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礼雄;褚秋娥
结节性筋膜炎(NF)是一种形成肿物的纤维增生性病变,一般发生在皮下组织,由肥胖但一致性的纤维母细胞或肌纤维母细胞构成,是一种发生于肌肉、浅筋膜、深筋膜的肌纤维母细胞或纤维母细胞良性、反应性、增生性、假肉瘤样结节性病变[1-4].NF临床及病理对其认识早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近年来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NF诊断有一定深入研究.本文对8例手术后经病理诊断为NF的病例进行专项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及结合临床表现对该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盛桂梅;杨阳;刘纯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冠心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他汀组和曲美+他汀组各34例.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曲美+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检测2组干预前后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左心射血分数及硝酸甘油用量,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曲美+他汀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他汀组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34,P<0.05).干预前2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左心射血分数及硝酸甘油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硝酸甘油用量均低于治疗前,左心射血分数高于治疗前,且曲美+他汀组变化幅度大于他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和心功能,减少硝酸甘油用量,作用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刘玉连;杨家全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免疫增强剂的药物经济学数据,为临床管理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临床药学管理系统收集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免疫增强剂的销售金额、销售量,采用金额排序法、用药频度(DDDs)分析法对免疫增强剂的销售金额、DDDs和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012~2014年免疫增强剂销售金额呈逐年递增趋势,年增长率分别为40.08%、30.30%.其中生物制剂类免疫增强剂在总体销售金额中所占比例大,化学合成小分子的用药金额逐年降低,中药及其他类免疫增强剂的用药金额逐年增大.结论 免疫增强剂的药物经济学分析,对促进免疫增强剂的合理应用及临床用药监护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燕思;鲁毅;许多;司梁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对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及质量控制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 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的结果和超声诊断结果,并与手术病理与随访结果进行对比,得出假阳性率及细针穿刺活检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 68例患者经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的阳性病例24例,44例.灵敏度为75.0%(18/24),特异度为81.8%(36/44),准确率为82.4%(42/51),假阳性率为18.2%(8/44).细针穿刺活检诊断甲状腺结节的灵敏度为91.7%(22/24),特异度为95.5%(42/44),准确率为94.1%(64/68).结论 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超声引导可对穿刺目标的结节进行正确的选择,对甲状腺结节经过超声引导在实行细针穿刺活检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对细针穿刺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质量进行控制,可很好地提升该技术水平,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吴志玲;黄琼晖;苏松慧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联合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帕金森病患者66例,将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32例给予左旋多巴/苄丝肼(美多芭)治疗,观察组34例给予中西医联合治疗,比较2组疗效、帕金森综合评分量表(UPDR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9.41%高于对照组的6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精神行为和情绪、日常活动、运动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3个月、6个月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综合疗法为主治疗帕金森病可显著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更低,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王惠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延长肛管插入深度配合运动在老年便秘患者灌肠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急诊就诊老年便秘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2组均采用温肥皂水灌肠,观察组采用延长肛管插入深度配合运动灌肠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处理.观察2组灌肠一次成功率、首次排便量满意率、腹胀缓解率、漏液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一次成功率、首次排便量满意率、腹胀缓解率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漏液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长肛管深度配合运动灌肠法可提高灌肠效果,适合应用于老年便秘患者.
作者:肖建如;只利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急性脑血栓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将急性脑血栓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对比2组护理依从性、Barthel评分和FMA评分.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急性脑血栓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后2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和FMA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能使急性脑血栓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提高,使患者的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得到改善,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李晓琳;商云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西药在医院临床治疗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西药药剂应用的安全性及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效果,若用药不合理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很重要的影响,不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1].
作者:施雄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优质助产服务模式对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的效果和分娩结局.方法 将170例产妇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助产护理工作,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助产服务模式.比较2组产妇护理满意度和分娩结局.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经济效益满意度、助产人员满意度及医护间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顺产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后2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助产服务模式可显著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改善分娩结局.
作者:潘雪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结构化护理团队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AMI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由临床医师、护士、营养师、药师及心理咨询师共同组成结构化护理团队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干预前后应用自行设计的AMI疾病知识问卷及西雅图心绞痛问卷(SAQ)评价2组疾病认知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2组疾病认知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疾病认知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构化护理团队模式能有效提高AMI患者疾病认知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史艳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舍曲林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39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舍曲林治疗,对照组给予阿米替林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HRSD)及疗效.结果 治疗前2组HRS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RSD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舍曲林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常见静脉输液不合理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9600份静脉输液医嘱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结果 不合理用药医嘱286份,不合格率为2.98%,合格率为97.02%.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溶媒选择不合理、超剂量用药、药物配伍不合理、输液速度不合理、给药频次不合理.结论 通过临床药师加强医嘱审核,可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降低用药风险.
