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9479例血培养病原菌分布与耐药分析

叶满

关键词:血培养, 病原菌, 耐药性
摘要:目的 分析9479例血培养标本检出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2014-2015年送检的9479例血培养标本分离的病原菌603株,将其进行鉴定、药敏及数据分析.结果 9479份血培养标本中共分离603株细菌,阳性率为6.36%,其中革兰阴性菌448株(70.48%)、革兰阳性菌138株(26.70%)、真菌17株(2.82%).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为0.65%;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3.45%、7.14%;葡萄球菌属中未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株;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度为100.00%;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为80.00%.结论 血培养检出病原菌种类较多,因此应根据药敏报告合理使用抗生素.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铂类抗癌药毒性及其与药物化学结构的关系

    铂类药物作为高效抗癌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然而各种铂类药物均有明显的剂量限制性毒性,成为限制其应用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分析铂类药物毒性及其与药物化学结构的关系,对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

    作者:宇文利霞;孔应利;时绘绘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张家界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0.9%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硫糖铝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4、48、72 h再出血情况、出血量、输血量、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24、48、72 h再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出血量、输血量少于对照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再出血率,减少患者出血量及输血量,缩短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且安全性好.

    作者:彭碧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佳应用时机探讨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佳时机.方法 选取北京市仁和医院2008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SAP患者60例,依据治疗时机分为早期组(n=30)和非早期组(n=30).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早期组患者确诊后行CRRT,非早期组患者再出现急性肾损伤(AKI)后行CRRT.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2 h氧合指数(PaO2/FiO2)、平均动脉压(MAP)、pH值、碱剩余(BE)、白细胞计数(WBC)、Na+、K+、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28 d生存情况.结果 早期组患者28 d生存率高于非早期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aO2/FiO2、MAP、pH值、BE、WBC、Na+、K+、IL-6、CRP及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2 h,早期组患者PaO2/FiO2高于非早期组,BE、WBC、Na+、K+、IL-6、CRP及PCT水平低于非早期组(P<0.05),两组患者MAP、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结论 采用CRRT治疗SAP效果较好,但需把握治疗时机,明确诊断后便可应用.

    作者:王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ABC-VEN法优化医院药品目录及库存管理

    选取北京丰台医院药品信息管理系统(HIS)采集药库2015年9月—2016年9月药品出入库的数据,采用ABC-VEN法对药品进行科学分类管理,对药品实行优化管理,确保医院药品目录的合理性,保证临床药品供应,优化药品库存,使药品管理动态合理,为医院药品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作者:贾自力;武明芬;张树荣;崔喜凤;马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临床药师参与重症监护室与呼吸科抗菌药物管理及其药学实践体会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参与重症监护室(ICU)与呼吸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实践.方法 按照《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要求,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临床药师通过参与ICU与呼吸科抗菌药物的管理与药学实践,利用本院药学部合理用药系统软件统计分析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13-2014年ICU与呼吸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及微生物样本送检率,进一步监测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结果 ICU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013年的92.22%下降到2014年的83.58%;呼吸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013年的72.86%下降到2014年的64.61%.ICU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2013年的232.35%下降到2014年的180.06%,呼吸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2013年的158.82%下降到2014年的134.50%.ICU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由2013年的59.81%上升为2014年的180.06%,呼吸科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由2013年的44.41%上升为2014年的77.43%.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参与ICU与呼吸科抗菌药物的管理与药学实践,可进一步促进临床重点科室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保证患者药物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

    作者:陈琳;王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连银汤内服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外伤化脓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连银汤内服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外伤化脓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张家界市桑植县民族中医院2014-2015年收治的外伤化脓性骨髓炎患者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中药外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连银汤内服,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1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创口愈合时间、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连银汤内服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外伤化脓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缩短患者创口愈合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熊东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骨科老年患者术后疼痛管理及模式探讨

