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吉
呼吸道感染和哮喘关系密切,病毒感染是呼吸道感染中常见的病原之一,病毒感染如合胞病毒可引起患儿喘息[1,2].为进一步研究病毒感染和哮喘发作的关系,我院对46例哮喘发作期的患儿进行病毒IgM抗体的检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燕;崔振泽;王海涟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我院对1990年~2000年收治的52例急性闭合性脑损伤后脑梗塞患儿的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雅洁;高宝勤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病史简介患儿,女性,4月龄,上海人.系第4胎第1产,选择性剖腹产.胎龄39+5周,出生体重3705g.Apgar评分9分,无出生抢救史.
作者:陈惠金 刊期: 2002年第10期
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JRA)是儿童时期一种常见的风湿类疾病,临床分为系统型、多关节炎型和少关节炎型.由于本病病因不甚明了,起病方式、临床表现多样,治疗和疾病转归亦不尽相同,而引起人们日益广泛关注.
作者:周纬;殷蕾 刊期: 2002年第10期
高渗血症是指血浆渗透浓度超过290mmol/L,在儿科为一常见而危重的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危重儿尤为肾功能衰竭、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者更易发生.我科1991年~1999年收治高渗血症3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萍;梅亚菲 刊期: 2002年第10期
为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时,对骨密度(BMD)的影响及预防措施,将44例ITP患儿分3组.-分别为初发病组、单纯激素治疗6周组技激素加钙和维生素D治疗6周组(混合治疗组),以30例单纯呼吸道感染、无内分泌疾患小儿为对照组,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测量骨密度,同时进行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肝肾功能及脊椎X线平片检查.单纯激素治疗6周以上的ITP患儿骨密度下降,与初发病组、混合治疗6周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0.0l,<0.05);而初发病组、混合治疗组、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表明单纯应用激素治疗ITt6周以上,对小儿骨代谢即可产生十分明显的影响;在激素治疗同时并用钙、维生素D治疗,能预防骨病的发生.
作者:高飞;李桂梅;陈力军;蒋莎义;尹洪臣;项扬 刊期: 2002年第10期
为了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血小板活化程度及其临床意义,采用流式细胞术以单克隆抗体为分子探针,检测了3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CD62P)、溶酶体完整膜蛋白(CD63)、CD31、CD41及凝血酶敏感蛋白(TSP)的表达水平.结果: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CD62P、CD63、CD31及TS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CD41表达水平无明显改变,差异无显著意义;紫癜性肾炎患儿CD62P、CD63、及CD41表达水平与未合并肾脏损害的过敏性紫癜患儿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而CD31及TSP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提示血小板活化是过敏性紫癜发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活化标志,可判断过敏性紫癜患儿血小板活化程度及其高凝状态,并可作为监测病情、估计预后及指导治疗的指标.
作者:周文斌;欧阳艳琼 刊期: 2002年第10期
p53基因是迄今发现与人类肿瘤相关性高的一个重要的抑癌基因,但p53基因一旦突变则成为白血病发生的重要分子生物学机制之一.
作者:张苏明;刘小红;倪黎;金庆文;郭庆荣;宫道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诺瓦克组病毒是一组形态和生物学特征类似,直径26nm~35nm的无包膜病毒,是引起人类急性无菌性胃肠炎的重要病原.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从婴幼儿到成人都可受到这组病毒感染,且易造成成人无菌性胃肠炎的暴发流行.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对该组病毒的研究取得了新的突破.
作者:金玉;张春芳 刊期: 2002年第10期
近年来,吸入糖皮质激素(inhled glucocorticoid steroid,iGCS)对儿童哮喘的治疗效果已得到肯定,且越来越受到认可.但对其副作用,国外研究结果不一,国内因用药时间比较短,对此报道甚少,尤其是对生长骨代谢的影响.
