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纯;陈明;何津祥;赵玉元;杨鹏;王宏
由于小儿自身解剖生理的特点,在术后镇痛过程中易出现呼吸抑制.
作者:任同悦;王方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正常新生儿是指从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到出生后28天这一阶段内的婴儿,胎龄满37周,即259天以上,出生体重超过2500g,无任何疾病.
作者:施诚仁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病史摘要患儿,男,9月.住院号305401.因反复皮肤瘀点4月余,鼻衄6次,皮疹10天,于2000年4月6日入院.
作者:蒋利萍 刊期: 2002年第12期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神经肽Y(NPY)是近年发现的体内强的调节血管舒缩物质.
作者:白爱宁;候伟;文志强;张艳萍;陈海英;薛涛;景永宏 刊期: 2002年第12期
为探讨先天性小肠狭窄及闭锁的治疗和预后,回顾性总结18年先天性肠狭窄、肠闭锁153例临床资料.结果显示发生在空肠77例、回肠62例、空-回肠14例,其中多发性肠闭锁16例.全部病例手术治疗,治愈108例,术后存活率近年已达到87%.62例获随访,疗效满意.提示手术是治愈肠闭锁的唯一手段,治愈率的高低受多种因素影响.
作者:叶祖萍;牛军;戴春娟;胡银莲 刊期: 2002年第12期
为探讨金双歧三联活菌片对早产儿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影响,对治疗组60例早产儿于生后开始服用或经胃管注入金双歧,自生后24h起每间隔24h取静脉血测定血清胆红素值1次,共9次,并与对照组的46例早产儿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血清胆红素浓度低于对照组,且治疗组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13.3%)显著低于对照组(39.1%),u=3.062,P<0.01.观察期间未见金双歧有任何副作用.提示早产儿自生后开始服用或经胃管注入金双歧,可有效控制其血清胆红素水平,减少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对于预防胆红素脑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全就;周伟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是新生儿各种危重疾病的并发症,由于原发疾病危重,再加上出血可导致新生儿休克,死亡率高,为此迅速止血是一个重要的抢救步骤.
作者:李艳华;庄满利;蔡锡顶 刊期: 2002年第12期
IgA肾病是一组具有某些共同性免疫病理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国内报道占小儿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22%,其发病机理与免疫失衡有关.
作者:许瑞英;王培荣;时庆;杨兴季 刊期: 2002年第12期
铅损伤和铁缺乏均好发于儿童.儿童体内铅和铁的主要来源之一是经肠道吸收,在吸收过程中,两者之间存在竞争性抑制[1].
作者:陈天荣;徐虹;丁桂英;程月新;郭学勤 刊期: 2002年第12期
许多研究显示,外科创伤和细胞因子有密切关系.
作者:汪健;陈易人;朱锦祥 刊期: 2002年第12期
1999年4月至2001年3月我科收治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脑炎共42例.
作者:王文光 刊期: 2002年第12期
为探讨新生儿腹部急症的诊断和治疗,对1999年6月~2001年12月收治的37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4例,女13例;人院年龄为生后1~27天,平均10天;发病时间为出生当天~20天.根据临床表现、腹部直立位平片及有关影像学检查分为消化道梗阻19例,消化道穿孔3例,腹腔脏器外露4例,外科性呼吸窘迫2例,腹部巨大肿块1例,消化道功能紊乱8例.其中11例经综合对症治疗症状缓解,21例进行手术治疗,3例放弃手术探查,2例暂缓手术回家随访.经临床、手术及病理提示,25例为先天性畸形.资料显示:新生儿腹部急症大多有胚胎发育异常造成先天性畸形的基础,肠梗阻发生率高,常伴多发性畸形;需对临床病情动态观察,及时予以辅助检查,重视把握保守治疗和手术指征及手术原则,予以综合对症治疗.提示了解新生儿腹部急症的特点、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何蓉;吴晔明;施诚仁 刊期: 2002年第12期
婴幼儿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危害大、临床诊断困难的疾病,而使用SPECT显像是一种较好的手段.
作者:刘纯;陈明;何津祥;赵玉元;杨鹏;王宏 刊期: 2002年第12期
过敏性紫癜(HSP)严重的并发症是紫癜性肾炎(HSPN),也是影响HSP预后的决定因素,以往根据尿常规及肾功能改变确定肾损害,不利于早期诊断.
作者:雷晓燕;张宏;赛依帕;熊海金;王建军;王建平 刊期: 2002年第12期
为了解多种微量元素佐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疗效及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将120例RRI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加用微量元素,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桥联标志法检测治疗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改变.结果显示,治疗组血清CD4/CD8比值增加,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多种微量元素佐治RRI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黄文瑞;汤传忠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测定血中钙离子浓度比总钙更能反映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况.
作者:曹芳敏;杨柏松;唐晓宾 刊期: 2002年第12期
为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将95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所致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随机分为A(52例)、B(43例)两组,分别以基因重组干扰素α-2b(rIFNα-2b)和布地奈德(BUD)治疗.结果表明,rIFNα-2b治疗组患儿的入院后病程及咳嗽、喘憋等主要症状和体征的缓解或消失所需时间,显著少于BUD治疗组(P<0.05),且无不良反应.提示使用rIFNα-2b可进一步提高对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水平和效果,并能避免使用皮质激素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作者:季伟;周卫芳;朱灿红 刊期: 2002年第12期
为探讨哮喘患儿血浆内皮素(P-ET)和血清一氧化氮(S-NO)的变化及意义,用放免分析法和分光光度法分别检测哮喘患儿P-ET和S-NO,并与正常儿童进行比较;用直线相关分析法对P-ET和S-NO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急性期儿童及婴幼儿哮喘组P-ET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1),缓解期均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已无差异(P均>0.05);重症哮喘组急性期P-ET水平高于轻症哮喘组(P<0.01),两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急性期儿童和婴幼儿哮喘组S-NO均高于正常组(P均<0.01),缓解期则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均无差异(P均>0.05);重症哮喘组急性期S-NO水平与轻症哮喘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两组急性期S-NO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哮喘急性期P-ET水平与S-NO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83,P<0.01).提示哮喘患儿P-ET、S-NO均增高,病情愈重,其值愈高;P-ET与S-NO呈正相关,提示它们均参与哮喘的发病.
作者:夏萍 刊期: 2002年第12期
为了解胆道闭锁术后近期疗效及部分影响预后的因素,对1990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的胆道闭锁患儿57例进行分析.男32例,女25例;平均手术年龄81天(33~223天);36例行Kasai术.测定13例患儿血清巨细胞病毒的DNA、抗CMV-IgG和lgM抗体和肝活检组织的CMV抗原表达.结果:Kasai术后总的胆汁排出率为53.8%,总的黄疸消退率为33 3%.激素治疗有促进胆汁引流作用.60天以内手术组疗效明显好于90天以后手术组.CMV感染组术后疗效较非感染组差.提示在目前国内尚未广泛开展肝移植的情况下,早期诊断、及早手术及加强术后抗感染和抗病毒治疗对提高其生存率意义重大.
作者:王岐宏;郑珊;肖现民;周以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一类功能强的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 cell,APC),它能有效地刺激初始型T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是机体免疫反应的始动者[1].
作者:曹清;陈同辛 刊期: 200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