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重症监护病房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陈黎丽;康育兰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 小儿, 重症监护病房
摘要:目的 对小儿重症监护病房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中收治的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2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并发症情况、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 (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 (P <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4.28±1.69)d,短于对照组的(21.37±2.48) d(P <0.01);观察组满意度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75.00% (P <0.01).结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在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中有着显著效果,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充分改善患儿病情,促进患儿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干预对妊娠糖尿病血糖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健康教育干预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诊断、治疗的妊娠糖尿病孕妇10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干预,比较2组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血糖、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治疗干预后SAS评分为(38.62±5.34)分、SDS评分为(47.25±7.13)分,低于对照组的(55.42±7.13)分、(60.84±8.16)分(P<0.01);观察组妊娠结局并发症发生率为22.0% (11/50),低于对照组的46.0% (23/50,P<0.05).结论 妊娠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方法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治疗效果理想,可改善孕妇血糖,改善患者妊娠结局,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平;刘巧莉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24h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应用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检出率

    目的 分析常规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检测应用于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行常规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检测,观察2种诊断阳性率、心律失常检出率及偶发性、频发性心律失常检出情况.结果 24h动态心电图检测阳性率为64.81%,常规心电图检测为53.70%,2组检测方式诊断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心律失常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测(P <0.01);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对偶发性、频发性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均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测(P <0.01或P <0.05).结论 与常规心电图比较,24h动态心电图检测能够更好检出心律失常.

    作者:郁曙铭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痔疮的临床治疗进展

    痔疮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是人体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多发于中青年人群,尤其是经常站立或久坐者[1].痔疮在临床上可被分为外痔、内痔及混合痔3种,其中内痔达67%左右.便血是痔疮为常见的特征,通常表现为便时滴血、便时带血、便时喷血等,严重时还可导致患者血管的破裂,由此可见,这一疾病不仅可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还会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状态,因此,展开相关的研究、分析并行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

    作者:刘加乐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地特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地特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患有初发2型糖尿病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地特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地特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糖变化,包括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2组FBG、2 h PBG、HbA1c水平均下降,观察组FBG、2 h PBG、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0.00% (P<0.05).结论 针对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地特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进行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其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陈光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手术室护士护理干预对患者自控式镇痛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手术室护士护理干预对患者自控式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择期手术治疗行硬膜外自控式镇痛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患者均采用自控式镇痛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手术室护士护理干预模式,观察2组患者疼痛情况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疼痛总有效率为85.19%,高于观察组的57.41% (P <0.01);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6.30%,高于对照组的72.22% (P <0.01).结论 手术室护士护理干预对患者自控式镇痛效果具有积极影响,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拉近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海花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血清AFP、AFP-L3与GP73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及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PHC)的价值.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100例PHC患者(肝癌组)、55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和95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AFP,阳性者(≥20 μg/L)采用微量离心柱法检测AFP-L3,并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GP73.结果 AFP、AFP-L3和GP73在肝癌组的检测值均高于肝硬化组、健康对照组(P<0.05);AFP单项诊断PHC的曲线下面积(AUG)为0.902,灵敏度67.0%,特异性90.7%,准确度81.2%;AFP-L3单项诊断的AUG为0.970,灵敏度37.0%,特异性100.0%,准确度74.8%;GP73单项诊断AUG为0.923,灵敏度56.0%,特异性98.0%,准确度81.2%;三者联合检测对PHC诊断的灵敏度提高为78.0%,特异性为90.0%,准确度为85.2%;单项与联合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单项检测诊断PHC AFP-L3(%)优于GP73和AFP,三项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PHC的诊断敏感度和正确性.

