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治疗肺炎的临床疗效

黄晋博

关键词:肺炎, 布地奈德, 氨溴索,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治疗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肺炎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一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单一用药组患者予以布地奈德治疗,联合用药组在单一用药组基础上予以氨溴索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喘鸣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用药组临床疗效优于单一用药组( 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喘鸣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单一用药组( 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治疗肺炎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肺功能,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减少患者痛苦,且用药安全可靠。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三联综合疗法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三联综合疗法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富川瑶族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克银丸+他卡西醇+窄谱中波紫外线三联综合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8周时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4、8周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银丸(口服)+他卡西醇(外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三联疗法治疗银屑病可进一步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

    作者:李佳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社区药学服务干预联合多药控制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社区药学服务干预联合多药控制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黄浦区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药控制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社区药学服务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自我管理行为情况(用药行为、生活方式、自我监测行为等)、药物不良反应(ADEs)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FPG)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用药依从性、生活方式依从性、自我监测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ADE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采用社区药学服务干预联合多药控制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明显,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及自我管理依从性,降低ADEs发生风险。

    作者:何立琦;方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开腹手术与腹腔镜辅助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0月—2015年6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开腹组( n=77)和腹腔镜组( n=73)。开腹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组患者采取腹腔镜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转移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局部转移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腹腔镜组患者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低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切口疝、切口种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局部转移及复发情况相当,但腹腔镜术治疗可降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万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河南理工大学一附院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11月—2016年3月收治的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沙丁胺醇气雾剂缓解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缓解治疗。而后两组患者均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进行维持治疗,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哮喘控制程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哮喘控制程度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疗效明显,可有效控制哮喘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余嗣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序贯疗法联合封包疗法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丹皮酚软膏序贯疗法结合封包疗法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武汉市中心医院新洲院区2015年10月—2016年3月收治的慢性湿疹患者92例,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丹皮酚软膏序贯疗法,治疗组患者采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丹皮酚软膏序贯治疗并封包,患者均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4周末临床疗效,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4周末时,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丹皮酚软膏序贯疗法结合封包疗法治疗局限性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确切,可减少激素长期外用的不良反应,且安全性好。

    作者:汪春蕾;梅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贵州天健七十三医院2013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1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注射用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米非司酮,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异位妊娠包块消失时间、β-人绒毛促性腺激素(β-HCG)恢复正常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者异位妊娠包块消失时间和β-HCG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胃肠道不适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轻度转氨酶升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米非司酮联用甲氨蝶呤保守治疗早期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好,可明显缩短患者包块消失时间和β-HCG恢复正常时间,改善异位妊娠症状,且安全性好。

    作者:冉春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南宁市良庆区良庆镇卫生院2011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西雅图心绞痛量表( SAQ)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定表(PSQI)评分、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AQ评分、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Q评分高于对照组, PSQI 评分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综合护理在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睡眠质量。

    作者:蒋月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无创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横县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呼吸衰竭患儿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8例。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机械通气合并气管插管治疗,试验组患儿给予无创呼吸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动脉血气分析指标〔血氧分压( PaO2)、血氧饱和度( SaO2)、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及pH值〕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儿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两组患儿PaO2、SaO2、PaCO2及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PaO2、SaO2高于治疗前,PaCO2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后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无创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与机械通气治疗疗效相当,但其可明显降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好。

    作者:姜立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厦门市第五医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硬化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保肝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口服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8周后血清总胆红素( TBiL)、清蛋白( 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及Child-Pugh评分,并于治疗后4、12、24、48周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HBV-DNA表达,记录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及治疗48周后,两组患者血清ALT、TBiL、PTA、ALB水平及Child-Pugh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48周后,两组患者ALT、Child-Pugh评分、TBiL低于治疗前,PTA、ALB水平高于治疗前( P﹤0.05)。治疗4、12、24、48周,两组患者HBV-DNA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结论采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硬化患者疗效相当,均可有效改善肝功能,提高HBV-DNA转阴率,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苏海水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胃镜辅助治疗慢性胃扭转的诊疗分析

    目的:探讨胃镜辅助治疗慢性胃扭转的诊疗过程。方法回顾性分析洛阳市第八人民医院2011—2016年收治的17例慢性胃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混合型胃扭转10例,器官轴型胃扭转7例。混合型胃扭转患者行充气疗法治疗,器官轴型胃扭转患者行内镜旋转疗法治疗,观察统计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本研究17例慢性胃扭转患者均在内镜的有效辅助下顺利完成复位,复位成功率为100%,并发症发生率为17.6%,复发率为5.9%。结论在胃镜辅助下治疗慢性胃扭转的临床效果确切,操作方便,无明显创伤,复发率低,安全性高。

    作者:赵国秀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辅助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辅助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新密市新华医院2014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输卵管性不孕患者116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宫腔镜下插管通液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下插管通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输卵管畅通程度及术后妊娠情况(宫内妊娠、异位妊娠、未妊娠)。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出血量多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输卵管畅通程度优于对照组( P﹤0.05)。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宫内妊娠率高于对照组,未妊娠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辅助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效果明显,可有效疏通输卵管,提高妊娠率。

    作者:朱瑞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经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经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于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实施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740例,根据是否并发低血糖分为试验组(低血糖组)65例与对照组(非低血糖组)675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患病时间、并发症、是否联合用药,并分析患者并发低血糖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8.78%(65/740)。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患病时间长于对照组,并发症、联合用药情况差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病时间、并发症及联合用药是经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的危险因素。试验组患者低血糖发生时间以餐前为主,凌晨3点发生率高。结论患病时间、并发症及联合用药是经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的危险因素。

