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人食管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李效良;逄小红;刘京升;田铧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食管肿瘤, 新生血管化
摘要: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人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72例食管鳞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10例正常食管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抗VEGF单克隆抗体检测VEGF的表达,抗CD34单克隆抗体测定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结果:VEGF在40例(55.6%)食管鳞癌中阳性表达,而正常食管组织不表达;食管鳞癌组织MVD为 67.5±27.6,正常食管组织MVD为29.9±9.4,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0.01);VEGF评分为高级的食管鳞癌组织MVD高于VEGF评分为阴性和低级的食管鳞癌组织 (P<0.01),MVD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VEGF的表达和MVD值在淋巴结转移组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结论:VEGF在食管鳞癌组织表达且与肿瘤血管形成有关;VEGF的表达和MVD与食管鳞癌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术前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确定手术范围的重要指导因子.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人食管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人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72例食管鳞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10例正常食管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抗VEGF单克隆抗体检测VEGF的表达,抗CD34单克隆抗体测定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结果:VEGF在40例(55.6%)食管鳞癌中阳性表达,而正常食管组织不表达;食管鳞癌组织MVD为 67.5±27.6,正常食管组织MVD为29.9±9.4,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0.01);VEGF评分为高级的食管鳞癌组织MVD高于VEGF评分为阴性和低级的食管鳞癌组织 (P<0.01),MVD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VEGF的表达和MVD值在淋巴结转移组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结论:VEGF在食管鳞癌组织表达且与肿瘤血管形成有关;VEGF的表达和MVD与食管鳞癌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术前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确定手术范围的重要指导因子.

    作者:李效良;逄小红;刘京升;田铧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儿童与成人烟雾病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对儿童与成人烟雾病患者进行临床特征的对照研究.方法:回顾儿童及成人烟雾病33例,并对其临床症状、影像学和随访资料等方面进行对照分析.结果:①儿童烟雾病患者临床表现以发热、抽搐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多见,成人患者则主要表现为头痛、偏瘫、意识障碍和颅神经受累;②儿童患者CT和磁共振(MRI)主要表现为脑梗塞(73.33%),成人患者以颅内出血多见(77.78%);③同数字减影(DSA)相比,磁共振血流成像(MRA)对血管的狭窄程度估计偏高,对儿童的高估率明显大于成人(P<0.05).MRA对异常血管网的发现率低,对成人的发现率明显低于儿童(P<0.05);④儿童烟雾病的后遗症以运动障碍多见,成人主要表现为运动及智力障碍和颅神经受累.结论:儿童与成人烟雾病在临床症状、影像学和后遗症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作者:王艳玲;孙若鹏;王纪文;雷革非;李保敏;胡瑞梅;焉传祝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应用Amplatzer房间隔堵闭器堵闭动脉导管术后急性溶血的处理

    自Porstmann等应用Ivalon海绵塞子堵闭动脉导管未闭(PDA)获得成功以来,应用介入疗法堵闭PDA技术已在国内外广泛开展,如Rashkind等型堵闭器、Sideris纽扣式补片、弹簧圈、Amplatazer蘑菇伞等.治疗效果良好,术后残余分流也多在1~3个月后消失,但术后可发生急性溶血常需紧急外科手术或第2次行介入弹簧圈堵闭术[1].我们于2001年5~7月,对采用Amplatzer房间隔堵闭器堵闭巨大PDA术后急性溶血的 2例患者,进行积极的内科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一彪;郝芳之;张兆华;王振先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腮腺粘液表皮样癌67例临床分析

    1970年9月~1991年12月,我科共收治腮腺低度分化粘液表皮样癌67例,所有病例均有病理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着重分析讨论了影响其预后的各种因素,现将该组病例的临床治疗情况和远期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王靖虓;李文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EGF 对前列腺细胞中鸟氨酸脱羧酶基因表达的调控

