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靖虓;李文峰
目的:探讨EGF诱导前列腺增殖的分子机理.方法:以MTT法测定不同浓度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前列腺癌细胞PC-3的促增殖作用;以适浓度EGF(50 ng/ml)刺激该细胞,分别于0、1、3、6、12、24 h提取总RNA,用斑点杂交法分析测定各组细胞中ODC mRNA丰度;用免疫组化及流式细胞术两种方法检测EGF刺激细胞后ODC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①EGF能促进PC-3细胞的增殖,而且随着EGF浓度的升高,细胞增殖活性增加;②斑点杂交显示,EGF刺激细胞后3 h,ODC mRNA开始明显升高,12 h达高峰(约为0 h 的3.66倍),至24 h 时有所降低;③免疫组化及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EGF刺激细胞3 d后ODC蛋白阳性细胞表达率明显升高.结论:EGF诱导ODC基因表达可能是其促进前列腺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之一.
作者:刘贤锡;迟伟玲;刘师莲;胡海燕;刘传华;耿昭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 HA)对滑膜切除术所致兔膝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的抑制作用.方法:行兔双侧膝关节滑膜切除术后,左膝关节腔内注射1% HA溶液0.4 ml, 每周1次,对侧注入同体积生理盐水为对照.分别于术后3周(组Ⅰ)和6周(组Ⅱ)处死动物,取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关节面软骨进行组织学检查,对软骨的结构、细胞、基质的着色性、潮线的完整以及血管翳生成等指标进行观察并按分级进行评价.结果:Ⅰ组HA处理膝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的病变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明显低(50% vs 83.3%,33.3% vs 83.3%,P<0.05),病变程度也较对照组明显轻,组织学评分(4.1 vs 8.4, 5.3 vs 10.9, P<0.01);Ⅱ组的结果也表明HA处理膝的病变发生率和病变程度,股骨下端(58.3% vs 100%,5.3 vs 10.9)、胫骨上端(41.7% vs 91.7% 3.1 vs 7.5 ),股骨下端,胫骨上端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1%HA溶液关节腔内注射可抑制滑膜切除术导致的软骨退行性病变,对关节软骨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韶进;戴国锋;王永成;贺艳丽;汤继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红细胞膜带3 蛋白含量及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红细胞膜蛋白并分析带3 蛋白含量;取适量患者红细胞检测红细胞丙酮酸-Cl 交换速率常数,并与正常人比较.结果:凝胶电泳显示患者组带3蛋白分布较窄,着色减弱;扫描图谱显示带3蛋白的浓度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红细胞丙酮酸-Cl 交换速率常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肝硬化患者红细胞膜带3 蛋白含量减少,阴离子交换功能降低;带3蛋白阴离子交换功能减低是肝硬化患者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含量明显增加的重要原因;改善带3 蛋白的功能将有助于恢复肝硬化患者红细胞的正常状态.
作者:彭友清;吕敏和;权启镇;吕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缺锌对胎鼠发育及其脑组织内中枢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Wistar孕鼠随机分为缺锌组、对饲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缺锌和正常锌饲料饲养,于妊娠第21天取其胎鼠称重,测定胎鼠和胎盘中微量元素及脑内中枢神经递质含量.结果: 缺锌组胎鼠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对饲组(P<0.01);各组胎鼠的脑重量无明显差异;缺锌组胎鼠脑组织中NE和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对饲组(P<0.01);缺锌组胎鼠、胎盘中锌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对饲组,而铁含量则显著升高(P<0.01);胎鼠体内铜含量也处于较高水平.结论: 锌缺乏能对胎鼠脑内中枢神经递质含量产生影响,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微量元素代谢改变有关.
作者:赵长峰;谢军;赵秀兰;王菊生;毕文婕;赵丽;姜会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小气道病变与病理关系.方法:86例肺部局限性病变患者,依据术前的病史和肺功能分为3组.正常组30例,小气道病变组3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组22例.利用手术的肺标本HE染色探讨其病理学特点并与临床资料比较.结果:小气道病变组炎性细胞浸润、平滑肌肥厚积分明显高于正常组;小气道病变组及COPD组气道粘膜层淋巴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小气道病变组结缔组织增生、平滑肌肥厚积分与 50 、 25 显著负相关;COPD组炎性细胞浸润与FEV1.0及 50 显著负相关.结论:小气道病变病理改变主要为炎性细胞浸润及平滑肌肥厚,而炎性细胞以淋巴细胞为主;小气道病变功能异常与气道重建有关.