作者:赵建琴;邵洁;毛仲英;李云珠;俞善昌 刊期: 2002年第10期
为评价20%中长链脂肪乳剂(力保肪宁,Lipofundin)在早产儿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将5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4组:治疗组分别于生后第1天(A组,14例)和第3天(B组,15例)经外周静脉按0.1g/(kg@h)输入0.5g~3 5g/(kg@d)脂肪乳剂2周;C(11例)、D(12例)组不用脂肪乳剂,分别与A、B组对照,并于实验前后监测血气、血生化、脂肪酸生化指标和血糖的变化.结果显示生后第1、3天治疗组和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氧饱和度、胆红素、转氨酶、血脂和血糖浓度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自生后第1天或第3天开始经外周静脉输入脂肪乳剂,逐渐增加剂量,第1天0.5g/(kg@d),每2天增加0.5g/(kg@d)至火量3.5g/(kg@d),供给早产儿20%Lipofundin 2周是安全的.
作者:蔡俊伟;贲晓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为探讨柔红霉素治疗儿童白血病的心脏毒性,总结了102例接受柔红霉素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有心脏毒性患儿的临床特点、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变化,并对患儿进行跟踪随访.结果发现,102例接受柔红霉素治疗患儿中有13例发生心脏毒性,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扩张性心肌病和各种心律失常.表明年龄越小、柔红霉素累积量越大、生存期越长,心脏毒性发生率越高.柔红霉素所致心脏毒性为不可逆性.
作者:吴良霞;过仲珍;王子才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病毒性心肌炎是儿科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近十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理至今仍不十分清楚,大多数人认为与病毒直接侵犯心脏以及病毒感染后的免疫损伤有关,尤以后者为主.本文通过对45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IL-1、IL-4和IFN-γ水平的检测,旨在探讨细胞因子(CK)在心肌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赵凯姝;成焕吉;刘丽;鲁继荣;傅文永;杨思睿 刊期: 2002年第10期
小儿肾病综合征中,一些患儿虽对糖皮质激素敏感,但频繁复发或表现为激素依赖,他们的治疗一直是小儿肾科医师面临的难题.
作者:热夏提;魏珉 刊期: 2002年第10期
观察应用干扰素(IFNα-2b)治疗儿童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的临床疗效.14例患儿中平均年龄4岁,病程>6个月,多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IFNα治疗后,其中血小板恢复正常5例(占35 7%),4例好转(28.6%),总有效率为64 3%.临床副作用主要有发热、寒战、消化道反应,但未发现骨髓抑制.由于该治疗方法有效、简便、副作用轻,对于儿童慢性、难治性ITP,值得采用.
作者:薛惠良;陈静;潘慈;汤静燕;顾龙君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我科近7年来收治支原体肺炎(MP)伴肺外表现者41例,均符合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且咽分泌物(和/或血液)支原体PCR检测均为阳性.
作者:李秀文;刘霞;杨海河 刊期: 2002年第10期
为研究血液肿瘤患儿的行为、个性特点,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手册(EPQ)、Achenbach儿童行为评定量表(CBCL),对57例病程1年~5年,年龄6岁~11岁的血液肿瘤患儿进行个性、行为的心理测试.结果显示:血液肿瘤患儿E质个性低于对照组(P<0.05);行为问题发生率为21.1%,男孩多有交往不良、躯体诉述、违纪,女孩表现为抑郁、社交退缩;患儿的个性与行为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提示血液肿瘤患儿表现为内向个性特点,存在着明显的行为问题.
作者:傅晓燕;孟馥;李春波;梁爱斌;谢晓恬;梅竹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母乳喂养可致黄疸称母乳性黄疸(BMJ),已引起广泛重视和关注,病因至今未明,近认为与患儿胆红素代谢肠肝循环增加有关.本文通过40例BMJ患儿治疗前后(停喂母乳,同时口服思密达3天)检测血清未结合胆红素(IBI)值、血清胆汁酸(TBA)水平,并将IBI与TBA进行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芳露 刊期: 2002年第10期
儿童时期的糖尿病以Ⅰ型糖尿病为多见,治疗的关键在于胰岛素的应用.Ⅰ型糖尿病用胰岛素治疗发生胰岛素性水肿是一个少见的并发症,它会给病人和家长带来一定的焦虑和不安,影响病情的稳定.这些年来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现将我院近10年对Ⅰ型糖尿病治疗中11例次胰岛素性水肿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石星;顾威;王崇伟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细胞凋亡(apoptosis)又称细胞程序化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是指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遵循自身的程序,自己结束生命的过程.它是细胞生理性死亡过程,与细胞增殖一样是生命的正常组成部分之一.
作者:沈蕾 刊期: 200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