    目的:探讨EGF诱导前列腺增殖的分子机理.方法:以MTT法测定不同浓度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前列腺癌细胞PC-3的促增殖作用;以适浓度EGF(50 ng/ml)刺激该细胞,分别于0、1、3、6、12、24 h提取总RNA,用斑点杂交法分析测定各组细胞中ODC mRNA丰度;用免疫组化及流式细胞术两种方法检测EGF刺激细胞后ODC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①EGF能促进PC-3细胞的增殖,而且随着EGF浓度的升高,细胞增殖活性增加;②斑点杂交显示,EGF刺激细胞后3 h,ODC mRNA开始明显升高,12 h达高峰(约为0 h 的3.66倍),至24 h 时有所降低;③免疫组化及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EGF刺激细胞3 d后ODC蛋白阳性细胞表达率明显升高.结论:EGF诱导ODC基因表达可能是其促进前列腺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之一.

    作者:刘贤锡;迟伟玲;刘师莲;胡海燕;刘传华;耿昭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用紫外多成分测定功能测定喷雾剂中利巴韦林含量

    利巴韦林(ribavirin)为广谱抗病毒药物,在临床上有广泛应用.利巴韦林喷雾剂是以新型喷雾瓶为包装材料的灭菌水溶液.利巴韦林含量测定有比色法[1]、高效液相色谱法[2,3]等,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计的多成分测定功能,可同时测定制剂中利巴韦林及抑菌剂尼泊金乙酯的含量(本文仅报告利巴韦林的含量测定结果),该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

    作者:程秀民;高彦慧;任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mRNA在人乳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 mRNA在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及MCF-7中的定位、定量表达. 方法: 根据VEGF-C 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地高辛标记的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运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培养的细胞株MDA-MB-231及 MCF-7中VEGF-C mRNA 的定位表达;并运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了两种细胞中VEGF-C相对于看家基因β-肌动蛋白(β-actin)的表达水平. 结果: 原位杂交检测到MDA-MB-231及 MCF-7细胞的胞浆中有阳性蓝色颗粒,而阴性对照细胞的胞浆中则均无阳性颗粒;半定量RT-PCR检测到两种细胞中VEGF-C基因均以较高水平表达,相对β-actin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89和0.68. 结论: 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及 MCF-7细胞能够以较高水平转录VEGF-C mRNA.

    作者:高杰;刘执玉;毕玉顺;田铧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透明质酸预防关节滑膜切除所致软骨退行性变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 HA)对滑膜切除术所致兔膝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的抑制作用.方法:行兔双侧膝关节滑膜切除术后,左膝关节腔内注射1% HA溶液0.4 ml, 每周1次,对侧注入同体积生理盐水为对照.分别于术后3周(组Ⅰ)和6周(组Ⅱ)处死动物,取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关节面软骨进行组织学检查,对软骨的结构、细胞、基质的着色性、潮线的完整以及血管翳生成等指标进行观察并按分级进行评价.结果:Ⅰ组HA处理膝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的病变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明显低(50% vs 83.3%,33.3% vs 83.3%,P<0.05),病变程度也较对照组明显轻,组织学评分(4.1 vs 8.4, 5.3 vs 10.9, P<0.01);Ⅱ组的结果也表明HA处理膝的病变发生率和病变程度,股骨下端(58.3% vs 100%,5.3 vs 10.9)、胫骨上端(41.7% vs 91.7% 3.1 vs 7.5 ),股骨下端,胫骨上端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1%HA溶液关节腔内注射可抑制滑膜切除术导致的软骨退行性病变,对关节软骨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韶进;戴国锋;王永成;贺艳丽;汤继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低分子肝素柔性纳米脂质体的研究

    目的:研制用于透皮吸收的低分子肝素柔性纳米脂质体制剂.方法:用超声波分散法制备低分子肝素柔性纳米脂质体,以正交实验设计确定佳制备工艺;电镜观察其形态及粒径分布,以Franz扩散池法测定其体外经皮渗透动力学,以小鼠用药前后血液凝固时间的变化研究其促透作用.结果:低分子肝素柔性纳米脂质体在电镜下为圆形或椭圆形,平均粒径为85.4 nm,包封率为35.2%;其体外经皮渗透符合Fick's扩散方程,小鼠用药后血液凝固时间显著延长.结论:柔性纳米脂质体对低分子肝素有良好的透皮促进作用.