    目的 探讨骨科老年患者术后疼痛管理及模式.方法 查阅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2014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162例髋部疾病患者的疼痛管理随访记录,根据围术期是否应用肝素类药物将所有患者分为术后持续皮下镇痛组(PCSA组,n=72)、持续硬膜外镇痛组(PCEA组,n=54)及不实施持续镇痛组(NPCA组,n=36),比较3组患者术前(T0)、术中(T1)、术后第1天(T2)、术后第2天(T3)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0时段,PCEA组与PCSA组患者中度、重度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EA组、PC-SA组患者中度、重度疼痛发生率低于NPCA组(P<0.05).PCSA组患者T1时段重度疼痛发生率,T2、T3时段中度、重度疼痛发生率均低于PCEA组(P<0.05).T0、T1时段,PCEA组、PCSA组患者肌肉注射止痛发生率低于NPCA组(P<0.05);T2时段,PCSA组患者肌肉注射止痛发生率低于PCEA组(P<0.05).3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以PCSA为基础,辅以病房多环节处理的平衡镇痛模式可取得较平稳的镇痛效果,可减少术后合并症病情加重,预防严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秦素兰;张春梅;伍川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大学生患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病原因及其防治措施分析

    目的 探讨大学生患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病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选取扬州大学医疗服务中心2011-2015年收治的大一至大四的全日制在校大学生2144位,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和成人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诊断性问卷中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块进行设计调查,并在设计调查问卷中增加饮食习惯、学习习惯、睡眠状况、心理状况等生活状况的相关内容,调查分析大学生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所有大学生中,患功能性消化不良115位,占5.4%;无功能性消化不良2029位,占94.6%.将患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为观察组,未患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吸烟、饮酒、辛辣饮食、生冷食品、进食早餐、进食宵夜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喝茶、准时进餐情况不如对照组(P<0.05).结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在大学生群体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减少大学生的患病率,进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马计合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血液透析联合药物治疗重症尿毒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药物治疗重症尿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重症尿毒症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给予葡萄糖酸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皮肤瘙痒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皮肤瘙痒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皮肤瘙痒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物质生活状态、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物质生活状态、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液透析联合药物治疗重症尿毒症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皮肤瘙痒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朱慧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含酚炉甘石洗剂的制备、质量控制及其治疗皮肤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含酚炉甘石洗剂的制备、质量控制及其治疗皮肤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安化县人民医院2014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皮肤炎性疾病患者5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40例和治疗组2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炉甘石洗剂,治疗组患者给予含酚炉甘石洗剂局部外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含酚炉甘石洗剂制备简单可行,质量稳定可控,且其治疗皮肤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

    作者:刘琼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沙眼衣原体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沙眼衣原体(CT)肺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方法 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CT肺炎患儿88例,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及抗生素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治疗结果.结果 CT肺炎好发于年龄<3个月婴儿,发生率为87.5%,3~6个月患儿发病率为11.4%,>6个月患儿发病率为1.1%.咳嗽为CT肺炎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其次为气促、肺部湿啰音、吸气性三凹征、气喘,患儿中均经检查显示CT-DNA阳性,淋巴细胞分数升高患儿占75%,白细胞计数升高患儿占30.68%,凝血功能异常患儿占5.68%.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体征2周内消失68例,占77.27%,2周~1个月消失12例,占1.64%,2~6个月消失6例,占6.82%,>6个月消失1例,占1.14%,治疗2周自动出院3例,2例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均失访,占3.41%.结论 CT是儿童尤其是婴幼儿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大环内酯类抗感染治疗有效,部分病例症状可持续存在,需引起重视.

    作者:黄志锋;蔡志明;李少澍;梁世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多索茶碱致呼吸急促不良反应分析

    多索茶碱是一种新型甲基黄嘌呤衍生物,可引起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头痛、失眠、易怒、心动过速、期前收缩、呼吸急促、高血糖、蛋白尿,如过量使用还会出现严重心律失常、阵发性痉挛等.选取本院2016年3月15日收治的一例70岁老年女性患者,因反复咳嗽、咳痰20年,呼吸困难10天入院,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经治疗后患者咳嗽、咳痰症状、血象好转,体温正常,但患者出现呼吸急促、喘息加重的症状,考虑多索茶碱是引起患者呼吸急促的重要原因,后立即停用多索茶碱,患者症状稍有好转.因此在用药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症状,尽量在多索茶碱临床毒性出现前做出用药调整或停药处理,以避免出现严重后果.

