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文章
目的 分析药敏试验对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重要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医院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11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进行药敏试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8例,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使用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9.12%,高于对照组的8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发生发热、白细胞增多、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予以药敏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进行合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林朝阳;刘慧明;蔡金星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rTMS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重症抑郁患者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医院收治的重症抑郁患者100例,将其抽签化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采用rTMS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HAMA评分、SDS评分、SAS评分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791,P<0.05).本次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经过相应对症治疗后,均好转出院.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SDS评分、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MS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重症抑郁患者效果显著.
作者:房超青;郑金炽;陈韶光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对肝胆手术后切口感染原因及防治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究.方法 选择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肝胆手术患者187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导致患者切口感染的因素,并且有针对性地制定出防治策略.结果 在187例肝胆手术患者中共计有39例患者出现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年龄、手术的切口类型、有无碘伏冲洗、营养状态及手术时间等因素对切口感染率的影响结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胆外科手术具有较高的感染发生率,在围术期存在较多的危险因素,为了能有效地控制肝胆手术后的切口感染,就必须要在手术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理念,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手术时间.
作者:周腾攀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对住院药房全自动口服摆药机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方法.方法 依据医院住院药房日常摆药工作流程,分析问题存在原因,提出改进方法并实施.结果 应用全自动口服摆药机并实施相关措施后,改善了工作流程,提高了摆药效率,降低了差错率.结论 经过持续改进,改善了摆药环境,完善了摆药流程,保障了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邢敏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依从性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依从性好与依从性差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接受教育时间、糖尿病及胰岛素知识掌握、胰岛素注射技术、心理反应、家属支持程度等差异.结果 80患者中皮下注射胰岛素依从性好50例(62.50%),依从性差30例(37.50%),依从性差组患者年龄高于依从性好组,缺少糖尿病及胰岛素知识、胰岛素注射技术掌握差及存在不良心理反应患者的比例均高于依从性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影响皮下注射胰岛素依从的相关因素,2组男/女比例、病程、接受教育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影响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依从性因素复杂,应通过普及糖尿病及胰岛素知识、针对老年患者实施多元化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指导胰岛素笔使用技巧提高皮下注射胰岛素依从性.
作者:朱海群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匹多莫德分散片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匹多莫德分散片联合依巴斯汀片治疗,对照组给予依巴斯汀片治疗,对比2组的疗效与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匹多莫德分散片联合依巴斯汀片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治疗效果显著,有效预防疾病的复发,临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胡浩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适形调强放疗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福建省肿瘤医院收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研究组采用适行调强放疗同步化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手段,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缓解率为90.9%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1%低于对照组的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中应用适形调强放疗同步化疗的效果较高,提高了患者的病情缓解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借鉴使用.
作者:杨典华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胃肠镜检查护理的风险管理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风险管理前)在医院进行胃肠镜检查的1000例患者与2016年9月-2017年9月(风险管理后)进行胃肠镜检查的1000例患者进行试验研究.风险管理前,外来胃肠镜进行常规终末消毒;风险管理后,外来胃肠镜进行常规清洗+2%戊二醛消毒10 h.结果 风险管理后的临床肠胃镜检查后发生呼吸系统不良反应、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以及循环系统不良反应的比率均有所降低,其中呼吸系统不良反应和循环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管理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风险管理前,医院46条外来胃肠镜在清洗消毒后的微生物检测合格率为84.8%(39/46),而进行风险管理后外来胃肠镜在清洗消毒后的微生物检测合格率为100.0%(46/46),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外来镜消毒按常规清洗管理+2%戊二醛浸泡消毒10 h,可减少外来镜带来的风险,值得在胃肠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刘丽花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自拟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中风患者80例,按照就诊顺序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加用自拟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3,P<0.05).治疗前NIHSS卒中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NIHSS卒中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NIHSS卒中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医辨证理论支持下将中风分型,根据实际病情,选择合适的基础方剂加减中药,结合个人经验确定剂量,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海清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治疗宫颈癌患者急性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和对炎性因子的影响,为临床急性放射性肠炎的治疗提供新的参考方案.方法 选择行子宫颈恶性肿瘤根治性放疗合并急性放射性肠炎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2组均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给予乌司他丁治疗,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9,P<0.05).治疗前2组TNF-α、IL-6、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TNF-α、IL-6、CRP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治疗宫颈癌患者急性放射性肠炎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缓解患者炎性反应,减轻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悦;谢瑞莲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3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儿5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血气分析.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儿血气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气分析均改善,且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兰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对比观察等效剂量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医院收治的老年下肢手术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分别采用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和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比2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镇痛起效时间、痛觉恢复时间、运动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大运动阻滞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1(麻醉平面至有效麻醉平面时间)、T2(麻醉后30 min)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低于对照组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romage分级为3级患者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等效剂量罗哌卡因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良英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针刀手术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2013年8月-2016年9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0例.参照组实施综合治疗,研究组实施针刀手术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满意度和复发率进行统计.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800,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满意度为100.0%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245,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复发2例(6.7%)低于参照组的9例(30.0%)(χ2=5.4545,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予以针刀手术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疗效确切,可使患者的症状有效改善,临床应用价值存在.
