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旭明;蔡德猷
国内文献多数认为应用经皮切除要严格掌握适应症,把腰突症并有椎管及侧隐窝狭窄者列为手术禁忌症.本文应用经皮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突症并腰椎管狭窄,也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余庆阳;曹俊寿;刘锦;李线 刊期: 1999年第01期
自1992年以来应用骨牵引及管型石膏固定,治疗胫腓骨干不稳定性骨折71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71例中男60例,女11例;年龄16~58岁;胫腓骨双骨折59例(其中双段骨折6例),单纯胫骨干骨折12例;骨折类型:斜形骨折42例,螺旋形骨折13例,粉碎性骨折16例.受伤至入院时间1~6天.
作者:曾凯生;陶建华 刊期: 1999年第01期
张×,男,23岁.因车祸伤于1995年1月3日入院.除脑外伤外,左股骨中上段及髁间均系开放性、粉碎型骨折,左髌骨横形骨折.经抢救治疗,伤后14天行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上段骨折使用AO角钢板,下端用AO髁钢板同时内固定.术后伤口一期愈合,拆除缝线后单髋人字型石膏固定.3个月后去除石膏.术后6个月复查X光片示骨折修复差,骨干变形,有死骨形成.无发热、寒颤等伴随症状出现.
作者:赵贵能;吴瑞智;彭厚立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笔者1991年以来采用中药接骨丹外敷为主,配合中成药内服治疗骨折迟缓愈合6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例中男5例,女1例;年龄35~58岁.病程5月~2年.骨折部位:肱骨干骨折、尺桡骨双骨折、腕舟骨骨折、胫骨骨折、胫腓骨双骨折、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各1例,其中腕舟骨骨折和跖骨骨折曾经手法复位和石膏固定,其余4例骨折均经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
作者:朱保华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我院1988年1月~1997年1月收治髋臼骨折或髋臼骨折并脱位患者32例,经应用持续牵引下早期间隙主动和被动活动,在促进骨折的修复和髋关节功能的早日恢复以及减少并发症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劲;臧明;孙贤德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我们于1988年~1996年7月收治9例术后椎间盘炎,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效果满意.经随访无症状复发.
作者:王瑞;喻崇钊;胡军;翟广田;王学明;段永壮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笔者用旋转肩关节并回旋折端手法整复治疗移位锁骨骨折52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2例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8~66岁.全部为新鲜闭合骨折,单纯骨折40例,粉碎性骨折12例,均为单侧骨折,其中左侧25例,右侧27例.
作者:叶家旭 刊期: 1999年第01期
自八十年代以来逐渐发展起来的APLD技术(即电动式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是属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限手术,它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比较安全和并发症少等优点而受到病人欢迎.但其治疗效果乃至这种技术的适应症仍存有争议.我院自1994年以来开展该技术共45例,下面就此对其适应症的选择谈些体会.
作者:林佳俊;宋建榕;陈奋勇;李卫峰;李建东;王锋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我院自1984年2月~1994年11月共收治股骨颈骨折169例,其中73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中医传统治疗措施,效果满意,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文73例中男31例,女42例;年龄60~92岁;左侧17例,右侧56例;跌伤46例,坠落伤8例,碰撞伤19例;伴有冠心病23例,糖尿病10例;接受治疗时间短2小时,长12天.
作者:劳文斌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我院采用徒手折骨矫正股骨干骨折成角畸形28例,经短1年的随访,全部骨性愈合,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8例中全部为新鲜骨折内固定者,男19例,女9例;年龄16~58岁;术后至再次入院时间为短2个月,长10个月;左侧20例,右侧8例;骨折部位:上1/34例,中1/317例,下1/37例;横折16例,斜折4例,粉碎折3例,不详5例;髓内针固定12例,钢板固定16例;再次住院时间短3天,长14天;小矫正角度12°,大矫正角度26°.
作者:周纬武;封新玲;周纬红 刊期: 1999年第01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以下简称LDH)是因腰椎间盘退变,破裂后突压迫神经根或马尾所出现的腰腿痛综合征.现将LDH非手术疗法综述如下.1.口服药物 (1)皮质激素类,如地塞米松、强的松.(2)非激素类,如秋水仙碱、消炎痛、芬必得.(3)肌肉松弛剂类,如氯唑沙宗.这些药物对部分轻症的LDH有一定疗效.口服药物服用简单、方便,对于早期患者,可配合选用.