    作者:郑瑜宏;胡敏华;林莺莺;陈燕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运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手术时机

    目的 不同手术时机采用腹腔镜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2组患者均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但是对照组手术时机选择为>48 h,而观察组患者手术时机选择为<48 h,对比2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中转或开腹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用时、平均手术用时、疼痛时间及平均住院用时,短于对照组(P<0.01).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手术的时机应在48 h以内,而该种手术时机对提高手术效果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张秋颖;高德;赵冬梅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有效性与安全性

    目的 观察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观察组依据患者抑郁症严重程度选择氟西汀、帕罗西汀和氟伏沙明;对照组予以患者维生素.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HAMD-24)评估2组治疗后抑郁症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2组HAMD-24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和疗程结束时,2组HAMD-24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HAMD-24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抗抑郁总有效率为91.30%,高于对照组的30.43% (P <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症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症状,不良反应少且轻,用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静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及对策

    门诊药房是医院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药物分配,其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利益和形象[1-2].随着医疗水平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门诊患者也随之增加,药房作为药物的存放和供应地点,工作量和负担加重,差错率也随之增加[3].如何降低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提高药房服务质量是医院关注的重点.本文对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报道如下.

    作者:张翠华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急性肠梗阻病因的诊断价值

    目的 观察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诊断急性肠梗阻病因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肠梗阻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观察组以MSCT多平面重建进行诊断;对照组以MRI进行诊断.观察2组对梗阻部位及病因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2组患者梗阻部位及原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梗阻部位诊断准确率均为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梗阻病因诊断准确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6.5% (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急性肠梗阻病变部位及病因诊断准确率高,能够为临床开展有效救治提供重要影像学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喻国栋;孙伟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中青年早期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

    目的 比较不同乳房全切术在中青年乳腺癌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早期中青年乳腺癌患者43例为观察组,给予保乳术(保留乳头乳晕的乳房全切术)治疗.选取同期收治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的38例中青年乳腺癌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外观.结果 观察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为(9.65±2.73)d,短于对照组的(14.95±4.68) d(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乳房外观优良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保留乳头乳晕的乳房全切术能够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减少并发症及保持良好的乳房外观,有助于术后乳房重建,符合中青年乳腺癌患者的手术需求.

    作者:杨兰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米索前列醇和利多卡因联合应用于绝经取环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绝经取环术中联合应用米索前列醇以及利多卡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绝经取环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环术,观察组术前2~3h在阴道后穹窿处放置米索前列醇400μg,术中采用利多卡因注射,取环术同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宫颈软化效果、取环效果以及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宫颈软化率为84.4%,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观察组取环成功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82.2%(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率为28.9%,低于对照组的66.7% (P<0.01).结论 绝经取环术中联合应用利多卡因以及米索前列醇有利于促进宫颈扩张,缓解妇女疼痛,提高取环成功率,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案.

    作者:刘红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吉西他滨分别联合顺铂和奈达铂治疗晚期肺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观察比较奈达铂与顺铂分别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肺鳞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晚期肺鳞癌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组(59例)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组(59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包括:CR:完全缓解;PR:部分缓解;SD:疾病稳定;PD:疾病进展;ORR:客观有效率;DCR:疾病控制率)、生存率、无进展生存期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PR、SD、PD、ORR和DCR分别进行统计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吉西他滨+顺铂组不良反应中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心电图异常、脱发的发生率均高于吉西他滨+奈达铂组(P<0.01或P<0.05);吉西他滨+奈达铂组与吉西他滨+顺铂组相比在血小板减少明显(P<0.01).吉西他滨+奈达铂组中发生Ⅲ~Ⅳ度不良反应事件共6例(10.17%),顺铂组中共14例(23.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方面比较,吉西他滨+奈达铂组改善率高于吉西他滨+顺铂组(P<0.01);在稳定率方面、在下降率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可作为晚期肺鳞癌一线治疗的优选方案之一.

    作者:张容轩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中实施生长抑素方案的价值与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生长抑素治疗方案,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病情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68.18% (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70%,低于对照组的40.91% (P <0.05);观察组腹痛症状消失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上腹部压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治疗时,选择实施生长抑素方案,除了能提高患者的整体治愈率外,还能防范并发症发生,同时缩短其腹痛症状消失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上腹部压痛消失时间等,可推广应用.

