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癌性发热的临床疗效

潘杏;张丽萍

关键词:消化道肿瘤, 发热, 大柴胡汤加减,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 探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癌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上高县中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晚期消化道肿瘤癌性发热患者43例,随机分为A组21例、B组22例.A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B组患者给予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1周内体温回升次数及焦虑评分.结果 B组患者治疗优良率高于A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1周内体温回升次数少于A组,焦虑评分低于A组(P<0.05).结论 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癌性发热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体温,缓解焦虑情绪,且安全性好.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疗效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大洼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耐药性肺结核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各43例.A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B组患者给予莫西沙星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1、4、8、12个月痰菌转阴情况、X线空洞病变改善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B组患者治疗后1、4、8、12个月痰菌转阴率高于A组(P<0.05).B组患者X线空洞闭合率、缩小率高于A组,空洞无变化率、增大率低于A组(P<0.05).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 莫西沙星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临床疗效优于左氧氟沙星,其可更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除肺部结核杆菌,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胡丹鹤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鼻内镜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鼻内镜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上高县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60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吻合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鼻内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鼻内镜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保持泪道通畅,且安全性高.

    作者:阴鹰;陶露珍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下陆区东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专科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效能量表评分、知信行量表评分及临床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管理效能量表评分、知信行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效能量表评分、知信行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和知识、态度、行为水平及治疗依从性.

    作者:王玮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低剂量CT扫描在肺部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低剂量CT扫描在肺部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襄阳市襄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肺部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剂量CT扫描诊断,研究组采取低剂量CT扫描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病灶(肿块、结节、结核空洞、钙化灶)检出量、平均辐射量及影像学特征.结果 两组患者肿块、结节、结核空洞、钙化灶检出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平均辐射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种剂量检测均能清晰显示患者肺部组织扩张、细微结构、增厚情况、边缘特征、病灶位置,噪声及图像伪影.结论 低剂量CT扫描并不影响肺部疾病病灶的诊断、影像清晰度及质量,且辐射量较低,诊断价值较高.

    作者:陆勇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颈动脉彩超和经颅多普勒及血液流变学联合检查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颈动脉彩超、经颅多普勒及血液流变学联合检查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抚州第六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48例为研究组,另选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48例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均行颈动脉彩超、经颅多普勒及血液流变学联合检查,比较两组受试者颈动脉斑块、血液流速异常情况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聚集指数、血细胞比容、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率、血液流速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红细胞聚集指数、血细胞比容、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血液流速、血液流变学明显异常,颈动脉彩超、经颅多普勒及血液流变学联合检查可用于脑梗死的诊断、检测和评估.

    作者:李志华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黄石市爱康医院2016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2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视力、前房深度、房角粘连闭合角度变化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眼压、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眼压低于对照组,视力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前房深度、房角粘连闭合角度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前房深度大于对照组,房角粘连闭合角度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较好,其可明显提高患者视力,降低眼压,改善前房深度及房角粘连闭合度,且安全性高.

    作者:李君;王皓璇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盐酸氢吗啡酮联合舒芬太尼在开胸术后患者中的镇静镇痛效果

    目的 探讨盐酸氢吗啡酮联合舒芬太尼在开胸术后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西安市胸科医院2016年9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行结核性脓胸病灶清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组,每组40例.B组采用舒芬太尼、托烷司琼、0.9% 氯化钠溶液治疗,A组在B组基础上联合盐酸氢吗啡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T0)、术后2 h(T1)、术后4 h(T2)、术后8 h(T3)、术后12 h(T4)、术后24 h(T5)、术后48 h(T6)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T1、T2、T3、T5、T6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0,两组患者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T4、T5、T6,A组患者MAP、HR低于B组(P<0.05).T1、T2、T3、T5、T6,A组患者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低于B组(P<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 盐酸氢吗啡酮联合舒芬太尼在开胸术后患者中的镇静镇痛效果明显,其可有效稳定患者生命体征,缓解疼痛程度,且镇静效果明显.

    作者:段春宇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儿童多动症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儿童多动症指儿童出现与发育不对称的神经障碍,存在过度活动或多动冲动情况,为优化治疗效果,本文就遗传因素、母体孕期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心理行为因素、营养饮食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化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以期减少儿童多动症发生率,降低疾病对患儿造成的不良影响.

    作者:于涛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线粒体分裂抑制剂在海马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目的 探讨线粒体分裂抑制剂(Mdivi-1)在海马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细胞组(N组)、赋形剂组(V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Mdivi-1组(M组),利用氧糖剥夺法建立海马神经元缺氧复氧模型,缺氧6 h后复氧20 h,测定海马神经元线粒体内钙离子浓度、线粒体分裂相关蛋白(Drp1、Bcl-2、Bax、Cyt C)的表达含量及细胞凋亡率.结果 4组海马神经元线粒体内钙离子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组、V组海马神经元线粒体内钙离子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组海马神经元线粒体内钙离子浓度高于N组、V组(P<0.05).M组海马神经元线粒体内钙离子浓度低于I/R组(P<0.05).4组Drp1、Bcl-2、Bax、Cyt C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组、V组Drp1、Bcl-2、Bax、Cyt C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组Drp1、Bax、Cyt C表达量高于N组、V组,Bcl-2表达量低于N组、V组(P<0.05).M组Drp1、Bax、Cyt C表达量低于I/R组,Bcl-2表达量高于I/R组(P<0.05).4组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组、V组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组细胞凋亡率高于N组、V组(P<0.05).M组细胞凋亡率低于I/R组(P<0.05).结论 Mdivi-1可降低海马神经元线粒体内钙离子浓度,调控Drp1、Bax、Cyt C、Bcl-2表达,抑制线粒体分裂,降低细胞凋亡,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

