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霞
输血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尤其是针对急性失血、慢性贫血的患者,是挽救生命的重要措施.临床对输血操作有严格的规范措施,但由于血液制品的复杂性及患者存在个体差异,不可避免的发生输血不良反应.轻度不良反应经及时处理可缓解,重度不良反应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增强护理人员对输血不良反应的判断,加强对临床不良反应的监控,制定科学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1].本研究分析输血常出现的不良反应类型,提出预防处理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王嫩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MRD)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医院血液科初诊并通过诱导治疗后达完全缓解的急性白血病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于首次诱导化疗结束、巩固化疗3个月、巩固化疗6个月、巩固化疗12个月应用FCM定期检测患者骨髓标本,同时检测骨髓细胞形态学的变化,以MRD>10-4为阳性,否则为阴性.患者首次诱导化疗结束后MRD水平分为高(MRD≥10-2)、中(10-20.05).结论 FCM检测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MRD)对诊断急性白血病的复发及指导个体化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海彬;张苏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多巴胺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儿科治疗的重症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巴胺和美托洛尔,观察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患儿随访1~2周,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6.7%(P<0.05);观察组患儿体征和血气指标明显改善,心肌酶水平改善幅度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巴胺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并发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惠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慢跑运动人体下肢多关节运动控制策略.方法 应用Kistler三维测力台与Vicon红外运动捕捉分析系统采集12名受试者慢跑时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进行慢跑二维矢状面内下肢多关节互动动力学的计算,应用力矩方法分析力距成分.结果 支撑期,膝关节与踝关节的肌肉用力大,髋关节的肌肉用力较小;摆动期,髋关节的肌肉用力明显>膝关节和踝关节;随着运动速度的提升,髋、膝、踝关节各力矩分析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跑的不同步态阶段,因为动作的不同,下肢各关节的运动控制策略也存在差异性.
作者:刘唐浩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盐酸多奈哌齐联合盐酸美金刚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AD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盐酸美金刚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简易精神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表(ADL)、AD病理行为量表(BEHAVE-AD)评分结果,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64.58%(P<0.05).治疗后2组MMSE、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BEHAVE-AD评分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各项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2%,对照组为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多奈哌齐联合盐酸美金刚能明显改善AD患者痴呆症状,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方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间苯三酚联合依替米星治疗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山莨菪碱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给予间苯三酚联合依替米星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组间比较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5.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结论 急性胃肠炎痉挛性疼痛患者采用间苯三酚与依替米星联合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可在较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召兵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模式化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病情危重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每组30例.观察比较2组患者转运过程中出现不良事件情况.结果 常规组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00%,高于干预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急诊科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实施模式化护理服务,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吴黎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采用金水宝胶囊口服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3%,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安全经济,无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海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管临床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治疗,2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血压、血糖控制.治疗6个月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血脂变化,同时比较2组在随诊的半年内发生脑血管临床事件的风险.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90.00%(P<0.05).治疗后2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值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值升高(P<0.05);观察组降低或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15.00%(P<0.05).结论 辛伐他汀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临床风险,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孙名仙;辛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预注右旋美托咪啶用于喉显微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接受喉显微手术治疗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9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联合雷米芬太尼麻醉,试验组接受丙泊酚联合雷米芬太尼麻醉前预注右旋美托咪啶,对2组麻醉前(T0)、麻醉诱导后(T1)、手术开始5 min(T2)、手术结束时(T3)血流动力学与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的浓度进行统计,对2组丙泊酚用量,睁眼、手术、完全清醒、离开手术室及拔管时间进行比较,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T0、T1、T2、T3时MAP、HR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试验组各时间点NE、E浓度均低于与对照组(P<0.01或P<0.05);试验组丙泊酚用量少于对照组,睁眼时间、手术时间、完全清醒时间、离开手术室时间及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1).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9%,低于对照组的37.93%(P<0.05).结论 预注右旋美托咪啶用于喉显微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实施.
作者:孙守栈;李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硫酸镁治疗胎盘早剥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胎盘早剥孕产妇54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方法,观察组根据患者早剥病情严重类型调整硫酸镁使用量.观察2组临床各指标情况、娩出新生儿健康状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缩短,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平均血压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娩出健康新生儿占48.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22%(P<0.01).结论 胎盘早剥使用硫酸镁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改善孕产妇预后,提高胎盘早剥新生儿的健康状况.