    作者:郭磊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甘精胰岛素和复方甲亢片联合治疗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糖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和复方甲亢片联合治疗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128例,依据临床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单纯行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复方甲亢片治疗,观察比较2组疗效性指标(包括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住院时间)与治疗前后甲状腺指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胰岛素用量少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前,2组FT3、FT4、TSH数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院意义(P>0.05);治疗后,2组FT3、FT4数值较治疗前均降低,TSH数值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降低或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行甘精胰岛素和复方甲亢片联合治疗可取得显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高雪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腰—硬联合麻醉时不同注药速度对麻醉效果的影响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麻醉时不同注药速度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腰—硬联合麻醉手术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依注药速度不同分为A组(10 s)、B组(15 s)、C组(20 s),每组30例,观察3组T10平面出现时间、高阻滞平面及出现时间、首剂5 min后Bromage评分、肌松满意度、利多卡因追加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根据穿刺部位不同将A、B、C3组分别分为L2-3亚组(15例)和L3-4亚组(15例),观察比较各亚组麻醉起效时间和高阻滞平面.结果 高阻滞平面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T10平面出现时间和高阻滞平面出现时间依次呈递增趋势,B组高于A组,C组高于A组、B组(P<0.01).3组Bromage评分均为2~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肌松优秀率高于A组、C组,肌松优良率高于C组(P<0.05);B组术中麻药追加率低于A组、C组(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优于A组(P<0.05),与B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2-3亚组穿刺患者与L3-4亚组穿刺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L2-3亚组穿刺患者高阻滞平面约高于L3.4亚组穿刺患者1个节段(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采用15 s的注药速度能获得较为理想的麻醉效果,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及麻药追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洁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米非司酮联合生化汤加减治疗宫内组织物残留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生化汤加减治疗宫内组织物残留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宫内组织物残留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生化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益母草颗粒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阴道出血持续时间、阴道出血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60.00% (P <0.01);观察组阴道出血持续时间<7d时例数多于对照组,>14d例数少于对照组(P<0.01);等于月经量时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少于月经量时观察组例数多于对照组,大于月经量时观察组例数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生化汤加减治疗宫内组织物残留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本玲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高血压脑出血后出血走向与预后的相关分析

    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是高血压患者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死亡、残疾的重要危险因素[1].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表明,高血压性脑出血占到脑出血患者的70%以上,而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死率也高达46%~60%[2].一般患者主要表现为昏迷、头痛、呼吸障碍等症状,若临床未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很容易使患者神经系统受损,严重时还可能出现中枢性衰竭,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3].

    作者:万发波;房秀友;李卫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阿托伐他汀和沙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进展

    2型糖尿病(T2DM)是由于胰岛功能进行性衰退,包括β细胞胰岛素分泌缺陷和α细胞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造成的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比例失调[1].新调查统计,我国2型糖尿病发病率达到11.6%,约1.139亿人[2],而糖尿病前期的比例更高达15.5%[3].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由于胰岛素的生物调节作用发生障碍,常伴有脂质代谢的紊乱,出现脂质代谢异常,这是引起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增加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临床上,将降糖与降脂药联合使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本文就阿托伐他汀和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作一综述,旨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避免用药风险.

    作者:王保庆;孙增先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磁共振成像在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磁共振成像(MR)在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疑似乳腺癌的患者81例为研究对象,均进行MR、超声检查,比较2种诊断方法对乳腺癌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和误诊率等.结果 MR的诊断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均高于超声诊断,误诊率低于超声诊断(P<0.05).2种诊断方法在灵敏性、漏诊率和阴性预测值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诊断病灶的范围小于超声(P<0.05).结论 MR在诊断乳腺癌方面的准确率高,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马立岩;潘广;杜志泉 刊期: 2017年第3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