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周俊贤;张志平;何江江;周丹

关键词:糖尿病, 2型, 二甲双胍, 治疗结果, 安全性
摘要: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祁东县人民医院2017年1—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瑞格列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FBG、2 hPG、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BG、2 hPG、HbA1c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C、TG、LDL-C、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TG、LDL-C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其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改善血脂指标,且安全性高.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计划生育手术与异位妊娠发生的关系

    目的 探究计划生育手术与异位妊娠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取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2015年12月—2017年6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75例,根据有无计划生育手术史分为无计划生育手术史组(A组)22例和有计划生育手术史组(B组)53例.分析B组患者具体计划生育手术类型;比较两组患者异位妊娠发生部位及手术病理检查情况.结果 B组患者中行输卵管结扎术11例(占20.8%),行宫内节育器放置术13例(占24.5%),行人工流产术29例(54.7%).B组患者宫角妊娠、卵巢妊娠发生率高于A组,输卵管妊娠发生率低于A组(P<0.05).B组患者输卵管通畅率低于A组,输卵管不通畅率、输卵管通而不畅率高于A组(P<0.05).结论计划生育手术是造成异位妊娠的重要因素,临床应积极采取措施降低异位妊娠发生率.

    作者:陈默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七氟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对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福建省肿瘤医院妇科2016年12月—2017年9月收治的全子宫切除术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丙泊酚麻醉,试验组患者采用七氟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10 min(T0)、麻醉诱导后10 min(T1)、手术开始(T2)、手术结束时(T3)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及认知功能(空间表现效率、计算能力、再记忆能力、图片识别能力)情况,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0时,两组患者HR、Pet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试验组患者HR、PeTCO2低于对照组(P<0.05);T0、T1时,两组患者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试验组患者MAP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计算能力下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空间表现效率、再记忆能力、图片识别能力下降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七氟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良好,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影响小,且安全性高.

    作者:周颖;林智平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肝功能检测对肝炎肝硬化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肝功能检测对肝炎肝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高安市中医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肝炎肝硬化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肝硬化Child-Pugh分级标准分为A级17例、B级19例、C级14例.另选取本院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及观察组不同分级患者的清蛋白、血清胆固醇、血清胆碱酯酶、总胆汁酸.结果 观察组患者清蛋白、血清胆固醇、血清胆碱酯酶低于对照组,总胆汁酸高于对照组(P<0.05).3级患者清蛋白、血清胆固醇、血清胆碱酯酶、总胆汁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级患者清蛋白、血清胆固醇、血清胆碱酯酶高于B、C级,B级高于C级;A级患者总胆汁酸低于B、C级,B级低于C级(P<0.05).结论 肝功能检测对肝炎肝硬化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有助于临床医师进一步详细、准确地了解患者肝脏受损情况,对于预防及治疗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作者:罗时勇;冷雪峰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肾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成都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肾衰竭患者8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0~15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cr、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Scr、BU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肾衰竭的临床疗效确切,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肾功能.

    作者:黄鑫;徐秀蓉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南安市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采用替诺福韦酯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年.比较两组患者乙肝病毒基因(HBV-DNA)转阴率、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转阴率、HBV-DNA定量、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肝储备功能Child-Pugh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HBV-DNA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eAg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BV-DNA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BV-DNA定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LT、AST、TBi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LT、AST、TBiL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储备功能Child-Pugh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肝储备功能Child-Pugh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HBeAg转阴,更有效地减少乙肝病毒复制,保护患者肝功能,延缓其肝脏纤维化病变进展.

    作者:洪进喜;洪文聪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血清生长激素结合蛋白与生长激素在特发性矮小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血清生长激素结合蛋白与生长激素在特发性矮小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2015年11月—2017年2月收治的特发性矮小症患儿50例作为试验组,另选取本院同期体检健康体检儿5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儿童不接受治疗,试验组患儿每晚睡前给予生长激素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受试者血清生长激素结合蛋白水平及身高,并比较试验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生长激素结合蛋白水平、身高、身高标准差积分(HtSDS).结果 试验组患儿血清生长激素结合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身高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治疗后3、6个月血清生长激素结合蛋白水平、HtSDS低于治疗前,身高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血清生长激素结合蛋白可作为特发性矮小症的有效预测指标之一,且生长激素有助于降低特发性矮小症患儿血清生长激素结合蛋白水平,增加患儿生长速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儿生长.

