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建新;唐强;刘建锋
目的 对比艾灸治疗仪与曲马多缓释片治疗混合痔术后肛门疼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医院2015年6~11月收治的混合痔术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艾灸治疗仪刺激长强穴、承山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曲马多缓释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伤口疼痛(VAS)评分、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2组间治疗前及治疗后30 min、2h、4h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内治疗后30 min、2h、4h的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30 min大部分病例疼痛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心、肝、肾功能损害的异常表现.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出汗2例、头晕3例、恶心呕吐2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5.6% (7/45),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灸治疗仪可明显缓解混合痔术后伤口疼痛,且能避免使用口服止痛药曲马多的副作用,艾灸治疗仪使用方便患者易以接受,有普及运用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梅珍;段欢欢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抗病毒药物治疗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医院医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5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3例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抗酸杆菌(AFB)和HBV-DNA水平.结果 治疗前2组ALT、AFB、HBV-D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病毒药物治疗能有效提高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为生存率奠定了基础.
作者:杨丽敏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葡萄糖酸钙在第一产程宫缩乏力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医院确诊为宫缩乏力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试验组给予10%葡萄糖酸钙联合缩宫素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缩宫素治疗,比较2组剖宫产率、各个产程所用时间、产后出血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剖宫产率为21.88%低于对照组的4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各个产程的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缩短,其中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试验组30 min累计出血量与2h累计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治疗第一产程宫缩乏力临床效果明显,不良反应较少,应该得到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柯春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冠心病症状消失时间、心电图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时间,用药前后心功能相关指标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高于对照组的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冠心病症状消失时间、心电图检查结果恢复正常状态时间和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2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短轴缩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功能相关指标水平均改善,但治疗组相关指标水平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1/42)低于对照组的21.4% (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慧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品管圈用于降低门诊西药房调剂差错率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门诊实施品管圈活动前(2014年前)与实施品管圈活动后(2014年后)医院门诊西药房调剂差错率情况,并对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判断.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的西药房调剂差错率为0(0/6 473)明显低于实施前的0.20%(13/6 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14,P=0.013).结论 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在门诊西药房调剂差错率控制中,能有效避免出现调剂差错问题,保证临床治疗顺利完成,因此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应该得到相关人员的重视.
作者:王洺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妇科急腹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8例妇科急腹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4例.试验组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各项术中指标、术后指标及安全性.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各项术中指标、术后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予以不同手术方案后,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6% (1/6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19%(1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妇科急腹症患者的过程中,腹腔镜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术中及术后的临床指标,加速患者的康复,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应广泛推广.
作者:彭小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培训中的应用.方法 对该科室43名工作人员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专科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培训,比较培训前后灭菌合格率、器械包装合格率、清洗消毒合格率,并调查培训人员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视频设计的丰富度、授课老师的表达能力、课堂活动设计的满意度.结果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后灭菌、器械包装、清洗消毒物品合格率均高于传统培训模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3名工作人员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满意度为100.00%.结论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培训中能提高教学质量,培训后能提高器械的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合格率.
作者:陈思;丁希琼;朱娟;尹世玉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痛风性关节炎伴发热患者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与细菌性感染的鉴别意义.方法 收集医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38例,其中无发热无感染组(A组)60例、发热无感染组(B组)42例以及发热伴感染组(C组)36例,分析3组间血清PCT水平差异.结果 3组PCT水平分别为(0.14±0.09) ng/ml、(0.37±0.25) ng/ml以及(1.03±0.52) ng/ml,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显示PCT诊断痛风患者发热伴细菌性感染的的佳切点是0.76 ng/ml,敏感性66.7%,特异性95.2%.结论 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伴发热是血清PCT升高水平可作为判断细菌性感染的有效指标,进而指导临床抗菌素的使用.
作者:陈芯媛;陈家鑫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B超四腔心切面在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7月医院妇产科接受产前诊断的高危胎儿236例,均在产前接受B超四腔心切面检查,记录筛查为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并将终止妊娠患儿尸解或出生后婴儿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B超四腔心切面检查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等指标.结果 B超对先天性心脏畸形的诊断率为14.41%,金标准为15.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金标准为依据,B超对先天性心脏畸形诊断灵敏度为86.49%,特异度为98.99%.结论 B超检查无创、安全、可靠,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产前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麒玉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中微创穿刺清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6月-2016年3月收治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给予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底节区脑出血采用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的治疗效果显著,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手术创伤小,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刘雨虹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帕罗西汀联合坦度螺酮治疗抑郁伴焦虑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抑郁伴焦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予帕罗西汀联合坦度螺酮治疗,对照组予帕罗西汀及安慰剂治疗,疗程均为6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17项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前HAMA及HAMD-17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AMA及HAMD-17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罗西汀联合坦度螺酮能快速缓解抑郁伴焦虑症状,具有疗效显著、依从性良好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侯广伟 刊期: 2017年第19期
脑缺血能促使成年哺乳动物的神经发生增强,目前认为神经发生对脑缺血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作用.成年哺乳动物脑内存在两个主要的神经发生区域:侧脑室室管膜下区(SVZ)和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下层(SGZ),神经发生的过程包括这两个区域神经干细胞/前体细胞(NSPCs)的增殖,神经前体细胞(NPCs)向神经元的分化,NPCs或neuroblasts向特定部位的迁移以及新生神经元整合入神经环路[1].脑缺血能够促使SVZ和SGZ神经发生的增强[2],对脑缺血后的组织重构和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3].
