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动回归移动平均混合模型对重症肺炎患者日均住院费用月份变化趋势分析及预测价值

官和立;颜晓玉;昝海峰;熊波;周晖

关键词:肺炎, ARIMA模型, 日均住院费用, 时间序列
摘要:目的 探讨自动回归移动平均混合模型(ARIMA)对重症肺炎患者日均住院费用月份变化趋势拟合及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成都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7月-2015年6月重症肺炎患者80例,以月份为单位,采用ARIMA模型对患者日住院费用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用Box-Ljung法分析平均预测相对误差作为预测效果的评价指标.结果 重症肺炎患者日均住院费用数据进行平稳化检验、差分、模型识别、获得ARIMA(0,1,0)为适模型,拟合效果检验显示,预测值与实际值吻合程度较高,模型拟合效果良好.结论 ARIMA模型可较好地分析和预测重症肺炎患者日均住院费变化趋势.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手术患者麻醉诱导不同阶段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手术患者麻醉诱导不同阶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金坛区中医医院2015年3月-2016年2月行手术的老年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患者于术前均行全身麻醉,对照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后给予右美托咪定,观察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记录比较两组患者于麻醉前(T0)、诱导前(T1)、气管插管后1 min(T2)、气管插管后5 min(T3)、气管插管后10 min(T4)的血压和心率,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T1、T3、T4时,两组患者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观察组患者收缩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手术患者麻醉诱导前应用右美托咪定,可有效稳定血流动力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王益民;张宇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Dusp6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Dusp6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南昌县人民医院及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4-2015年存档蜡块200例,存档蜡块来自子宫内膜癌患者50例,子宫内膜非典型性增生患者50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患者5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患者50例. 通过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标本中Dusp6、ER、PR表达水平,分析Dusp6与ER、PR的相关性.结果 Dusp6在正常增生期宫内膜患者中以阳性表达为主,阳性率为96.0%,在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患者中阳性率为86.0%,在子宫内膜非典型性增生患者中阳性率为80.0%,在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中阳性率为60.9%,中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中阳性率为33.3%,低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中阳性率为25.0%.子宫内膜癌患者ER、PR阳性率低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及子宫内膜非典型性增生患者.在子宫内膜癌中Dusp6表达与ER表达呈正相关(r=2.530,P=0.035),与PR表达呈负相关(r=-2.053,P=0.045).结论 Dusp6表达缺失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存在相关性,在子宫内膜癌中Dusp6表达与ER表达呈正相关,与PR表达呈负相关.

    作者:涂淑芬;郝华;杨红珍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术中观察及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术中观察及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2014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患者93例,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心电监护和有创血压变化情况,积极有效处理并发症并予以有效护理措施,术后2周评价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患者心房颤动、快速心律失常、缓慢心律失常、低血压、低复流或无复流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88例患者总有效率为100.00%,患者术中出现低复流或无复流4例(4.55%),心房颤动6例(6.82%),快速心律失常12例(13.64%),缓慢心律失常15例(17.05%),低血压38例(43.18%),经对症处理后均顺利完成手术.88例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4.32%(83/85).结论 术中观察及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及时处理术中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蔡秀鹰;杨秀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目的 探讨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收集安平县人民医院2015-2016年中成药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295份,统计分析中成药ADR报告中患者性别、年龄分布、药物品种、剂型及给药途径、发生部位与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并进一步分析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 女性中成药ADR发生率高于男性,年龄>60岁患者发生ADR占38.98%,药物剂型中注射剂占比高,为77.28%,用药2~5 d发生率高,为51.18%,皮肤系统发生率高,为47.45%,出现严重ADR高达8.13%.结论 加强中成药ADR的预防和监控,提高中成药用药安全.

    作者:郭会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外周血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外周血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北京市监狱管理局中心医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AECOPD患者11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0~14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外周血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水平,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NF-α、CRP、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TNF-α、CRP、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AECOPD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李光荣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中药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其应对措施

    目的 探讨中药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其应对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庆市潼南区人民医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中药治疗1000例患者的处方及病历资料,分析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原因,探讨其预防措施.结果 造成5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有未辨证论治、用法用量失误、中西医联用不当、中药炮制不当及其他,其中未辨证论治占30.91%、用法用量失误占29.09%.结论 中药用药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需提高用药合理性,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李春蓉;杨丽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舒适护理在腹腔镜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腹腔镜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崇阳县中医院2013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行腹腔镜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及躯体功能评分.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适护理在腹腔镜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一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脑出血颅内血肿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脑出血颅内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新津县人民医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脑出血颅内血肿患者5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治疗脑出血颅内血肿中,使用微创穿刺碎吸术能够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具有手术时间短、费用低等优势.

    作者:杨卓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右美托咪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灵寿县医院2015-2016年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10例,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术前10 min,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观察组患者予以右美托咪定,两组患者均采用丙泊酚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入室、切皮和拔管时的血压〔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心率(HR)及丙泊酚用量、术后拔管时间及术后躁动发生率.结果 入室时两组患者SBP、DBP及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拔管时观察组患者SBP、DBP及H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丙泊酚用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稳定患者血压和心率,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吴海峰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在无痛胃镜检查患者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石家庄市第一医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检查后各项生命体征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应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患者中安全、效果可靠、并发症少.