作者:李玉;姜明;薛玉文;王玲;许仁和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恶性肿瘤患者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恶性肿瘤患者每人每次口服大蒜素30 mg,每日3次,连续服用,半年取其他化、放疗,用硷性磷酸酶-抗硷性磷酸酶(APAAP)法检测30例恶性肿瘤患者服用大蒜素前、后1、2、3月及30例正常对照组的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结果:恶性肿瘤患者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服用大蒜素后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接近或高于对照组.结论:大蒜素能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淋巴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张志勉;高海青;王德斌;时庆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对安装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的患者采用量表化分析,观察不同起搏方式对心脏起搏患者的心理特点的影响.方法:病例组60人,均由经静脉系统植入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时间超过3个月.其中房室顺序起搏组(安装DDD或VDD型起搏器)24例,心室单腔起搏组(安装VVI型起搏器)36例.在常规随访过程中要求患者填写完成问卷或量表,包括一般状况调查、患者心脏症状调查表、心理健康水平评定量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照组为门诊查体的健康人30例,按要求填写SCL-90量表.量表采用标准评分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房室顺序起搏组和心室单腔起搏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房室顺序起搏组SCL-90得分与心室单腔起搏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前者优于后者.心室单腔起搏组患者抑郁、敌对性、躯体化等心理症状得分高于房室顺序起搏组(P<0.05). 结论:不同心脏起搏方式可以影响长期心脏起搏患者心理状态,房室顺序起搏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优于心室单腔起搏组患者.
作者:王苏加;徐冬玲;潘秀荣;王可富;李琛;侯瑞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3种人工角膜支架材料在动物体内的生物学反应.方法: 将多孔材料、Polyester材料和膨体聚四氟乙烯三种材料切成直径6 mm的圆盘状.分为处理组和对照组.处理组的材料经氩等离子体处理.把42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7组, 每组6只兔, 3组为实验组,3组为对照组,1组为手术对照组.将盘状支架材料手术植入角膜板层囊袋内.术后第42、84天取角膜进行角膜组织学及生物化学分析.结果: 材料处理组角膜水肿明显减轻,8周后3种材料中角膜水肿均消失.多孔材料和polyester材料植入后新生血管出现延迟, 范围较小,炎细胞浸润也明显减少.术后6周纤维细胞迁徙材料内, 术后12周空腔填充大量纤维细胞,材料的厚度明显增加.同时葡萄糖氨基聚糖分析发现,Keratin Sulfate (KS)含量降低,Dermatin Sulfate(DS)含量增高,并有大分子葡萄糖氨基聚糖出现.材料处理与否不影响胶原蛋白及葡萄糖氨基聚糖的沉积.结论: 支架材料经氩等离子体处理可明显减轻角膜炎症反应,增加材料内间质蛋白的沉积,增加材料的组织相容性.
作者:吴欣怡;乔智;李淑卿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液、唾液、男性精液、女性阴道分泌物中乙型肝炎病毒含量.方法:使用荧光免疫PCR法对乙肝患者血清、唾液、男性精液、女性阴道分泌物进行HBV DNA定量测定,同时用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HBeAg.结果:乙肝患者HBV DNA的含量在血液中高,其次是唾液.男性精液、女性阴道分泌物HBV DNA均为阴性.血清HBeAg阳性者和阴性者血清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96.4%和23.7%(p<0.01),血清HBeAg阳性者唾液可检出HBV DNA,阴性者未检出.结论:乙肝患者HBeAg阳性者血清和唾液HBV DNA阳性率高,传染力强.
作者:王凯;范晓鹏;李新文;林亚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原发性颅底凹陷症是指枕骨大孔周围骨向颅内陷入的畸形,多表现为枕骨髁和斜坡向颅内陷入[1], 探讨该症的影像学特征和适宜的检查手段,对提高诊断和指导治疗很有价值.
作者:胡令安;陈颉;卢春山;巩若箴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 mRNA在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及MCF-7中的定位、定量表达. 方法: 根据VEGF-C 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地高辛标记的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运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培养的细胞株MDA-MB-231及 MCF-7中VEGF-C mRNA 的定位表达;并运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了两种细胞中VEGF-C相对于看家基因β-肌动蛋白(β-actin)的表达水平. 结果: 原位杂交检测到MDA-MB-231及 MCF-7细胞的胞浆中有阳性蓝色颗粒,而阴性对照细胞的胞浆中则均无阳性颗粒;半定量RT-PCR检测到两种细胞中VEGF-C基因均以较高水平表达,相对β-actin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89和0.68. 结论: 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及 MCF-7细胞能够以较高水平转录VEGF-C mRNA.
作者:高杰;刘执玉;毕玉顺;田铧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山东地区汉坦病毒的基因型分布.方法:应用RT-PCR法和直接核酸测序法,对来源于山东省11个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地区的患者中获得的31份汉坦病毒部分M基因片段进行了扩增和测序.结果: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及系统发生树分析表明,山东地区SEO型汉坦病毒至少存在4个不同亚型,HTN型汉坦病毒至少发现有4个分支,不同HTN型汉坦病毒亚型间的核苷酸序列的差异达13.0%~22.7%,而不同SEO型汉坦病毒分支间相对保守,差异仅5.0%~7.7%.结论:山东地区存在汉坦病毒的不同的基因亚型,这一发现将促进汉坦病毒流行规律、致病性和疫苗的研究.
