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在口腔种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熊飞

关键词:拔牙位点保存技术, 口腔种植, 应用效果, 影响价值
摘要:目的 分析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在口腔种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口腔种植患者64例(108颗种植体)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微创拔牙组、即刻种植组、引导骨再生组,分别接受微创拔牙方法、即刻种植方法、引导骨再生方法.比较3组种牙成功率、骨密度及种植体骨质吸收情况.结果 3组种牙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3组骨密度评分、唇腭向及垂直向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口腔种植患者中应用拔牙位点保存技术的效果确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中药熏洗配合中医护理对肛裂术后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中药熏洗配合中医护理对肛裂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1月10日-2017年11月10日在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肛裂术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后均实施复方中药熏洗治疗,采用单双号分组法分为2组,单号患者60例(基础组)实施基础护理模式干预,双号患者60例(中医组)配合中医护理模式干预.比较2组患者便血、疼痛程度(术后换药时、排便时)、排尿困难评分及满意度.结果 中医组便血、术后换药疼痛程度、排便时疼痛程度及排尿困难评分均低于基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满意度评分为(89.94±5.67)分高于基础组的(79.89±8.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肛裂术后患者,采用复方中药熏洗配合中医护理效果较好,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作者:刘虹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高尿酸血症的合理用药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数持续上升,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1]. 目前,高尿血酸症仅次于糖尿病成为第二大代谢性疾病,很多高尿酸血症患者无明显不适,往往被忽视.临床研究证实,高尿酸血症不仅引起痛风,而且与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和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血尿酸水平升高诱发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等[2] ,血尿酸水平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并发症越严重. 因此,对高尿酸血症应及早干预和治疗,对无痛风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也应进行降尿酸治疗.

    作者:严旭亮;代灵巧;李红娟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大承气汤联合针灸治疗对腹部手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大承气汤联合针灸治疗对腹部手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1组(33例)和对照2组(33例).对照1组给予常规的西医对症治疗,对照2组在对照1组的基础上给予大承气汤加味或者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2组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排气或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对照2组排气或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对照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手术后给予大承气汤联合针灸治疗,既可恢复肠道功能,又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韩琴成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食管癌手术中纵隔引流管的应用

    目的 分析食管癌手术中安置纵隔引流管对术后吻合口瘘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7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食管癌手术患者426例,术毕时单纯安置胸腔引流管202例(胸腔引流组),同时安置纵隔引流管与胸腔引流管224例(纵隔引流组),比较2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呼吸衰竭发生率、病死率、术后高体温、白细胞计数、胸腔置管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2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纵隔引流组呼吸衰竭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胸腔引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纵隔引流组高体温、白细胞计数、胸腔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胸腔引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手术中安置纵隔引流管可以降低术后吻合口瘘的感染症状,减少胸腔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吻合口瘘的呼吸衰竭发生率和病死率,是治疗吻合口瘘较好的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刚;陈焕文;张长喜;肖凌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急诊外伤行清创缝合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并总结急诊外伤行清创缝合术治疗方法,以指导后续临床工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7年10月医院接受清创缝合术治疗的急诊外伤患者88例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进行统计,并采用电话随访术后伤口愈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治疗满意度等.结果 患者术后VAS评分为(2.9±0.7)分,术后5个月电话随访中,患者伤口愈合情况优良,出现伤口感染症状2例(2.3%),经对症处理后2 d内改善,患者对治疗满意度为98.9%.结论 对急症外伤患者行清创缝合术治疗,治疗与预后效果优良,有效规避伤口延迟愈合及感染等并发症,在急诊外伤治疗中有一定推广价值.