作者:杨金有;邓富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抗生素联合盆腔炎治疗仪治疗子宫内膜炎致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子宫内膜炎所致不孕症患者5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采用单一抗生素治疗,试验组采用抗生素联合盆腔炎治疗仪治疗,比较2组2年内临床妊娠率.结果 试验组2年内妊娠率为77.8%高于对照组的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生素联合盆腔炎治疗仪治疗子宫内膜炎所致不孕症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作者:王新月;高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屈螺酮炔雌醇复合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8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试验组给予屈螺酮炔雌醇复合片治疗,对照组给予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测定2组治疗后促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生成激素(FSH)及睾酮(T)水平,计算LH/FSH;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LH水平高于对照组,FSH、T及LH/FSH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屈螺酮炔雌醇复合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激素水平,缓解患者症状,且药物治疗的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宋启庆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措施预防婴儿术中低体温的效果.方法 选择行手术治疗的婴儿120例,针对患儿容易出现低体温的各种影响因素,控制好环境温度、湿度,采用电子恒温电热毯,加热需要输入的液体及血制品,缩短手术时间,加强体温监测等措施来预防患儿出现低体温.结果 120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麻醉拔管时间(32.3±3.8)min,术前、术中和术后体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患儿容易出现低体温的各种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预防婴儿术中出现低体温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作者:王晓艳;吴蕾;齐莉恩;张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临床使用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应急对策.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医院接收的采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的患者200例,对200例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及在临床当中实施的处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经采取头孢菌素抗生素治疗后,200例患者的感染情况均得到有效控制,病情得到有效缓解.不良反应包括血液系统反应2例,变态反应10例,胃肠道反应4例,肝肾毒性反应2例,共18例(9.0%).结论 临床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应用要严格遵守使用药物规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合理使用药物,建立一个完善的不良反应预防措施,进而明显减少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应用所致的较大危害.
作者:魏传峰;张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及合理用药基本情况,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利用处方点评系统随机从电脑中抽取2015年上半年门急诊处方每月共1000张,共计6000张,根据《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法》及《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和药品说明书的规定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及评价分析.结果 2015年1~6月份抽查不合理处方84份,其中未写临床诊断12例次,诊断书写不全9例次,无特殊情况下的超量处方2例次,遴选的药品不适宜7例次,给药途径不适宜14例次,用法用量不适宜17例次,重复给药8例次,无适应证用药26例次.结论 应加强门急诊医师在合理用药方面的培训,加强药师的干预,以进一步提高门诊处方的安全性及合理性,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
作者:陈慧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子痫前期高风险孕妇不同时机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的预防意义.方法 将子痫前期高风险孕妇64例,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30例,孕龄≤16周开始口服阿司匹林50 mg/d,服药至孕龄28周;对照组34例,孕龄>16周以同样方式口服阿司匹林.比较2组子痫前期发生率、阴道分娩率、产后出血率、分娩孕周和新生儿体质量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子痫前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子痫前期发生率、阴道分娩率、产后出血率、分娩孕周和新生儿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龄≤16周预防性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在降低子痫前期发生风险中的作用优于孕龄>16周后服药患者,但服药时机对阴道分娩率、产后出血率、分娩孕周和新生儿体质量无明显影响.
作者:郭利佩;贾小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综合性护理在肋骨骨折合并肺不张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42例肋骨骨折合并肺不张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 2组各71例,其中A组使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B组在A组基础上使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护理8周后比较2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气管插管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B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气管插管率及肺部感染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肋骨骨折合并肺不张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冷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析超声诊断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确诊为乳腺非肿块型病变患者200例,并对其病情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例乳腺非肿块型病变患者中,病理显示为恶性病变136例(68%),非恶性病变64例(32%).通过超声诊断发现:1级,片状低回声144例(72%);2级,含散在微钙化片状低回声区44例(22%);3级,微钙化呈散在或簇状分布12例(6%).结论 将超声诊断和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发现超声诊断灵敏度较高,而特异度较低,在诊断的过程当中能结合多方面的影像学方法对乳腺非肿块型病变进行分辨,准确度较高.
作者:姜惠文;于晓丹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