    作者:黄炎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探讨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在产妇产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 ATP)在产妇产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于桂平市妇幼保健院分娩产妇120例,随机将产妇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予以ATP治疗,比较两组产妇伤口愈合效果和初次排尿时间2 h以内、产后初次哺乳时间﹤4 h、产后24 h阴道出血及产后24 h宫底高度﹤10 cm发生率及伤口水肿、疼痛程度。结果试验组伤口愈合效果优于常规组,产后初次排尿时间2h以内、产后初次哺乳时间﹤4h、产后24h阴道出血及产后24h宫底高度﹤10 cm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产妇产后伤口水肿、疼痛程度优于常规组( P﹤0.05)。结论 ATP在产妇产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伤口愈合效果,促进子宫复旧,缓解伤口水肿疼痛。

    作者:农燕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缺血性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行颈动脉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缺血性血管性认知障碍( VCI)患者行颈动脉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南通大学附属建湖医院脑血管病科2014年收治的脑梗死后VCI患者40例为VCI组,另选取同期入院脑梗死后非VCI患者40例为非VCI组(NVCI组)。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吸烟史、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胆固醇(TC)、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 LDL)、内膜中层厚度( IMT)、斑块稳定程度、脑梗死体积、病程及病灶数目。结果两组患者性别、TC、TG、LDL、病程及吸烟史、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VCI组患者脑梗死体积大于NVCI组,病灶数目≥3个发生率高于NVCI组( P﹤0.05)。VCI组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动脉分叉IMT厚于NVCI组(P﹤0.05)。VCI组患者斑块稳定程度差于NVCI组(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稳定性严重影响VCI的发生及发展,而颈动脉多普勒彩色超声可作为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经济有效的方法。

    作者:夏正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的影响及其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柳州市工人医院2014年12月—2016年6月收治的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情况,并分析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评分与IL-6、Hcy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6、CRP、TNF-α、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清IL-6、CRP、TNF-α、Hcy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NIHSS评分与IL-6、Hcy呈正相关( r=0.688、0.569,P﹤0.05)。结论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Hcy水平,且患者NIHSS评分与血清IL-6、Hcy呈正相关。

    作者:吴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手术室安全护理研究进展

    手术室护理质量直接决定着手术是否能够顺利进行、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手术室安全护理打破以往仅局限于手术室内部机械化护理服务,在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理念基础上给予患者更多关心,将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责任心进一步渗透到各个环节,进一步扩大护理内涵与范围,将围术期各个阶段作为一个整体对患者实施护理,充分保证患者安全,使手术室护理服务完整性、连续性、系统性、安全性明显提高。本文对手术室安全护理现状、护理理念、安全影响因素、安全护理内容等进行系统综述,总结当前手术室护理服务面临的问题,为临床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覃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本院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对抗生素使用情况,总结不合理使用的原因及对策,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2015年朔州市朔城区人民医院给予抗生素治疗的患者100例,根据病历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患者使用抗生素的类别、用法用量、配伍等情况,并总结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率为38%,出现轻度腹泻4例,皮肤瘙痒、皮疹1例,头晕1例。结论本院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情况仍存在,医生应加强抗生素相关知识的学习,监管部门应加强管理,指导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作者:李燕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 MP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行唐县安香卫生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MPP患儿9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研究组48例。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治疗后14 d,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治疗前及治疗7 d实验室检查指标〔C反应蛋白( CRP)、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G-CSF)、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 sIL-2R)〕水平,并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CRP、G-CSF、sIL-2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研究组患儿CRP、G-CSF、sIL-2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MPP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缩短症状体征改善时间,促进疾病转归,且安全性好。

    作者:李卫岗;刘姣;何颖娜;任艳青;李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术后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洛阳市第一中医院2013年5月—2014年9月收治的STEMI患者并行PCI术治疗患者90例,根据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 n=30)、氯吡格雷组( n=32)和替格瑞洛组( n=28)。在行急诊PCI术中,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拜阿司匹林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氯吡格雷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治疗;替格瑞洛组患者给予替格瑞洛治疗。检测并比较3组患者PCI术前、后白介素1β( IL-1β)、白介素8( IL-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PCI术前,3组患者IL-1β、IL-8、MCP-1、sCD40L、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24 h,3组患者IL-1β、IL-8、MCP-1、sCD40L、hs-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氯吡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患者IL-1β、IL-8、MCP -1、sCD40L、hs - CRP 均低于对照组( P ﹤0.05),且替格瑞洛组患者 IL -1β、IL -8、MCP -1、sCD40L、hs-CRP低于氯吡格雷组( P﹤0.05);PCI术后24 h,3组患者IL-1β、IL-8、MCP-1、sCD40L、hs-CRP高于术前( P﹤0.05)。结论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对STEMI患者PCI术后早期炎性反应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但替格瑞洛的抑制作用优于氯吡格雷。

    作者:丁艳萍;符红军;杨静萍;赵聚博;邢国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眼科门诊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DR患者88例为DR组,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研究A组和研究B组,各44例。研究A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B组患者在研究A组基础上口服复方丹参滴丸,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4例为对照组。比较DR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 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血管内皮素1(ET-1)、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FMD),同时比较研究A组和研究B组相关指标。结果 DR组患者FBG、HbA1c、hs-CRP、ICAM-1、ET-1高于对照组,FMD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FBG、HbA1c、hs-CRP、ICAM -1、ET-1、F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研究B组患者FBG、HbA1c、hs-CRP、ICAM-1、ET-1低于研究A组,FMD高于研究A组(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BG、HbA1c、hs-CRP、ICAM-1、ET-1低于治疗前, FMD高于治疗前( P﹤0.05)。结论 DR可在一定程度上升高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而复方丹参滴丸治疗DR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炎性反应,疗效确切。

    作者:米丽芬;刘光辉;郭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