作者:贾继辉;于修平;王勇;王大燕;马立宪;赵蔚明;周亚滨;栾怡;齐眉;阎世坤;肖颖;曹倩;张光旨;孙庆林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索碳酸氢钠等化合物对小鼠河豚毒素急性中毒的拮抗作用.方法:用小鼠死亡时间评价碳酸氢钠等5种化合物拮抗河豚毒素效果.结果:碳酸氢钠和氢溴酸东莨菪碱对河豚毒素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可使小鼠100%或80%存活(P<0.01).碳酸氢钠拮抗效果比氢溴酸东莨菪碱明显.阿托品和半胱氨酸没有明显效果.结论:碳酸氢钠和氢溴酸东莨菪碱可试用于河豚毒素中毒的抢救.
作者:谢克勤;于丽华;张理;朱振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肝素(LMWH)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探讨LMWH治疗UA的机理.方法:UA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腹部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7500IU,12h 1次.用放射免疫法及化学比色法分别测定其血浆ET、NO水平.结果:UA患者血浆 E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经LMWH治疗后 ET水平由治疗前(91.42±26.12)ng/L下降至(67.28±17.94)ng/L(P<0.01),NO水平由治疗前(37.89±9.23)μmol/L升高至(48.56±11.74)μmol/L(P<0.01),治疗前、后ET与NO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ET、NO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MWH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使ET合成下降、NO合成增加;通过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而发挥其抗心绞痛的作用.
作者:吕琳;朱艳丽;朱兴雷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研制用于透皮吸收的低分子肝素柔性纳米脂质体制剂.方法:用超声波分散法制备低分子肝素柔性纳米脂质体,以正交实验设计确定佳制备工艺;电镜观察其形态及粒径分布,以Franz扩散池法测定其体外经皮渗透动力学,以小鼠用药前后血液凝固时间的变化研究其促透作用.结果:低分子肝素柔性纳米脂质体在电镜下为圆形或椭圆形,平均粒径为85.4 nm,包封率为35.2%;其体外经皮渗透符合Fick's扩散方程,小鼠用药后血液凝固时间显著延长.结论:柔性纳米脂质体对低分子肝素有良好的透皮促进作用.
作者:翟光喜;王唯红;赵焰;李爱国;陶安进;朱启登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克隆并表达含有刚地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P30及霍乱毒素A2/B亚基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为弓形虫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PCR方法扩增出P30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入含有霍乱毒素A2/B亚基基因的表达质粒pUAB024,在大肠杆菌JM109(DE3)中表达融合蛋白.行SDS-PAGE电泳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鉴定.结果:酶切电泳证明质粒构建正确.SDS-PAGE显示IPTG诱导可以产生特异性条带.Western blotting进一步证实该条带为p30-CTA2/B融合蛋白.结论:成功构建的表达载体pUAB024-p30可有效表达特异性的融合抗原蛋白P30-CTA2/B.
作者:古钦民;于瑾;王伟;卞继峰;何深一;周怀瑜;李瑛;赵群力;丛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人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72例食管鳞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10例正常食管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抗VEGF单克隆抗体检测VEGF的表达,抗CD34单克隆抗体测定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结果:VEGF在40例(55.6%)食管鳞癌中阳性表达,而正常食管组织不表达;食管鳞癌组织MVD为 67.5±27.6,正常食管组织MVD为29.9±9.4,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0.01);VEGF评分为高级的食管鳞癌组织MVD高于VEGF评分为阴性和低级的食管鳞癌组织 (P<0.01),MVD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VEGF的表达和MVD值在淋巴结转移组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结论:VEGF在食管鳞癌组织表达且与肿瘤血管形成有关;VEGF的表达和MVD与食管鳞癌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术前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确定手术范围的重要指导因子.
作者:李效良;逄小红;刘京升;田铧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内镜外科在脑室-腹腔分流术中应用的优势.方法:利用腹腔镜将脑室-腹腔分流管末端固定于肝膈间隙25例,常规脑室-腹腔分流手术32例.观察术后颅内压、脑室前角指数和脑室体部宽度指数变化、分流管腹腔端梗阻率、术后感染发生率及Karnofsky评分.结果:常规手术及应用腹腔镜技术均可显著缓解临床症状,应用腹腔镜技术和常规手术的腹腔端梗阻率为12%和21.8%(P<0.05),术后感染发生率分别为4%和3.1%(P>0.05),Karnofsky评分分别为69.3±11.3和57.5±10.5(P<0.05).结论:腹腔镜技术具有腹部切口小,创伤轻,手术操作空间大、分流管末端固定可靠,粘连及阻塞的几率明显减少等优点,是今后脑室-腹腔分流术的发展方向.
作者:姜鹏;庞琦;张庆林;端木建华;王成伟;徐广明;刘玉光;江玉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我们采用4种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方法对3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进行术前检查,分别将4种方法的MRI与病理结果相对照,分析子宫腺肌病在不同技术MRI中的表现特点,探讨4种MRI方法在子宫腺肌病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侯金文;程华;孟祥水;李传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是治疗晚期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其他类型关节炎行之有效的方法,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疼痛,极大地改善关节功能. 2001年2月,我们应用Zimmer公司的IB-ⅡLCCK (legacy○ R knee constrained condylar knee)型假体为1例膝关节强直的患者施行了全膝关节置换术,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戴国锋;王韶进;刘琦;汤继文;王永惕;史东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