作者:刘九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途径对改善四肢骨折患儿关节活动障碍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四肢长骨干骨折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2组均采用内(外)固定方法和植骨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手术、骨折愈合及住院治疗时间,关节活动功能恢复程度,效果镇痛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7.5%(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骨折愈合及住院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镇痛效果、护士处理方法及医师处理方法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7.5%,对照组为92.5%,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四肢长骨骨折患儿的手术治疗中,内(外)固定方法的治疗效果显著,操作简单,且临床护理途径更适用于四肢长骨骨折患儿的术后护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静;穆海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全程护理干预在普外科PICC置管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普外科收治的PICC置管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用常规置管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全程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2组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置管成功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8.33%(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在普外科PICC置管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置管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克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细胞质胸苷激酶(TK1)在乳腺癌中表达的意义及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0例,采取其乳腺癌组织标本进行常规HE染色检查,明确乳腺癌组织的类型、病理特征及临床分期,采取免疫组化Max Vison法对TK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意义进行检测,并与临床病理因素Ki-67因子相比较.结果 TK1阳性表达主要位于乳腺癌组织中的细胞质,部分表达于细胞核.TK1阳性表达在患者肿块大小中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K1表达在不同年龄、腋窝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以及组织分期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0例乳腺癌患者中,TK1及Ki-67的阳性表达率均为84.4%(76/90),TK1表达与Ki-67表达具有正相关性.结论 TK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因组织学分级不同存在差异,且组织学分级越高,TK1的表达越高,TK1能够灵敏反映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同时TK1表达水平越高,代表Ki-67的阳性率越高,是一个灵敏反映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指标.
作者:谢文熙;卢浩;陈永安;邵永森;黄小荣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沙参麦门冬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沙参麦门冬汤加减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临床效果、症状控制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69.09%(P<0.05);观察组症状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22±1.02) d、(6.34±1.15) d,均短于对照组的(6.83±1.67) d、(9.87±1.87) d(P均<0.01).结论 针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沙参麦门冬汤加减治疗,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减轻患者不适,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柳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地佐辛联用丙泊酚对接受无痛肠镜检查患者进行麻醉的效果.方法 将医院接受无痛肠镜检查的32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4例.观察组给予地佐辛联用丙泊酚进行麻醉,对照组单纯应用丙泊酚进行麻醉,比较2组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观察检查前与检查过程中的生命体征变化[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结果 观察组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VAS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检查过程中RR、SpO2、HR、MAP与检查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检查过程中SpO2、MAP、HR较检查前降低(P<0.05).结论 接受无痛肠镜检查的患者采用地佐辛联用丙泊酚进行麻醉,兼备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文;阳兴;高德胜;张绍义;余云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8例.2组均给予饮食和运动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西格列汀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治疗后尿微量蛋白、C反应蛋白及还原型谷胱甘肽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前FBG、2hPBG、HbA1c的水平无明显差异,但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通过对比2组治疗后的尿微量蛋白、C反应蛋白及还原型谷胱甘肽水平的变化情况,观察组的治疗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能有效缓解和控制血糖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向群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联合高压氧进行治疗,并制定不同的疗程,将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后续采取跟踪随访.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40例高压氧治疗患者中疗程<3个者22例,痊愈10例,痊愈率为45.5%;疗程≥3个者18例,痊愈15例,痊愈率为83.3%,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后遗症出现率为15.0%,低于对照组的50.0%(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有明显作用,能有效降低后遗症发生率,且随着疗程增加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李煜环;孙永峰;王涛;钟建卫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创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对侧硬膜外血肿的发生机制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创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减压术后对侧硬膜外血肿、再次行硬膜外血肿清除术的患者28例,分析出现硬膜外血肿的相关因素、发生机制及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并结合患者资料实施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4例出现凝血功能障碍的情况(1例凝血酶原时间延长,2例血小板减少,1例肝功能ALT增加);2例出现伤口引流障碍.28例中11例(39.29%)因颅骨骨折,术后即刻行对侧硬膜外血肿探查、清除术,术中发现出血量均>40 ml;4例(14.29%)术后观察到凝血功能障碍,复查CT对侧硬膜外血肿>30 ml;术后定期复查CT,6例(21.43%)发现颅脑创伤性对侧硬膜外血肿,其出血量均>20 ml;5例(17.59%)因发现对侧瞳孔散大后行头颅CT,对侧硬膜外血肿>30 ml,2例来源为脑膜中动脉,3例为板障出血;出院时行GOS评分:重残、植物状态生存及死亡12例(42.86%),轻度残疾者16例(57.14%).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颅骨骨折、血小板是创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手术后发生对侧硬膜外血肿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颅骨骨折、凝血功能障碍是去骨瓣减压术后出现对侧硬膜外血肿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充分评估,做好再出血手术预备方案;术中、术后密切观察脑压;提早探查对侧硬膜外出血征象是硬膜下血肿减压后对侧硬膜外血肿的预防关键.
作者:雷波;张召;张孝礼;万晓强;卫正洪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格列美脲与质子泵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格列美脲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依次测定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PBG)、2 hIns、FIns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FBG,2 hPBG,HbA1c均优于治疗前(P<0.05);但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前后,2组均在Fins、2 hIns、BMI等指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在随访期间,2组均未发生低血糖事件、水肿及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结论 格列美脲与质子泵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不仅可降低血糖,还可改善血管功能,且有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庞淑梅;赵金慧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