    作者:刘建生;罗冰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行前臂手术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对照组采用传统解剖定位法臂丛神经阻滞,对比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完成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阻滞效果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h、6 h和24 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起效更快,麻醉完成时间更短,麻醉效果好,术后疼痛缓解程度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饶荣;王翠宝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帕罗西汀联合音乐疗法治疗强迫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帕罗西汀联合音乐疗法治疗强迫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强迫症患者3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口服帕罗西汀片剂,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音乐疗法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评分.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HAMA评分、Y-BOC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AMA评分、Y-BOC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罗西汀联合音乐疗法可有效改善强迫症患者症状,疗效优于单用帕罗西汀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燕;佟靓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无痛分娩中责任助产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无痛分娩责任助产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9月医院收治的无痛分娩产妇8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试验组采用责任助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产妇的自然分娩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服务满意度、护理前后SDS评分.结果 试验组自然分娩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SD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无痛分娩产妇中开展责任助产护理干预效果好,有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作者:赵勤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兰索拉唑治疗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合并急性胃黏膜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兰索拉唑治疗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合并急性胃黏膜病变(AGML)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神经外科危重合并AGML患者3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兰索拉唑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昏迷评分(GCS)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2组NIHSS评分及GC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降低,GC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NIHSS评分和GC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3%高于对照组的8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78,P<0.05).结论 兰索拉唑治疗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合并AGML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文正;宋振飞;宋西进;宋妍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依巴斯汀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对血清IgE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依巴斯汀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对血清IgE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1月医院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左西替利嗪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巴斯汀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692,P<0.05).试验组血清IgE及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巴斯汀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清IgE水平及其他临床指标,且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可靠,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云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血清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与高尔基体蛋白73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分析血清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与高尔基体蛋白73(GP73)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医院接收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硬化患者、慢性肝炎患者、其他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各40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AFP、AFP-L3总含量进行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对GP73进行定量检测,采用微量离心柱法对AFP-L3进行分离,比较AFP、AFP-L3、GP73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 肝癌组患者AFP含量、AFP-L3百分含量、GP73含量均高于肝硬化组、慢性肝炎组、其他肿瘤组及健康体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AFP、AFP-L3及GP73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肝硬化组、慢性肝炎组、其他肿瘤组及健康体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检测下,GP73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高;联合检测下,平行试验敏感度较高,系列试验特异度较高.结论 AFP、AFP-L3、GP73均是原发性肝癌常见的血清标志物,其中GP73应用价值优于AFP和AFP-L3,利用三种指标联合检测更加准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游蓥琳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的病理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的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患者12例的临床资料,用镜检、眼观、免疫组化观察分析诊断结果.结果 12例患者均为单发,肿瘤长径2.6~12.0 cm,呈现灰白色;术后随访1~3年复发率为33.3%,包括2例左膝患者术后1年复发,并转移至腹股沟淋巴结;2例左踝部患者术后2年复发;在镜检下,肿瘤由皮样细胞、梭形细胞组成,7例为上皮样细胞,胞质呈现明显的嗜酸性.5例为梭形细胞,胞质透明.眼观肿瘤多呈现结节状,8例边界清楚,无包膜,4例呈现浸润性生长,长径2.6~12.0 cm,切面为灰白色;10例坏死病例质地细腻,2例质地中等.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波形纹蛋白阳性率为100.0%(12/12),黑色素瘤抗原阳性率为83.3%(10/12),这两种染色中,多数为瘤细胞阳性.鉴别诊断中需要的其他标记,如结蛋白、上皮膜抗原、细胞角蛋白等,均为阴性.结论 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是一种多发于中青年的软组织肿瘤,易转移、复发,在病理检查时,应与其他软组织肉瘤鉴别.

    作者:李龙飞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异丙托溴铵三联气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异丙托溴铵三联气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异丙托溴铵三联气泵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00,P<0.05);观察组喘息、咳嗽、哮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异丙托溴铵三联气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临床效果较好,患儿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的缓解和康复,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赵晓霞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高原地区胃食管反流病与特发性肺纤维化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高原地区胃食管反流病对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相关性,提高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08年3月-2016年9月收治的胃食管反流伴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3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22例,对照组18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采用常规疗法联合奥美拉唑及吗丁啉治疗.监测并记录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2组的食管内24 h pH值<4的总时间百分比、24 h立位与卧位pH值<4的时间百分比、反流持续时间≥5 min次数、长反流持续时间、24 h pH值<4反流次数、Johnson DeMeester积分、血氧分压、一氧化碳弥散、每分钟通气量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Johnson DeMeester积分与血氧分压、一氧化碳弥散量、每分钟通气量和TNF-α浓度分别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并绘制散点图.结果 治疗前,2组24 h pH值<4的总时间百分比、24 h立位与卧位pH值<4的时间百分比、反流持续时间≥5 min次数、长反流持续时间、24 h pH值<4反流次数、Johnson DeMeester积分血氧分压、一氧化碳弥散量、每分钟通气量及血清TNF-α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24 hpH值<4的总时间百分比、24 h立位与卧位pH值<4的时间百分比、反流持续时间≥5 min次数、长反流持续时间、24 h pH值<4反流次数、Johnson DeMeester积分血氧分压、一氧化碳弥散量及TNF-α浓度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每分钟通气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8例患者Johnson DeMeester积分与血氧分压、一氧化碳弥散和每分钟通气呈直线负相关,与血清TNF-α浓度呈直线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949、-0.894、-0.904和0.926,P均<0.01.结论 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内24 h pH值和反流时间影响肺纤维化患者的肺功能,通过抑酸和促胃动力可改善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肺功能.