作者:张洪新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脑血栓形成恢复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脑血栓形成恢复期患者82例随机分为2组各41例,治疗组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肌力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肌力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脑血栓形成恢复期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肌力,改善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静馨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养阴益气汤治疗中年人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化原则将河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门诊2011年9月-2017年6月收治的中年人干眼症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口服养阴益气汤治疗,对照组给予环孢素滴眼,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泪膜破裂时间及泪液分泌量.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5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视力、泪膜破裂时间及泪液分泌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视力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长于治疗前,泪液分泌量大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阴益气汤能明显改善中年人干眼症症状.
作者:贾海波;郎静芳;张振锋;王磊;董素亭;丁凤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空腹血糖(FP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在妊娠糖尿病(GDM)筛查、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236例,其中GDM患者118例(观察组),正常孕妇118例(对照组).对236例孕妇的HbA1c及FPG及OGTT进行检测.结果 观察组患者HbA1c、FPG、OGTT中的1 h血糖和2 h血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HbA1c、FPG及OGTT中1 h、2 h血糖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HbA1c、FPG及OGTT中1 h、2 h血糖对GDM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准确度均较高.结论 HbA1c稳定性较好,与FPG和OGTT联合检测有利于GDM的筛查、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
作者:陈国栋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阴道炎患者120例,按照不同药物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症状消失时间,随访6个月后的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6.67%(χ2=6.536,P<0.05).观察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为(6.05±1.27)d短于对照组患者的(8.29±2.01)d(t=7.298,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复发2例(3.33%)低于对照组的10例(16.67%)(χ2=5.926,P<0.05).结论 阴道炎患者应用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症状消失时间,降低复发情况,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陈丽红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营养宣教在慢性肾脏病(CKD)营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接受个体化营养治疗的CKD患者124例作为观察组,开始营养治疗前由肾病管理小组卫教师对其进行初次营养宣教,治疗期间由营养科营养医师定期随访,并继续给予营养宣教;另选取2015年接受个体化营养治疗的CKD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该组患者未给予营养宣教.观察营养宣教对CKD患者肾病治疗饮食认识水平的改善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对营养治疗的依从性.结果 2组患者营养治疗初始的肾病饮食知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营养宣教后对肾病治疗饮食的认知水平高于宣教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营养治疗的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营养宣教可提高CKD患者对肾病治疗饮食的认知水平,进而提高CKD患者对肾病营养治疗的依从性,医护人员应加强CKD患者的营养宣教工作.
作者:李美珍;杨厦黎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手术治疗梗阻性结肠癌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7年3月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分院及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进行手术治疗的梗阻性结肠癌患者55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前24 h禁食禁水,纠正电解质的紊乱,进行减压治疗,常规抗生素预防手术感染.手术方式根据手术直接查探情况结合患者的肿瘤位置、大小和浸润情况决定手术的方式,其中进行一期手术的患者45例,二期手术9例,采取姑息手术治疗1例.结果 本组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死亡病例,平均手术时间2~5(2.30±0.44)h,住院10~22(17.94±3.97)d,其病理类型为:乳头状癌19例(34.55%),管状腺癌的有27例(49.09%)、黏液腺癌有4例(7.27%),低分化腺癌有5例(9.09%).一期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5.56%,低于二期手术66.67%(P<0.05).结论 对于结肠癌致肠梗阻积极地术前诊断及准备,以及合理的手术方式的操作,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吴玉;唐伟东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乳晕弧形切口切除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月3日-2016年3月20日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80例,患者均经CT三维成像、临床触诊、B型超声、钼靶摄片等方式检查确诊为乳腺纤维瘤,并均实施乳晕弧形切口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结果.结果 8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均为良性乳腺纤维瘤病变,术中病变组织完全被切除,均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且缝合处理情况较好,未有患者的切口处存在瘢痕残留的情况,切口愈合良好;随访1年,未有患者出现疾病复发的情况.结论 乳晕弧形切口切除术治疗乳腺纤维瘤效果较好,操作简单,美观性较好,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伟忠 刊期: 2017年第34期