    作者:钟桂梅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血流感染患儿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情况及细菌分布

    目的 探讨血流感染(BSI)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情况及细菌分布.方法 选取宜昌市妇幼保健院2016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疑似BSI患儿1098例,根据血培养结果将阴性患儿分为常规组856例,阳性患儿分为试验组242例.所有患儿均经血培养检测血清PCT、CRP水平,并比较两组患儿血清PCT、CRP水平;分析试验组患儿血培养阳性标本中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检测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儿血清PCT、CRP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患儿242份血培养阳性标本中,分离出革兰阳性菌174株(占71.9%)、革兰阴性菌68株(占28.1%).结论 BSI患儿血清PCT、CRP水平高于正常儿童,且致病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便于临床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治疗BSI.

    作者:熊英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儿肾功能和血清β2-GPⅠ/ox-LDL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N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儿肾功能、血清β2-GPⅠ/ox-LDL的影响.方法 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NS患儿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泼尼松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两组患儿均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C)、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24 h Upro)〕、内皮功能〔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血清β2-GPⅠ/ox-LDL改善情况,并观察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BUN、CysC、Scr、24 h Upr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BUN、CysC、Scr、24 h Upro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ET-1、Vwf、β2-GPⅠ/ox-L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ET-1、Vwf、β2-GPⅠ/ox-LDL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NS的临床疗效确切,其可有效改善患儿肾功能,保护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清β2-GPⅠ/ox-LDL水平,且安全性高.

    作者:郑方芳;刘增香;岳计辉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右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在房颤射频消融术中的镇静镇痛效果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右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在房颤射频消融术中的镇静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6月—2017年8月收治的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进行镇静镇痛,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啶进行镇静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给药前即刻(T0)、给药后即刻(T1)、射频治疗开始(T2)、环绕肺静脉消融时(T3)、手术结束时(T4)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及Ramsay镇静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芬太尼追加情况.结果 T0、T1、T2、T3、T4,两组患者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1、T2、T3、T4的HR低于对照组,T2、T3、T4的RR及T2、T4的SpO2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T1、T2、T3、T4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芬太尼追加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相比,右美托咪啶对患者HR、SBP、DBP、RR、SpO2的影响较小,生命体征平稳,镇静镇痛效果好,安全性较高.

    作者:陈华艳;梁桦;龙宏杰;王湘江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解痉镇痛酊中薄荷脑和水杨酸甲酯含量的研究

    目的 探讨气相色谱(GC)法同时测定解痉镇痛酊中薄荷脑和水杨酸甲酯含量.方法 采用GC法设置色谱条件,制备对照品和供试品溶液,考察对照品浓度和色谱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进行空白试验、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及加样回收试验,测定3批同厂家解痉镇痛酊样品的含量.结果 薄荷脑、水杨酸甲酯对照品相同保留时间处无干扰峰出现.薄荷脑进样量在0.0099~0.198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水杨酸甲酯进样量在0.0506~1.012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薄荷脑峰面积积分值的相对标准差(RSD)为0.83%(n=6),水杨酸甲酯峰面积积分值的RSD为0.69%(n=6).供试品中薄荷脑含量102.7%,水杨酸甲酯含量103.2%.薄荷脑峰面积积分值的RSD为1.10%(n=6),水杨酸甲酯峰面积积分值的RSD为0.59%(n=6).薄荷脑回收率为(100.2±1.46)%,水杨酸甲酯回收率为(100.7±1.10)%.3批同厂家解痉镇痛酊样品的含量均较高.结论 GC法测定解痉镇痛酊中薄荷脑和水杨酸甲酯含量的稳定性、重现性好,精密度、回收率高,因此,可作为解痉镇痛酊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刘涛;吴琳;杨婷;屈小杰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兰索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兰索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科2016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84例,根据入院病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兰索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生长抑素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止血时间、住院时间、输血量),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兰索拉唑联合生长抑素可增强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止血效果,可有效缩短止血时间、住院时间,降低输血量,且安全性高.

