2)晨起下床或久坐起立时足跟不敢着地,缓慢跛行后好转,但负重较多,痛又复明显,久之需扶拐方能行走;(3)局部无红肿,在足跟底或跟骨内侧结节处有一局限性压痛点,有时可触及皮下的脂肪纤维束;(4)X线片示骨刺可有可无;(5)化验检查无明显异常.
作者:段永壮;刘西乾;杨素敏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目的探明颈椎动力平衡失调对颈椎间盘退变的影响乃至在颈椎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了20只SD大鼠,通过手术直接损伤其颈背部浅层、深层及全层肌群,建立了大鼠颈椎动力平衡失调程度不同的动物模型,6月后观察各造模组颈椎间盘内蛋白多糖量的变化,并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大鼠颈椎动力平衡失调可影响颈椎间盘内蛋白多糖的代谢,加速其降低,依颈椎动力平衡失调程度不同而有差异,影响程度由轻至重依次为深层、浅层、全层肌群损伤组.结论颈椎动力平衡失调可加速颈椎间盘退变,并在颈椎病发病机制及防治中意义重大.
作者:郝永强;施杞;Wu Shiliang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对股骨头早期坏死有疗效的中药汤剂股骨头I号方药(以下简称I号药)的作用机理.方法用昆明小白鼠进行扭体试验、抗巴豆油致炎试验和游泳能力试验,检测I号药的镇痛、消炎和增强体能的效应.用醋酸氢化考地松造成家兔股骨头早期坏死的模型,分别用I号药、马氏骨丸和生理盐水进行1个月的治疗.为了评定I号药的疗效和机理,在造模前、造模后和治疗后,分别进行3次血清GOT、TG和髋区的骨密度测定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和结论 I号药有良好的镇痛、抗炎消肿和提高体能的效应;有降低GOT、TG和提高骨密度的作用;I号药可以逆转激素诱发的股骨头骨质和骨髓早期的破坏、吸收和坏死等病理组织学变化,使其恢复近于正常股骨头的结构.
作者:范明;程爱华;王晶;龚翠红;邢美荣;陈训华;杨淑芹;卜海滨;常超英;刘恩;韩凤岳 刊期: 1999年第01期
以按摩为主综合治疗外伤性膝关节僵硬100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62例,女38例;年龄10~59岁;造成膝关节僵硬的原因:关节内或附近骨折61例,膝关节脱位并韧带损伤修补后6例,股骨中下段骨折28例,膝关节及大腿严重软组织挫伤后5例;膝关节活动度:0°~10°者45例,10°~30°者55例;病程:0.5年以内40例,0.5~1年45例,1年以上15例,平均8个月.
作者:卢伟良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笔者自1993年10月以来,应用小针刀闭合性松解、腰椎牵引及手法整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36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权民;柴秀英 刊期: 199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