    作者:赵念峰;王士雷;赵勇;王金英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一例成人嗜血细胞综合征病例报道

    嗜血细胞综合征是一类由原发或继发性免疫异常导致的过度炎性反应综合征,病情进展快,致死率较高,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凝血功能障碍及组织细胞吞噬形态完整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本文就一例成人嗜血细胞综合征病例诊疗经过进行分析,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庄小娥;陈志钊;蔡凯晋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小儿热速清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热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小儿热速清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石城县人民医院儿科2016年1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热患儿1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2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氨酚黄那敏滴剂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小儿热速清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退热起效时间、完全退热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起效时间、完全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小儿热速清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热的临床疗效确切,其清热效果明显,促进患儿快速康复.

    作者:刘素香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抚州市临川区罗湖镇卫生院2016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症状明显改善时间、症状消失时间)、血清胆囊收缩素(CCK)、胃动素(MTL)及食管括约肌压力(LESP),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时间、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CK、MT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CK水平高于对照组,MT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ES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ESP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胃肠功能及食管运动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程雨清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不同剂量米索前列醇在初孕妇孕早期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米索前列醇在初孕妇孕早期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月在盐城市亭湖区黄尖中心卫生院妇产科行无痛人流术的孕早期初孕妇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各35例.术前均给予米索前列醇,A组给药剂量为400μg,B组为600μg.比较两组初孕妇术中出血量及无阻力扩宫率、术后镇痛率.结果 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无阻力扩宫率高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镇痛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00μg米索前列醇可降低初孕妇孕早期无痛人流术中出血量,提高宫颈软化效果,有效减轻疼痛程度.

    作者:钱珍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个体化护理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心血管科2016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1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及出院指导,试验组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不良反应率,提高其药物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进而保证抗凝效果.

    作者:李燕萍;陈倩倩;陈朝丽;何建茹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比较研究及安全性

    目的 比较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福州市长乐区精神病医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培酮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氨磺必利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6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两组患者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观察组患者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焦虑忧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性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6周,观察组患者焦虑忧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性评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磺必利、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相当,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病情,但氨磺必利起效较快,安全可靠.

    作者:杨猛;李超;李雪冬;张海东;张龙泽;郑琳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食管电生理检查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食管电生理检查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巴中市中心医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PSVT患者105例,分别进行食管电生理和心内电生理检查,以心内电生理检查为金标准,比较食管电生理检查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与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的检出情况及不同RP'值时AVNRT与AVRT检出情况.结果 食管电生理检查与心内电生理检查对AVNRT、AVRT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P'值≤70 ms时,AVNRT检出率高于其他(P<0.05);RP'值≥100 ms时,AVRT检出率高于其他(P<0.05).结论 食管电生理检查与心内电生理检查的应用价值相当,而食管电生理检查不同RP'值时AVNRT与AVRT存在明显差异,且操作简便,无创伤,费用低.

    作者:赖祯平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长春新碱联合泼尼松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计数减少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长春新碱联合泼尼松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计数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计数减少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泼尼松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长春新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长春新碱联合泼尼松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计数减少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升高血小板计数,且安全性高.

    作者:何平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Hp相关性慢性胃炎患儿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标准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益生菌治疗,两组患儿均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嗳气、反酸、上腹部疼痛、胀气)积分、Hp根除率及1年复发率,并观察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嗳气、反酸、上腹部疼痛、胀气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嗳气、反酸、上腹部疼痛、胀气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1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小儿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其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Hp根除率,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高.

    作者:林丽;黄奕森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丙硫氧嘧啶与甲巯咪唑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丙硫氧嘧啶与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甲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丙硫氧嘧啶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甲巯咪唑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碱性磷酸酶)及肝功能损伤(轻度肝损伤、明显肝损伤、亚临床肝损伤)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碱性磷酸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碱性磷酸酶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肝功能损伤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丙硫氧嘧啶与甲巯咪唑对甲亢患者肝功能均有一定程度的损伤,但甲巯咪唑所致肝功能损伤发生率较高,因此临床应注意安全用药.

    作者:钱晓娟;边德志;常丽;史卫红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低频超声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低频超声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乐山老年病专科医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4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低频超声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液黏度及脑部(大脑前动脉、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血流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液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液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大脑前动脉、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血液流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大脑前动脉、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血液流速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频超声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确切,其可有效降低血液黏度,加快血液流速,进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刘小梅 刊期: 2018年第3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