    作者:翟光喜;王唯红;赵焰;李爱国;陶安进;朱启登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羟甲基烟酰胺缓释片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特性的研究

    目的:研究以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为骨架材料制备羟甲基烟酰胺(Ⅰ)缓释片及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湿法制粒法制备缓释片,以正交实验设计考察HPMC用量、粘度及粘合剂种类对药物体外释放速率的影响.结果:该缓释片药物的体外释放行为符合Higuchi方程;粘合剂种类和HPMC用量对该缓释片的释药速率有显著性影响.结论:HPMC Ⅰ缓释片体外释药符合设计要求.

    作者:臧恒昌;翟光喜;任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原发性颅底凹陷症平片、CT、CTM对照分析

    原发性颅底凹陷症是指枕骨大孔周围骨向颅内陷入的畸形,多表现为枕骨髁和斜坡向颅内陷入[1], 探讨该症的影像学特征和适宜的检查手段,对提高诊断和指导治疗很有价值.

    作者:胡令安;陈颉;卢春山;巩若箴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人类免疫共刺激信号B7-2分子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

    目的:构建含B7-2基因片段的克隆载体pGEM-B7-2和表达载体pLSN-B7-2.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从人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Raji细胞株中扩增到人B7-2cDNA基因片段,并经回收纯化酶切后,分别连接到质粒pGEM-Teasy 和pLXSN上.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及序列测定证实,扩增的B7-2cDNA片段的碱基组成与Genebank提供的人B7-2cDNA的基因组成相同.结论:酶切证实成功构建得了克隆载体pGEM-B7-2和表达载体pLSN-B7-2,为将B7-2基因转导到肿瘤细胞制备肿瘤疫苗以及研究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秦雪梅;徐从高;张茂宏;刘春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大蒜素对小鼠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是一种新发现的引起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体,在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者更易致严重腹泻.近年来发现的病例日趋增多[1] ,国内试用大蒜素治疗该病效果较好[2].为了解大蒜素对隐孢子虫的作用机制,我们观察大蒜素对小白鼠巨噬细胞免疫吞噬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锦华;陈秀春;周世昌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131 I-抗CEA单克隆抗体卵巢癌病人放射免疫显像体内动力学研究

    目的:探讨131I-抗CEA McAb(C50)卵巢癌病人放射免疫显像中血药动力学的特性.方法:43例卵巢癌病人放射免疫显像前后分别测定血清中CEA含量,标记抗体循环血液中分布,T/NT比值,标记抗体放射性半排时间及病人人抗鼠抗体的产生.结果:标记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浆蛋白中,131I-C50循环血液中的半清时间平均为23 h,尿中放射性半清时间为24 h,卵巢癌病人在接受标记抗体后2~3周即可产生人抗鼠抗体,在体内至少维持9月以上.结论:标记抗体血药动力学的研究可指导放射免疫显像的应用,抗鼠抗体的产生影响了二次显像效果,限制了鼠源性单抗的反复应用.

    作者:胡立宽;李贞;赵维萍;杨秋安;李贵平;贾士铨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腹腔镜在脑室-腹腔分流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内镜外科在脑室-腹腔分流术中应用的优势.方法:利用腹腔镜将脑室-腹腔分流管末端固定于肝膈间隙25例,常规脑室-腹腔分流手术32例.观察术后颅内压、脑室前角指数和脑室体部宽度指数变化、分流管腹腔端梗阻率、术后感染发生率及Karnofsky评分.结果:常规手术及应用腹腔镜技术均可显著缓解临床症状,应用腹腔镜技术和常规手术的腹腔端梗阻率为12%和21.8%(P<0.05),术后感染发生率分别为4%和3.1%(P>0.05),Karnofsky评分分别为69.3±11.3和57.5±10.5(P<0.05).结论:腹腔镜技术具有腹部切口小,创伤轻,手术操作空间大、分流管末端固定可靠,粘连及阻塞的几率明显减少等优点,是今后脑室-腹腔分流术的发展方向.