    作者:夏青;李娜;刘娜;侯继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江油市九○三医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前侧入路手术方式治疗,治疗组患者予以后侧入路手术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住院时间、膝关节胫骨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膝关节胫骨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效果确切,可快速恢复患者膝关节胫骨生理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坤;吴竞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关节镜手术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给药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关节镜手术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给药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攀枝花市第六人民医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半月板损伤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关节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给药治疗;术后早期均进行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个月,研究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6个月,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关节镜手术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给药治疗半月板损伤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

    作者:汤庆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利福喷汀和利福平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比较利福喷汀(RFT)和利福平(RFP)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取德阳市中江县人民医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36例,根据用药不同分为RFT组和RFP组,各68例.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RFT组加服RFT胶囊,RFP组加服RFP胶囊,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血常规指标[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计数(WBC)]、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尿酸(UA)]、痰菌转阴率及空洞闭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PLT、WBC、ALT、U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RFT组PLT、WBC高于RFP组,ALT、UA水平低于RFP组(P<0.05).RFT组痰菌转阴率与空洞闭合率高于RFP组,RFT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RFP组(P<0.05).结论 RFT较RFP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更好,抗菌能力更强,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康复治疗在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康复治疗在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南宁市江南区吴圩镇中心卫生院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4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予以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肢骨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骨科治疗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上肢骨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复治疗在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提高患者骨关节生理功能和活动能力,缩短治疗时间,且并发症少.

    作者:苏逢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胸腔镜胸膜固定术与闭式引流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胸腔镜胸膜固定术与闭式引流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MPE)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胸外科2014年收治的MPE患者11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胸腔镜组与闭式引流组,各56例.胸腔镜组患者行胸腔镜胸膜固定术,闭式引流组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平均引流时间及治疗前后KPS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1、2年生存率.结果 胸腔镜组患者MPE控制情况优于闭式引流组(P<0.05).胸腔镜组患者平均引流时间短于闭式引流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胸腔镜组患者KPS评分高于闭式引流组(P<0.05).随访至2016年6月,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患者2年生存率高于闭式引流组(P<0.05).结论 胸腔镜胸膜固定术治疗MPE疗效优于闭式引流术,可快速有效控制MPE,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叶亮亮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宝鸡市陈仓医院2013年2-5月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1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00)和研究组(n=98).对照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乙肝病毒(HBV)血清学标记物[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HBeAg阳性率、抗-HBe阳性率及HBV-D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HBeAg阳性率、HBV-DNA水平低于对照组,抗-HBe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LT、A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ALT、AS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HBV-DNA、ALT、AST水平,且安全性好.

    作者:巨荣侠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临床检验危急值的建立与应用

    目的 分析比较危急值患者死亡状况及不同危急值项目死亡构成比的差异.方法 选取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已达危急值患者100例,统计危急值患者死亡情况,比较并分析危急值项目死亡构成比的差异.结果 100例危急值患者中死亡12例,男女死亡比为7∶5;年龄>60岁患者高于年龄≤60岁者(P<0.05).生化危急值患者死亡率与电解质危急值、血气分析危急值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气分析危急值患者死亡率高于电解质危急值者(P<0.05).结论 老年危急值及血气分析危急值患者死亡率较高,危急值的建立对于提高医院诊疗水平、积极抢救患者生命、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和社会形象具有重要意义,临床需加强检验危急值的应用,努力将危急值管理规范化、信息化、综合化.

    作者:王福元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与30种注射液配伍稳定性分析

    目的 分析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与30种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收集知网数据库2001-2016年收录的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与30种注射液配伍稳定性的文献报道,为临床联合用药提供参考.结果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的溶媒不应选用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而应选用灭菌注射用水或0.9%氯化钠注射液,与其他注射液均有不同程度的配伍禁忌.结论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与临床常用药物配伍,均需严格按说明书使用,并进一步结合文献进行配伍使用.

    作者:唐晓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