    作者:罗成昌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标准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标准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赣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去骨瓣开颅术,观察组患者行标准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7 d颅内压变化情况、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3、7 d颅内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标准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明显,其可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且安全性高.

    作者:周椿昊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行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行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那坡县人民医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前置胎盘行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64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缩宫素联合宫腔填纱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宫腔填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产后止血时间、产程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总输血量、24 h内止血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评分、血红蛋白及心率(HR)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产后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产程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及总输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24 h内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血红蛋白及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HR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行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可行性高,其可缩短止血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和输血量,还可缓解患者焦虑情绪,且安全性高.

    作者:陆东妹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血清蛋白水平对结肠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清蛋白水平对结肠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结肠癌患者212例,根据血清蛋白水平分为低清蛋白组28例(血清蛋白<35 g/L)和正常组184例(血清蛋白≥35 g/L).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病理资料、中位生存时间及36、60个月的生存率,并分析两组患者生存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组织类型、术后辅助化治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肿瘤部位、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清蛋白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短于正常组(P<0.05).低清蛋白组36、60个月生存率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 结肠癌患者血清蛋白水平与年龄、肿瘤部位、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也是影响结肠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曾伟龙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丙戊酸钠联合富马酸喹硫平治疗双相障碍躁狂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联合富马酸喹硫平治疗双相障碍躁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丰城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内科2014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双相障碍躁狂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富马酸喹硫平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精神状态〔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头痛、厌食、嗜睡、腹泻).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BRMS、HAMD及BP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BRMS、HAMD、BP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试验组患者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丙戊酸钠联合富马酸喹硫平治疗双相障碍躁狂症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躁狂、抑郁程度,缓解精神障碍症状,且安全性高,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章征尧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研究进展

    急性呼吸衰竭是常见的急重症疾病,易引发严重的缺氧性脑病,导致肝肾功能衰竭等,致死率较高.在急性呼吸衰竭的抢救治疗中,迅速纠正氧气不足并降低并发症是关键.近年来,无创通气迅速发展,包括无创正压通气和无创机械通气,其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优于有创通气,可促进患者呼吸功能迅速恢复,降低患者病死率.本文就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德辉;农委信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当归四逆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当归四逆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LEADD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安平县中医医院收治的外科2016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LEADDP患者11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与治疗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当归四逆汤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血管改善情况(血流连续性、血管壁光滑性、血流波形)及足背动脉血流量,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流连续性、血管壁光滑性、血流波形评分及足背动脉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流连续性、血管壁光滑性、血流波形评分高于对照组,足背动脉血流量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当归四逆汤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LEADDP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管质量,且安全性高.

    作者:宋跃朋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老年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老年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北京市顺义区医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老年感染性疾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A、B、C组,各32例.A组给予氧氟沙星治疗,B组给予环丙沙星治疗,C组给予氟罗沙星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的炎性指标〔白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IL-18、TNF-α、TGF-β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氟罗沙星治疗老年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相当,炎性指标均接近正常,且安全性均较高,临床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用药.

    作者:张明瑞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栓塞的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常见病,肺栓塞(PE)发生率较高,患者临床表现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类似,易误诊、漏诊,早期干预可明显改善预后,因此加强对COPD合并PE疾病的相关认知尤为重要,包括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及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临床可能性评分及治疗方法.本文就COPD合并PE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刘汉;许飞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营山县人民医院2016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早期胃癌患者40例,均接受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早期胃癌分型检查符合率,并比较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TNM分期轴位与轴位结合多平面重组技术(MPR)诊断准确率.结果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检出早期胃癌15例,灵敏度为37.5%、特异度为0、准确度为37.5%.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早期胃癌隆起型、表浅型、凹陷型的符合率分别为60.0%、28.6%、33.3%.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TNM分期轴位TNM1期、TNM3期、TNM4期诊断准确率低于轴位结合MPR(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早期胃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虽较低,但隆起型早期胃癌检出率较高,且轴位结合MPR诊断早期胃癌的准确率较高.

    作者:冉卫明 刊期: 2018年第3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