    作者:姜鹏;庞琦;张庆林;端木建华;王成伟;徐广明;刘玉光;江玉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小气道病变与病理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小气道病变与病理关系.方法:86例肺部局限性病变患者,依据术前的病史和肺功能分为3组.正常组30例,小气道病变组3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组22例.利用手术的肺标本HE染色探讨其病理学特点并与临床资料比较.结果:小气道病变组炎性细胞浸润、平滑肌肥厚积分明显高于正常组;小气道病变组及COPD组气道粘膜层淋巴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小气道病变组结缔组织增生、平滑肌肥厚积分与 50 、 25 显著负相关;COPD组炎性细胞浸润与FEV1.0及 50 显著负相关.结论:小气道病变病理改变主要为炎性细胞浸润及平滑肌肥厚,而炎性细胞以淋巴细胞为主;小气道病变功能异常与气道重建有关.

    作者:李玉;姜明;薛玉文;王玲;许仁和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人工角膜支架材料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3种人工角膜支架材料在动物体内的生物学反应.方法: 将多孔材料、Polyester材料和膨体聚四氟乙烯三种材料切成直径6 mm的圆盘状.分为处理组和对照组.处理组的材料经氩等离子体处理.把42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7组, 每组6只兔, 3组为实验组,3组为对照组,1组为手术对照组.将盘状支架材料手术植入角膜板层囊袋内.术后第42、84天取角膜进行角膜组织学及生物化学分析.结果: 材料处理组角膜水肿明显减轻,8周后3种材料中角膜水肿均消失.多孔材料和polyester材料植入后新生血管出现延迟, 范围较小,炎细胞浸润也明显减少.术后6周纤维细胞迁徙材料内, 术后12周空腔填充大量纤维细胞,材料的厚度明显增加.同时葡萄糖氨基聚糖分析发现,Keratin Sulfate (KS)含量降低,Dermatin Sulfate(DS)含量增高,并有大分子葡萄糖氨基聚糖出现.材料处理与否不影响胶原蛋白及葡萄糖氨基聚糖的沉积.结论: 支架材料经氩等离子体处理可明显减轻角膜炎症反应,增加材料内间质蛋白的沉积,增加材料的组织相容性.

    作者:吴欣怡;乔智;李淑卿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改良式铸造烤瓷桥临床设计与应用

    金属烤瓷修复体以其美观、耐用、异物感小,已逐步被人们认可并被临床广泛选用,但切割牙体组织过多,制作工艺程序相对复杂,且价格偏高.自1999年以来,我们对要求行烤瓷修复,自愿配合的患者,有选择地采用了改良式铸造烤瓷桥修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德贵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声学密度定量检测动脉粥样斑块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声学密度定量技术(AD)定量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2例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祛瘀消斑胶囊治疗前后和32例空白对照者正常动脉管壁及粥样斑块进行AD检测.结果:半年后复查,正常内膜AIIc%有增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脂质型斑块AIIc%较治疗前显著升高(68.09±5.51 vs 61.42±5.36),且AIIc%变化率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10.9±5.4)% vs (2.5±5.6)%].结论:祛瘀消斑胶囊可有效增加脂质型斑块的声学密度;声学密度定量技术可定量区分不同组织类型的粥样斑块,随访治疗前后斑块组织学构成的动态变化,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作者:于会明;刘运芳;赵玉霞;张梅;周伟华;王岩;郑玉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不同产地不同丹参品种的蛋白电泳观察

    丹参为常用中药,具有祛瘀止痛、活血调经、清心除烦之作用.目前主要用于扩张冠状动脉,抵抗血栓形成,增强微循环,抑制转氨酶上升等方面.同时还具有解热、抗菌消炎作用,尤其对治疗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具有显著疗效[1].野生丹参资源已不能满足药材市场的需求.目前丹参多为栽培,其栽培面积日益扩大.为了获得质优高产的丹参良种,我们申报了省中医管理局课题,从1998年开始,到全省各地采集丹参标本栽种到本校药圃中,以供研究.本实验选取丹参根和根茎作水溶性蛋白质的凝胶电泳分析,以观察各地野生品种和栽培品种所含蛋白质的区别.

    作者:赵华英;李允尧;霍德兰;陈沪宁;吴路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山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