作者:陶霞;廖红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脉介入术后患者血脂、脂联素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6年9月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35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4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PCI术治疗,并在术后均采用抗凝剂、硝酸酯类及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进行常规治疗.术后第2天,3组患者均给予阿托伐他汀睡前口服治疗,A组20 mg,B组40 mg,C组80 mg,均每天1次.比较3组治疗前后血脂、脂联素、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石(IL-6)水平.结果 3组治疗前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TC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TG均降低,但A组、B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LDL-C均降低,HDL-C均升高,但A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C、TG、HDL-C和LDL-C C组优于A组和B组,B组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脂联素、CRP、TNF-α和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脂联素、CRP、TNF-α及IL-6水平均有所改善(P<0.05),且C组优于A组和B组,B组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脉介入术后患者采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能够降低血脂,提高脂联素水平以及促进炎性反应降低,值得应用.
作者:邓楠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比较院前急危重症孕产妇急救中splendid双管喉罩与可视喉镜下插管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需建立人工气道的院前急危重症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可视喉镜下插管,观察组接受喉罩插管.记录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时(T1)、气管插管后1 min(T2)、气管插管后3 min(T3)、气管插管后5 min(T4)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比较2组气管插管一次成功率及其所需时间、喉镜沾血情况.结果 与T0相比,2组患者T1~T4时段HR、SBP、DBP水平显著升高(P<0.05),但观察组T1~T4时段HR、SBP、DB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JP<0.05).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气管插管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喉镜沾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lendid双管喉罩较经口可视喉镜下气管插管能有效减轻患者插管时应激反应,缩短患者插管时间,提高患者插管成功率.
作者:邝俊;李霖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针对化脓性脑膜炎治疗用药进行分析,并观察药学监护在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化脓性脑膜炎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药学监护,比较2组用药治疗效果,并分析药学监护的作用.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2%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脓性脑膜炎患者应合理用药,同时应用药学监护能够提升治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陆琼兰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将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76例按就诊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予阿托伐他汀40 mg,对照组予阿托伐他汀20 mg,治疗10个月后,检测患者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脑钠肽前体(BNP)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水平,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血脂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直径、厚度、面积均改善(P<0.05),观察组IMT值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IMT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斑块厚度、面积、IMT值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斑块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者软斑数有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软斑数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混合斑数均显著上升(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硬斑数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0 mg/d阿托伐他汀能更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对其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吴少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旋覆代赭汤化裁方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铝碳酸镁)、西药组(铝碳酸镁+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和中药组(铝碳酸镁+旋覆代赭汤化裁方)各30例,3组均治疗4周,观察3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西药组总有效率为90.0%,中药组总有效率为86.7%,均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与西药组的23.3% (7/30)和对照组的16.7% (5/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旋覆代赭汤化裁方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可靠,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鲍秋苗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调查医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及合理性,对不合理用药存在问题制定改进措施.方法 查阅2015年6~12月Ⅰ类切口手术病历785份,填写调查表,采用趋势x2检验统计分析合理率变化趋势.结果 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7.07%,用药时间合格率为36.69%,用药时机合格率为73.12%,使用多的抗菌药物是三代头孢菌素和头霉素类;经培训和强化管控后,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越来越低,呈不断下降趋势(x2=120.31,P<0.01);用药时间合格率呈不断增加的趋势(f=82.40,P<0.01);用药时机合理率呈不断增加趋势(x2=105.12,P<0.01).结论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问题较为严重,经医院药学和职能科室的督导,用药情况有明显好转,应使管理内容常态化,进一步加强围术期预防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王建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香丹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统计功能及Excel筛选的方法对2006年以来淮北市收集的387例香丹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不良反应男女比例为1.08:1,无显著性差异,年龄45岁以上患者发生率占77.52%;78.55%不良反应发生在用药30 min内;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多.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工艺控制,规范聚山梨酯80的使用量:医护人员要密切注意30 min内不良反应的发生,避免超剂量超范围使用,提高用药的使用安全.
作者:秦影;程民 刊期: 2017年第19期
隐球菌病是由隐球菌感染引起的深部真菌病,可感染人体的任何组织和脏器,常见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其次为肺部,尚可累及皮肤、骨骼系统、血液等[1].有研究显示,在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中,隐球菌感染率约为十万分之一;在免疫抑制的患者中,隐球菌发病率约5%~10%;而在艾滋病患者中,隐球菌感染率高达30%[2].本文主要回顾临床药师对1例肺隐球菌术后患者进行用药前评估,全程参与药物治疗并实施监护,临床药师通过给患者提供药学监护,用药说明和沟通,明显提高了用药的安全性和患者治疗依从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玉华 刊期: 201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