作者:贝朝湧 刊期: 1999年第01期
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是一种骨科常见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肩锁关节交叉钢针内固定加肩锁喙锁韧带修复术[1].笔者在临床工作中体会到:该手术对于脱位时间短和脱位不太显著的病例疗效确切,但对脱位时间长且脱位显著的病例,效果不甚理想.原因是锁骨长期失去韧带固定而改变了生理曲度及胸锁位置.传统的手术方法虽可将脱位恢复,但去除内固定后,修复的韧带往往不足以抵抗锁骨所形成的向上的剪力,致使脱位复发.针对上述情况,虽然有将锁骨用拉力螺钉固定于喙突或锁骨外端切除的术式[2],但由于前者可形成长期的异物存留,后者损伤较大,致使部分病人不能接受.为此,笔者对该种术式作了一定改进,即锁骨楔形截骨加肩锁喙锁韧带修复术,临床观察效果良好.
作者:王少云 刊期: 1999年第01期
腰椎间盘突出的一个主要症状就是腰部及下肢疼痛.致痛的机理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后髓核液释出的糖蛋白和β蛋白对神经根产生强烈的化学性刺激所致[1].周秉文[2]证明髓核和突出的椎间盘组织的pH值是酸性的,作者还用微电极测组织中的pH值,发现疼痛处也是酸性的,因此引起下肢痛的原因可能是纤维环的微小破损.
作者:张贵春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我们对57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患者进行了甲皱微循环观测,分析如下.材料与方法1.对象:受检对象均为来院疗养员,男30例,女27例;年龄15~67岁;病史3月~11年;所有股骨头坏死病例均经X线确诊,单或双侧股骨头坏死共92处,其中诊断为I期21处,II期25处,III期26处,Ⅳ期20处.曾不同程度用过活血止痛或激素等药,观测前已停药半月以上.
作者:汪杰;邓秀荣;邓国生 刊期: 1999年第01期
在临床上,Ⅱ、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固定方法和创面处理是一个长期有争论的问题.自1992年10月~1995年11月,我们改良应用了胫前肌肌瓣转移覆盖胫骨创面及使用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并获得一年以上随访的37例病例的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瑞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受损关节面软骨的早期修复和严重晚期创伤性关节炎关节面的重建.方法对42例胫骨平台骨折除重视骨折复位外,对部分剥脱、掀起的关节软骨予以复位并采用丝线或细钢丝抽出缝合修复,对缺如软骨裸露关节面,根据其大小、深浅分别用骨形成蛋白-纤维蛋白粘合剂(BMP-FS)复合片或附以带蒂骨膜瓣翻转修复.结果本组有9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包括3例严重的晚期创伤性关节炎.对此3例严重晚期创伤性关节炎采用BMP-FS覆盖,术后随访6~24个月,关节面及关节间隙恢复正常,疼痛消除,膝关节屈伸增加30°.结论 BMP-FS可用于修复早期关节面软骨缺损和晚期严重创伤性关节炎关节面的重建.
作者:刘兴炎;葛宝丰;文益民;甄平;傅晨;刘占宏;杨超 刊期: 1999年第01期
侧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比较少见,现将我院1992~1997年收治16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6例中男9例,女7例;年龄23~54岁.单发型14例,多发型2例.左侧凸型7例,右侧凸型9例.
作者:韦赤勇;卢家灵;杨有猛;唐克阳 刊期: 1999年第01期
1994年2月~1996年1月,我们接诊了由颈椎病引起颈性眩晕患者150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50例中男55例,女95例;年龄14~74岁,以30~50岁者多(86例).有颈部扭伤史者2例,无明显诱因者148例.病程2时~10年,其中1月以下者89例.
作者:韦良渠;刘世杰 刊期: 1999年第01期
以按摩为主综合治疗外伤性膝关节僵硬100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62例,女38例;年龄10~59岁;造成膝关节僵硬的原因:关节内或附近骨折61例,膝关节脱位并韧带损伤修补后6例,股骨中下段骨折28例,膝关节及大腿严重软组织挫伤后5例;膝关节活动度:0°~10°者45例,10°~30°者55例;病程:0.5年以内40例,0.5~1年45例,1年以上15例,平均8个月.
作者:卢伟良 刊期: 1999年第01期
1984年以来,采用网状切开减张治疗大面积剥脱伤35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5例中男16例,女19例;年龄5~59岁.剥脱面积小者15cm2,大者500cm2,平均239cm2.上肢伤者3例,下肢损伤32例.合并骨折者26例,合并脏器伤者8例.
作者:沈勇强;李志清 刊期: 199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