    作者:张宇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栀子蛋清方治疗创伤性肢体肿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栀子蛋清方治疗创伤性肢体肿痛的效果.方法 将2017年1月-10月医院收治的创伤性肢体肿痛患者132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6例,研究组给予栀子蛋清方治疗,对照组外敷消定膏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肿胀程度评分、肿胀范围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肿胀程度评分及肿胀范围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 d、治疗1个月后2组VAS评分、肿胀程度评分及肿胀范围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VAS评分、肿胀程度评分及肿胀范围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48%高于对照组的8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均发生皮肤过敏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2%,在结束治疗后均自行恢复,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栀子蛋清方治疗创伤性肢体肿痛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肿胀程度,缩小肿胀范围,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推广应用价值高.

    作者:吴文松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在困难性男性导尿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在困难性男性导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困难性男性导尿患者60例按照抛硬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导尿前尿道口注入盐酸利多卡因胶浆10 ml,对照组应用常规导尿术导尿,比较2组患者导尿效果、导尿期间疼痛程度及导尿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一次性导尿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尿路感染率、尿道黏膜损伤率及导尿期间疼痛分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导尿总满意度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困难性男性导尿中使用盐酸利多卡因胶浆能提高导尿效果,减轻患者不适感,提高导尿整体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海英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跟踪监测细菌培养在开放性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观察跟踪监测细菌培养在开放性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观察因手术而发生感染的机率,并采取预防措施.方法 将2015年5月-2017年3月在医院进行开放性骨折手术的患者458例分别于手术前1天、手术中、手术后第2天伤口清创后,用无菌棉拭子由浅入深擦取伤口分泌物,立即送检.结果 458例开放性骨折手术患者中,手术前1天、手术中、手术后第2天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2.40%(11/458)、7.86%(36/458)、4.59%(21/458).术后感染的细菌主要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及鲍曼不动杆菌等.结论 术后患者感染率较术前明显增高,需要监测因手术而感染的细菌种类,要重视院内感染的监控,术中重视对患者手术伤口的清洗,保持室内环境卫生,同时要严格手术室护理管理.

    作者:宋倩;袁英泽;何素瑞;耿琳;王俊召;马慧娟;蔡桐;张令博;樊倩男;王小玉;杨柳青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鼓膜穿刺联合鼓室灌注地塞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鼓膜穿刺联合鼓室灌注地塞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医院诊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84例,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单纯采用鼓膜穿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地塞米松进行鼓室冲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均随访9个月~3年,平均(10.45±2.67)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P<0.05).对照组出现短时间一过性耳内堵塞感4例,观察组出现短时间耳内堵塞感3例,出现眩晕、恶心感2例,均自行恢复.结论 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中耳炎的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志强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急性脑血管疾病合并卒中相关性肺炎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脑血管疾病(ACVD)合并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诊治的ACVD合并SAP患者42例作为观察组,按1:1比例选择同期未发生SAP的ACVD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ACVD患者性别、年龄、吞咽障碍、ACVD性质、侵入性操作、糖尿病、卧床时间、脱水剂应用情况.结果 观察组年龄大于对照组,吞咽障碍、脑出血及糖尿病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侵入性操作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卧床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性别比例及脱水剂应用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ACVD合并SAP因素复杂,应实施针对性措施减少或避免SAP的发生.

    作者:薛海东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血常规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贫血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寻找鉴别诊断截断值、佳的诊断指标组合,评价新的筛查流程鉴别诊断贫血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7年6月医院门诊以及住院收治的贫血患者218例,其中缺铁性贫血对象108例、地中海贫血34例,再生障碍性贫血30例,溶血性贫血24例,巨幼红细胞贫血22例.检查不同类型贫血的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b)、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设计血常规鉴别诊断流程.结果 5种类型贫血的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中海贫血RBC高于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红细胞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Hb低于地中海贫血,地中海贫血Hb低于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PLT水平高于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红细胞贫血MPV低于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红细胞贫血MCV、MCHC及MCH均高于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红细胞贫血整体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52%(101/108)、91.18%(31/34)、80.00%(24/30)、58.33%(14/24)、100.00%(22/22).整体诊断的符合率为88.07%(192/218)高于回顾性分析初诊符合率68.81%(150/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常规是鉴别诊断贫血的理想工具,但需要有明确的诊断流程.

    作者:庄金凤 刊期: 2018年第2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