    作者:安君丽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方法 选取湖南旺旺医院2012-2016年送检的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815株,经菌株鉴定与药敏试验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结果 2012-2016年共分离出815株铜绿假单胞菌,占分离细菌株的9.1%,其中640株来源于痰液,占78.5%.2016年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和亚胺培南耐药率高于2012年(P<0.05).其中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的耐药率2012年为8.3%,2016年增至19.8%.2016年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低于2012年(P<0.05).多重耐药菌株从2012年的6.6%增加至2016年的10.4%,泛耐药菌株从2012年1.6%增加至2016年的4.2%.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易产生多药耐药菌株和泛耐药株,建议加强对其耐药性监测,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加强预防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医院感染及多药耐药株产生.

    作者:徐霞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灵寿县医院2015-2016年收治的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安全有效.

    作者:王国栋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一枝黄花黄酮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一枝黄花中黄酮类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 一枝黄花应用蒸馏萃取,过大孔树脂,紫外分光光度法等方法,采用1,12二苯基苦味基苯肼(DPPH)自由基消除实验、羟基自由基消除实验及磷酸盐缓冲溶液与铁氰化钾混合溶液还原力测定实验分析自由基消除活性.结果 从一枝黄花样品中,通过不同浓度乙醇的洗脱得乙醇浓度分别为30%、60%、90%的乙醇提取物.自由基消除与还原力实验发现,与维生素C(VC)与没食子酸相比,对于DPPH、羟基自由基体系及磷酸盐缓冲溶液与铁氰化钾混合溶液还原力测定体系,均示60%样品抗氧化能力高于30%、90%.结论 60%黄酮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要高于30%、90%的乙醇提取物,但3种样品总体抗氧化活性不高,需要通过化学修饰等手段提高其抗氧化活性.

    作者:陈男;欧阳小琨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莫沙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莫沙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杭州市萧山区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7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观察组患者予以莫沙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莫沙必利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评分,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莫沙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作者:诸社锋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天麻素治疗老年痴呆症的研究进展

    天麻素为兰科植物天麻提取物,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衰老等作用.近年来对天麻及其有效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天麻在治疗以神经系统为主的多种疾病方面效果明显,本文就天麻素治疗老年痴呆症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张昌飞;谷涓华;田孟华;余显伦;杨为民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除湿止痒洗液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小儿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局部菌群的干预效果

    目的 探讨除湿止痒洗液联合康复新湿敷治疗小儿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局部菌群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九江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的湿疹患儿102例,随机分为A组(n=27)、B组(n=30)、C组(n=24)、D组(n=21).A组患儿给予除湿止痒洗液联合康复新液治疗,B组患儿仅采用除湿止痒洗液治疗,C组患儿仅采用康复新液治疗,D组患儿采用传统药物治疗,4组患儿均持续治疗3周.观察比较4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比较A组、D组患儿局部菌群清除情况.结果 B组、C组和D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C组和D组(P<0.05).A组患儿细菌清除率高于D组(P<0.05).结论 采用除湿止痒洗液联合康复新湿敷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优于单一用药及传统用药,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且局部菌群清除能力也较强.

    作者:陈慧琴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舒利迭干粉吸入联合小青龙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舒利迭干粉吸入联合小青龙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武汉市新洲区人民医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舒利迭干粉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青龙汤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哮喘控制情况、呼气峰流速昼夜变异率、血氧分压、血二氧化碳分压、白介素8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哮喘控制测评评分表(ACT)评分与呼气峰流速昼夜变异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CT评分高于对照组,呼气峰流速昼夜变异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氧分压、血二氧化碳分压、白介素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血二氧化碳分压、白介素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利迭干粉吸入联合小青龙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磊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灵寿县医院2015-2016年收治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患者入院后均采用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奥曲肽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止血时间、输血量、再出血率及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再出血率、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止血效果明显,且安全可靠.

    作者:刘艳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C反应蛋白与白介素18在急性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白介素18(IL-18)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湖南益阳康雅医院2016年6-9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者101例为对照组,根据梗死灶相对面积将观察组患者分为小面积梗死组(n=56)和大面积脑梗死组(n=44).检测比较两组患者CRP、IL-18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CRP、IL-1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大面积脑梗死组患者CRP、IL-18水平高于小面积脑梗死组(P<0.05).入院后第3天,患者CRP、IL-18水平高于入院后第1、14天(P<0.05).结论 CRP、1L-18参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可作为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重要依据,具有一定的诊治价值.

    作者:卢年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院前急救措施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措施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阳泉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2010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20例,将53例由家属自行送至急诊科者为对照组,67例由急诊医护人员接诊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于院前未实施任何急救措施,观察组患者于院前采取相关急救措施.随访20 d,比较两组患者发病时、入院时及入院后20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发病时,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及入院后20 d,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系统的院前急救措施可有效改善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潘翠先 刊期: 2017年第1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